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現在文化和技術深入結合,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從業人員也在不斷增長,這既是一個迅速發展的產業,也是一個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在「十四五」規劃中,要重視這項產業。
文化產業既有意識形態屬性,又有市場屬性,但意識形態屬性是本質屬性。剛才我看到你們牆上掛著一幅字「導向金不換」,也可以引用來說明這樣一個道理。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堅持守正創新,確保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強調
文化產業是長沙千億產業集群中的重要一員,擁有以「廣電湘軍」「出版湘軍」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金字招牌。長沙市委、市政府長期堅持推進文化與科技、金融、旅遊、網際網路等深度融合,發展「文化+」新興業態,並把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的建設作為打造「國家創新創意中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未來,長沙將進一步深刻領會、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守正創新,培育人才,真正打響「北有中關村、南有馬欄山」的品牌。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堅定園區發展信心
儘管長沙這幾天細雨紛飛,但馬欄山始終激情澎湃。總結成績,展望未來,一串串數字傳遞著一條條喜訊。
2020年,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共鋪排34個重大項目;項目預估總投資378.32億元,預估年度投資62.37億元;截至8月底,計劃內18個新建項目,已開工14個;1至8月園區重大項目投資44.84億元,佔年度任務的71.9%,其中,產業項目建設完成投資31.4億元,佔年度任務的74.4%;園區匯集了各類文創企業3000多家,其中今年新註冊企業就超過500家。
開福區委書記曹再興表示,馬欄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重要園區,是承載厚望、承載重託、承載夢想的地方。「園區要以光榮感、使命感、責任感集聚優勢,打造技術、開放、產業、文化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園區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讓我們備受鼓舞。」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黨工委書記、開福區委副書記鄒犇淼表示,馬欄山將引導園區企業深刻認識視頻文創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推動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為主要特徵的新經濟蓬勃發展,用「馬欄山實踐」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
牢牢把握正確導向
銀河酷娛是入駐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的第一家企業。在企業辦公室裡,掛著這樣一幅醒目的標語——「導向金不換」。公司創始人、CEO李煒介紹:「從創業第一天起,『導向金不換』就是我們遵循的原則。文創工作者,要把導向擺在第一位,任何利益都不能動搖導向。」特別是新媒體文藝作品,具有很強的傳播力,也影響著許多年輕人。因而「導向金不換」除了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導向意識,也要積極探索如何以各種創新的方法和形式引導網絡社會輿論和青年文化價值。
馬欄山創智園一號棟。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在主旋律文藝作品創作方面,長沙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副總經理、瀟湘電影集團總經理谷良表示:「全體瀟影人致力於『讓正能量的主旋律電影贏得市場的勝利』。從《十八洞村》到《半條棉被》,再到正在籌備拍攝的《中國北鬥》,我們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弘揚主流價值觀的電影創作原則,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堅定不移地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
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黎明表示,園區要堅持守正為根本,牢牢堅持黨建引領,唱響主旋律,佔領主陣地,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努力當好正能量的傳播者,為增強文化自信作出應有的貢獻。
堅持融合發展理念
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一直堅持以文化為本、科技為翼,已初步形成了「224」技術底座。
兩個平臺
華為公司建設的超高清視頻共享製作雲平臺;
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建設的技術創新應用平臺;
兩個研究院
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院;
馬欄山計算媒體研究院;
4個創新實驗室
下一代網際網路寬帶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馬欄山研究院
5G高新視頻多場景應用國家廣電總局重點實驗室
國家電視技術工程中心馬欄山分中心(電廣傳媒博士後工作站)
北大網際網路研究院視頻技術研究中心。
首屆「馬欄山杯」國際音視頻算法優化大賽。
科技創新讓紅色經典代代相傳。5G高新視頻多場景應用國家廣電總局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周蘇嶽一直在思考如何運用高科技手段更好地傳承優秀文化,此前他帶領的團隊成功用4K數位技術修復了《開國大典》,讓經典老片煥發新的生機。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們團隊歡欣鼓舞。馬欄山目前正在建設中國技術最先進、生產能力最強的4K修復生產線。目標是未來可以達到一年修復50到100部電影電視劇的水平。」
科技創新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過去電視臺使用的人工手語翻譯,不僅耗費人工,而且適用範圍有限,主要運用於新聞節目。馬欄山研發的人工智慧手語翻譯數位技術,用虛擬主播代替真人,不僅極大地解放了人力,未來還將大大拓展手語運用場景。周蘇嶽介紹:「科技發展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讓生活更加美好,中國2700萬聽障人士自然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人群。我希望在未來5到10年,能夠帶領團隊研發出更多更實用的數位技術,為廣大殘障人士帶來福音。」
激發乾事創業熱情
近年來,長沙通過強化政策保障、加大招商引資、優化升級園區,引領長沙文化產業發展不斷邁向新高地。
驅車長沙,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一大批文化項目、文產項目的井噴式建設讓人驚嘆。從中部五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天心文化產業園,到位居全國前列的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中南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到首批「國家級廣告創意產業園區」創谷·長沙(國家)廣告產業園,眾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作為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之一,長沙文化科技融合示範企業標杆作用日益顯現,產業融合發展成果不斷湧現,文化科技元素逐漸增加,文化產品體驗感提升。
「人工智慧會取代很多工作,但取代不了文化創意的崗位。」李煒預測,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未來3到5年全國會有3000萬的人才缺口。
馬欄山視頻文創園準備錄製漢服文化節目。總臺央視記者郭曉龍拍 攝
在人才培育方面,長沙校、企、園區合作,孕育了良好的產業生態。聚星超媒開設了電商主播、電商運營、短視頻創意三大課程,累計幫助2000多名學生完成職業教育並成功就業。其CEO陳碩介紹:「電商直播是一個很大的風口,市場規模超過5000億元。這些課程,過去在學校裡是沒有人教的,所以人才奇缺。在培訓中,我們加入了《廣告法》等課程,確保技能人才遵守法律法規。」
有了人才支撐,電商直播才能越做越大。「一口隆平大米,一口湘西臘肉,筷子一拿,三碗不夠。」主持人汪涵變身「帶貨主播」熱情推介湖南特產,他回憶道:「十八洞村的獼猴桃,直播銷量已經超過10萬單。習近平總書記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關心。」
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新華社記者 黃康懿 攝
鄒犇淼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現在文化和技術深入結合,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從業人員也在不斷增長,這既是一個迅速發展的產業,也是一個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在『十四五』規劃中,要重視這項產業。」
下一步,馬欄山將重視人才隊伍建設,不拘一格納人才,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優秀人才進入文化產業,激發大家的幹事創業熱情。
猜你喜歡
來源│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尹瑋
編輯│劉可馨
一審│饒麗
二審│李香
三審│李亞雄
出品│開福區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堅持守正創新,用「馬欄山實踐」講好中國故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