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佔壽 | 拍攝海北雪豹第一人

2022-01-01 海北新媒

         近日,一段視頻引爆網絡輿情,視頻中幾隻雪豹幼崽,萌翻了不少網友。這段視頻是真的嗎?是誰拍到這些雪豹?記者就此專訪了海北雪豹拍攝第一人――鐵佔壽。

 

尋找久已消失的雪豹

         雄居河西走廊的祁連山脈,在青海境內東西長870公裡,南北寬100-200公裡。山峰多在4500-5500米,除主峰崗則吾結海拔5808米為極高山外,多為高山,日月山、拉脊山、青海南山等都屬於祁連山脈。

        慷慨的祁連山給青海饋贈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其中難得一見的雪豹,曾經是祁連縣的常客,不過有很長一段時間,雪豹在祁連消失地無影無蹤。

        上世紀80年代,祁連縣扎麻什鄉水草肥美,牛羊成群,那時的鐵佔壽還是一個放羊娃,每天行走在草原上,見到的野生動物自然也非常多,「那時經常看到雪豹,不過都是遠距離看到,其實雪豹的膽子非常小,一般在雪山上活動,不輕易下山。」在鐵佔壽的印象裡,最後一次看見雪豹應該是在1988年的冬天。那一天,他正在自家牧場裡放牧,突然看到一頭牛被什麼兇猛的動物咬死,再往西溝山上望去,雪山上有一隻雪豹正在回望,顯然那隻雪豹就是「兇手」。最終那隻雪豹就像一個孤獨的行者消失在他視線裡,此後將近30年的歲月裡,鐵佔壽再沒看到過雪豹。

        1974年出生的鐵佔壽對祁連草原有著深深的眷戀,他也見證了當地生態環境的曾經惡化以及重生。1998年,鐵佔壽進入祁連電視臺工作,開始在機房幹了一年,之後便在攝像、記者崗位工作,目前是祁連電視臺副臺長。無論工作崗位如何變換,鐵佔壽始終對家鄉生態給予高度關切,尤其是對雪豹,一直牽掛在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再次追尋到它們的蹤跡。

 

和雪豹首次親密接觸

        今年6月19日,鐵佔壽聽到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海北再次發現雪豹!

        原來,當地牧民在默勒鎮海浪六社,祁連和剛察交界的一處雪山上發現了雪豹幼崽,便撥打了森林公安的電話報案。祁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一面囑咐牧民群眾千萬不要驚動雪豹,一面做好了出發的準備。鐵佔壽說,雪豹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強大」,生性膽小,所以從不輕易攻擊人類,一旦發現人類接觸到幼崽,很有可能將幼崽拋棄,不再餵奶,這正是他們所擔心的。

        多年的記者職業生涯,加之對生態的持續關注,鐵佔壽和當地森林公安局建立了良好的新聞合作關係,森林公安部門每次巡山或遇到新聞線索,都會第一時間通知鐵佔壽參加。這一次也不例外,接到線索後,6月20日鐵佔壽和兩名森林公安民警便迅速趕赴事發地。當然,這一次對於鐵佔壽來說也有些特殊情況,作為一名穆斯林群眾,當時正是齋月,這意味著鐵佔壽要餓著肚子去工作。

        到達默勒鎮海浪六社雪山下,也沒有汽車能夠前行的道路,在兩名牧民的帶領下,他們徒步向山頂進發。雪山海拔4000多米,空手行走都會氣喘籲籲,餓著肚子的鐵佔壽還要肩扛10餘公斤的攝像設備,困難可想而知。就這樣在大山裡行進了4個小時後,他們終於抵達半山腰處的一個洞穴跟前,3隻毛茸茸可愛的雪豹幼崽還在洞穴裡,隨行的森林公安民警判斷,這幾隻還不會走路的雪豹幼崽出生一個星期左右。他們觀察後發現,幾隻雪豹幼崽的肚子是鼓著的,說明雪豹媽媽剛餵奶不久。因此,為了防止被雪豹媽媽發現,他們待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匆匆離開。

