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到底是需要超級外援,還是大牌外籍教練?

2020-08-27 SailTSV

昨晚中超兩場比賽,上個賽季中超第二名北京國安對陣中甲第一名青島黃海,上個賽季中超第三名上海上港對陣中甲第二名石家莊永昌。最終,兩場比賽以平局收場,這樣結果的確只能讓上港和國安球迷勉強接受。

但我們再深層的剖析一下問題,青島黃海和石家莊永昌球員整體薪資分別為273萬歐和553萬歐,反觀國安和上港則是4703萬歐和8703萬歐這樣的薪資水平簡直差距太大了。單純的一場比賽的確不能真實反映各支球隊的整體實力,但還是應了那句話中超、中甲、中乙等球隊如果沒有超級外援,其實國內球員的水平都是差不多。


如果請來超級外援的球隊無法給球隊帶勝利,那麼請他們有什麼用?我們並不否認這些外援曾經給球隊帶來諸多榮譽,但昨晚的兩場比賽中,他們的表現實在令人無法滿意。上港和國安的進球都是外援或者歸化球員,反觀永昌和黃海都有國內球員進球入帳。兩者的外援身價相差甚遠,但對於球隊整體提高幫助與其身價過於不符合。

這些年中超的金元政策的確給球迷帶來無數名氣非常大的球星,但我們不能忽略一點是這些球星往往會出現不適應中國生活而選擇逃離,又或者是在中國呆了一段時間後他們漸漸的有了居安思危的想法。所以,這樣的外援無論對於俱樂部還是中國足球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反觀,永昌和黃海的外援更加經濟實惠,先不說其他外援單說大多數球迷都熟悉的穆裡奇,曾經他職業生涯最輝煌的日子都是在廣州恆大。他對於中國熱愛會超越許多為外援,最重要他在實際中為中國足球做出更多自我的貢獻,我們看到幾場石家莊永昌比賽中,通過穆裡奇的進攻調動充分的讓永昌的國內球員參與到進攻中並且也讓永昌多名球員收穫賽季進球。我們先不談這樣結果是否可以有效的提高這些國內球員的能力,只是他們的在場上的信心度方面肯定有所提高。

再說一下,大牌外籍教練對於中國足球的影響,裡皮應該是中國足球進入中超時代最為成功的外籍教頭之一,但他後期執教的國足以憤怒和不悅離開。姑且不談執教俱樂部與國家隊的差距,單純俱樂部層面來說巔峰時期的廣州恆大更多是依靠前場三名超級外援來左右比賽勝負,對於國內球員更多是陪襯,如果硬要說對於國內球員有幫忙,那就只能說郜林的成長有目共睹。但輝煌過後對於中國足球的整體幫助的確不大,很明顯就體現在裡皮兩度執教中國國家隊時期。

很多球迷往往都在說球員們在俱樂部表現和國家隊時的表現相差甚遠,除了心理因素與本身技戰術水平以外,更多的則是沒有強力外援帶著踢。顯而易見,現階段的中國足球並需要太多大牌外籍教練。


