「殺毒霸主」Avast被曝挖掘4.35億用戶數據賣給谷歌和微軟

2020-12-23 雷鋒網

曾今的Avast,作為全球知名的殺毒軟體,可以說是歐洲的驕傲。

其不僅擁有出色的殺毒能力,還免費對用戶開放,憑藉比較低的硬體佔用空間和在此之上的付費擴展服務贏得廣大用戶的一眾好感。然而,現在的Avast已經越來越多地淪落為一家賴皮的流氓軟體廠商。

Avast執行長Ondrej Vlcek

據了解,數月前微軟曾清理過一次系統清理軟體CCleaner,其本身不僅清理功能薄弱,安全也存在問題,而且還內置捆綁了Avast殺毒軟體。而CCleaner的母公司正是2017年就被Avast收購的Piriform,此後CCleaner的質量服務和安全性能一直下降,Avast還悄悄地捆綁了自己的軟體。

不僅如此,Avast被曝旗下的多款瀏覽器插件都有嚴重侵犯用戶隱私的嫌疑,比如這些插件會在用戶使用時詳細記錄其操作的蹤跡,用戶曾打開了哪些網頁和在網頁上停留了幾秒鐘等。

近日,根據外媒Vice和PCMag的聯合調查發現,讓人更為惱怒的是,Avast的Mac和Windows版殺毒軟體一直被用於暗中挖掘用戶數據,然後再把敏感信息出售給包括谷歌、微軟和財務軟體開發商Intuit等在內的第三方。

雷鋒網了解到,Avast提供免費和付費的這些殺毒和安全工具,每月大約有超過4.35億活躍用戶在Macs、個人電腦和行動裝置上使用Avast的產品,保護他們的數據免受傷害。同時,Avast的軟體提供了選擇加入的選項,允許公司收集某些類型的用戶數據,然後通過附屬公司Jumpshot進行銷售。

「能賺錢」的數據

這些銷售出的數據,對於Avast而言是一筆豐厚的收入。

在與Jumpshot客戶的合同副本中,一家營銷公司在2019年為數據訪問支付了200多萬美元,這些數據包括基於瀏覽行為推斷的用戶性別、年齡、刪除個人身份信息的「整個網址字符串」,以及其他細節。

雖然設備標識被「散列」以防止客戶端識別個人,但由於設備標識不會因為用戶而改變,除非他們完全重新安裝Avast工具,這可能允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一個用戶上建立大量數據,從而導致可能的在線識別。

Avast表示,「由於我們的方法,可以確保Jumpshot不會從使用流行的免費殺毒軟體的用戶那裡獲取個人身份信息,包括姓名、電子郵件地址或聯繫方式等。」

該公司在聲明中繼續重申,用戶有能力選擇不共享數據,並且從2019年7月起,該公司已開始對殺毒軟體的所有新下載實施明確的選擇加入,所有現有的免費用戶都將在2020年2月前做出選擇。在其全球用戶群中,Avast符合美國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和歐洲《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該公司在聲明中稱:

我們在保護用戶設備和數據免受惡意軟體攻擊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理解並認真對待平衡用戶隱私和必要的數據使用的責任。

從Avast到Jumpshot

據外媒披露,安裝在個人電腦上的Avast防病毒程序收集數據後,Jumpshot將其重新打包,然後賣給谷歌、美版「大眾點評網」Yelp、微軟、麥肯錫、百事可樂、絲芙蘭、家得寶、康德納斯、Intuit和許多其他公司。

客戶瀏覽數據的供應鏈

一些客戶花了數百萬美元購買的服務,它可以非常精確地跟蹤用戶的行為、點擊和跨網站的操作。Avast聲稱,每月有超過4.35億的活躍用戶,而Jumpshot宣稱有1億臺設備的數據。Avast從選擇加入的用戶那裡收集數據,然後提供給Jumpshot,但多個Avast用戶告訴Vice,他們並不知道Avast出售了瀏覽數據。

