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古詩詞|歐陽修《醉翁亭記》

2021-02-23 父母讀物

▲點上方綠色圖標收聽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譯文】

環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裡,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托在酒上。

至於太陽的升起,山林裡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後面的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遊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並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並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裡的枝葉茂密成林,鳥兒到處叫,是遊人離開後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聽經典 品國學

按住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戳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古文賞析:歐陽修《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醉翁亭記》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篇散文,首先這裡邊有一個很奇怪的問題,醉翁,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歐陽修是個老頭兒,實際上當時在寫《醉翁亭記》的時候歐陽修還不到40歲,古人跟我們現在人不一樣,我們現在人總喜歡把自己說得更年輕一些,但是古人好像不把自己說老點就好像沒有身份地位一樣,你比如蘇軾說老夫聊發少年狂
  • 寫下《醉翁亭記》的歐陽修,原來是這樣的人
    談起歐陽修,相信不少人都背過他的名作《醉翁亭記》。其實這個外甥女和歐陽修並沒有什麼真正的血緣關係,這個所謂的外甥女只不過是歐陽修妹妹收養的一個養女罷了。如果事情是真的,在那個時代絕對算是越軌之舉了。畢竟在外人看來,他倆可是有血緣關係的。具體來說,由於歐陽修的妹妹在出嫁沒多久,就當了寡婦,在夫家無依無靠,被人唾棄。所以歐陽修就好心把妹妹和外甥女接到自己家中照顧。
  • 歐陽修: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宋代: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 歐陽修一生奇恥大辱,成就了名篇《醉翁亭記》
    提起歐陽修,耳熟能詳的莫過於《醉翁亭記》,這篇入選中學課本的千古名篇,不僅將「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的琅琊山盛景推介天下,更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文人情懷抒發到了極致。他近四十歲不惑之年,陷「與外甥女亂倫」傳聞,被貶滁州,作《醉翁亭記》;後六十歲時,又遭所謂「幃薄不修」彈劾,背負「與長媳通姦」不實指控,從此絕意官場,強意歸隱,在潁州西湖終老。縱觀封建歷史,政治鬥爭無時不在,擊倒一個政治對手,最直接的辦法,便是從道德上汙名醜化。歐陽修背負的罵名,其實是北宋黨爭的真實寫照。
  • 許介川書宋代歐陽修《醉翁亭記》書法作品欣賞
    歐陽修《醉翁亭記》一直是我喜歡的文章。從中學開始就常常誦讀,至今不知疲倦。其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把自己的心靈沉浸到閒適、恬淡的情境裡,獲得了一種平衡、和諧的感受。這種感受滲透在《醉翁亭記》裡,使文章如田園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轉而流暢。
  • 讀過歐陽修《醉翁亭記》,不一定知道其中21個「也」字背後的故事
    歐陽修是北宋名臣,又因博洽多聞被視為文壇領袖,但卻因亢直敢言得罪許多權貴,先後三次被貶,一生顛沛流離。這是歐陽修的不幸,卻是文壇的幸事。廣受讚譽的《醉翁亭記》便是歐陽修第二次被貶滁州時所做。雖自稱醉翁,但實際上他到滁州那年才剛39歲。
  • 2.19課文複習丨歐陽修《醉翁亭記》九年級丨原文譯文賞析問題默寫
    通過描寫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遊的場面,表現人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賞析:文學佳作引來了有關寫作上的佳話和軼事。這種文學史上有趣的情形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是非常典型的。《朱子語類》所記載的歐陽修改定本文開頭的一則軼事,差不多可以和《醉翁亭記》的文章本身齊名。
  • 聽「歐陽修」讀《醉翁亭記》,張本煜揭秘「背誦默寫天團」
    宋仁宗的朝堂那麼星光熠熠,一看到晏殊、範仲淹、歐陽修、韓琦等人的名字打在屏幕上,許多人瞬間夢回學生時代的語文課。作為非科班出身的演員,張本煜此次出演《清平樂》裡耿直忠誠的北宋一代文豪歐陽修一角,飽受關注。近日,應紫牛新聞邀請,張本煜接受專訪之餘,還特意錄製了《醉翁亭記》與「背誦天團」的粉絲們分享。
  • 歐陽修《醉翁亭記》選段每周一篇鋼筆字練字打卡作業欣賞
    上一期鋼筆字打卡作業題目是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選段,要求是簡繁不論,但是必須橫寫醉翁亭記/歐陽修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 醉翁亭的「兄弟亭」,歐陽修也寫過亭記,大多數遊客都會錯過
    相信大家對醉翁亭都不陌生,這座亭子可能是我們已知的最知名的亭子之一了,因為它出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在學生時代的課本上我們就有所了解。那麼醉翁亭在哪呢?可能很多遊客還不知道,它位於安徽滁州市的琅琊山風景區內。不過這次我給大家說的卻是另外一座亭子,可以說是醉翁亭的「兄弟亭」這座亭子叫做豐樂亭,由於它不在琅琊山主風景區內,名氣也不大。
