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馬斯克」?成都商業航天飛出「新高度」

2020-12-23 騰訊網

王晉朝 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

11月7日15點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本次發射順利將國電高科天啟11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是中國商業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圓滿成功。(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星河動力新一代商業運載火箭創新研發生產基地項目位於簡陽市的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發射成功後,外界期待,這裡是否會走出中國「馬斯克」?而根據知名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史坦利的預計,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的價值將會達到1萬億美金,這也意味著成都的航天產業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穀神星一號發射成功

有什麼樣的突破?

「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運載火箭」(以下簡稱「穀神星」)是星河動力自主設計的四級固體運載火箭,一二三級採用固體發動機,四級為先進液體上面級,火箭直徑1.4米,全長19米,起飛質量30噸,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300公斤,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約230公斤。

「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圍繞穀神星,星河動力開展了多項創新和突破。

首先,穀神星是首款使用矢量發動機的民用火箭。

矢量發動機,即通過尾噴管偏轉,實現火箭姿態的變化控制。

星河動力CEO劉百奇介紹,使用矢量發動機意味著的火箭會飛得更穩,可以更準確地控制火箭姿態,因而火箭飛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會更高。

其次飛行高度再突破。

2019年7月25號,另一家民營商業火箭公司首次實現發射入軌。當時這枚火箭將多顆衛星送入300公裡圓軌道。

穀神星此次高度達到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這是目前民營火箭目前成功發射最高的一次。

劉百奇介紹,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是商業衛星一個標準作業軌道。目前民營衛星公司發射的微小型衛星一般在10公斤到200公斤,選擇的軌道基本上都是太陽同步軌道,高度在500公裡到700公裡範圍之間。

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產業顧問李輝進一步解釋說,在300公裡左右,衛星受到微弱空氣阻力等因素影響,會慢慢降軌「掉下來」,這時衛星需要用自身動力維持軌道狀態,會造成使用壽命的減少。而發射的位置越高,對運載火箭的要求、考驗也越高。

第三是精確入軌。

穀神星搭載的天啟11星,是國電高科公司搭建物聯網組網衛星中的一顆。

「將天啟11星送到原有兩顆衛星之間,需要精確入軌。」李輝說,目前從衛星運營方了解到信息看,此次入軌質量非常高。

同時,穀神星還自主研製了低室壓、高比衝、高裝填比的姿軌控動力系統,實現了減重增效;創新採用了面向低燃料消耗的火箭滾動通道簡約控制技術,實現了運載效率大幅提升;首創基於三維實體建模和參數正交化的火箭模態精確預示方法,意味著精度提升一個數量級。

劉百奇說:「入軌是一個火箭公司最基本的門檻,跨過這道門檻才能談商業、談市場。」

成立不到三年

這是家什麼樣的公司?

劉百奇創立星河動力時,其實是國內商業航天發展的第二階段。

從2014年開始,翎客航天、藍箭空間等一批民營商業火箭公司陸續成立。但2018年則被認為是全球商業航天發展全面加速的一年。

2018年2月初,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的「重型獵鷹」火箭將一輛跑車發射到太空。由此拉開了全球商業航天領域激烈競爭的序幕。

同在這一年2月份,劉百奇和四位夥伴創立了星河動力。

劉百奇生於197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三年,後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從事火箭總體設計工作。

當年4月,國家航天局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國家建設航天強國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貫徹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商業航天發展。在政策與資本的推動下,當年國內就有多家民營火箭公司進行了試射。

截至目前,在全國10餘家民營火箭公司中,星河動力是兩家有能力發射火箭入軌的公司之一。

「從全球範圍看,我們是從成立到火箭入軌用時最短的公司,也是全球範圍內從成立到入軌花錢最少的公司。」劉百奇說,公司在成立之初就瞄準「500公裡」的軌道市場,同時公司100多人的技術團隊,有70%—80%有10年到20年的航天從業經驗,「兩方面原因,讓公司快速發展。」

作為一個初創民營火箭公司,靠什麼吸引到這些資深技術人員?劉百奇說,從大環境來說,國家出臺了一些鼓勵政策,這些技術人員敢於從過去穩定的體制內出來創業。其次,資本現在也願意進入到商業航天領域。

穀神星首飛成功,再次引發誰是中國「馬斯克」的討論。

作為Space X創始人,馬斯克刷新了人們對商業火箭的認知。

但在劉百奇看來:「我不認為我們需要成為馬斯克,因為中國商業航天產業的市場環境、發展的思路和美國都不一樣,我們有很多問題等待著我們自己去解決,只要解決了產業的問題,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值得尊重的企業,沒有必要去重複馬斯克做的。」

劉百奇坦誠,和國內相比,Space X優勢在於起步比較早,技術上也具有一定的領先性。

「中國民營商業火箭起步雖然比美國晚了整整30年,但是在國家的政策支持鼓勵、資本市場大力加持和創業者的不懈努力奮鬥下,僅發展五年就實現了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入軌,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標誌著中國商業航天時代真的到來了。」劉百奇說。

互相選擇

為何落子成都?

