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可可西裡,河流密集:格爾木——青藏地名切不可望文生義

2021-01-09 舒放的後花園

美少女:可可西裡,河流密集:格爾木——青藏地名切不可望文生義

文/舒放

我沒去過無人區。但作為青海人,有資格和大家聊聊關於無人區的事情。這不僅僅是因為我走遍了青海所有縣,去格爾木的次數更多達十數次,更因為在那些不是無人區,但人煙極為稀少的高海撥地區,經歷過極端情況。我們可以以格爾木為例來一番管中窺豹——可以肯定地說,對前不久在可可西裡發生的悲劇,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但我們仍滿懷真誠祈禱: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

首先,關於無人區,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概念。那不是你某個夜晚走在一條無人的街道;或者,因為心愛的人不在家,顯得空蕩的屋子。無人區的無人,不同於一般概念裡的「這裡沒人」。再空蕩的街道,再寂靜的家,不過是因為某種原因,暫時沒有人而已。譬如疫情期間由於封城和人們自覺待在家中,往日喧譁的街道變得冷清。不管是哪種情況,這都是還是「人間世界」,是人類利用千百年來的科技手段打造的,適合人類居住的家園。

但無人區不是。

無人區是指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在那裡,大自然是唯一的主宰。是瞬息萬變的極端天氣。極端天氣,可以讓晝夜的溫差達到幾十度。在高海拔地區,一場感冒有可能引發不治,就是幅度過大的動作,亦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對於無人區,如何充分的準備工作,都不算滿格。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無人區,是乾旱、高寒、缺氧、沼澤、流沙等等步步為營所設置的陷阱。而且,由於沒有人類,那些億萬年進化而來,極度適應這片土地的野生動物是無人區的主人。對人類來說,它們中的大型物種,如果對進攻人類,那力量足以致命。

車輛並不保險。先不說汽油、柴油燃料是否充足,部件等配備是否齊全,不說陷車、拋錨等情況,就是性能完好,狀態良好時,體重可達一噸的成年野犛牛奔跑過來,用牛角頂翻一輛越野車,不是太難的事情。還有熊,一掌拍下來,在皮卡車的駕駛室頂上留下一個坑,也只是「舉手之勞」。

我們從格爾木說起。

說起來,格爾木有百十來個「世界之最」絕對不是誇張。其中一個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城市。格爾木多大?十二萬平方公裡。是的,沒看錯,是十二萬平方公裡,比浙江省還大。放在歐洲,可以算是一個「大國」了。格爾木完全是由於青藏公路建設,「無中生有」在荒野上長出來的一座城市。所以穆忠生將軍被稱為「格爾木之父」。

格爾木是海西州轄下的副地級市,下設三個區,曾是青海省第二大城市。2013年,海東地區撤地建市,從人口和市區建成區面積上獲得優勢,從而躍居為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爾木是蒙古語音譯,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在青藏高原,對於一些地名而言,切記不可望文生義的。所謂的河流密集,是早先在這塊土地上逐水而居的蒙古族牧民,對那些季節性沼澤水系的稱呼。格爾木,是戈壁灘+沼澤;所以夏天的時候,蚊蟲泛濫。

我最早去格爾木,是1990年。當時走累了,坐在市區的主街道的樹底下,發現地面上布滿有一層密密麻麻的死蚊子——那是噴灑農藥後從樹上跌落下來的。隨手撿起一個,個頭大的,堪比蝗蟲(螞蚱),我最初以為是小蜻蜓。後來再去,沒再注意這個情況,不知現在是否有改善。

當年,接待我的是高中同學的大學同學,格爾木當地人。我問他,一些穿著看上去很時髦的女孩子,有的帶著口罩,能理解,防曬,可還有很多帶著養蜂人一樣的面罩,是為什麼?他說是為了防蚊子叮咬。

再後來,我隨一個攝影團隊去鹽湖拍攝落日,對於我這樣一個在西寧(海拔2400米)長大的人,格爾木鹽湖的海拔(3300米)和乾旱還是令我有了輕度的高原反應。尤其是幾小時等待日落的過程中,幾近脫水,我先後喝了有幾大瓶礦泉水,但根本沒有排洩。

同樣,可可西裡也是蒙古音譯:美麗的少女(一說為青色的山梁),可可西裡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是橫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區之間的一塊高山臺地。在說到可可西裡之前之所以提到格爾木,是因為格爾木是有兩塊不相連的板塊構成。如圖所示。

圖中下面的那一塊,就是格爾木的唐古拉山鄉(鎮),和可可西裡接壤。通常,從青海進入可可西裡會選擇這樣一條道路。從名字而言,美麗少女充滿詩情畫意,而現實中可可西裡的殘酷,絕對超越想像……

2008年,我有幸和珠峰奧運火炬手景陽(大家這樣叫他)在一起交談,景陽在飯後悠然地點了一根煙。我有些驚奇和意外,小心翼翼地問他,對於您這樣一位世界頂級登山運動員,您如何會吸菸呢?我的潛臺詞是這會不會影響肺功能等等。景陽先生良久無語,後來說:登過珠峰的人,了悟生死。

我不知道那種境界。

就是那次,景陽先生告訴我,珠穆朗瑪峰在藏語裡是「神女峰」的意思——是啊,多少年了,對其他音譯地名,我們會有一份好奇一探究竟,而對這座世界最高峰,居然忽略了它的含義。景陽先生說,有緣的人會在某個時刻,某個角度看到整個山峰呈現出度母般的面容。

我問景陽先生,您看到過嗎?

