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亭侯」與「漢壽亭侯」有何不同,關羽堅辭不受,說明有玄機

2020-12-26 讀史匯

小說三國演義和京劇甘露寺都曾提及關羽拒絕受封侯爵一事。話說,關羽帶著甘夫人和糜夫人,不遠千裡之遙、不畏艱難阻隔,也要找到劉備和張飛,只為當年桃園三結義時的允諾。途中,曹孟德為留住關羽可謂是煞費苦心,威逼利誘下,金銀財寶、設伏阻擋暫且不說,關羽都毫無畏懼,更不為之心動。面對聖人一般的關羽,曹操曾狠下心、下血本拿出一件物品,讓關羽確實做過一番思想鬥爭,此物便是漢壽亭侯印。

解讀漢壽亭侯

曹操的用意很明確,只要關羽肯留在曹營,自己與二位嫂嫂安置妥當不說,還要給他封侯的禮遇。長期以來,專業界或是業餘界對「漢壽亭侯」的理解各執一詞。有人說,漢是漢朝的國號,「壽亭」乃是地理名稱,「侯」自然是封號。同時也有人說,漢壽才是地理名稱,亭侯才是封號。到底哪一種說法正確呢?

可以肯定地說,前者「漢-壽亭-侯」是一種誤解,後者「漢壽-亭侯」才是有實有據的解讀。

漢壽亭侯的由來非常有一次。關羽聽從故友張遼的勸解,暫時帶領二位嫂嫂寄居曹營,一方面出於好武的心態,另一方面也有「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意思,恰逢官渡之戰,曹操與袁紹打得不亦樂乎,袁紹帳下兩員大將顏良與文丑,素有萬人敵的稱號,曹操帳下沒有人能夠與之抗衡。關鍵時刻,關羽站出來替曹操秒掉顏良和文丑兩員悍將。

曹操看到關羽斬殺顏醜文良時的勇猛,對關羽更加欽佩喜歡,總想著如何留住關羽為自己所用。隨即上表請求封關羽為壽亭侯,侯印製作好後,委託「媒人」張遼前往送去。關公接到「壽亭侯」的侯印後堅辭不受。張遼實在看不下去,問關羽說「雲長前日立下大功,區區封侯不足為過」。

關羽堅決不受,讓張遼將侯印帶回去奉送曹公,張遼為人憨直,不通人情世故,將自己與關羽見面時的情況,一五一十告訴曹操。

曹操聽後,哈哈大笑說「操失計較」。然後教人取走侯印,將此前的刻字削去,重新鑄上「漢壽亭侯之印」六個字。

新印鑄造完畢後,曹操再遣張遼前去送印。沒想到關羽看後大喜,說「丞相知吾意」。隨即欣然地接受封賜。

從這段三國志記載中,雖然壽亭與漢壽亭僅僅一字之差,卻能看出關羽的品德之高尚,人格之偉大,思想之純潔。「壽亭侯」與「漢壽亭侯」的區別就是有沒有「漢」字,區區一個「漢」字關係重大。若是沒有漢字的「壽亭侯」,會讓世人難以分辨到底是誰家的「壽亭侯」,漢家的還是魏家的?

所以,最初「壽亭侯」時,關羽堅辭不受的原因就在於此,他想自己是漢朝劉氏的家臣,若是接受不明不白的封賜,恐怕會遭人口舌。

什麼是亭侯呢?要從秦朝時期流傳已久的「二十等爵」說起,秦朝老在以前便確立軍功爵制度,將爵位劃分為十二個等級,其中排名最高的等級「侯」,稱之為徹侯。劉邦代秦立漢,由於立國不久,制度草創,漢朝很多的措施都是效仿秦朝,所以才有「漢承秦制」的說法。