幾乎就在星河動力創立的同時,位於簡陽的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就「找上了門」。

彼時,該功能區剛剛確認產業定位,這是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中唯一以航天產業為主導的功能區,核定範圍168.5平方公裡,定位為成都市航天裝備產業集群發展承載地,打造全國知名的商業航天產業基地。

建設中的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圖 謝明剛)

雙方都是初創,如何建立信任?

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管委會副主任葉明洋介紹說,當時幾次到北京與劉百奇團隊接洽,一方面宣講四川省、成都市以及簡陽三級政府出臺的有關支持政策和功能區的相關配套、規劃,一方面也是考察。

葉明洋說,首先看團隊,星河動力的技術人員都是資深航天工作從業者。再看投資方,當時星河動力獲得北航校友投資基金元航資本的天使輪投資。

星河動力選擇簡陽的原因也很簡單。

「功能區有一整套的航天產業發展規劃,這對我們初創的商業航天企業來說是一塊沃土,功能區從政策、企業發展的物理空間以及資金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準備,所以我們就來了。」劉百奇說。

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效果圖。

今年9月25日,簡陽將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北京)推介會開到北京。發布了《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機會清單》,涉及基礎及公服配套設施、產業孵化器、產業加速器3個類別15個項目。

業內人士看來,此次發布的機會清單,是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打破供需信息壁壘、打造商業航天產業新樣板的一次嘗試。

目前,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已籤約引進航天科技七院、星空年代等知名企業,其中四川航天高新技術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已建成投產、星空年代在匈牙利獲頒我國海外首張涵蓋網際網路直播和廣播電視轉播的全牌照。

劉百奇說,目前星河動力功能區的廠房已經建起來了,正在積極開展量產準備相應工作。

萬億美金市場

打造什麼樣航天產業?

穀神星首飛成功,極大提振了投資者以及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的信心。

根據知名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史坦利的預計,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的價值將會達到1萬億美金,那麼國內的市場將會有多大?

今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範疇。

對此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已有明確認識:「這將會成為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最主要的推手,在未來10年內,我國商業航天90%的業務來源將會與衛星網際網路相關,衛星網際網路將會是商業航天產業格局形成決定性的力量。」

「衛星網際網路要取得商業上成功的關鍵,將面臨兩大問題,一是應用市場的培育,解決收入從哪裡來的問題;二是打造全新的產業配套體系,把衛星製造和火箭發射成本降低到原有的1/5-1/10。」李輝說,這兩個都是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的機會。

而四川擁有廣泛的衛星網際網路應用場景。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也在籌謀整合甘孜、阿壩、涼山等四川偏遠地區應急通訊、森林防火監控、地質災害監控、孤立的村莊學校的低成本寬帶接入等市場需求,共建衛星網際網路創新應用示範區,共同探索衛星網際網路盈利模式。同時以衛星網際網路建設需求為牽引,以全新機制垂直整合國內外頂級創新資源,在成都共同引進和打造可復用商業火箭智能製造、衛星大規模智能製造、應用系統及終端的研發量產為核心的全新衛星網際網路生態鏈,推動成都及四川成為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產業重鎮。

為此,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進行了提前布局,設立產業孵化器類項目4個,產業加速器類項目6個。同時還將成立「空天技術創新工廠」,計劃通過5年時間,推動國內領先的關鍵技術能力快速形成量產產品,成為國家衛星網際網路工程重要的產業配套基地。

《航空知識》主編、航空專家王亞男認為,從未來來看,中國的航天發射計劃很有可能有一部分的任務會轉為由商業航天企業去承擔,但這一前景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商業航天企業能否健康快速地發展。