據Vice和PCMag獲得的信息,這些數據包括谷歌搜索、谷歌地圖上位置和GPS坐標的查找、訪問公司LinkedIn頁面的人、特別是YouTube視頻以及訪問色情網站的人。可以從收集的數據中確定匿名用戶訪問YouPorn and PornHub的日期和時間,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確定他們在色情網站中輸入了什麼搜索詞以及觀看了哪些特定視頻。

儘管這些數據不包括用戶姓名等個人信息,但仍包含大量特定的瀏覽數據,專家表示可能會取消某些用戶的姓名。

Jumpshot在7月發布的一份新聞稿中稱,他們致力於讓營銷人員對在線用戶的行為有更深入的了解。Jumpshot此前曾公開討論過其部分客戶,有提到包括Expedia、IBM、Intuit,後者生產TurboTax、Loreal和HomeDepot,公司要求員工不要公開談論Jumpshot與這些公司的關係。

聯合調查結果顯示,直到最近收集數據都是通過Avast的瀏覽器插件進行的,該插件向用戶提供關於可疑和惡意網站的警告。安全研究人員和AdBlock Plus創建者弗拉基米爾·帕朗特(Wladimir Palant)在去年10月的一份報告中披露,該插件曾在10月份被用來獲取數據,這促使Mozilla、Opera和谷歌取消了對Avast擴展的訪問。

針對這一調查,Avast在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已停止向Jumpshot提供擴展收集的瀏覽數據。但是調查進一步從來源和洩露的文件中發現,Avast仍在進行數據收集,但通過殺毒軟體本身,而不是瀏覽器插件。上周,一份內部文件顯示Avast已開始要求免費殺毒工具的用戶再次選擇加入數據收集。

「如果他們選擇加入,該設備將成為Jumpshot面板的一部分,所有基於瀏覽器的網際網路活動都將報告給Jumpshot,」來自內部手冊的一行文字建議。根據該文件,所收集的數據將回答用戶訪問了哪些網址,以及何時和以何種順序訪問的問題。

Why?

去年12月,參議員Ron Wyden曾提問Avast為什麼要出售用戶的瀏覽數據,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令人鼓舞的是,Avast在與我進行了建設性的接觸後,結束了一些最麻煩的做法。不過,我擔心的是,Avast尚未承諾刪除未經用戶選擇加入同意而收集和共享的用戶數據,或終止銷售敏感的網際網路瀏覽數據。唯一負責任的做法是對未來的客戶完全透明,並清除過去在可疑條件下收集的數據。」

雷鋒網了解到,微軟就其購買Jumpshot產品的具體原因拒絕置評,並表示目前與該公司沒有任何關係。

家得寶發言人在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我們有時會利用第三方供應商的信息來幫助改進我們的業務、產品和服務。我們要求這些供應商擁有與我們共享此信息的適當權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收到匿名的受眾數據,這些數據無法用於識別個人客戶。」

西南航空表示,公司與Jumpshot進行了討論,但沒有與該公司達成協議。IBM表示,它沒有做客戶的記錄。

在其網站和新聞稿中,Jumpshot將百事可樂、諮詢巨頭貝恩公司(Bain&Company)和麥肯錫(McKinsey)列為客戶。除了Expedia、Intuit和Loreal,其他尚未在公開宣傳中提及的公司還包括咖啡公司Keurig、YouTube推廣服務vidIQ和消費者洞察公司Hitwise。這些公司都沒有回應外媒的置評請求。雷鋒網