漢朝全盤吸收秦朝「二十等爵」的軍功爵制度,直到漢武帝劉徹繼位以後,為了避諱起見,將「徹侯」改名為「通侯」,或者稱為「列侯」。

列侯的待遇有哪些呢?根據後漢書百官志的記載,列侯中功勞最大者享有一縣之地的食邑,功勞相對較小者,依次享有鄉侯、亭侯。這與漢朝實行的區域以「州、郡、縣、·鄉、亭、裡」為層級劃分相一致。因此,亭侯屬於眾多侯爵中的末等侯。

漢壽是指什麼

漢壽是漢朝的縣名。所謂的「漢壽亭侯」實際上指的是,關羽享有漢壽縣中,一個亭的侯爵待遇。陳壽的三國志有過漢壽縣的記載,大致位於川蜀地區,但是也有一說是湖南境內的漢壽。具體是哪個區域的漢壽縣顯然不重要,因為中華文明幅員萬裡、疆域遼闊,出現重名的現象不足為奇。

雖然漢壽亭侯中的漢壽縣具體在哪,早已是千古悠悠無從考證的事兒。但關羽授侯的故事應該是史實。從拒絕「壽亭侯」到接受「漢壽亭侯」,後人應該從關羽身上學到兩點品質:

1.無功不受祿。曹操最初給關羽「壽亭侯」,顯然要比「漢壽亭侯」的層級要高,曹操想以高規格的功名利祿收買關羽,可是關羽非常有自知之明,秉著無功不受祿的態度,有多大的功勞領多大的賞兒。

2.興漢不助操。由於「壽亭侯」名義上是漢獻帝冊封,實際上是曹操的個人意願。憑空一個「壽亭侯」到底歸屬漢家還是曹魏呢?誰也說不清楚,所以關羽斷然拒絕,非得弄明白是漢家冊封,才肯欣然接受。關羽真的無愧於「義薄雲天」。