        這半個小時對鐵佔壽來說彌足珍貴,他強忍著因過於激動而狂跳的心臟,近距離拍下了野生雪豹,這不僅是人們第一時間拍攝到海北雪豹,也是第一次給雪豹「全程攝像」,不僅有著極大的新聞價值,還具有極高的雪豹研究價值。

祁連野生動物回來了

        它們如同一個個的旅者,在雲遊四海後又回到了家鄉,它們就是祁連的野生動物們。

        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好轉,以及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祁連縣再次成為野生動物王國。對此,鐵佔壽深有感觸,也最具發言權。今年,他萌生了一個想法,想把祁連所有的野生動物都要拍攝下來,並且開始付諸行動,目前他已經拍攝到雪豹、巖羊、白唇鹿、斑頭雁、藍馬雞等野生動物,並且有些鏡頭非常精彩。

        「我曾拍攝到巖羊群,至少有1000多隻,場面蔚為壯觀。」鐵佔壽說,那是今年6月份,根據牧民群眾反映,他前往天(天盆河)默(默勒鎮)公路沿線尋找巖羊,突然就發現了大規模巖羊群。拍攝巖羊也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兒,巖羊被譽為巖壁的舞者,體型中等,形態介於野山羊與野綿羊之間。其攀登山巒的本領在動物中是無與倫比的,它們在懸崖峭壁只要有一腳之稜,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達兩三米,若從高處向下更能縱身一躍10多米而不致摔傷。尤其是在受驚時能在亂石間迅速跳躍,並攀上險峻陡峭的山崖。巖羊是極其珍貴的野生瀕危物種,屬於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這也意味著,要想近距離拍攝到巖羊,就必須歷經攀巖的艱辛。

        和拍攝野生動物付出的艱辛相比,最令鐵佔壽沮喪的是拍不到野生動物,「這種情況也會出現,得到線索後趕過去,結果發現野生動物們不知去哪兒了。」雖然辛苦,但拍攝野生動物給鐵佔壽帶來了滿足感和自豪感,「通過這些野生動物,可以展現祁連的生態,這應該是我職業生涯中拍攝到的最有意義的片子。」

 

和諧相處中的喜與悲

        野生動物強勢歸來,也給當地牧民群眾帶來困擾。

        在鐵佔壽深入默勒、阿柔、小東索各地山山溝溝拍攝野生動物時,時常能聽到牧民們的抱怨:很多野生動物開始和他們搶地盤!就拿巖羊來說,這幾年種群數量成倍增長,之前能看到幾十隻在一起就算很幸運了,現在看到幾百隻在一起的巖羊群太平常了。並且這些巖羊早已學會和人們和平相處,甚至經常到牧民家來「串門」,它們輕鬆地躍過網圍欄,進到牧民們的草場裡,和綿羊一起吃草,牧民們也只能將其驅趕出去。

        巖羊算是善良的鄰居,棕熊就毫不客氣了,它們經常造訪牧民的村莊,來了以後必定毫不客氣地「宰殺」牧民的牛羊,填飽肚子後大搖大擺地回到山裡去,連句道謝的話兒都沒有。最可惡的是狼,它們衝進牧民的羊群後,會將所有的羊全部咬死,簡直就是一個破壞專家。「現在政府也有補助措施,被咬死的羊,政府會按市場價折半賠償給牧民群眾。」鐵佔壽說,雖然如此,牧民們還是經常因兇猛的野生動物而蒙受損失。

