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曾埭村:30多年大榕樹「趴」在古厝房頂

2021-01-18 晉江新聞網

  晉江新聞網10月9日訊  屋頂上長花、長草時常有,但是長樹卻很少見。近日,記者走訪晉江安海曾埭村時發現,一古厝房頂上竟然長出了一棵大榕樹,這不得不讓人稱奇。

  在現場記者看到,這是一間面積約十幾平方米的一層單間,此時已經破敗不堪,周邊雜草叢生,無人居住。但是屋頂上竟然「趴」著一棵榕樹,樹幹十分粗壯,強力地深入古厝各角落的泥土中。樹冠茂密不斷向外伸展,大約有半個籃球場大小,覆蓋了整棟古厝。

  「這棵榕樹長在古厝上已經有30多年了,而且枝繁葉茂的。」曾埭村委會主任黃維滿指著古厝說,這棟房子的主人很早就搬出去了,也沒人打理,由於此處有天然的雨水供應,榕樹就長得很茂密。

  那為什麼榕樹會直接長到古厝上呢?黃維滿告訴記者,這些榕樹是自然生長起來的,種子都是隨風散落,飄到哪裡就在哪裡「安家」,周邊居民也沒有刻意去破壞這些榕樹,時間一久這些樹和房子就融為一體了。村裡也有統計過,像這樣隨處「安家」的榕樹大概有40多棵,大多分布在古厝牆壁上,而長在屋頂的很少。(晉江新聞網記者_周冬 秦越 文圖)

