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護航「人體器官」 晨報記者為您揭秘廈門機場保障人體...

2020-12-15 法制現場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雷妤 通訊員 周璇

器官運輸箱。

" 您好,我們 4 個人攜帶著人體器官,需要馬上到北京,必須趕上這個航班,但還要 10 分鐘才能到 ……"11 月初,一通電話打破廈門機場值機主任櫃檯的平靜,此時,截至登機辦理僅剩 2 分鐘。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 " 生命接力 "。

廈門機場啟動 " 生命護航俠 " 綠色通道——值機員們幫忙辦理登機牌、填寫交接單據、機長通知單據、安排引導人員、落實電瓶車接駁、聯繫航空公司 …… 最終,飛機起飛前,楊先生一行人順利登機。

對值機員而言,類似的突發事件並不少見。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兩三次的器官運輸保障任務。昨日,記者走進廈門機場,了解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爭分奪秒

安排離飛機出口最近的位置

" 我們當然希望這樣的保障能少點,說明需換器官的人少,大家身體健康 ……" 廈門機場地勤國內部經理周麗娟告訴記者,器官保障中,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等器官,也有眼球、角膜、骨髓,以及用於救助患者生命的造血幹細胞、血液等人體組織。

相比每日大客流,器官運輸保障數量屈指可數,可每一次,都是一次與生命的賽跑。

形象點說,就是一分鐘都不能浪費。周麗娟說,大部分的保障任務來得急,為不影響飛機起飛,保障人員會制定專門路線,救護車到達廈門機場後,專人在門口等待,走最近的路線,一路 " 綠燈 ",讓相關人員儘快抵達登機口。

再比如,安排座位時,值機員會安排離飛機出口最近的位置。" 乘客坐在飛機機艙的前部和後部,上下機時間會有不同,特殊情況下,會專門安排人員在飛機前部靠過道的位置,便於最快下機。"

全力保障

啟動 " 生命護航俠 " 綠色通道

攜帶器官上飛機,有什麼特殊條件嗎?記者了解到,根據航空公司規定,人體器官必須有《移植中心器官接收確認書》或介紹信才可進行航空運輸。

就在不久前,一位攜帶人體器官的醫護人員找到廈門機場 T4 航站樓的值機主任櫃檯,原來他乘坐的東航航班已經開始登機,而他沒有攜帶《移植中心器官接收確認書》。隨著時間的推移,醫護人員越發著急。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值班主任啟動了 " 生命護航俠 " 綠色通道,通過不斷溝通和協調,拿到電子版《移植中心器官接收確認書》並進行確認。引導員、登機員早已待命多時,一經確認,立刻引領旅客通過綠色登機通道,第一時間帶著醫護人員和人體器官前往登機,最終在艙門即將關閉時登上飛機,飛向合肥。

周麗娟介紹,今年 7 月起,廈門機場對器官運輸保障工作進行了提煉,推出了 " 生命護航俠 " 綠色通道服務。旅客可以通過廈門機場電話或者通過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 我們建議在購買機票時就提前告知需求,這樣就可以讓各個單位儘早地做好準備 "。