        當然,野生動物多了,也會帶給人們驚喜。在默勒河,每年的5月至10月,大量的斑頭雁在這裡集結,留給祁連震撼的美景,還有野犛牛、藏野驢、馬鹿等等,讓祁連動感十足。


來源/海東時報 青海輿情

編發/祁連山報新媒體中心

掃描二維碼,關注海北新媒

相關焦點

  • 施華洛世奇望遠鏡幫助攝影師拍攝雪豹 | 美通社
    近期,施華洛世奇光學的品牌摯友Terry Townshend在青海拍攝到了一組雪豹野外畫面此次雪豹野外拍攝是Terry Townshend在寒風中歷經4天等待後的驚豔相遇。雪豹常出沒在人跡罕至處。加上天然保護色,一旦偽裝躲藏在巖石及洞穴之中,很難被發現,能近距離拍到的野外真實影像鳳毛麟角。Terry Townshend通過施華洛世奇ATX95單筒望遠鏡,成功拍下了神秘珍稀的「雪山之王」。
  • 【欽州書院】海北書院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靈山縣域內最早設立的書院。位於現靈山縣靈城鎮東門街東段,由海北道僉事王崇就原縣城內的儒學射圃舊學地改建而成。因靈山當時屬廉州府,廣東分巡海北兵備道,所以叫海北書院。書院建正堂5間,號房、門、庖(廚房)共8間,佔地約2400平方米。書院後部建有啟聖公祠、名宦祠、鄉賢祠,書院之前的東面建有軍器局,南面建有養正學社,入大門的左邊建有射圃。
  • 甘肅紅外相機拍攝到雪豹影像
    雪豹位於高山生態系統食物鏈頂端,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從去年3月份開始,甘肅阿克塞縣展開了第二次雪豹保護性監測調查。最近,當地林業生態工作站技術人員深入到海拔3000多米的祁連山末端紅柳灣鎮加爾烏宗村山區,對此前架設的28部紅外相機進行數據的回收採集工作。
  • 土匪「海北縱隊」全軍覆沒
    後被湯恩伯改編為「東南人民反共救國軍海北縱隊」,簡稱為「海北縱隊」,黃八妹任司令,謝友勝任副司令。從此,她們佔島為匪,發展土匪武裝,人數達300餘人。還成立了平湖縣地下政府,自任縣長,丈夫謝友勝任副縣長。嘉興地區開始剿匪鬥爭後,平湖縣委、縣府配合駐軍對平湖境內的「海北縱隊」進行清剿。
  • 文章重出江湖,在電視劇《雪豹》十周年之際,攜電影《雪豹》歸來
    而《雪豹》這部電視劇也因為製作精良在豆瓣上有高達7.9的評分,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抗戰片,而且此劇還曾獲得過第26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等獎項,還曾獲得過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提名,因此這部劇有著極高的口碑。
  • 雪豹,其實是名字裡帶「豹」的大貓?
    (網絡)圖為可愛的雪豹小無賴十五做過十年深度調查記者,也是極限穿越者。現在作為環境和野生動物保護者,救護以雪豹為主的高原野生動物,至今為止已救護5隻雪豹;並拍有紀錄片《拯救雪豹》、《雪豹傳說》等。圖為王鵬在拍攝雪豹大本營看牧民的藏文書籍菲非飛:請問雪豹的生存環境的惡劣程度,您在救助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危險?
  • 長江源發現罕見棕黃色雪豹 專家:非雪豹、金錢豹「結合體」
    中新社西寧12月15日電 (記者 張添福)近日,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金錢豹常被人類鏡頭「捕獲」。但一隻罕見的皮毛顏色接近金錢豹的雪豹,出現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據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15日介紹,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措池村的雪豹監測員羅松扎西,日前在長江第一峽谷——煙瘴掛巡山時,發現一隻獨特的動物,既像雪豹,又像金錢豹,便用相機拍攝其畫面。圖為雪豹。
  • 青海海東首次發現雪豹!
    趙昌宏介紹,近幾年,北山林場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巖羊、馬麝、馬鹿分布越來越多,根據野生動物食物鏈分析判斷,林場內可能存有雪豹,但此前從未捕捉到雪豹影像。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母子活動影像。連新明提供
  • 雪豹偷襲羊群,青海牧民拍照「留念」,雪豹目露兇光…
    12月8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介紹,12月3日晚,青海省玉樹州曲麻萊縣措池村牧民羊圈遭遇雪豹突然襲擊,牧民安心拍照為其「留念」。
  • 找到雪豹,靠的是幸運嗎?
    在四川三打古拍到的雪豹,填補了雪豹在我國岷山地區分布的空白。 這將幫助研究者利用雪豹的出現點,了解雪豹的生活習性,制定更科學有效的方案來保護雪豹棲息地的生態環境。 而發現這隻雪豹背後的人和故事,也鼓舞著我們。