相關焦點

  • 關羽的「漢壽亭侯」該如何理解,是漢之壽亭侯還是漢壽亭之侯?
    在歷史上,關羽的爵位是漢壽亭侯,這是關羽斬殺顏良,接觸白馬之圍的時候,被曹操表請封拜的。這個爵位一直伴隨著關羽,畢竟是東漢朝廷封的,直到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關羽上表的時候也帶著漢壽亭侯的封號。不過歷來對"漢壽亭侯"這個爵位存在一定爭議,有認為是漢/壽亭侯的解釋,也有漢壽亭/侯的解釋。而後者的"漢壽亭"的具體位置也存在爭議。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 張遼關內侯,張郃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這些爵位差別有多大?
    ,《三國志-張郃傳》記載:「拜郃偏將軍,封都亭侯」;《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當然公爵是不可能的,自王莽之後也就唯獨曹操一人被封為魏公,所以曹魏封爵者基本上都是侯爵,那麼張遼關內侯,張郃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這些爵位差別有多大?
  • 揭密歷史:張遼關內侯,張郃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這些爵位差別有多大?
    ,《三國志-張郃傳》記載:「拜郃偏將軍,封都亭侯」;《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自王莽之後也就唯獨曹操一人被封為魏公,所以曹魏封爵者基本上都是侯爵,那麼張遼關內侯,張郃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這些爵位差別有多大?
  • 漢壽亭侯是什麼官職,能讓關羽極為珍惜?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劉備為何始終不給首席大將關羽進封爵位呢?畢竟,張飛和馬超也曾分別進封「西鄉侯」、「犁鄉侯」,而關羽卻只是個亭侯,明顯比二人低一個檔位。對此,歷史上存在兩種爭議:第一種,「漢壽亭侯」由漢獻帝所封,而漢獻帝又代表的是天下大統,其「含金量」自然不是劉備、孫權等「草頭王」的封爵所能相比。所以,就算劉備進封關羽為「鄉侯」,也比不了漢獻帝封的「漢壽亭侯」。
  • 話「漢壽亭侯」
    其實廣元在三國時期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其名如雷貫耳——曰:漢壽。漢壽漢壽,漢代既壽永昌。        關於這個爵位,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有這麼一段情節:說曹操本來為關羽封的是「壽亭侯」,關羽堅決不要。曹操在前面只得加了個「漢」字,關羽這才答應。大家紛紛稱讚,說關羽身在曹營,心卻在漢,就連受賞都得帶一個「漢」,表明關羽是受漢朝恩典,與曹操無關。
  • 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到底是多大的官?
    此戰曹操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張遼和關羽作為先鋒。雖然關羽沒有《三國演義》裡「殺顏良斬文丑」戲份那麼足,但是顏良真是關羽解決掉的。由於曹操此次為突襲,所以顏良倉促應戰。曹操的前鋒迅速插入顏良陣中。關羽看到了顏良的華蓋,於是策馬殺入袁軍陣中。關羽的勇猛真的不是假的,百萬軍中取顏良首級。關羽,一戰成名。咱們講歷史,就不受《三國演義》的幹擾。
  • 林岫:讀印之樂 (三)關羽與「壽亭侯」印
    三國蜀將軍關羽曾為先鋒,望麾策馬於萬眾之中,取斬袁紹大將顏良首級,立功重賞,封「漢壽亭侯」,史書有載,毋庸置疑。關羽身份威望在此,後世果得其印信實物,其文史價值,曷用贅言。但是,上述農夫鋤地所得「壽亭侯印」四字印,真的是「漢壽亭侯」關羽的印信嗎?後來,歷代皆有發現「壽亭侯印」或「漢壽亭侯」印的奇聞異見,讓嗜古者興奮不已。
  • 曹操封關羽漢壽亭侯,只是第三等級的爵位,為什麼關羽很珍惜呢?
    說到關羽的漢壽亭侯,我們很有必要詳細說一說這個爵位本身。漢壽亭侯並不是一些人想像的漢·壽亭侯,或者換句話說,關羽並不是漢王朝的壽亭侯,而是封地為漢壽的亭侯。東漢政權建立之後,又將列侯進行了「二次分級」、分為了縣侯、鄉侯和亭侯。縣侯食縣,基本等同西漢時期的列侯;而鄉侯、亭侯的封邑則大大縮水!更重要的是,東漢政權給功臣封爵,通常以亭侯為主,鄉侯已經算是相當高的了,縣侯幾乎是鳳毛麟角。而關羽的漢壽亭侯,正是東漢時期列侯中的第三等級——亭侯。
  • 為何關羽寧願接受曹操封的漢壽亭侯,也不願接受劉備封的漢壽縣侯