相關焦點

  • 殺毒軟體Avast將4.35億用戶數據出售給第三方
    炣燃科技1月28日訊(江丞華)1月28日,知名殺毒軟體Avast向谷歌和微軟銷售其通過子公司挖掘的4.35億用戶數據的消息引發了外界關注。據報導,Avast收集的信息範圍包括:谷歌搜索、谷歌地圖的位置查詢和全球定位系統坐標、LinkedIn頁面和YouTube視頻列表。此外,數據中還有用戶訪問色情網站的信息。針對Avast把用戶瀏覽數據銷售給第三方企業一事,接受調查的多數用戶表示,他們對此毫不知情。
  • 排名第一 Android殺毒軟體avast!評測
    今天,我們給各位帶來一款安全防護軟體「avast!」。    軟體介紹:    一款知名的安全類應用avast!登陸Android,軟體支持查殺病毒,防火牆,垃圾信息過濾,應用管理,防盜等。    經常跟病毒打交道的人都知道「avast!」的大名,avast!是來源於捷克的一款安全軟體。目前,avast!已經正式登陸Android平臺,並且提供了全方位免費服務。
  • 印度山寨「TikTok」,獲得谷歌和微軟超1億美元投資
    而最新消息,印度TikTok的翻版公司獲谷歌和微軟投資超1億美元(近人民幣6.55億元)!印度版「TikTok」獲谷歌和微軟超1億美元投資據路透社消息,來自印度的TikTok山寨版app,Josh的母公司VerSe Innovation,已經從包括谷歌和微軟在內的投資者那裡籌集了超過1億美元(近人民幣6.55億元)的資金投資。
  • 殺毒軟體Avast被曝販賣用戶數據,細思極恐
    最近,一款全球知名的安全軟體——Avast被曝收集用戶數據,然後再販賣出去。作為「歐洲的驕傲」,卻在逐漸淪落成一家賴皮的流氓軟體廠商。03「流氓」的一面作為安全軟體的Avast,不光被爆出捆綁下載,且其公司旗下的多款瀏覽器插件都有嚴重的侵犯用戶隱私的嫌疑
  • 谷歌Takeout現允許將用戶數據直傳至Flickr和OneDrive
    長期以來,谷歌 Takeout 服務一直允許用戶導出和下載其數據的本地副本。現在,在數據傳輸項目(Data Transfer Project)的加持下,用戶也能夠藉助 Google Takeout,將相冊內容傳輸到特定的第三方服務。
  • 微軟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讓谷歌慌了
    還改善了Chrome習慣性隱藏www和Https前綴的壞毛病。而對於大陸的用戶來說,Edge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用微軟帳號來進行數據同步。並且支持Chrome中的收藏夾和歷史記錄,可以做到iOS到Windows一鍵更新,彌補了谷歌在國內服務的缺失。
  • 微軟:仍有百萬臺PC在運行Win7,谷歌呼籲用戶升級Win 10
    Windows 7於2009年正式發布,如今已經過去了11個年頭,微軟在2015年取消了Windows 7的主流升級支持,並於2020年1月14日終止了對Windows 7的重要安全補丁和技術支持,也就代表著Win7的正式退役。
  • 比爾蓋茨回應微軟收購TikTok,微軟保證美國數據安全
    比爾蓋茨回應微軟收購TikTok,微軟保證美國數據安全 近日抖音海外版Tiktok被要求出售給美國公司之後,有關微軟收購Tiktok的消息就不斷出現,對於這件事情,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在接收媒體採訪的時候談了自己的想法
  • 谷歌首次公布YouTube和雲計算收入:未來不止搜索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於今日公布了在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在財報中,谷歌首次公布了YouTube和雲計算業務的數據。但由於經營利潤及營收均不及預期,其中營收增長為2015年來最差,股價盤後一度跌近5%。
  • 谷歌工程師正在解決Windows10防病毒軟體導致谷歌瀏覽器不穩定問題
    前文我們提到微軟工程師幫助谷歌瀏覽器改進深色模式,這篇文章則是谷歌工程師們與微軟合作改進防病毒體驗。 我們知道谷歌瀏覽器本身已經內置谷歌的安全瀏覽服務,當谷歌檢測到用戶訪問或下載的連結存在惡意時會攔截。
  • 「產業網際網路周報」微軟谷歌布局邊緣雲:微軟收購5G和邊緣計算公司...
