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賞析:歐陽修《醉翁亭記》

2021-02-07 靖江教育

歐陽修在北宋政治、文學和文化上的造詣頗深,但在他四十歲不惑之年,在他整個事業和人生都處於巔峰的時刻,貶官滁州給了歐陽修當頭一喝,讓他遭受了人生重大的挫折。鬱悶和無奈會讓歐陽修就此頹廢終生嗎?滁州的山川美景又是否能給予他希望呢?


【誦讀】

誦讀專家:方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指導)


【書寫】

書寫專家:吳震啟(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講解】

講解專家:康震(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的名篇《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篇散文,首先這裡邊有一個很奇怪的問題,醉翁,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歐陽修是個老頭兒,實際上當時在寫《醉翁亭記》的時候歐陽修還不到40歲,古人跟我們現在人不一樣,我們現在人總喜歡把自己說得更年輕一些,但是古人好像不把自己說老點就好像沒有身份地位一樣,你比如蘇軾說老夫聊發少年狂,其實當時他寫那首詩的時候也不到40歲,那歐陽修在寫《醉翁亭記》的時候也不到40歲,所以我們大家首先在讀《醉翁亭記》的時候不要感覺是個老頭子寫的,錯了,這個人還不到40歲呢。


歐陽修的秉性是很剛直的,他曾經多次擔任諫官,所以在朝廷裡邊他是以敢放言直諫而著稱的,為此他也得罪了不少的人,在宋仁宗的時候,範仲淹曾經開創了慶曆新政這樣一個局面,實際上也是宋仁宗讓範仲淹主持慶曆新政,慶曆新政的核心是什麼呢?就是澄清吏治,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人事制度改革,這是最難的。範仲淹主持澄清吏治的慶曆新政得罪了很多官員,後來宋仁宗自己也盯不住了,為了緩和矛盾,為了能夠妥協革新者和守舊者之間的關係,他不得不最後罷免了範仲淹及其他的追隨者,在當時的朝廷掀起了軒然大波,歐陽修當然是範仲淹堅強的支持者,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他也遭到了政敵的詆毀。

這個在中國古代政敵之間的互相詆毀有時候確實達到了很高的境界,歐陽修被政敵詆毀說他生活作風有問題,當然事後朝廷也調查說此事查無實據,但是捕風捉影而來,說是沒有具體的結果,也沒有查出他到底有什麼問題,可是到最後還是把歐陽修從中央調開,貶謫到了滁州做知州。我們可以這樣說,歐陽修參與慶曆新政,是慶曆新政的重要成員之一,同時在這個過程之中他也得罪了不少的權貴,得罪了不少當時的既得利益者,因為這樣一個原因,所以政敵詆毀他,他也因此被貶謫到了滁州做知州,這就是他寫《醉翁亭記》的一個大背景。


歐陽修來到滁州心裡肯定是不痛快的。但是歐陽修這個人有個特點,一方面他的性格是剛直不阿,疾惡如仇,另外一方面他很善於放自己一馬,什麼叫放自己一馬呢?就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遇到艱難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他不會再給自己施加壓力,相反他要釋放壓力,所以這個《醉翁亭記》就是非常典型的為自己釋放壓力的一篇作品。

這文章開頭說,「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看著滁州周圍全都是山,據說這文章的開頭改了好多遍,一開始就是說,原稿上寫的這東邊什麼山,西邊什麼山,南邊什麼山,北邊什麼山,寫了一堆的山。據說這《醉翁亭記》寫好之後他就張貼出來讓大家提意見,後來是一打柴的老頭兒給他提意見,可能這打柴的老頭經常上山,就告訴歐陽修,其實這麼寫挺囉嗦的,用不著都點到了,這提醒了歐陽修,就把它改成了環滁皆山也,周圍全是山,然後才能凸顯出來那最漂亮的一座山,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西南邊那幾座山峰最漂亮,尤其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看上去鬱鬱蔥蔥,蔚然成秀的是琅琊山,這琅琊山上就由智仙和尚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沒名,我給它起一名叫醉翁亭。

為什麼叫醉翁亭呢?他文章裡頭寫了,我邀集我的朋友和同事到這個亭子來喝酒,來喝酒的人裡頭我歲數最大,我最先喝醉了,我喝醉酒之後然後告訴你,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其實他那心思也不在山水之間,他的心思在哪呢?他的心思是想要借著酒,借著山水把心裡的怨氣給它釋放出來。這是他真正想要說的。所以在文章結尾的部分他特別寫到說,夕陽西下,鳥兒也歸林了,遊人們也回家了,我們這個酒宴也快散場了,那麼散場了之後,這個鳥在樹林子裡叫來叫去的,這鳥它有快樂,但它不知道這遊人的快樂在哪?這遊人他很快樂,可是他不知道我們這群喝酒的人快樂在哪,我們這群跟我一塊兒喝酒的人他們很快樂,但他不知道我為什麼很快樂。他最後說了,我為什麼很快樂啊?我看到老百姓一個人都快快樂樂地過著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心裡頭很高興。