相關焦點

  • 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飛」出新高度
    星河動力新一代商業運載火箭創新研發生產基地項目,位於簡陽市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據知名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史坦利預計,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價值將達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成都的航天產業將有更大想像空間。□王晉朝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國平成立不到3年這是家什麼樣的公司?劉百奇創立星河動力時,國內商業航天發展進入第二階段。
  • 深扒矽谷「鋼鐵俠」馬斯克,中國能複製美國商業航天傳奇嗎?
    馬斯克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中國能複製美國商業航天的傳奇嗎?全網最高智商綜藝節目《理性派對》第二季,關於馬斯克和商業航天,你不知道、想知道的,都在這裡!No.9 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的挑戰吳寶俊:近年來,中國商業航天公司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這帶來了哪些新的機遇?或者說對傳統航天起到了怎麼樣的影響?
  • Space X載人航天飛船升空,中國民營商業航天時代誰來開啟?
    在此之前,全球僅有俄羅斯、美國和中國能進行載人發射。馬斯克創辦的Space X用了18年時間,成為首家實現載人發射的私營航天公司,開啟了全球商業載人航天的全新時代。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中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目前主要由國家隊參與國際競爭。預計未來商業航天將加速發展,長期看好航天產業投資價值。
  • 國際觀察|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開創航天新紀元,馬斯克的...
    當地時間5月30日,美國宇航局(NASA) 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聯手的商業載人航空計劃(CPP)的首次載人試航成功,開啟了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這項代號為「Demo-2」的發射任務,是載人「龍」飛船的最終試航,主要為測試載人航天系統的太空人的太空飛行操作能力,由馬斯克帶領的私營公司SpaceX執行。
  • SpaceX的成功,是否會給中國商業航天帶來衝擊?
    最重要的是,它還從根本上保證了太空人的安全,而根據NASA的標準,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和載人龍飛船都將獲得官方的安全認證,可以作為正式載人航天設備。據了解,科技狂人馬斯克的載人龍飛船不但是SpaceX旗下第一艘用於載人飛行的太空飛行器,而且還是NASA商業航天載人計劃的裡程碑。
  • 馬斯克成功開啟商業航天新時代|鈦...
    《華爾街日報》曾評論指,美國成功研發出太空梭,贏得了技術競賽,但卻輸掉了這場持久的戰爭。過去幾年的經濟負擔,以及美俄關係迅速陷入冰凍期,給NASA施加了更大的壓力,最終,他們決定終止對聯盟號的使用,擺脫對俄航天設施的依賴,由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執行後續的航天任務,為NASA的載人航天計劃提供了更可靠的新選擇。
  • 馬斯克創造了歷史!人類首個商業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來源:雷鋒網原標題:剛剛,馬斯克創造了歷史!人類首個商業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剛剛,馬斯克創造了歷史!美國東部時間 2020 年 5 月 30 日下午,在全球網友雲注視下,人類歷史上首個商業載人航天飛船——SpaceX DM-2 龍飛船(Crew Dragon),在美國弗洛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場,正式發射成功!
  • 距離SpaceX,中國民營航天真的只差一個馬斯克嗎?-虎嗅網
    在過去7年裡,馬斯克原先在郵件中定下的目標均已實現:2016年完成獵鷹9號一級火箭海上回收、2020年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除此之外,SpaceX於2015年啟動的Starlink計劃正如火如荼——截至今年7月,星鏈衛星在軌總數達到538顆。與SpaceX高速擴張相呼應的,是被馬斯克點燃的全球商業航天經濟。
  • 「狂人」馬斯克 賈伯斯之後矽谷新偶像
    「狂人」馬斯克 賈伯斯之後矽谷新偶像     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日前宣布,到2017年才能投產的純電動車特斯拉Model  3,接受預訂才3天,訂單就已達27.6萬輛,總價已超過百億美元。消息一出,震動整個汽車業。
  • 中國商業航天發射場的出路在哪?