相關焦點

  • 引進外援給中國足球帶來了什麼?
    放眼今日之中超聯賽,出現在鏡頭中最多的是外援身姿,半支中國球隊對陣半支外國球隊的情景層出不窮,外援已然成為中超賽場上的一道獨特風景,外援成為各支球隊的絕對主力,外籍主帥和球員表現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比賽的進程和結局。本土球員包括大牌的本土球員少有出色表現,即使表現神勇,也很難被關注到。除足球之外,當今中國的籃球和排球賽場上也是滿目皆為外援的身影,似乎到了沒有外援三大球就無法打比賽的地步。
  • 卡拉斯科如願離隊,大牌外援遠走高飛,到底給中國足球留下什麼?
    下一個即將離隊的中超大牌外援,或許將是扎哈維或者沙拉維,兩人都在近日回到歐洲參加各自國家隊的比賽。受到疫情影響,等他們來到中國再到能夠參加比賽。則需要半個月以上的隔離期,基本上可以判斷無論他們回不回來,這個賽季基本上很難再出現在中超賽場。
  • 中國足球50億買大牌巨星,中超外教卻直言這是浪費:這行為不明智
    北京時間4月25日,別看現在世界足球聯賽還處在停擺的狀態,但是中國足球總是能夠隔三差五的登上媒體的頭條,比如在今天,曾經在中國聯賽有過執教經歷的一位外籍教練,就言辭犀利的批評了中國足球。此人是德國籍教練亨克爾,他曾經在多特蒙德拜仁科隆等多家德甲豪門球隊,擔任過助理教練的職位,在2018年的時候,他曾經短暫的來到中國聯賽效力,在上海申花隊出任助理教練,在最新接受進球網的採訪支持,亨克爾談到了他在中國聯賽工作的經歷,而且也對中國足球發表了非常犀利的點評。
  • 中超球隊國產教練越來越少,外籍教練會幫助中國足球進步?
    開賽後的16支中超球隊的教練團隊和人員組合已基本明朗,在球隊主教練人員任用上,共有12位外籍教練,本土主帥僅剩山東魯能隊的李霄鵬和河北華夏幸福隊的謝峰兩人。在中國足球圈,無論外援還是外教都是很搶手的,需要花高薪請過來,優越的配套設施安排上。
  • 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愛上中國足球
    已經數十年不看中超聯賽,聽說中超聯賽在這十年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影響力也愈發與國際足球接軌。諸多的大牌教練與大牌球員來到國內踢球,國足還有了歸化球員! 然而就在昨日,一則爆炸性的新聞在頭條體育版瘋狂發酵,把我的目光又拉回到這個曾經希望到失望,失望到絕望的聯賽。 起因是北京國安隊與山東魯能隊的一場比賽中,雙方球員因裁判判罰問題,險些上演『全武行』。
  • 李霄鵬:中國足球成功首先得有教練,大牌外援不歧視你就是尊重
    問:如果中國足球想要進步,球員們還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但是你要真正談到中國足球的話,那我想隊員可能是最低層的。問:以您現在的身份,您覺得中國足球的成功是什麼?李霄鵬:要是我覺得,因為現在中國足球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在國際足壇是非主流的,包括教練也是,你沒法去和歐洲,包括現在韓國日本你也沒法比。你想讓隊員成功,你首先得有什麼?首先得有教練,當然得有很多的教練,得有青訓教練,很多教練。
  • 王新欣:大牌外援對中國足球沒有幫助,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去學習
    直播吧12月11日訊 前國腳王新欣在作客國內節目時,談到了大牌外援對中國足球是否有幫助的話題,王新欣認為大牌外援對中國足球並無幫助,國內球員也沒有多少進步。王新欣說道:「歐洲也對中國的大牌外援對中國足球幫助到底有多大,也有疑問,因為歐洲沒看見中國整個國家足球的進步,但是確實花了很多錢,所以他們也對這件事很疑惑。」「作為從業者來講,我自己本身的感受是實際上沒有幫助,並沒有看到把這些偶像級球員當成偶像去學習,我們骨子裡帶著的東西都是一種批判的角度去看。」
  • 蘇寧給出答案,大牌外援成中國足球最大障礙
    足協限薪消息傳出以後,很多所謂的球迷都在哀嘆:大牌外援離開中超的時候,就是中超失去競爭力的時候。尤其是有大牌外援,並且依靠大牌外援獲得成績的球隊,他們的球迷是首當其衝反對足協限薪的。當我們在亞冠賽場,看到全韓班的球隊將中超擊敗或者逼平的時候,當我們看到鄰國K聯賽、J聯賽的球隊在沒有大牌外援的情況下,將我們的大牌外援球隊拉於馬下,最後進入亞冠決賽的時候,我們其實是醋意滿滿,也是為中國足球的未來擔憂的。
  • 外籍教練和歸化球員都不能拯救國足,中國足球的問題還需自己解決
    我感覺裡皮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是經過一定考慮的,在這個節骨眼上辭職對於中國足球來說是不利的,中國足球或許還要從頭再來。中國足球聘請過很多外籍教練,像裡皮、希丁克、卡馬喬、阿里漢等都是世界級名帥,他們都有自己的執教風格,也取得過輝煌的成績。但是他們來到中國後並沒有將中國足球從泥潭裡拉出來,結果都是拿著高鑫卻沒有給中國足球帶來相應的價值。
  • 奇葩的印度足球超級聯賽
