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枚是清朝雍正、乾隆時期的宮廷畫家,其畫作流布不廣但是非常精緻細膩,可見其畫藝之高。胡敬的《國朝院畫錄》、張庚的《國朝畫徵錄》、佚名的《讀畫輯略》、馮金伯的《國朝畫識》等書記載了他。
根據記載,陳枚擅長畫山水、樓閣、人物,畫風細膩,作品富有裝飾性,所作樓閣屋宇「參以西法」,見其所畫小冊頁尤為瑣密,十分耗費眼力,故後來陳枚「兩目大傷」,不得不離開了宮廷。
清陳枚 《人物圖》冊(其一) 絹本設色每頁縱37釐米橫31.8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畫家陳枚存世的大部分作品收藏在宮內,也有少量在宮中所畫流散於社會,近年於拍賣市場中偶見。另外陳枚出宮之後的作品則多見於民間收藏。陳枚在宮中的作品幾乎都是十分細緻、色澤濃厚、裝飾性極強。
《國朝院畫錄》記載:
《石渠》著錄五(內合筆四,見後):《耕織圖》一冊。凡四十六幅,第一至二十三幅耕圖。一、浸種,二、耕,三、耙耨,四、耖,五、碌碡,六、布秧,七、初秧。八、淤蔭,九、拔秧,十、種秧,十一、耘,十二、二耘,十三、三耘,十四、灌溉,十五、收刈,十六、登場,十七、持穗,十八、礱,十九、舂碓,二十、簏,二十一、簸揚,二十二、入倉,二十三、祭神。第二十四至四十六幅織圖。一、浴蠶,二、二眠,三、三眠,四、大起,五、捉績,六、分箔,七、採桑,八、上簇,九、炙箔,十、下簇,十一、擇繭,十二、窖繭,十三、練絲,十四、蠶蛾,十五、祀謝,十六、絡絲,十七、經,十八、緯,十九、織,二十、染色,二十一、攀華,二十二、翦帛,二十三、成衣。
乾隆四年夏四月既望。御筆分題並書,又御筆序云:「昔我聖祖仁皇帝,嘗譜農功蠶事之始終,繪圖各二十三幅,系以詩序而刻之,以示子孫臣庶。予少見而慕之,及長少知文律,口詠心惟,於序所稱,衣帛思織女之寒,食粟念農夫之苦,未嘗不三複流連而不能自己也。……竊惟我皇祖臨御天下六十有一年,實政深仁,淪浹於四海,皆重農桑,勤恤民隱之心所充積而四達也。因命工繪前圖,每幅書舊作於上,自惟辭義蹇淺,不足以續聖制之高深,而朝夕披覽,庶幾無忘初志,於我皇祖勤恤民隱之實心實政,孜孜不敢怠雲耳。」
孫祜、戴正泰、丁觀鵬、陳善、陳枚、戴洪、吳璋、張為邦合畫《壽意圖》八冊。每冊十二幅,第四冊十幅,一、樓閣,籤題「上苑長春」,款「臣孫祜恭畫」;二、果樹,籤題「上林興爽」,款「臣戴正泰恭畫」;三、人物,籤題「壽比神仙」,款「臣丁觀鵬恭畫」;四、山水,籤題「壽山福海」,款「臣陳善恭畫」;五、人物,籤題「群仙獻壽」,款「臣陳枚恭畫」;六、翎毛花卉,籤題「壽齡萬年」,款「臣戴洪恭畫」;七、花卉,籤題「千日長春」,款「臣吳璋恭畫」;八、花卉蝙蝠,籤題「洪福齊天」,款「臣張為邦恭畫」。陳善,大興人,工山水人物,康熙間供職內廷;吳璋,字漢田,婁縣人,善花鳥。金昆、陳枚、孫祜、丁觀鵬、程志道合畫《慶豐圖》一冊。款「慶豐圖,乾隆五年嘉平月,臣金昆、陳枚、孫祜、丁觀鵬、程志道、吳桂奉敕恭畫」,乾隆辛酉五月御題,「臣梁詩正敬書」。程志道,字又川,吳縣諸生,工山水。
陳枚、孫祜、丁觀鵬合畫《丹臺春曉圖》一卷。款「臣陳枚、孫祜、丁觀鵬奉敕恭畫」,前隔水:乾隆甲子仲春御題,「臣陳邦彥敬書」。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畫《清明上河圖》一卷。款「乾隆元年十二月十五日奉敕,臣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恭畫」,乾隆壬戌春三月御題,詩註:「圖始於雍正六年,成於乾隆二年,城郭山林人物,各工其藝,亦繪林佳話」雲,「臣梁詩正敬書」;前隔水:御題「繪苑璚瑤」。
內容整編自:聶崇正 《宮廷畫家陳枚生平及其作品》《紫禁城》2011年2月刊,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