    中國應當如何建設和運營商業航天發射場?中國商業航天發射場的出路在哪?作者 | 宇宙人在我國,商業航天才剛剛起步,前途未卜;商業航天產業生態也還遠遠沒有建成,雖然我們鼓勵一波又一波青年才俊投身商業航天創業,但迄今還沒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樣的龍頭企業出現。未來究竟還有哪些商業航天公司會冒出?其中又有哪一家能夠擔當起這個角色?
  • 星艦炸了,馬斯克為什麼還是如此的高興?中國會有馬斯克嗎?
    此外,這次SN8飛行高度達到了12.5公裡,而之前只「飛」到了150米,簡直是質的飛躍。以上都不是最重要的,在說最重要的一點之前,先說點其他的。馬斯克的目標是火星移民,所以所有的模擬飛行都要按照火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火星是什麼樣的情況呢?火星大氣密度低,降落傘可能無法滿足像星艦這樣的龐然大物平穩降落。
  • 專訪SpaceX投資人張璐:商業航天是高風險領域,公司不能靠資本活...
    同時她強調,資本只是公司發展的催化劑,不能說公司只靠資本的錢才能勉勉強強活下去,這個是一個錯誤的商業發展方式。談中美商業航天差距在談到SpaceX和中國商業航天公司之間的差距時,張璐認為,美國屬於最早把航天工業開放給民間的國家,更加放手的去讓馬斯克等創新公司進入市場。
  • 馬斯克超越貝佐思登頂世界首富,為啥世界前兩富都對航天著迷
    除了BE-4火箭引擎技術能拿得出手,無論是為美國政府研究的「新格倫號」(New Glenn)發射系統還是面向商業市場的「新謝潑德號」(New Shepard)火箭,都還未達到技術成熟階段。但作為擁有目前世界最強液氧甲烷發動機BE-4, 以及最早突破火箭一級回收復用技術的藍色起源,一直在積攢實力,仍是全球火箭技術的頂級玩家。
  • 星艦飛船爆炸,曝光美國商業航天重大隱患!我國將走空天飛機路線?
    12月10日周三,美國太空SpaceX發射了其最新的「星艦」星際飛船原型SN8,飛船飛行到了約為12.5千米的高度。測試似乎很成功,但到最後一刻,SN8在著陸時直接撞擊到地面而發生大爆炸。SpaceX執行長馬斯克稱,這次飛行取得了「成功」上升,而標誌著該公司的星際飛船發展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中國商飛總經理趙越讓:讓ARJ21飛機飛出標杆 飛出示範
    中國商飛公司黨委高度重視ARJ21飛機商業運營相關工作。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專門對成都航空ARJ21飛機安全運營相關工作作出批示。他指出,四年多的運行探索,成都航空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向成都航空表示感謝,向成都航空所有參與運行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也希望中國商飛和成都航空通力合作,讓中國民機向更高水平邁進,飛出標杆、飛出示範。趙越讓對成都航空機務代表就飛機維護成本、維護便利等方面提出的優化建議給予充分肯定,進行細緻解答。
  • 80後的2020|「中國馬斯克」舒暢:把中國首枚商業火箭送上天 不怕...
    馬斯克又一次創造了歷史。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人類首次乘坐商業飛船進入太空,這讓舒暢備受鼓舞。「80後」舒暢是零壹空間創始人、CEO,也是中國民營航天的拓荒者之一。
  • 馬斯克和賈伯斯誰更偉大?網友說中國有華為任正非,他們仨能比嗎
    首先說一下最近在全球紅得發紫的企業家馬斯克,他在最近成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發射成功,一個成立近18年的私人商業公司做到了一個國家都做不到的事情,令全球震驚。馬斯克不僅完成了私人公司發射火箭的壯舉,他還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電動汽車特斯拉。他還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支付平臺PayPal(貝寶2000年)。
  • SpaceX創造商業航天載人歷史,能夠比得了咱們的航天國家隊嗎?
    SpaceX是全球首家完成載人任務的商業航空公司,馬斯克果然是科技狂人!在經歷多次失敗之後,馬斯克的SpaceX戰勝了波音和傑夫·貝佐斯(亞馬遜創始人、全球首富)的藍色起源,實現了全球首次商業航天載人飛行任務!
  • 123家民企逐鹿,國版「馬斯克」在哪?
    馬斯克把仰望的星空從夢想轉化為行動,他創立的SpaceX已經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將衛星送上太空。仰望星空的不止有馬斯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藍箭航天的張昌武、有零壹空間的舒暢、星際榮耀的彭小波,他們正在展示中國民營航天力量。2020年,國家間的太空競賽進入2.0時代,商業公司走上臺前。
  • 馬斯克改變世界,中俄歐都跟進馬斯克的星鏈、可重複火箭等計劃!
    都不是,是馬斯克要打造的地球版星艦,以後旅行可以乘坐時速高達2.7萬公裡的火箭旅行,從地球一面到另一面,只要一個小時!3、星鏈天基網際網路:網絡一定要拉光纖或建地面基站嗎?不一定,馬斯克就要搞太空網際網路「星鏈」,通過衛星來實現網絡通信,覆蓋全球,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