    北京時間8月23日,印度足球超級聯賽球隊喀拉拉爆破手宣布,前曼聯球星貝爾巴託夫加盟。
  • 中國足球衝不進世界盃,根本原因不在外援,9位洋教練給出了答案
    獲勝的信念不堅決,想出好成績的理想不夠,再有就是中國的足球隊員在戰術上有著先天性的不足」當記者再次問起:「中國足球成績為何總是後退」「之前的中國足球隊員踢球時,心裡總想著為國爭光,自己光榮,想著的是中國、中國,目前最近幾年由於中國足球給予球員的各方麵條件都十分豐厚了」「現在的球員心裡總想著錢、錢、錢……心理狀態徹底地改變了,讓物質給腐朽壞了,上進心不如佔有心強烈呢
  • 限薪令後再難留大牌外援,這些球員可能將在本賽季結束後離開中超
    中國足協在去年年底出臺了針對外援的限薪令,往後我國俱樂部在籤約外籍球員時開出的年薪最高不得超過300萬歐元。中超聯賽的競技水平有限,天價年薪是我國俱樂部吸引大牌外援加盟的唯一手段。限薪令勢必將讓中國足球告別大牌外援的時代,不過足協在去年出臺規則時給各大俱樂部留了幾天籤新合同的時間,因此限薪令真正的影響將會在本賽季結束後才開始體現,而有多位大牌外援的合同則正將在今年年底到期。
  • 中超「缺錢」後大牌外援開始集體離開,這對於中國足球可不是好事
    為了讓中超看上去更公平,中國足協早就提出四大帽,來限制中超球隊無休止的買大牌外援。足協的出發點是讓中超球隊更公平的比賽,而不是強弱差距越拉越大。足協的出發點是很好的,但是結果卻不是球迷想要的。上港的做法只是個例,更多的俱樂部還是選擇儘可能長的留住外援,不敢輕易的更換大牌外援,這就是今年各支球隊幾乎不引援的原因之一。
  • 又一中國球員被大牌外援點名!身體強壯能力強,遺憾沒有留洋
    久而久之,中國足球就開始自我封閉了。而且我們的球員也普遍沒有信心,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最好能踢什麼樣,中國足球到底在世界是什麼樣。而武磊之所以能夠邁出留洋這一步,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獲得了很多外援的認可。雖然中國足球沒有走出去看世界,但是很多大牌球星走進來看到了中國足球。但是大牌外援都認為武磊是中國最好的球員,而且認為他能夠立足歐洲。而事實證明,這些外援認為的是對的。
  • 中國足協出臺的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幾天,最熱門的消息就是中國足協出臺的限薪令,相信高薪的國內球員和大牌外援心裡一定涼了一大截,因為限薪令等於裁去了他們大部分的收入,因此限薪令的出臺將影響著中超聯賽的關注度,進而影響著整個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那麼,這樣的限薪令對於中超聯賽和中國足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他們不是中國足球史上最有實力的外援,卻是中國足球裡程碑式外援
    1994年中國足球從專業隊轉向職業隊,也是中國職業足球的元年。第一屆中國足球的頂級聯賽甲A由12支球隊組成,而當時中國足球人才主要來自遼寧省,上海和北京,這三個地方為中國職業足球的啟動提供了大批足球運動員。既然說到運動員就不能不提到那些最初來到中國的外援。相信80後的球迷一定還對那個時代的外援們記憶猶新,以下幾位外援可以說是中國足球裡程碑式的外援。
  • 黃海外籍教練組為回中國經歷多重考驗,自曝曾睡椅子
    日前,已經回到中國的青島黃海教練組成員Jordi Escura向《阿斯報》講述了自己返回中國的過程和接受居家隔離的經歷。他表示自己周一就由主教練利略帶隊一行四人由巴塞隆納出發,經歷了兩天的波折才最終返回青島。讓青島黃海外籍教練組,也體會了一把人在囧途。
  • 中國足球需要什麼樣的主教練?
    另一支球隊可以選聘外籍教練,按照相關標準選拔並籤署有目標和指標的合同,外籍教練團隊必須有多名年輕的中國教練跟隊(至少可以熟練使用一門外語的助理教練優先)。不管是本土核心還是外教核心,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本土教練通過這樣的平臺和方式獲得更大的提升。
  • 大牌外援離隊就罵娘,沒有絲毫歸屬感
    當然了廣州大牌外援還是不夠的,我們的俱樂部還去歐洲挖大牌教練,比如世界名帥裡皮、埃裡克森、馬加特、佩萊格裡尼以及貝尼特斯等等,可以說大牌外援提升了中超球隊的戰鬥力,而大牌教練團隊帶給中超更多的先進的戰術理念以及訓練管理方法。
  • 中國足球需不需要歸化
    ,要積極推進外籍球員的歸化工作,出臺歸化球員的實時政策。 總結過往,中國足球在2002年-2004年的狂歡過後立即掉入深淵,近幾年才開始慢慢回升。中超聯賽大牌外援的到來,中超球隊外戰成績的提升將流失的球迷又慢慢的吸引回來。這種積極的變化也在影響著足協的管理層。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足協下定決心推出了歸化政策,希望像俱樂部一樣提升國家隊成績。 於是乎有人批評歸化政策急功近利。我認為,任何工作都有近期和遠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