那要略遠距離才能產生的效果,對於我們登山運動員而言,看到的只是險情,想到的是如何排除和避免。

十二年過去,一輪生肖輪迴,這番話依舊在心頭。

除了科考人員及其他學科的專業人士,對普通人而言,穿越無人區,甚至說到達過無人區,確然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勇敢的後面,是敬畏,是有所不為。生命是一次性的,為了愛我們的人,為了我們愛的人,請一定珍惜。

相關焦點

  • 青海格爾木警方:禁止一切社會團體或個人隨意從格爾木前往可可西裡...
    李映輝介紹說,根據我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和青海省《可可西裡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格爾木市公安局決定禁止一切社會團體或個人隨意從格爾木前往玉樹州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從事旅遊、探險、非法穿越等活動。其實這麼多人前往可可西裡,是因為可可西裡真的非常美麗。
  • 「築路將軍」慕生忠:把一生都獻給了青藏鐵路,獻給了格爾木
    第二天一早,一塊寫著噶爾穆的木牌立在了工作組的6頂帳篷旁邊,這就是格爾木的雛形。 1954年3月,格爾木第一條水渠建立,慕生忠帶著同志們開墾荒地、栽樹種花,在這片荒地裡還種出了一個重達17斤的蘿蔔。 1959年,慕生忠被調離格爾木。身雖遠去,心卻未走。
  • 可可西裡的無限風光可是沒有謊言的!
    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但是所說的整個可可西裡地區包括西藏北部的「羌塘草原」地區、青海崑崙山以南地區和新疆的同西藏、青海毗鄰的地區。可可西裡氣候嚴寒,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無法長期居住,被譽為「生命的禁區」。
  • 記者天路行青藏鐵路線最大中轉站的武警巡邏兵
    2016年7月1日前夕,記者趕赴青藏高原,從西寧一路驅車駛向拉薩,穿柴達木盆地、跨崑崙山、走可可西裡、翻唐古拉,在生命禁區的哨位上探訪武警官兵創造的軍人奇蹟。  今天記者帶你走進青藏鐵路格爾木火車站執勤點:
  • 青藏科考再迎進展:首次系統完成可可西裡主要湖泊水深測量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牽頭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變及氣候變化響應科考分隊,對可可西裡地區的主要湖泊進行系統科學考察,首次獲得該區域大中型湖泊水下地形、水質剖面等數據,並鑽取多支湖泊巖芯。
  • 中國最偉大的荒野——可可西裡
    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可可西裡是藏羚羊的故鄉藏羚羊又是可可西裡的驕傲可誰又能想到在可可西裡生活了幾百年的藏羚羊卻在上世紀80攝影@遊俠陌青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直接修建於鹽蓋之上有著名的「萬丈鹽橋」從遠方遷徙而來在可可西裡的淺水中啄食植物及魚類
  • 2020.8—10月【秘境 茫崖+可可西裡】西北8日攝影團團期
    可可西裡---是天堂,是地獄,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聖地。3億年前,可可西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隨後的數千萬年之間,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劇烈碰撞,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這片世界屋脊之上,各大山脈自西向東平行延伸,山與山之間又形成了寬闊的沉積盆地,並且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湖泊河流。由此,一片極為廣闊的荒野,「可可西裡」誕生了。
  • 為什麼那麼多人冒死也要去可可西裡?
    9月4日,青海省格爾木市公安局發布通告,禁止一切社會團體或個人隨意從格爾木前往玉樹州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開展旅遊、探險、非法穿越等活動,即日起將對上述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凡是計程車、私家車由格爾木載客前往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的一律必須先行前往公安機關進行備案。
  • 在可可西裡感受「世界地球日」,以倖存感與危機意識保護彼此
    今天分享的一篇文章來自作家刁麗俊的《可可西裡眾生靈》,文中她寫道:「高原的眾生靈,就這樣以各自合理的存在方式,一天,一月,一年,周而復始,疊加起蒼穹下的歲月亙古。」01在漫天黃沙中穿過塔裡木盆地、柴達木盆地,穿過塔克拉瑪幹沙漠,五天時間,從新疆喀什到青海格爾木,從前地理課本上的抽象地名真實地呈現在眼前。
  • 可可西裡的守護神
