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翡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數人對翡翠知識掌握不多,對翡翠市場的行情更是不太了解,因此買翡翠時總會覺得沒有頭緒,甚至很羨慕行家的得心應手。
行家到底是怎麼挑選翡翠的?為什麼他們總是可以買到性價比更高的翡翠?他們是有什麼獨特的小技巧嗎?還真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品 質 相 同 比 價 格
大多數行家資金都是比較充足的,畢竟翡翠的價值不菲,試錯成本很高,沒有充足的資金也很難成為行家,但是資金充足不代表行家不會去考慮翡翠的性價比。
相反,如果我們在翡翠市場上表現出對金錢不在乎的樣子,反倒容易讓不良賣家當成冤大頭,因此該比的價格還是要比,翡翠的價格沒有統一標準,這更考驗我們的眼光。
購買翡翠最忌諱魯莽武斷,如果兩件翡翠的品質差不多,那我們肯定是要看價格的,價格實惠的性價比才更高,大家千萬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虛榮心太強的話可能會讓我們花多很多不必要的錢。
價 格 相 同 比 品 質
在已知兩件翡翠的價格相同的情況下,我們要怎麼選擇?這時就要考慮品質了,當然了,翡翠品質的高低還是比較難判斷的,這對我們的翡翠知識是一種考驗。
種、水、色、工、瑕疵等方面都要充分考慮,要看細節也要看整體,我們可以隨身佩戴一隻手電筒,因為翡翠的以上五大因素在強光的照射下能看得更清楚。
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我們肯定希望買到品質更高的翡翠,這樣才更划算,翡翠的定價其實是比較複雜的,一點點瑕疵可能就會影響到價格,我們要認真檢查。
不 貪 便 宜
一分錢一分貨。這個道理在任何行業都適用,行家買的翡翠大多是精品,也是因為他們本身出的價格比較高,錢是識貨的,雖然我們不提倡只買貴的不買對的,但是便宜沒好貨也是真理。
翡翠本身是一種比較珍貴的飾品,我們不能希望花很少的錢就買到很高品質的翡翠,如果一件翡翠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價格卻很低,我們反倒要注意,這很可能不是天然翡翠。
如果一件翡翠是天然產品,而且價格很便宜,它的品質一般不會特別高,這時我們也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大家購買翡翠只是為了佩戴的話,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
如果大家購買翡翠是用於投資,那麼建議大家還是選擇品質比較高的翡翠,比如冰種翡翠和玻璃種翡翠,或者是多彩翡翠,如春帶彩翡翠和黃加綠翡翠。
要 有 特 色
可能有人也會說,部分行家收藏的翡翠品質也不見得很高,比如糯種翡翠和豆種翡翠,其實,除了種水以外,翡翠的工藝也會影響到其價值。
如果一件翡翠比較特殊的話,比如題材特殊、顏色特殊或者工藝特殊,它的種水即使不是特別高也會受到很多消費者的歡迎,畢竟人都有獵奇心理,也都喜歡獨一無二的飾品。
實際上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市面上品質高的翡翠並不是特別稀缺,相反,有特色的翡翠才更難得。
一件翡翠飾品是否有特色和個人審美有關,遇到一件獨特且合眼緣的翡翠並不容易,行家也願意收藏一些看起來不符合主流審美,但是自己很喜歡的翡翠飾品。
以上4點就是行家買翡翠時要考慮的要素了,其實,行家買翡翠也沒有什麼特別獨特的小技巧,但是他們能分清輕重緩急,懂得取捨,知道自己關注的重點是什麼,因此能做到有頭緒地選購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