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亭侯是什麼官職,能讓關羽極為珍惜?

2021-02-13 一點點資迅

原標題:漢壽亭侯是什麼官職,能讓關羽極為珍惜?

建安五年,關羽「策馬剌良(顏良)於萬眾之中……遂解白馬圍」。因此,曹操上表漢獻帝封「羽為漢壽亭侯」。(《三國志·關羽傳》)

這也是關羽有生之年唯一的一次爵位封賞,並且還是他一人獨享,能不珍惜嗎!但是,「漢壽亭侯」並非官職,而是可以世襲的、有封地的「爵位」

此後,關羽又分別得到劉備的三次封賞,即: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 建安十九年,劉備入主益州後,「拜羽董督荊州事」;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位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劉備為何始終不給首席大將關羽進封爵位呢?畢竟,張飛和馬超也曾分別進封「西鄉侯」、「犁鄉侯」,而關羽卻只是個亭侯,明顯比二人低一個檔位。不過,相比關羽口中的「軍中老卒」黃忠的「關內侯」則要高一個檔位,而又和趙雲的永昌亭侯相當。

對此,歷史上存在兩種爭議:

第一種,「漢壽亭侯」由漢獻帝所封,而漢獻帝又代表的是天下大統,其「含金量」自然不是劉備、孫權等「草頭王」的封爵所能相比。

所以,就算劉備進封關羽為「鄉侯」,也比不了漢獻帝封的「漢壽亭侯」。同時,劉備還不好進封關羽的爵位,以免落下「僭越」的詬病。

第二種,張飛和馬超的「鄉侯」爵位,都是劉備即帝位後才封的,而關羽又正好在劉備稱帝前就被孫權擒殺,因此也就失去了進封的機會。

但不管怎麼樣,人們只要一提到「漢壽亭侯」就會想到關羽,若關羽泉下有知,也當為此爵位而自豪了。

那麼,當時各侯爵的關係和俸祿又是如何呢,為什麼關羽的爵位就差了呢?

漢朝時期,除皇親國戚外的官員,最高待遇幾乎都是侯爵,而侯爵又分為四等,即:縣侯,屬一等侯爵,食邑達萬戶,俗稱「萬戶侯」,如曹操的武平侯,就是這一等級;鄉侯,屬二等侯爵,食邑達千戶,如董卓的鱉鄉侯、諸葛亮的武鄉侯;亭侯,屬三等侯爵,食邑約百戶,如關羽的漢壽亭侯;關內侯,屬四等侯爵,沒有封邑,只有世襲的榮譽,如在官渡之戰投降曹操的張郃就被封為「關內侯」。

這下,大家應該明白關羽的漢壽亭侯處於一個怎樣的檔次了吧。也就是說,關羽的「漢壽亭侯」的食邑僅有約百戶。因此,可以推斷出關羽的封地絕對會是一個小地方。

同時,又因關羽的封地在史料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因此關於其「漢壽亭侯」的官爵,也一直爭議不休,難有定論。

一說是,關羽的爵位是「漢朝」「壽亭侯」。這種說法,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就有說明,「壽亭侯」是關羽的侯爵;《容齋四筆》中也有記載;《明史·禮志》中的地方官在南京雞籠山建造關公廟,也稱關羽為「漢前將軍壽亭侯」;就連《明會典》和宋牧仲的《筠廊偶筆》中也認為關羽的爵位是「壽停侯」,理由是「大內有壽亭侯印」,而湖北荊門縣玉泉的關將軍廟裡還有一方「壽亭侯印」等。

但是,到了明嘉靖年間,又改稱為「漢前將軍漢壽亭侯」

二說是,關羽的爵位就是「漢壽」之亭侯,而漢壽是指地名。這一點,在諸多的史料中,也確實有「漢壽」的地名。如:

《三國志·潘浚傳》記載:「潘浚字承明,武陵漢壽人也。」

《水經注》卷三十七《沅水注》注曰:「縣南有晉徵士漢壽人襲玄之墓」

《南史·劉勉傳》記載:「漢壽人邵榮興六世同爨,悛表其門閭」

《南史·隱逸傳》記載:「龔祈字孟道,武陵漢壽人也」;

《晉書·潘京傳》記載:「潘京,字世長,武陵漢壽人也」……

同時,《陳書·錢道戢傳》中有「漢壽令」之說、《宋書·州郡志》中有「漢壽伯相」之言、《宋書·王鎮惡傳》 中有「漢壽縣子」之語、《宋書·列傳第三》和《南史·沈約傳》中有「漢壽縣伯」之詞等。

因此,在史學界,多偏向於第二種說法,也就是「漢壽」之「亭侯」

但是,對於這兩種觀點,祥子並不認同,只因可能存在第三種說法。

因為,「漢壽」一詞,幾乎在所有的史料中都指向了荊州和益州一帶。但是,當時的曹操還未統一北方,也非常想將關羽收為己用,這才向漢獻帝表關羽為「漢壽亭侯」。如果,這裡的漢壽是指益州和荊州的地盤,這樣的封爵對於關羽來說,就是個毫無價值的虛爵,又怎麼能起到用「官爵」來收服關羽的目的呢。