  • 曠古爍今的《醉翁亭記》,你見過嗎?
    上初中時,他就喜歡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喜歡那句精典「醉翁之意不在酒」, 喜歡歐陽修為民造福與民同樂的執政態度。《醉翁亭記》是勤政為民的好官的智慧的結晶,是琅琊文化的瑰寶。做為一名家鄉人,如何通過書法的再創作,追古歸真,補古圓缺,以期達到錦上添花,安軒一遍又一遍的讀誦理解,一遍又一遍的思索探究。
  •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廬陵歐陽修也。1.環滁:環繞著滁州城。2.皆:都。3.其:代詞,它,指滁州城。4.壑:山谷。5.尤:格外,特別。6.蔚然:草木繁盛的樣子。7.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8.山: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9.潺潺:流水聲。
  • 馬未都評: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按高考標準會得0分,你怎麼看
    馬未都評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亭記》是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寫的一篇散文作品,文辭優美自然,向來受到歷代文人膜拜。當時歐陽修被貶滁州,內心非常苦悶,偶然的機會他出遊山水,有感於醉翁亭的所見、所感,寫下了這首曠世佳作。但是馬未都先生,在一期節目中針對《醉翁亭記》也闡述了他的觀點。
  • 回味經典: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曆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右正言知制誥、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被貶官的原因是由於他一向支持韓琦、範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對保守之流。韓範諸人早在慶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經被先後被貶,到這年的八月,歐陽修又被加了一個親戚中有人犯罪,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落去朝職,貶放滁州。
  • 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以什麼心情寫下的呢?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雖然是老來子,但他的父親歐陽觀,在他出生時已經五十二歲並且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隨後母親鄭氏帶著他投奔隨州的叔父歐陽曄,叔父家並不富裕,但好在他的母親鄭氏出生名門望族是個大家閨秀也能拿著荻杆教他識字啟蒙,加上叔父不時的關懷,歐陽修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少年時歐陽修兩次科考失敗,後來拜胥偃為師才在其引薦下參加了國子監的解試,位列二甲,次年在禮部省試中的省元。隨後又在宋仁宗主持的殿試中二甲進士及第,但卻沒有奪魁,後來晏殊回憶說是他的鋒芒太盛試官想挫一挫他的銳氣。
  • 定遠籍書法家篆書巨作《醉翁亭記》氣勢恢宏曠古爍今
    上初中時,他就喜歡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喜歡那句精典「醉翁之意不在酒」, 喜歡歐陽修為民造福與民同樂的執政態度。《醉翁亭記》是勤政為民的好官的智慧的結晶,是琅琊文化的瑰寶。做為一名家鄉人,如何通過書法的再創作,追古歸真,補古圓缺,以期達到錦上添花,安軒一遍又一遍的讀誦理解,一遍又一遍的思索探究。
  • 《嶽陽樓記》《醉翁亭記》《滄浪亭記》背後的故事
    在被貶地方後,這些人物各有自己的命運,而其中的範仲淹、歐陽修和蘇舜欽三位大才子,都創作出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作品。在電視劇中,宋仁宗也多次提到《嶽陽樓記》《醉翁亭記》和《滄浪亭記》,那麼他們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作出這些優秀作品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 我們先說說範仲淹和他的《嶽陽樓記》。
  •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醉翁亭記》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醉翁亭記》   1.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譯:沿著山路走了六七裡,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山之間飛淌下來的,是釀泉啊。   2.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 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醉翁亭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醉翁亭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詞類活用   1、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翼,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名詞作狀語。   2、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意動用法。   3、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 《醉翁亭記》原文/譯文/賞析
    《醉翁亭記》歐陽修環滁皆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