【來源:海西晨報 ·ZAKER 廈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爭分奪秒!福州航空綠色通道保障人體捐獻器官運輸
    潘海濤/文 12月19日,福州航空FU6519福州=上海浦東航班成功保障了一例人體捐獻器官的運輸。據了解,該航班於8時36分從福州起飛,9時37分順利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比原定計劃落地時間提前28分鐘。
  • 東航20分鐘保障人體器官登機
    旅客攜帶人體捐贈器官抵達白雲機場,地服人員協助搬運。旅客和轉運器官趕往安檢口。旅客和轉運器官順利登機。航班抵達上海後,安排優先下飛機。南都訊 記者鍾麗婷 通訊員陶濤 崔炯 3件人體捐獻器官、6名旅客、2件超大行李,進入候機樓後至航班登機口902米的距離內,東航用不到20分鐘完成快速乘機保障。09時43分航班順利起飛。5月14日11時26分,飛機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乘務員引導醫療團隊優先下機,並表達了全體機組成員對醫療隊誠摯的敬意。
  • 首都航空搭建空中通道 成功保障人體器官運輸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隨著我國民航業的發展壯大,每年人體器官航空運輸案例均呈上升趨勢,承運的次數、承運航司、以及涉及的機場也是越來越多。首都航空曾多次圓滿完成人體活體器官運輸工作,首都航空始終秉承「為社會做點事,為他人做點事」的初心,在每一次與時間賽跑的比賽中都取得了勝利。
  • 上海醫生一年乘坐東航航班親歷人體捐獻器官運輸60餘次
    東航參與本次航班服務保障的鄭州營業部2020年全年共計保障了16次涉及肝臟、腎臟、造血幹細胞等的人體捐獻器官運輸任務。圖:感謝信據了解,朱醫生2020年乘坐東航航班趕往外地完成人體捐獻肝臟器官手術60餘次,攜帶60餘個肝臟器官成功挽救了60多名患者的生命。
  • 「人體司令部」與「老大哥」想對你說|器官新年心願
    瞧,它們也是這麼想的——聽聽我們人體的重要器官聚在一起說些什麼:它們作為我們身體的「打工人」,每天如何辛勤工作?又有哪些煩惱痛苦?如何尋求「外援」幫助? 今天來聽聽大腦和心臟的心聲
  • 奧凱航空爭分奪秒運送活體器官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2日消息:近日,奧凱航空AOC接到一通特殊的電話,「合肥一家眼科醫院的段醫生將攜帶4片眼角膜乘坐奧凱航空BK2846航班由合肥前往昆明進行緊急手術,希望奧凱航空予以協助」,電話那頭,來自合肥機場的工作人員略帶急促地語調說道。此時,距離航班計劃起飛時間只有近1個小時。
  • 海航旗下烏魯木齊航空緊急保障人體器官安全運輸
    中新網新疆新聞4月7日電(侯旭東)4月6日凌晨兩點左右,烏魯木齊航空AOC客戶服務席接到一名醫務人員需求,該醫務人員稱將於當日攜帶一例活體心臟器官乘坐烏魯木齊航空航班從蘭州前往鄭州,希望航司予以保障。接到旅客需求後,客戶服務席立即上報。
  • 奔跑只為生命!「跑男」王應:跨越千裡護送器官
    汽車急剎,停在龍洞堡機場航站樓出港口,王應打開車門,像一根箭「嗖」地衝出去。  偌大機場,鼎沸人聲隨風灌進耳朵,不如胸腔「砰……砰」心跳音強;他手中提的器官轉運箱「沉睡」著另外一顆心臟。  身為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王應習慣為生命而奔跑。  速度,意味生機。  「醫生取器官的時間,路上擁堵等都是不確定因素,不能掌控。」在「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這位「90後」男孩坦言,「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更快一點。」
  • 廣西8歲男童發生車禍腦死亡,父母含淚捐獻器官讓5人重獲新生!
    經過檢驗,小宇的心臟、肺臟、肝臟、雙腎符合捐獻條件,經「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分配,小宇的器官送達指定醫院後將移植到5個病人身上,為他們重新點燃生的希望。醫生介紹,心臟、肺臟器官離體後的6個小時之內是手術的最佳時間,捐助的器官也將優先移植給兒童。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走進彝鄉
    12月11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雲南省紅十字會聯合在楚雄州永仁縣城及維的鄉舉辦以「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器官捐獻宣傳進彝鄉」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系列宣傳活動,來自省、州、縣、鄉、村的1000餘名幹部職工、學生、村民參加活動。
  • 大連周水子機場海關查獲人體胎盤素針劑550支
    來源:海關總署圖為:關員清點查獲的人體胎盤素針劑 蔣豔雙/攝12月9日,大連周水子機場海關查獲旅客違規攜帶進境人體胎盤抽出物針劑550支,共計1100ml。目前,大連周水子機場海關已依法對該批生物製劑進行截留並作進一步處置。人體胎盤素提取自人體胎盤,屬於海關嚴格監管的生物製品,入境時需提供《入/出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審批單》等相關材料。海關提醒,來源不明的人體胎盤素製品未經檢疫可能攜帶愛滋病、B肝、C肝、梅毒等病原體,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 人體有多少器官?每顆牙齒都算一個器官嗎?
    自古以來,人類就試圖了解人體內臟結構,古埃及人將死者器官取出進行防腐處理,考古學家在中國古墓中發現的古代醫學手稿可能是迄今最早的人體解剖文字,幾千年後,我們知道人體有多少器官嗎?Lee)解釋稱,器官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協同工作的人體組織集合體,每個器官都為人類的表現或者生存提供相應的功能。但並不是每個器官都是生存所必需的,只有5個器官——大腦、心臟、肝臟、腎(至少1個)和肺(至少1個)是生存絕對必要的。失去其中任何一個重要器官的功能都意味著面臨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人體可以在沒有其他一些器官的情況下存活,或者使用醫療設備代替一個沒有功能的器官。
  •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是什麼 快來看看吧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是什麼 快來看看吧時間:2020-06-22 12:23   來源: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是什麼 快來看看吧 人體皮膚是人體器官中最大的嗎?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這個是螞蟻莊園2020年6月22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大家知道答案嗎?
  • 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未知新器官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20日報導,荷蘭科學家意外在人體喉嚨上部深處發現了一組秘密的唾液腺。他們表示,這個新器官對於癌症治療中減少副作用具有重要意義。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未知新器官新器官位於鼻子後面,平均長約1.5英寸(3.9釐米),由於它們位於一塊被稱為咽鼓管隆凸的軟骨之上,因此研究人員將其稱為咽鼓管唾液腺。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每個數字背後都是生命的接力
    截至2019年12月18日,我市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志願登記數量達6026人,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11例,遺體捐獻51例,角膜捐獻543例,其中今年新增器官捐獻登記數量為4137人,較2010年至2018年登記總數翻番。
  • 深圳市開展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
    為進一步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良好氛圍
  • 星光下的"黑衣人" 廈門保安特勤隊為"金雞"明星護航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雷妤 通訊員 林承毅 謝錦濤)第33屆金雞獎系列活動於上周落下帷幕。其間,群星匯聚鷺島,讓追星族們一飽眼福。在諸多街拍畫面中,與明星們同框最多的,或許就是他們身旁的安保員,其中既有貼身「保鏢」,也有安檢員。本屆金雞獎,廈門公交集團下屬市保安公司就投入2300多人次安保力量,參與重點活動區域保障。  對粉絲們而言,明星安保或許是他們最羨慕的職業。
  • 人體器官英語詞彙(1)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醫療英語>正文人體器官英語詞彙(1) 2012-10-24 21:06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人體有5個器官,其實沒啥用?醫生來告訴您真相
    人類在失去某種器官以後會不會再長回來?答案是沒有,人類並不具有這些「再生能力」,不過人體中有些器官就像壁虎的尾巴一樣,是可以失去的。雖然不會長回來,但是也不會給人們帶來太大的影響。比如以下這5個器官,其實沒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