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請你成為手機的主人,而不是手機的奴隸

2020-12-12 紅途中華哥

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手機應該算是最顯著的一個!

科技進步,信息共享,地球也變成了一個村。網絡的發達,資訊的快速傳播,工作效率的快速提高,這是正面的發展。

一部手機,幾乎代替了所有,過去的電話機,照相機、掃描儀、遊戲機、電影電視、報紙、移動電腦、收音機、音樂播放機等等。

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一些人把手機的正向功能發揮極致,工作效率顯著提高,遠程辦公和移動互聯應用的爐火純青,短視頻製作和電子寫作創作應用的如沐春風。成為了手機真正的主人,這是值得發揮和宣揚的!

然而,有些人卻不是這樣的,同樣一部手機,他們卻成謎於遊戲,進入了虛擬世界出不來,利用手機搞起了詐騙和各種敲詐非常規手段,騙取別人信任,使人誤入圈套,害人不淺,他們利用的是手機強大的網際網路功能來做了負面的影響社會正義的齷齪行為。

有人說,手機只是一個工具,就看這個工具在誰的手裡使用,正能量的人使用,是用來辦好事,辦正事,為社會做貢獻;負能量的人使用的話,而且他們往往掌握了更高超技術,對社會的危害是無窮的,這個就需要社會法律法規來管束了,這些負能量的人的心態和心理陰暗只能靠傳統文化教育和他們的自我醒悟了。

再來說學習中的孩子們,他們出生和生活在這個高科技資訊時代,手機幾乎是他們的全部,每天睜開眼就看到父母在使用手機,無論父母在用手機通話還是工作,還是父母在工作之餘放鬆一下偶爾玩遊戲,這些都被孩子們看在眼裡。在孩子們眼裡,手機就是最正常的物品之一,而且他們幾乎無師自通,沒有人專門教他們,只要手機被拿在他們手裡,或者他們偶爾從父母手裡「搶」過一會兒,他們就會立馬學會很多功能,有些連他們父母也不會的功能,似乎他們天生就是手機的「主人」。

然而,他們一旦成謎於手機,家長那個心情呀,五味雜陳,既高興孩子們對於手機的「天才」發揮,又擔心他們不務正業,影響學習、影響眼睛視力發育、偷偷熬夜玩遊戲影響睡眠和視力呀,總之,孩子們一旦成了「手機持有者」,幾乎都失控了。

事實證明,孩子們還在發育,心智還沒有成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更沒有形成,他們一旦進入手機控狀態,家長和老師的話幾乎就沒有什麼用了。

現在的孩子,近視戴眼鏡的幾乎佔據了全班大部分,可怕呀!當然,也「便宜」了那些眼科醫院和眼鏡產業!可是,毀掉了一代人呀!真是令人擔憂!

孩子們幾乎都是睡眠不足的「熊貓眼」,打著哈欠伸著懶腰,課題裡面打瞌睡者大有人在,這是除了作業壓力外,就是晚上成為了手機控。

他們不是手機的主人,而是「手機的奴隸」,手機在「指揮」他們,該打遊戲第幾段了,該與某城市的小夥伴網聊了,QQ群裡的消息該查看和恢復了,手機寵物該去照顧了,一些動漫手機畫還沒有看,一個鬼怪故事還沒有讀,一段網絡「憤青」還要去扮演等等,他們哪裡還有時間學習和睡覺?哪有時間去郊外踏青和體育鍛鍊?他們哪有時間去陪伴爺爺奶奶?他們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家務嗎?

我們非常贊成一些學校總結的成功經驗,作業和課堂絕對不在手機完成,完全線下活動和學習,周一至周五絕對不允許孩子們碰手機,更不允許把手機帶入學校,只有周末可以考慮給孩子們沒有不超過兩小時接觸手機放鬆一下,前提是孩子們完成了家庭任務和家庭作業。家長還要善於引導孩子們用手的正能量功能,防止他們誤入歧途,接觸到不健康的內容。

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有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才能夠控制自己,控制手機,控制未來。今天讓自己成為手機的主人,明天才能讓孩子們成為世界的主人。