    所以劉備在成為漢中王后大封群臣,凡是在之前跟自己有過並肩作戰經歷的人,幾乎都得到了封賞。前文提到,關羽曾被曹操表奏為漢壽亭侯,因而劉備在封賞關羽時便沒有改動這個封號,只是將漢壽亭侯加封為漢壽縣侯(縣侯大於亭侯)。
  • 曹操舉薦關羽為漢壽亭侯,為何離開曹營後,關羽仍自稱漢壽亭侯
    近日有網友提問:經過曹操的舉薦,關羽獲封「漢壽亭侯」。按說曹劉兩家本是對手,關羽為什麼千裡走單騎離開曹操後,仍以漢壽亭侯自居?這似乎有點不合常理。1、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什麼爵位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什麼爵位。
  • 關羽被封漢壽亭侯,為何官階不如張飛,而他還引以為傲?
    最後劉備在自己這些手下的扶持和幫助下,先成王,後成帝位,作為劉備手下的開朝元老,關羽和張飛自然會有很高的地位,而那個時候人們最為自豪的是是否擁有一個足夠好的爵位,他們二人自然而然也有自己的爵位,關羽是漢壽亭侯,而張飛則是西鄉侯,而亭候是最低等的爵位,張飛的鄉侯則是略高等一些。
  • 相比「五虎上將」頭銜,關羽為何更在乎一個小小的「漢壽亭侯」?
    想當年呂布一個人單挑劉關張三個人都不佔下風。而且關羽也不是沒有缺點,他的驕傲使自己慘死,使蜀國失去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但從歷史上說,大家還是記得了他的忠義。所以說,尊嚴很重要,不要隨意把尊嚴踩到腳底。02關羽在生前就已經很有聲望,被封各種官位。
  • 「漢壽亭侯」是個多大的官職,能讓關羽極為珍視?地位真不低
    「漢壽亭侯」這一官職是朝廷對於關羽的嘉獎,用以表彰他在戰場上立下奇功,於萬軍之中取得敵將首級大陣軍心,對於戰爭的勝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關羽的漢壽亭侯聽起來很叼的樣子,那萬歲亭侯不是更叼嗎?
    我們都知道關羽被曹操封漢壽亭侯,在當時,曹操手下甚至全國將領侯爵並不多的時候,是非常榮耀的一件事。而萬歲我們通常指皇帝,千秋即千歲,指王爺。所以萬歲亭侯,不就是跟皇帝和王爺沾邊了嗎?那應該是很叼的樣子才是吧?我們先來看看都有什麼人當了萬歲亭侯。
  • 關羽:請你們稱我為漢壽亭侯,我不屑當前將軍
    關羽死之前都是自稱漢壽亭侯,從來不提前將軍這個稱號為什麼呢? 一、將軍是個官,亭侯是個爵位 二、接受之後官降一級 三、關羽心胸高傲,傲氣過人
  • 孟昭民 :「壽亭侯印」趣談
    漢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受封之時就製作了印章。時隔千年,宋朝大文豪、副相洪邁卻在湖北荊門玉泉關一座關廟內看到一枚「壽亭侯印」,此印方四寸,印的上部有一個大環,下連四個小環,據說此印是高宗紹興年間一位漁民在洞庭湖打漁時撿到的,當他得知此印是漢末關羽關將軍的印章時,親自將印章送交潭州(長沙)官府,潭州太守當即派人奉送荊門山玉泉關關廟。
  • 關羽的漢壽亭侯到底是多大的官?遠沒你想的風光!
    東漢時的列侯,分為縣侯、鄉侯、亭侯三級,授以位次不同的功臣。雲臺二十八將,都封為縣侯,其間又有食二縣、四縣、六縣的區別。封邑之行政區劃級別,是判定列侯等級的重要標誌之一。此外,又以功之大小授以不同的食邑戶數,以明等秩。如亭侯,就有三百戶、六百戶、千戶……等等。
  • 老王說隴史 武鄉亭侯銅印
    1977年,甘肅酒泉出土一枚銅印,內容是「武鄉亭侯」。乍一看內容,人們嚇一跳,「武鄉侯」?這不是諸葛亮的爵位嗎!再細看,其實不是,這個爵位比諸葛亮的爵位差不少呢。
  • 漢壽亭侯是官職,還是什麼?為什麼能讓關羽極為珍惜呢?
    《後漢書.百官志五》記載:「列侯……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什麼意思,就是按照受封者的功勞貢獻來封侯,功勞大的,食祿以縣為準,功勞小的,食祿以鄉、亭為準。不過真正能封縣侯的並不多,像曹操的祖父曹騰、父親曹嵩就被封為費亭侯,當然,在整個東漢末年,被封侯者最著名的莫過於關羽的漢壽亭侯。
  • 關羽:漢壽亭侯能讓我吹一輩子,漢壽亭侯官有多大?
    漢壽亭侯的意思是「漢壽之亭侯」,漢壽應該是地名,亭侯是爵位,沒有權柄,不是官職。只是被認可為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關羽的亭侯,就在列侯中,雖然是最低等級的列侯,卻也是二十爵位中級別最高的列侯了。想張飛那麼勇猛,封為侯也是在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二十年之後了,而且還是劉備稱帝之後才封的,並不是正兒八經的大漢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