相關焦點

  • 晉江安海曾埭村古厝房頂上長了一棵30多年大榕樹(圖)
    近日,記者走訪晉江安海曾埭村時發現,一古厝房頂上竟然長出了一棵大榕樹,這不得不讓人稱奇。30多年大榕樹「趴」在古厝房頂  在現場晉江新聞網記者看到,這是一間面積約十幾平方米的一層單間,此時已經破敗不堪,周邊雜草叢生,無人居住。
  • 晉江安海兩古厝房頂長大榕樹 樹高三四米根扎穿牆壁
    安海古厝屋頂長榕樹安海古厝屋頂長榕樹  兩座古厝中的一座位於村道旁,有數十平方米,屬一層單間,已經荒廢至少十幾年,只見屋頂上長著一棵綠意濃濃的榕樹,目測高度在兩三米,樹根向下生長,已經扎穿了牆體,深入地下。
  • 安海仁壽村有這麼一位有心人 建紅磚古厝 藏萬本百家古籍
    晉江新聞網7月30日訊 安海仁壽村村民朱永平收藏了上萬本古代書籍。他二十歲左右,大專畢業就開始接觸收藏。  「當時還談不上是收藏,上世紀90年代初,我到玩伴那兒去玩,他向我展示了好多他收藏的外國錢幣。我感覺很稀奇,心裡就產生了收藏的念頭。
  • 少年醉心安海古鎮 繪製《安海手繪地圖》
    但一說出他的網名,不少經常混跡泉州各大論壇的年輕人便會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孤行者」,安海鄉土文化的擁護人,《安海手繪地圖》的策劃者。  三年走街串巷 成就一紙手繪地圖  今年4月起,《安海手繪地圖》便在泉州各論壇紅透了半邊天,用Q版漫畫的風格描繪古厝騎樓、白石紅瓦、燕尾飛簷,其間點綴著土筍凍、捆蹄、菜粿等正宗的安海小吃店鋪,獲得不少年輕人的喜愛。別看這薄薄一紙地圖,它可花費了許著華3年時間呢!
  • 永泰這座250多年的古厝傳承著永泰記憶!
    ——三落厝三落厝位於老城北后街,建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至今已有250多年歷史。舊時的北后街商鋪林立,喧囂繁華,人們曾將其與「三坊七巷」、南后街並稱,曰:「福州南后街,永福北后街」。乾隆乙酉年間這裡出過舉人柯玠,榮獲御封「文魁」牌匾。三落厝有三進院落,傳承清朝建築風韻,為傳統木構民居,依登高山而建,層層遞進,廳堂朗闊,天井敞亮,堂皇氣派,有房屋40多間,古厝內保留著許多精巧的建築工藝。
  • 晉江安海:專注盆景培育 培養新農人
    專注培育盆景21年的晉江安海鴻江盆景植物園,正在為培育專業的新農人努力著。一走進晉江安海鴻江盆景植物園,各式的盆景映入眼帘。而最吸引人注意的,要數這個巨大的盆景了。據了解,這一盆叫做閩海雄風的盆景,是該園的鎮園之寶。
  • 晉江安海社壇村美麗古厝連成片
    一副刻在古厝石門上的對聯,勾起人們對這座古厝的好奇。昨日,在晉江安海鎮社壇村主任蔡長扎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社壇村村裡這片連片的古厝群及番仔樓。­  置身於古厝群中,濃濃的古早味,讓人仿佛回到了兒時的農村生活。­  社壇村雖然不大,但是旅外僑親約1200人,在上世紀80年代,是附近有名的富裕村、華僑村。
  • 文化安海 生態曾埭
    近日,晉江市安海鎮曾埭村服務中心副主任黃維滿做客《相等五裡橋》節目,講述曾埭村多年來在生態方面的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舉措、成效和計劃。繼後,黃護九世裔孫黃庚遠開基曾埭,仍然沿用曾埭村名。曾埭位於安海鎮西部,北至大深公路,西南面與南安市樸裡村隔溪相望,東南面毗鄰安平橋生態公園,而且曾埭與安平橋生態公園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淵源。 1、曾埭先祖-黃護(慈善故事)
  • 晉江安海端午民俗活動時間、地點、內容公布
    他告訴記者,活動當天,村裡組織了約七八十個村民一同前往參加端午文化節,但是考慮到當天的交通壓力,他們提倡安海人需做好「東道主」,步行看端午,環保參與。「原來安海端午節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動,真的好期待。」市民劉女士說,她是漳州人,嫁到安海已經8年了。她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有包粽子、門上掛蒿草艾葉、賽龍舟等傳統習俗。自從嫁到安海後,她才知道安海端午節竟然有「水上捉鴨」民俗活動,但是一直沒看過。
  • 晉江安海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 活動內容時間安排
    萬眾期待的晉江市(安海)第四屆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蓄勢待發,安海特色民俗文化將於兩天後在安平橋生態文化公園隆重登場。這是一次展示安海文化獨特魅力的絕佳機會,更是對安海人文明素質的一次考驗。,被抽到的30名幸運讀者便可獲得晉江快樂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供的價值150元現金抵用券,精彩不容錯過!
  • 晉江安海新型城鎮化建設亮點:鎮級小城市的人文大格局
    端午活動開幕式上,安海鎮黨委書記李志強致歡迎詞,晉江市委常委、宣傳部林惠玲部長為榮膺全國鄉鎮一級文化站的安海文體服務中心授牌,晉江市委常委陳晉永講話並宣布文化節開幕。泉州市政協副主席許連捷等人參加了開幕式儀式。  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後,安海民俗風情大展示及遊橋活動開始。文化活動由16個民俗表演方陣組成,閩南人喜聞樂見的民俗風情逐一亮相。
  • 【安海那些事】安海,原來不叫安海.
    聯中所云「雙石井」、「兩安平」,正道出安海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的一頁。 閩南名鎮安海,歷史悠久。灣海、安海、石井、安平、鴻江,都曾是她的古地名。今僅就這些地名的變更,略述千年古鎮的滄桑。這條俗稱「大西路」古道便成為南連康龍驛,北接清源驛的通衢大道。歷經修建,至今尚存有十多座工程浩大的大石橋和成段古路基。沿途以「店」、「鋪」為村名的也大都與商貿有關。安海周近群眾自古有這麼一條歇後語,叫「五陵木蝨——食客」。可見當年五陵這個商旅必經之站的宿客是很多的。伴隨大規模的圍壤開浦,晉東平原的相繼開發,通府城又有新的東大路。
  • 安海龍山寺:它的千手千眼你可曾見過?
    龍山寺現在可是晉江香火最旺的寺廟,在臺灣、菲律賓、新加坡、美國、巴西等地,有300多所由安海龍山寺分香過去的龍山寺,僅臺灣就有200多座。龍山寺還有個名揚天下的「三絕」,其中一絕自是千手千眼觀音,第二絕請看正殿前,一對相峙而立的青草蟠龍石柱↓↓↓
  • 臺商投資區白奇古街利用廢舊古厝打造微景觀
    修舊如舊 留住鄉愁泉州網12月5日訊 (記者魏婧琳 通訊員劉錫穎 莊陽)位於臺商投資區百崎回族鄉的白奇古街是一條有著700多年歷史的老街,日前,臺商投資區啟動白奇村古街黨建「回」廊景觀項目,培根鑄魂,打造又一網紅打卡點。
  • 桂林灕江大榕樹景區
    大榕樹景區位於陽朔縣鑑寺山對面,此處江水清澈,叢林茂盛,是一幅天然形成的山水田園風景畫。傳說中的壯族歌仙劉三姐和其情人阿牛哥就定情於此。風靡東南亞的「劉三姐」多取景於此。大榕樹景區的入口是一塊巨大的石刻牌坊,上面刻著「桂林山水甲天下」七個金黃的大字,這是眾各遊客的拍照留念之處。
  • 福州上下杭最大古厝將修繕開放 見證榕商風雲
    在福州上杭路100號,有一棟神秘的古厝,門額上寫著「福州市商會」。這裡是福建省文保單位福州市商務總會舊址。它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是上下杭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規模最大的古厝。  9日,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該古厝將從本月開始進場修繕,明年年前,古厝將作為福州市民營企業家的活動場所,活化利用,弘揚榕商精神。
  • 安海菜粿: 百年祖傳,外酥內嫩入口即化
    在不少安海本地老饕的心目中菜粿才是最正宗的安海代表它外表金黃酥脆,內餡又白又軟美妙處只可意會無法言傳
  • 桂林大榕樹:大有「來頭」「看頭」和「名頭」的一棵樹
    桂林大榕樹。徐少華 攝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大榕樹景區於198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風景名勝區之一,是桂林陽朔「十裡畫廊」風景區的精華旅遊地段,地處於陽朔縣城南6公裡的高田鎮。高田鎮是一個少數民族壯鄉。
  • 琯頭粗蘆島上有座「陰陽八卦厝」(連江歷史古厝)
    荻蘆陰陽八卦厝琯頭鎮粗蘆島,古稱荻蘆島,島上後一村內,有座古厝,至今保存十分完整。
  • 美圖美文回顧晉江市(安海)第四屆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
    安平橋畔瑞光煥彩,全國文明村鎮安海為保護、傳承和展示晉江地方的特色民俗文化,提升端午民俗節日的文化內涵,做大做強「我們的節日——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的品牌,努力在「泉州東亞文化之都」建設中走前列、作貢獻,以其悠久的古鎮風光、崛起的新城氣象,喜迎海內外的嘉賓遊客,蒞臨美麗的安平橋公園,踏歌賞景,情系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