相關焦點

  • 網絡電臺 | 我們是手機的主人還是奴隸?
    Emm,其實手機問題已經困擾了大家好久呀,就包括很多報導,社會上對於手機這類問題也是關注良多,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困擾啊,不過我們到底是手機的奴隸還是主人呢,就繼續往下聽啦。當我們是手機奴隸的時候,也許,是這樣:學習?,唉學習能使我脫單?
  • 被手機奴役?解決手機上癮的真正辦法
    同時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因為過馬路看手機、帶孩子看手機、上電梯看手機等在不合時宜的場所裡看手機,引發了悲劇。 不敢相信,手機是為現代人服務的,我們什麼時候成了手機的奴隸? 事實上,與其說我們成了手機的奴隸,不如說我們成了大腦的奴隸。
  • 孩子問爸爸:「你為什麼可以玩手機,我卻不能?」爸爸這麼回答
    晚飯後,孩子開始寫作業。完成一科作業休息的時候,孩子從書房走出來,看到爸爸正坐在沙發上看手機。想起自己昨晚被收繳的手機,他大聲地質問道:「爸爸,憑什麼你想玩手機的時候就可以玩手機,卻要收走我的手機?」爸爸抬起頭來,平靜的看著孩子,卻什麼都沒有說。
  • 孩子提出「玩手機」的要求,3類媽媽不同做法,立見高下
    時代更迭,電子設備成了大眾的寵兒,手機幾乎取代了電視,成為老少隨身攜帶的必需品。孩子們也陷入虛擬的網絡世界,把手機當成了最佳玩伴。很多家長怕孩子沉迷遊戲或者小小年紀眼睛近視,不準他們玩手機,但也有一部分比較開明的家長,允許孩子玩,那麼這分別有什麼不同呢?
  • 高中生沉迷手機怎麼辦?利用上癮模型,從根源戒掉孩子手機癮
    當孩子沉迷手機的情況有所改善之後,我們也需要及時給出肯定:"我發現你最近沒有以前那麼愛玩手機了,還堅持運動和幫媽媽做家務,真是越來越優秀了!"也可以準備一些獎勵,給孩子驚喜。所以這時候,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跟孩子溝通,看他是否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能否理解沉迷手機的危害,以及能不能學會自控。只要利用得當,手機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的好幫手。很多軟體上有豐富的學習資料、視頻教程,甚至,孩子還可開通直播間,跟網友們一起默默地打卡自習。
  • 朋友圈最心酸圖片:放下手機才發現,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一位滿頭銀髮的爺爺帶著孫子到麥當勞,請他吃他最喜歡吃的漢堡。孩子吃的很開心,爺爺臉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等到孫子吃完漢堡後,爺爺便開始和他聊天。但是基本上都是爺爺在說話,孫子只簡短的回答著「恩」。最後,孫子直接拿出平板電腦,帶上了耳機,一門心思的玩起了遊戲。
  • 對於孩子用手機的利弊,看完你或許就沒那麼反對孩子用手機了
    把手機還給孩子,你敢麼?對於孩子用手機的利弊,看完你或許就沒那麼反對孩子用手機了今天上午到教師學校開了一個新教育的表彰會,主題是表彰在新教育閱讀方面突出的教師個人和學生代表。那麼他表彰的根據就是孩子們的閱讀量和有效閱讀時間,平臺最終依照事實數據對優秀者進行表獎。
  • 手機上癮也是「病」,1分鐘自測你有沒有手機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徐中元長時間頻繁地使用手機,會在無形中影響人的健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壓力、麻煩甚至疾病和災難。甚至成為導致各種不適的罪魁禍首。Young與Rodgers在研究中發現,網絡使用者的抑鬱傾向越高,其網絡成癮情況就越嚴重,推測可能具備有某些人格特質的人容易成為網絡依賴。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的區別難以置信
    孩子臨睡前玩手機,手機畫面過於明亮,會影響人體褪黑素的分泌,導致睡眠障礙。 另外,沉迷智慧型手機的孩子常常會對運動鍛鍊表現出消極態度,導致運動能力低下,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佔用寶貴的時間 高中生學習之餘的時間並不多,有些同學把碎片時間用來看幾頁課外書、做幾個健身小動作、跟爸媽聊聊天說說話;有些同學則是見縫插針,一有時間就想拿起手機,而一拿起手機就再難放下。越玩越想玩,越不想轉換頻道進入學習狀態,於是進入惡性循環,成為手機上癮患者。
  • 這3個時間段,爸媽千萬不要玩手機,留點時間給孩子!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以前我們只是拿來打電話發簡訊的手機,如今甚至已經替代了孩子的地位,讓更多父母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手機的奴隸,而忽視了對孩子的關心。
  • 長時間被手機束縛 你有沒有「手機依賴症」
    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就是實實在在的手機控,不僅白天玩手機的時間長,夜晚的時候,只要一離開手機就會感覺不踏實。  長時間被手機束縛  你有沒有「手機依賴症」  「如果沒了手機,自己感覺渾身不自在,不知道怎麼樣處理閒餘的時間,心情也是十分鬱悶,總感覺有人要聯繫自己,度日如年。」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你會怎麼辦?