  • 雪豹偷襲羊群,青海牧民拍照「留念」,雪豹目露兇光……
    12月8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介紹,12月3日晚,青海省玉樹州曲麻萊縣措池村牧民羊圈遭遇雪豹突然襲擊,牧民安心拍照為其「留念」。據悉,當時,一隻雪豹在羊圈附近吃羊,牧民圖松和朋友用相機,對雪豹進行了長達半小時的拍攝,並未驅趕或傷害雪豹。你看這隻雪豹,眼神堅定且兇狠,看著鏡頭,隔著照片都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之稱,相關研究指,目前中國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國。
  • 雪豹堅強歲月(新雪豹)第41集劇情介紹
    第41集劇情介紹  張楚戰死陳怡被俘  楊大力打暈站崗士兵進屋勸說周衛國逃跑,周衛國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想逃跑。楊大力無可奈何只得向周衛國講述部隊中發生的最新的事件,自從張仁傑來到虎頭山搞調查,許多戰士相繼被張仁傑軟禁。
  • 四川發現 | 開拓「邊疆」,雪豹竟然君臨大成都
    成都林業部門專家認為:「雪豹是中亞山地生物多樣性、山地生態系統健康狀態的指示物種,它的存亡與數量多少,體現著整個地區生態狀況。能夠拍攝到它,說明整個食物鏈完整,保護區內的生態系統處於非常完整和健康的狀態。」
  • 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11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管理局張掖分局祁豐保護站祁青資源管護站工作人員在轄區頭道溝巡護中發現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並用手機近距離拍攝記錄下活動畫面。
  • 追尋雪豹足跡 他用鏡頭記錄珍貴瞬間
    沈志君是一名攝影記者,酷愛野生動物攝影,2002年開始追尋拍攝雪豹蹤跡,至今他共拍到過5次雪豹,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吸引沈志君窮追不捨的雪豹,行蹤詭秘,出沒於海拔3000米到5000米的雪線附近,它們是「雪山之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
  • 山東書畫名家為海北灑下文化甘霖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春雨工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山東省書畫名家走進海北「大展臺」「大講堂」活動,於9月7日上午在海北州啟動。
  • 互助北山林場發現雪豹活動跡象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陳鬱 通訊員 楊佔林報導) 10月5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北山林場在野生動物科考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在互助縣北山林場山區海拔3900米處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的活動影像。
  • 虎、熊、狼和雪豹存在競爭關係嗎?它們會威脅到雪豹嗎?
    在亞洲黑熊的亞種中,與雪豹最有機會相遇的就是喜馬拉雅黑熊了。由於西伯利亞地區和喜馬拉雅山脈都有雪豹的分布,所以雪豹與西伯利亞棕熊以及喜馬拉雅棕熊也都有相遇的機會。而且我國的動物學家還拍攝到了雪豹與狼相遇的畫面。種種跡象表面,狼與雪豹是存在競爭關係的。
  • 四姑娘山首次拍到野生雪豹清晰影像
    據封面新聞報導,11月18日,四川阿壩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公布一組紅外相機視頻,視頻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現身,這也是四姑娘山首次拍到雪豹影像。視頻發現於從景區內安裝的紅外觸發自動相機,相機位於海拔4900多米的巖崖邊,與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主峰么妹峰相隔一道山谷。
  • 北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雪豹活動影像
    央視網消息:近日,在青海省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紅外相機拍攝到了雪豹活動的畫面,這是該地區首次發現雪豹活動軌跡。 畫面拍攝時間為9月4日,一大一小兩隻雪豹正在鏡頭前嬉戲打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