同時,曹操是否知道益州和荊州一帶有漢壽的地名,可能都很難說,又怎麼可能將關羽的爵位封到這樣的地方呢。

如果,關羽的漢壽亭侯是劉備所封,這還想得通,畢竟是自己的地盤。然而,事實上,劉備並沒有封過關羽「漢壽亭侯」。

顯然,若按以上的史料來解釋「漢壽亭侯」的說法,是很不合常理的。

所以,最有可能的是,曹操的中原地盤,當時應該有漢壽這樣的一個小地名,但因漢獻帝封關羽「漢壽亭侯」後不久,關羽就「封金掛印」離去。因此,漢壽這樣的小地名,也就在亂世中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並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漢壽亭侯」是代表大漢正統的漢獻帝所封,絕對比曹魏、蜀漢和東吳所封「侯爵」的其含金大太多了,而且還是歷史上唯一的「漢壽亭侯」。所以,就算關羽珍惜,又有何不可呢?

- END -

內容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 謝 關 注,歡 迎 分 享!

相關焦點

  • 漢壽亭侯是官職,還是什麼?為什麼能讓關羽極為珍惜呢?
    漢壽亭侯並非什麼官職,而是一種虛封榮譽。關羽是五虎上將裡面第一個被封侯的,而且是斬顏良解了白馬之圍後,由曹操上報朝廷封為漢壽亭侯。
  • 「漢壽亭侯」是個多大的官職,能讓關羽極為珍視?地位真不低
    「漢壽亭侯」這一官職是朝廷對於關羽的嘉獎,用以表彰他在戰場上立下奇功,於萬軍之中取得敵將首級大陣軍心,對於戰爭的勝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關羽的「漢壽亭侯」該如何理解,是漢之壽亭侯還是漢壽亭之侯?
    在歷史上,關羽的爵位是漢壽亭侯,這是關羽斬殺顏良,接觸白馬之圍的時候,被曹操表請封拜的。這個爵位一直伴隨著關羽,畢竟是東漢朝廷封的,直到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關羽上表的時候也帶著漢壽亭侯的封號。不過歷來對"漢壽亭侯"這個爵位存在一定爭議,有認為是漢/壽亭侯的解釋,也有漢壽亭/侯的解釋。而後者的"漢壽亭"的具體位置也存在爭議。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 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到底是多大的官?
    對於漢壽亭侯這個官職,有些人可能認為很小。那這個漢壽亭侯到底是多大的官呢?能讓關羽一直驕傲的掛在嘴邊?首先,這個漢壽亭侯是個爵位,並不是官位。關羽的官位是他的偏將軍。真相告訴你,漢壽亭侯到底是個多大的爵位,是軍功中最高的一等。
  • 曹操封關羽漢壽亭侯,只是第三等級的爵位,為什麼關羽很珍惜呢?
    說到關羽的漢壽亭侯,我們很有必要詳細說一說這個爵位本身。漢壽亭侯並不是一些人想像的漢·壽亭侯,或者換句話說,關羽並不是漢王朝的壽亭侯,而是封地為漢壽的亭侯。東漢政權建立之後,又將列侯進行了「二次分級」、分為了縣侯、鄉侯和亭侯。縣侯食縣,基本等同西漢時期的列侯;而鄉侯、亭侯的封邑則大大縮水!更重要的是,東漢政權給功臣封爵,通常以亭侯為主,鄉侯已經算是相當高的了,縣侯幾乎是鳳毛麟角。而關羽的漢壽亭侯,正是東漢時期列侯中的第三等級——亭侯。
  • 「壽亭侯」與「漢壽亭侯」有何不同,關羽堅辭不受,說明有玄機
    沒想到關羽看後大喜,說「丞相知吾意」。隨即欣然地接受封賜。從這段三國志記載中,雖然壽亭與漢壽亭僅僅一字之差,卻能看出關羽的品德之高尚,人格之偉大,思想之純潔。「壽亭侯」與「漢壽亭侯」的區別就是有沒有「漢」字,區區一個「漢」字關係重大。若是沒有漢字的「壽亭侯」,會讓世人難以分辨到底是誰家的「壽亭侯」,漢家的還是魏家的?
  • 張遼關內侯,張郃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這些爵位差別有多大?
    ,《三國志-張郃傳》記載:「拜郃偏將軍,封都亭侯」;《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張郃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這些爵位差別有多大?那麼都亭侯又是什麼呢
  • 曹操舉薦關羽為漢壽亭侯,為何離開曹營後,關羽仍自稱漢壽亭侯
    近日有網友提問:經過曹操的舉薦,關羽獲封「漢壽亭侯」。按說曹劉兩家本是對手,關羽為什麼千裡走單騎離開曹操後,仍以漢壽亭侯自居?這似乎有點不合常理。1、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什麼爵位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什麼爵位。
  • 為何關羽寧願接受曹操封的漢壽亭侯,也不願接受劉備封的漢壽縣侯
    前文提到,關羽曾被曹操表奏為漢壽亭侯,因而劉備在封賞關羽時便沒有改動這個封號,只是將漢壽亭侯加封為漢壽縣侯(縣侯大於亭侯)。但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如標題所示,關羽曾欣然接受了曹操封賞的漢壽亭侯,卻始終不願接受劉備封賞的漢壽縣侯,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 話「漢壽亭侯」
