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協與體育之窗解約後,女排聯賽發展方向浮出水面,未來值得期待。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女排聯賽雖然無法與中超足球聯賽和籃球CBA聯賽相比,由於女排國家隊的成績優異,女排聯賽還是有不少球迷關注,喜歡。女排超級聯賽雖然遭遇挫折,但是走向職業化,是女排聯賽改革的必經之路,回頭是沒有出路的。首先我們要有合理的賽制,是搞好女排聯賽最起碼的要求。循環賽是最好的選擇,賽會制是最不符合聯賽要求的比賽形式。合理的賽制使比賽激烈,充滿懸疑,可以吸引球迷,吸引廣告商,吸引贊助商。
同時,公平公正的比賽,保護贊助商,俱樂部等各方的合法權益,是聯賽必須遵循的原則。制定合理的賽程,妥善處理國家隊集訓與聯賽的矛盾。這次排球協會與體育之窗解約,表面看是體育之窗違約在前,其實是排球協會任意肢解聯賽,壓縮賽程,使聯賽失去競爭的意義,違背商業原則,實質是排球協會違約在前。那么女排聯賽該如何改革,首先恢復升降級制度,使球隊有競爭的壓力,比賽更加將激烈。同時,減少參加超級聯賽的球隊數量。由於少部分參加超級聯賽的球隊,水平不高,使比賽失去競爭力,因此需要減少參賽的球隊。聯賽,應該設置必要的門檻。一是球隊的資金保障,訓練場地,後勤設施等。二是球隊必須有梯隊設置,並組織青年女排聯賽。
賽程與賽制方面,我們合理的賽制非常重要,研究確定後,不輕易更改。必須保證每支球隊有30-40場比賽。每周2場比賽,賽程為3-4個月。比賽評選與數據統計,不管是每輪比賽的最佳評選,還是賽季結束後的評選,都應該是客觀,公正,避免人為操縱。不管是2019-2020賽季的最佳評選,還是每輪最佳評選,包括統計數據,可以說是笑話百出。其實我最喜歡、最嚮往的是全華班、不準引外援,甚至不允許內援的流動,純粹拼各個省隊的實力,這樣最有意思。但是前提是比賽是高水平的,各個省的後備力量充足,比賽是高水平和白熱化的,但現狀是很難做到這一點。但是從現在的世界排球水平來看,完全行不通,今後國家隊有可能會步入二流和三流的行列。
但無論如何,不管外援和國內人才流動到什麼地步,還是希望聯賽賽制能規範和穩定,最好是不分組的大循環,讓弱隊和強隊有更多的交手機會,這樣擴大排球在國內的影響力和空間。如果做不到這點,賽制還像以前那樣分兩個小組,隊伍擴大到16支,沒小組八個隊,先小組賽,然後八強賽(循環賽),然後淘汰賽,賽制和以前一樣,不管國家隊成績如何,這樣的賽制必須雷打不動的堅持下去,反對過分看重國家隊比賽成績而削弱聯賽的做法和行為。但實事求是說,聯賽成績和國家隊成績還是存在衝突的,歐美國家隊的運動員其實也受到影響,不過影響沒有我們大而已,但是儘管她們收到影響,但職業化和俱樂部的收入,歐美隊員是大於國家隊收益的,而我們不是,我們聯賽冠軍拿得再多的隊員,收入和安置也遠不如拿到奧運會冠軍的隊員。
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