從達老到醉翁,再到六一居士,代表了三種不同的人生階段


歐陽修年輕的時候也給自己起過一個號,叫什麼呢?叫達老。其實原來最早不是這樣,他們幾個好朋友經常在一塊兒聚會,吃飯喝酒,聚會的時候這些年輕人,那時候他們在洛陽做官,就商量說我們給每個人都起一個號,比方說給歐陽修,當時歐陽修沒跟他們在一塊兒,在外地呢。他們就說我們給歐陽修也起一個號叫他儀老,儀就是放達的意思,超儀的儀,歐陽修聽說了以後就很不高興,因為儀還有放縱的意思在裡頭,所以他就改了,改成自己叫達老,就是放達,非常地超邁,非常地豁達這個意思,年輕的時候就給自己起了一個號叫達老,人到中年的時候給自己又起一個號叫醉翁。我們知道到晚年的時候歐陽修還有一個號呢,叫六一居士。為什麼叫六一居士?他說他們家有一張琴,歐陽修喜歡收藏琴,有一局棋,還有一壺酒,還有一萬卷的藏書,還有一千卷的碑刻,這是五個一了,還有一個一是誰呀?就是他自己,就這麼個六一居士。

歐陽修在政壇上可以說是歷盡坎坷,但是他始終矢志不渝,沒有改變自己人生的本色,這個《醉翁亭記》當時寫好之後風靡天下,刻在碑上,就在醉翁亭子旁邊,後來在醉翁亭的旁邊又修了一座亭子,叫醒心亭,那是醉翁醉了,這是心從酒裡頭醒過來了,那麼他的學生曾鞏後來到滁州來看望他的時候,歐陽修特別交代讓他寫了一篇《醒心亭記》,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舉動,他自己寫了一個《醉翁亭記》,讓他的學生曾鞏又寫了一篇《醒心亭記》,曾鞏在這《醒心亭記》裡邊就詳細地描述了他的老師歐陽修在想什麼,在當地是怎麼為政的,所以一個醉翁,一個醒心實際上是寫出了歐陽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這樣一種人生態度。