    其實廣元在三國時期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其名如雷貫耳——曰:漢壽。漢壽漢壽,漢代既壽永昌。        關於這個爵位,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有這麼一段情節:說曹操本來為關羽封的是「壽亭侯」,關羽堅決不要。曹操在前面只得加了個「漢」字,關羽這才答應。大家紛紛稱讚,說關羽身在曹營,心卻在漢,就連受賞都得帶一個「漢」,表明關羽是受漢朝恩典,與曹操無關。
  • 關羽:漢壽亭侯能讓我吹一輩子,漢壽亭侯官有多大?
    漢壽亭侯的意思是「漢壽之亭侯」,漢壽應該是地名,亭侯是爵位,沒有權柄,不是官職。只是被認可為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中國古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高級的會擁有食邑,如「萬戶侯」食邑萬戶。「封侯拜相」,「侯」指爵位,「相」是官職。「侯」還在「相」之前,可見爵位的重要性。
  • 關羽被封漢壽亭侯,為何官階不如張飛,而他還引以為傲?
    最後劉備在自己這些手下的扶持和幫助下,先成王,後成帝位,作為劉備手下的開朝元老,關羽和張飛自然會有很高的地位,而那個時候人們最為自豪的是是否擁有一個足夠好的爵位,他們二人自然而然也有自己的爵位,關羽是漢壽亭侯,而張飛則是西鄉侯,而亭候是最低等的爵位,張飛的鄉侯則是略高等一些。
  • 揭密歷史:張遼關內侯,張郃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這些爵位差別有多大?
    ,《三國志-張郃傳》記載:「拜郃偏將軍,封都亭侯」;《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張郃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這些爵位差別有多大?),列侯分為縣侯、鄉侯、亭侯三個等級,所謂「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三者除了地位尊卑之外主要的區別就在於食邑的多少。
  • 相比「五虎上將」頭銜,關羽為何更在乎一個小小的「漢壽亭侯」?
    關羽身高九尺,常年手持一把青龍偃月刀,戰場上橫掃千軍,無人能敵 ,創造了很多歷史佳話,如煮酒斬華雄,大水淹七軍,白馬斬顏良……但我們清楚關羽在2000年後仍能被人們膜拜,靠的並不是這些事跡,而是他的忠義。按理說,一僕不能侍奉二主,一臣不能侍奉二君。呂布本來是一個十分優秀的武將,但是因為其侍奉了兩個主人,所以被曹操鄙視。而關羽也曾經為劉備和曹操兩個人效力過,兩人的名譽怎麼會截然相反呢?
  • 關羽:請你們稱我為漢壽亭侯,我不屑當前將軍
    關羽死之前都是自稱漢壽亭侯,從來不提前將軍這個稱號為什麼呢? 一、將軍是個官,亭侯是個爵位 二、接受之後官降一級 三、關羽心胸高傲,傲氣過人
  • 關羽的漢壽亭侯聽起來很叼的樣子,那萬歲亭侯不是更叼嗎?
    我們都知道關羽被曹操封漢壽亭侯,在當時,曹操手下甚至全國將領侯爵並不多的時候,是非常榮耀的一件事。而萬歲我們通常指皇帝,千秋即千歲,指王爺。所以萬歲亭侯,不就是跟皇帝和王爺沾邊了嗎?那應該是很叼的樣子才是吧?我們先來看看都有什麼人當了萬歲亭侯。
  • 林岫:讀印之樂 (三)關羽與「壽亭侯」印
    據農夫言,「運鉏(鋤頭)于田,覺鏗然有聲者三,視之,方得石蓋,去石而金見」,洗去泥土,得金印,其文有「壽亭侯印」四字,遂以為得漢印之寶,晉獻官府。三國蜀將軍關羽曾為先鋒,望麾策馬於萬眾之中,取斬袁紹大將顏良首級,立功重賞,封「漢壽亭侯」,史書有載,毋庸置疑。關羽身份威望在此,後世果得其印信實物,其文史價值,曷用贅言。
  • 蜀漢五虎上將中,誰的官職最高?是關羽嗎?
    關羽在劉備取得荊州之後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而爵位是漢壽亭侯。益州之戰結束後劉備讓關羽督荊州事物,掌管荊州五郡的軍政大權,實際上此時關羽為荊州一把手。先主既定江南,以飛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在南郡。
  • 老王說隴史 武鄉亭侯銅印
    1977年,甘肅酒泉出土一枚銅印,內容是「武鄉亭侯」。乍一看內容,人們嚇一跳,「武鄉侯」?這不是諸葛亮的爵位嗎!再細看,其實不是,這個爵位比諸葛亮的爵位差不少呢。
  • 趙雲在蜀漢官至「鎮東將軍」,這到底是多大的官職?
    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不過,很多人認為趙雲並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這體現在趙雲的官職上。那麼,問題來了,趙雲在蜀漢官至「鎮東將軍」,這到底是多大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