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領域的「抗疫神藥」連花清瘟產品,內含多味中草藥,而其中的3種成了首批「中醫藥文創進校園」的「主角」。14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發現,在「中醫藥文創進校園」一系列代表作中,金銀花、杏仁、甘草在自然狀態下的手繪形式「美圖」和中英文名字,成為一套「十二生肖之中草藥」文創文件夾的封底。
而它們的封面,除了以動漫形象為主的十二生肖圖案,還有歷代12位不同生肖屬相的書法大家高清作品。這套「藥藝結合」的文創作品,當天進入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開啟了「中醫藥文創進校園」的序幕。
【選擇同一屬相,見藥並不覺苦】
「文創本身,就是學科交叉的產物。」在中西醫結合背景下,高校也跨界組合,上海交通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院長張偉民表示。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仲春,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新成立,成為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中醫藥大學文化創意領域跨學科、跨產業合作平臺。
在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成員、上海交大文創學院教授周斌的「十二生肖之中草藥」文創文件夾設計中,生肖之首的子鼠是卡通造型的,而封面上的書法則是蘇東坡名作。原來,蘇軾正是屬鼠的。
作為當代書法家,周斌選取了12位大書法家與自己的生肖同框現身。比如,歐陽詢屬牛、趙孟頫屬虎、董其昌屬兔、王獻之屬龍、陸機屬蛇、柳公權屬馬、傅山屬羊、蔡邕屬猴、顏真卿屬雞、趙佶屬狗、鄧石如屬豬。
「尤其是傅山,這位擅長行草的明末書法家,同時也是思想家和醫學家。」周斌認為,傅山本身天然結合了書法藝術、中華醫藥。他表示,在開學季,新老學子可以選擇與自己同一屬相的書法家文件夾,同時也接受中醫藥經典藥材一次科普。「希望大家見到藥並不覺苦,而是可親可愛的。」
此外,文件夾還設計了不同生肖對應的出生年份與所在屬相的性格、氣質優勢,也簡要介紹了相對應的書法家作品主要風格,以及相應中草藥的性味與功效,不同生肖按照不同性格進行了高純度的色彩匹配。
【秦時名醫「緩」「和」,同框捲軸筆袋】
經典與流行,古老與當下,有時可以完美融合。在位於上海中醫藥大學內的上海中醫藥博物館二樓,第一件展品就是清代蘇長春所繪的圖軸。這幅名醫像,將兩位「秦醫」同框。一位叫「緩」,另一位叫「和」。
博物館黨支部副書記郭峰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春秋時期,秦國有「秦多名醫」之譽,其中醫緩、醫和即其代表。後人認為,醫緩和醫和是我國最早擺脫巫羈絆的專職醫生。醫緩、醫和中的「緩」「和」是他們的名字,「醫」則是他們所從事的職業。
儘管普通人可能未必熟知二人,但一定聽說過「病入膏肓」的成語,這其實就來源於《左傳·成公十年》中記載「緩醫生」為晉景公診病的案例。而「和醫生」提出的「六氣致病說」,則是中醫最早有關病因的解釋。後來,晉平公患病,秦國又遣醫和去為他治病。醫和分析病因是「近女室」,並用陰陽、四時、五行、五聲、五色、五味、六氣等來解釋病因,準確預言了晉平公的生死和晉國的存亡。
據此《秦醫和秦醫緩像》,郭峰領銜的專家團隊設計出一個帶故事的文創基本形象。他們首先將其用於筆袋產品中,除了拉鏈式的筆袋,還有捲軸式的筆袋,「其實這種可以收放成卷的筆袋,同樣也是針灸等中醫器械的收納工具之一。」
「一流的大學要有一流的文化、一流的創意,」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希望通過兩校文創平臺,讓古老的中醫藥文化化身為時尚而有趣的文創產品,進入校園、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