    如果同學們都在玩,你的孩子沒有玩就沒共同話題,不合群。然而讓孩子過早、過多地接觸電子產品,會大大影響到孩子學習和影響身心健康。研究表明:經常關注屏幕的孩子會反應變慢,思維方式單一,由於習慣被動接受信息,他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會更加猶豫不決,處理方式也比較單一,他們更容易發脾氣,做事情耐心差和沒有自控力。
  • 家長忙碌是藉口,孩子玩手機上癮,該如何幫孩子戒掉手機?
    其實這樣往往就給孩子形成對手機的依賴,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電子產品儘量少讓孩子接觸,一方面是對孩子正發育的眼睛不好,另一方面是避免孩子對手機產生濃厚的興趣,畢竟,現在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太強大了,讓大人都欲罷不能,更別說沒有分辨力的孩子了。畢竟生活中的瑣事是沒有辦法避免的,爸爸媽媽不可能分分鐘都陪孩子,那麼如何做能夠兩全其美呢?
  • 寒假將至,什麼樣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請各位家長自查)
    第三種家庭父母經常吵架,家庭氛圍不好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裡,也有一個喜歡玩遊戲的15歲的少年,高一上了一年學以後就停學在家裡打遊戲,夢想成為一名電競選手。做父母的,自然是不會同意孩子選擇這樣一條路。他們用各種極端的方法阻止孩子,斷網、沒收電腦、手機,沒想到得到的結果卻是更激烈的反抗,孩子將家裡的電腦電視都砸了。
  • 孩子幾歲配手機最好?教育家:不是10歲也不是15歲,這個年紀剛好
    一看到醫生,男孩的爸爸立馬抓住醫生的袖子說:「請救救我兒子,出多少錢我都願意!」所幸傷口雖然看著比較深,但還沒有扎到橈動脈,以內沒有生命危險。而聽孩子爸爸說,他如果知道兒子會有自殘行為,說什麼他都不會對兒子動手。原來,男孩當天坐在沙發上打遊戲,直到十一點都沒有結束的架勢。
  • 一個棄用手機號會出賣所有隱私 註銷手機號請解除所有綁定
    鬧了半天才弄清楚,原來小米雲端裡的那些資料,都是新號碼前任主人留下的。「這個號碼被原主人棄用後,沒有解除和小米帳戶的綁定。」被棄用的號碼,經過一定的時間後,會被運營商重新出售,因此才會出現自己的號碼可以登錄別人帳戶的怪事。  同樣的道理,如果註銷手機號碼時,未解除支付寶、微信等的綁定,這個號碼到了新主人手上,也能登錄原主人的帳戶。
  • 古羅馬奴隸主怎麼對待自己的女奴隸?手段之殘酷慘不忍睹
    在我們國家的古代社會也有大量的僕人丫鬟存在,如果他們幹活幹得好或者很受主人的青睞,那麼主人就會給他們一口飽飯吃,甚至會有可能將她納為小妾,從此這些丫鬟就可以過上上等社會的生活。可是在古代的羅馬社會,這些奴隸的命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當時奴隸的價格很便宜,一頭牛都可以換兩個男奴隸,而一個男奴隸的價格又可以買三個女奴隸,由此可見女奴隸在古羅馬社會的地位不是一般的低。
  • 被手機綁架的我們,請試著放下手機,遠離那個虛擬的二維世界
    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後,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各種高科技產品日新月異,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被高科技產品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通訊工具經歷了從BP機,大哥大,非觸屏手機,觸屏手機,智慧型手機的變遷,到現在手機不僅僅是通訊工具,還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
  • 如何根除孩子的手機癮
    而我們作為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如何更好地去和電子產品和平相處,既不是讓孩子完全依賴於它,也不是讓孩子視它於洪水猛獸。在很多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對於現在的孩子,很小的年齡就已經會把手機或者是ipad拿在手上,用很小的肉肉的小指頭在上面划來划去,有的父母們看到這樣的場景會覺得很好玩兒,而有的父母看到這樣的場景會覺得很憂心。
  • 手機遊戲不該背鍋:放下手機你的孩子能拿起什麼,才是關鍵!
    (1)父母對手機或遊戲的痴迷,給孩子做了負面的示範。在《老師請回答》節目中,有一個媽媽剛上臺就特別無奈的描述著這樣一個場景:「在我們家最為常見的一個畫面就是——爸爸癱在床上玩遊戲,兒子坐在地上打遊戲。」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實用到這個場景也是極其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