來源:教育部新聞辦

相關焦點

  • 《醉翁亭記》原文/譯文/賞析
    《醉翁亭記》歐陽修環滁皆山也。
  • 2.19課文複習丨歐陽修《醉翁亭記》九年級丨原文譯文賞析問題默寫
    今江西省吉安市,歐陽修先世為廬陵大族。【作品賞析】宋仁宗慶曆五年(一零四五),參知政事範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鬱,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醉翁亭記》就寫在這個時期。
  • 歐陽修一生奇恥大辱,成就了名篇《醉翁亭記》
    提起歐陽修,耳熟能詳的莫過於《醉翁亭記》,這篇入選中學課本的千古名篇,不僅將「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的琅琊山盛景推介天下,更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文人情懷抒發到了極致。他近四十歲不惑之年,陷「與外甥女亂倫」傳聞,被貶滁州,作《醉翁亭記》;後六十歲時,又遭所謂「幃薄不修」彈劾,背負「與長媳通姦」不實指控,從此絕意官場,強意歸隱,在潁州西湖終老。縱觀封建歷史,政治鬥爭無時不在,擊倒一個政治對手,最直接的辦法,便是從道德上汙名醜化。歐陽修背負的罵名,其實是北宋黨爭的真實寫照。
  • 聽「歐陽修」讀《醉翁亭記》,張本煜揭秘「背誦默寫天團」
    宋仁宗的朝堂那麼星光熠熠,一看到晏殊、範仲淹、歐陽修、韓琦等人的名字打在屏幕上,許多人瞬間夢回學生時代的語文課。作為非科班出身的演員,張本煜此次出演《清平樂》裡耿直忠誠的北宋一代文豪歐陽修一角,飽受關注。近日,應紫牛新聞邀請,張本煜接受專訪之餘,還特意錄製了《醉翁亭記》與「背誦天團」的粉絲們分享。
  • 馬未都評: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按高考標準會得0分,你怎麼看
    馬未都評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亭記》是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寫的一篇散文作品,文辭優美自然,向來受到歷代文人膜拜。當時歐陽修被貶滁州,內心非常苦悶,偶然的機會他出遊山水,有感於醉翁亭的所見、所感,寫下了這首曠世佳作。但是馬未都先生,在一期節目中針對《醉翁亭記》也闡述了他的觀點。
  • 寫下《醉翁亭記》的歐陽修,原來是這樣的人
    談起歐陽修,相信不少人都背過他的名作《醉翁亭記》。其實這個外甥女和歐陽修並沒有什麼真正的血緣關係,這個所謂的外甥女只不過是歐陽修妹妹收養的一個養女罷了。如果事情是真的,在那個時代絕對算是越軌之舉了。畢竟在外人看來,他倆可是有血緣關係的。具體來說,由於歐陽修的妹妹在出嫁沒多久,就當了寡婦,在夫家無依無靠,被人唾棄。所以歐陽修就好心把妹妹和外甥女接到自己家中照顧。
  • 古文閱讀-醉翁亭記(歐陽修)
    廬陵歐陽修也。譯文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許多山峰,樹林、山谷尤其優美,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裡,漸漸聽到水聲潺潺,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出來的,是釀泉。山勢迴環,山路轉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
  • 經典古文誦讀—《醉翁亭記》及譯文
    醉 翁 亭 記作者:歐陽修誦讀:王樂性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 歐陽修: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宋代: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 許介川書宋代歐陽修《醉翁亭記》書法作品欣賞
    歐陽修《醉翁亭記》一直是我喜歡的文章。從中學開始就常常誦讀,至今不知疲倦。其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把自己的心靈沉浸到閒適、恬淡的情境裡,獲得了一種平衡、和諧的感受。這種感受滲透在《醉翁亭記》裡,使文章如田園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轉而流暢。
  • 曠古爍今的《醉翁亭記》,你見過嗎?
    上初中時,他就喜歡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喜歡那句精典「醉翁之意不在酒」, 喜歡歐陽修為民造福與民同樂的執政態度。《醉翁亭記》是勤政為民的好官的智慧的結晶,是琅琊文化的瑰寶。做為一名家鄉人,如何通過書法的再創作,追古歸真,補古圓缺,以期達到錦上添花,安軒一遍又一遍的讀誦理解,一遍又一遍的思索探究。
  • 蘇軾楷書《醉翁亭記》,縝密卻瀟灑!
    《醉翁亭記》,歐陽修撰,蘇軾書。宋元祐六年(1091)十一月刻石,在安徽省全椒縣。原石宋時已毀,明嘉靖間重刻石。
  • 醉翁亭記:品讀歐陽修的醉翁之意
    歐陽修的古文,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歐陽修今日我們再次品讀一下《醉翁亭記》,感悟詩文大家文章盛世。《醉翁亭記》原文環滁皆山也。
  • 《醉翁亭記》誕生30年後,蘇軾寫下千古佳作,令人不忍卒讀
    歐陽修領導了北宋的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開創了一代新文風,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起歐陽修,大家都知道,他的號是「醉翁」。之所以被稱為「醉翁」,是因為他曾經寫下一首盡人皆知的《醉翁亭記》。
  • 讀過歐陽修《醉翁亭記》,不一定知道其中21個「也」字背後的故事
    歐陽修是北宋名臣,又因博洽多聞被視為文壇領袖,但卻因亢直敢言得罪許多權貴,先後三次被貶,一生顛沛流離。這是歐陽修的不幸,卻是文壇的幸事。廣受讚譽的《醉翁亭記》便是歐陽修第二次被貶滁州時所做。雖自稱醉翁,但實際上他到滁州那年才剛39歲。
  • 歐陽修《醉翁亭記》選段每周一篇鋼筆字練字打卡作業欣賞
    上一期鋼筆字打卡作業題目是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選段,要求是簡繁不論,但是必須橫寫醉翁亭記/歐陽修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 醉翁亭的「兄弟亭」,歐陽修也寫過亭記,大多數遊客都會錯過
    相信大家對醉翁亭都不陌生,這座亭子可能是我們已知的最知名的亭子之一了,因為它出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在學生時代的課本上我們就有所了解。那麼醉翁亭在哪呢?可能很多遊客還不知道,它位於安徽滁州市的琅琊山風景區內。不過這次我給大家說的卻是另外一座亭子,可以說是醉翁亭的「兄弟亭」這座亭子叫做豐樂亭,由於它不在琅琊山主風景區內,名氣也不大。
  • 初中必背古詩詞|歐陽修《醉翁亭記》
    ▲點上方綠色圖標收聽《醉翁亭記》歐陽修
  • 定遠籍書法家篆書巨作《醉翁亭記》氣勢恢宏曠古爍今
    上初中時,他就喜歡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喜歡那句精典「醉翁之意不在酒」, 喜歡歐陽修為民造福與民同樂的執政態度。《醉翁亭記》是勤政為民的好官的智慧的結晶,是琅琊文化的瑰寶。做為一名家鄉人,如何通過書法的再創作,追古歸真,補古圓缺,以期達到錦上添花,安軒一遍又一遍的讀誦理解,一遍又一遍的思索探究。
  •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廬陵歐陽修也。1.環滁:環繞著滁州城。2.皆:都。3.其:代詞,它,指滁州城。4.壑:山谷。5.尤:格外,特別。6.蔚然:草木繁盛的樣子。7.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8.山: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9.潺潺:流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