    科技巨頭也未停止自己的腳步,近日,微軟谷歌積極布局邊緣云:微軟收購5G和邊緣計算公司Affirmed Networks;谷歌發布全球移動邊緣雲平臺GMEC。除去微軟谷歌兩家,AWS在2019年底也發表了基於5G的AWS Wavelength邊緣運算服務,且與全球主要的電信業者結盟,包括Verizon、Vodafone、SK Telecom與KDDI等。
  • 如果TikTok被微軟收購,誰會是美國在線廣告市場最大的受益者?
    TikTok的「誘惑力」TikTok被針對並不意外,各方調研機構數據均顯示出它的迅猛增長。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19年2月,正式合併更名的TikTok全球累積下載量突破10億,今年4月,該數字達到20億。
  • 谷歌宕機45分鐘,服務中斷,影響全球數億用戶!
    在宕機的45分鐘內,谷歌旗下的多項服務無法訪問,包括Gmail郵箱,谷歌日曆、視頻網站YouTube等熱門應用均受到嚴重影響。由於谷歌在全球網際網路中的特殊地位,範圍之廣、影響之大,頓時成為網上熱議的焦點。國內的用戶大多用不到谷歌服務,可能不理解這個概念和恐怖程度。
  • 百度、谷歌、微軟的「雲+AI」新故事
    5月6日至5月12日,谷歌、微軟全球開發者大會相繼召開,雲計算和AI的風向越吹越猛。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今年選擇在美國西雅圖拉開帷幕,熟悉微軟Build大會的人大都感覺到今年大會的「味道變了」。曾經「唱主角」的Windows 10和Surface系列產品已然隱退。微軟Azure成為貫穿大會的主線,串聯起商業化落地的諸多舉措。
  • 谷歌郵件表面警告用戶新電腦上登陸Gmail
    中國郵箱網訊 7月16日消息 微軟正在下大力氣推廣自家全新的基於Chromium的Edge瀏覽器,包括在Windows 10開始菜單內插入小廣告,利用Windows Update全面推進更新等等。
  • 微軟最新舉措,2020年將推出Android和iOS殺毒軟體Defender
    2月21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微軟宣布,今年將很快為運行谷歌Android和蘋果iOS行動作業系統的手機和其他設備推出Defender殺毒軟體。而這些設備用戶都會免費使用。上周,微軟公司副總裁羅布·勒弗茨(Rob Lefferts)在位於華盛頓雷德蒙的公司總部接受採訪時表示,Android和iOS它們會相當安全,但相當安全並不等同於一定安全。某些惡意軟體確實會發生在平臺上。
  • Chrome/Edge被曝存在28個惡意擴展 300萬用戶中招
    Chrome/Edge被曝存在28個惡意擴展 300萬用戶中招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17日 消息:今日,安全公司Avast表示,超過300萬的網際網路用戶安裝了28個植入惡意代碼的擴展,分別包括15個Chrome
  • 印度短視頻應用Josh完成1億美元融資 微軟谷歌參投
    印度短視頻應用Josh完成1億美元融資 微軟谷歌參投2020-12-23 08: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看起來微軟對短視頻領域非常感興趣。
  • 微軟Edge用戶超6億 以Chromium為核心的Edge官方版將要發布
    據報導,微軟稱Edge擁有6億多用戶,因為其可以在Windows、macOS、Android、iOS、Linux上使用。據報導,由於Internet Explorer的暫停和微軟前期對Edge瀏覽器的處理不力,微軟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原因是用戶轉向了其他瀏覽器,如谷歌Chrome和Firefox。
  • 微軟IE 時代終結,谷歌成瀏覽器江湖新晉惡龍-天王殿
    1994年12月7日,歷史上,日本就是在這一天偷襲了珍珠港,而這一次,輪到微軟宣布進軍網際網路。為了微軟的明天,蓋茨舉全公司之力研發瀏覽器,沒多久,IE瀏覽器就出世了。一個匆忙中誕生的孩子,各方面都比不上網景,公司上下心裡都在犯嘀咕,但蓋茨微微一笑:慌什麼?別忘了,我們可是作業系統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