    4月,可可西裡仍如嚴冬般寒冷。點地梅、鐮形棘豆、匍匐水柏枝、鳳毛菊和喇叭花不見蹤影,只有雪山,只有布滿沙礫的土地,在陽光下反射著瑩瑩雪光。對人類而言,這是極為荒涼的無人之地、生命禁區,是迄今為止遺留在人類心靈史上的最後一片淨土。由於海拔4600米以上的高度,這裡除短暫夏日山花爛漫、河流縱橫、湖水蕩漾,大部分時間都是風雪交加、冰川密布。
  • 我在可可西裡無人區巡山
    2020年7月5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位女孩獨自踏上了開往青海格爾木的火車,之後進入可可西裡無人區,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繫。
  • 在可可西裡保護區腹地丈量生態文明腳步
    站內外已是白茫茫一片,青藏公路上也鮮有車輛經過。  收拾好碗筷,花生、糖果擺上桌,隊員們開始和記者聊可可西裡的巡山故事。20多年前,那天晚上的槍聲  「砰!砰!」  一陣急促的槍聲響徹可可西裡,四下一片死寂。
  • 青藏公路
    1984年12月25日,為紀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車30周年,在拉薩建立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以銘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輝業績和巨大犧牲。青藏公路(109國道西寧至拉薩段)北起青海省西寧市,南至西藏拉薩市,為國家二級公路幹線,路基寬10米,坡度小於7%,最大行車速度為60千米/小時。青藏公路西藏境內528千米,青海格爾木至拉薩段1140千米由西藏管養。
  • 冰與火之歌——記青藏鐵路公安局格爾木公安處沱沱河站派出所
    一列列火車在鐵軌上呼嘯奔馳,臉頰凍得青腫的民警立正、敬禮,目送列車向天際平安駛去……大屏幕播放的視頻短片裡,鋪天蓋地的冰雪一瞬間將剛剛還熱情如火的現場變成了寒風呼嘯的冰雪世界,觀眾的思緒也隨之飛到遙遠的雪域高原……青藏鐵路公安局格爾木公安處沱沱河站派出所地處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海拔4547
  • 失聯45天,95後男孩單人單車騎行可可西裡……
    8月24日,來自廣東的款款(化名)、仙仙(化名)求助本報,她的朋友李凱洋單人單車進入青海可可西裡後失聯超過一個半月,請求西寧晚報幫忙尋找。這也是自上月四川女大學生在可可西裡失聯後,本報接到的第二次有人員在可可西裡失聯的消息。本報記者通過多方了解還原了李凱洋失聯前後的消息。
  • (庫存)航拍海關之格爾木海關
    格爾木市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素有「中國鹽湖城」的美譽。「格爾木」是蒙古語音譯,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崑崙文化」從這裡發源;指引張騫返回故土的「羌中道」從這裡穿過;「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從這裡啟程修築「天路」。這裡,包容而大美、神奇而瑰麗。
  • 為什麼國家禁止任何人進入可可西裡?看完終於明白了
    生活在可可西裡的棕熊屬於青藏亞種,是進一步適應高原寒冷氣候而分化形成的。還有學者認為,它是一個與棕熊親緣關係較近的獨立種,所以又稱其為藏棕熊。印度板塊向歐亞大陸飛速撞去青藏高原開始劇烈抬升(1億年前至今的板塊運動示意圖,紅點為可可西裡,原視頻製作@Christopher Scotese,修訂@星球研究所)▼
  • 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
    青藏公路青藏公路一景  青藏公路,是中國一條橫跨青藏高原的公路,是109國道的一部分,在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前常被稱為青藏線。由青海西寧至西藏拉薩。途經倒淌河、茶卡、格爾木、安多、那曲等地。初通時長2,200餘千米,後經不斷改建裁彎取直,2001年實際長度1,943千米。
  • 中國科學家首次系統完成可可西裡主要湖泊水深測量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牽頭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變及氣候變化響應科考分隊,對可可西裡地區的主要湖泊進行了系統科學考察,首次獲得了該區域大中型湖泊水下地形、水質剖面等數據,鑽取了多支湖泊巖芯,填補了該區域湖泊基礎地理信息空白,為「亞洲水塔」湖泊變化、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
  • 最後的秘境,一次連穿四大無人區:羅布泊、阿爾金、羌塘、可可西裡
    可可西裡無人區的危險在於其惡劣的天氣和自然條件,平均海拔5000米的地區,可可的無人區雖然有100多個湖泊,但都是鹹水湖,很難找到淡水,沒有適宜的生活條件。太陽湖是可可西裡的靈魂,藏羚羊的保護英雄索南達傑長眠於此,在經過記念碑時好好拜祭一下。繞太陽湖直奔羌塘向陽湖,今晚紮營太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