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海 生態曾埭

2020-12-16 騰訊網

《相等五裡橋》

本期嘉賓:黃維滿(安海鎮曾埭村服務中心副主任)

前言:實施生態振興戰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事關廣大農民福祉。近日,晉江市安海鎮曾埭村服務中心副主任黃維滿做客《相等五裡橋》節目,講述曾埭村多年來在生態方面的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舉措、成效和計劃。

《相等五裡橋》節選

曾埭村榮譽

1、2015年獲評晉江市美麗鄉村候選村

2、2016年獲評福建省 「千村整治、百村示範」示範村創建村

3、2016年獲評泉州市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村稱號

4、2016年獲評晉江市最美鄉村創建村稱號

5、2016年獲評晉江市「領頭雁」工程示範村稱號

6、2016年獲評晉江市2013-2015年度文明村稱號

7、2017年獲評晉江市第二批最美鄉村稱號

8、2017年獲評晉江市「六守六無」平安村(三星)稱號

9、2017年獲評泉州市新農村試點村稱號

10、2019年獲評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稱號

(一)文化先行,帶動鄉村振興!

講述曾埭村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建設

地理位置和村史

曾埭村歷史悠久,據傳,曾埭因歷史上曾經有曾姓人居住過而且面臨海埭而得名。繼後,黃護九世裔孫黃庚遠開基曾埭,仍然沿用曾埭村名。曾埭位於安海鎮西部,北至大深公路,西南面與南安市樸裡村隔溪相望,東南面毗鄰安平橋生態公園,而且曾埭與安平橋生態公園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淵源。

1、曾埭先祖-黃護(慈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紫雲金柄黃氏名人系列連環畫 「紫雲金柄黃氏名人」系列連環畫由中共翔安區委宣傳部指導,翔安區圖書館牽頭編輯設計,翔安區文體廣電出版旅遊局、新圩鎮委員會、新圩鎮政府、翔安區圖書館、翔安區青少年宮、新圩鎮金柄村黨支部、新圩鎮金柄村委員會、江夏紫雲黃氏金柄大宗理事會、金柄村紫雲書院聯合出版發行的紫雲黃氏優秀歷史名人連環畫冊。

先祖善德 光前裕後

黃護是捐獻桑園宅第興建泉州開元寺的黃守恭廿四世裔孫,青年時隨姑父高紀昌到廣東及南洋渤泥(今汶萊)經商,十年後歸來,居晉邑安平裡(今安海黃墩)。黃護是宋時安平首富,也是大慈善家。宋建炎四年(1130年),黃護捐錢購地建鰲頭精舍,又稱石井書院(今安海朱祠),作為宋理學名家朱松、朱熹父子講學之所。石井書院是泉州地區四大書院之一,被稱為「閩學開宗」之地。古時安平與南安水頭隔海相望,通行不便,他捐巨資首倡創建安平橋,獲得安海龍山寺祖派、智淵兩位高僧的擁護支持,經多方集腋,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興工。橋未建成時因操勞過度於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不幸逝世,其子黃逸時任新興化令(莆田縣令),繼承先志,續建安平橋,於1151年始告功成,前後歷時十四載。1961年,安平橋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安平橋生態公園已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被譽為「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是泉州十八景之一。安平橋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境內連接晉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橋梁,是世界上中古時代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全長5華裡,俗稱「五裡橋」。

2、曾埭開基祖-黃護九世裔孫黃庚遠

黃逸,膝下有三子,長子仕泰,宋皇室郡馬,其後裔散居江、浙地區。次子仕南,後來開基呂林(今桐林村)。三子仕榮,先居於內坑蓮池頭,後分衍菌柄、上方等村。護公、逸公為桐林黃氏一、二世祖。

黃護的九世裔孫黃庚遠,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開基曾埭,為曾埭黃氏開基祖。黃庚遠初來曾埭村時,是靠養鴨母起家的。當時村前一片海灘地,小魚蝦、貝殼類等水生物十分豐富。這些水生物富含蛋白質、鈣質,鴨子吃了不僅長得快,而且下蛋率很高,因而留下了「100隻鴨母下101個蛋」的美麗傳說。後來,歷代前輩先人有不少人養鴨母,直到解放後的農業社年代,生產隊也還在養鴨母,派有飼養經驗的人專門負責。此後,為了保護水域生態和鄉村環境,村裡已無人再從事鴨子養殖業。

3、曾埭村地理位置的特點

民間諺語:「九溪十八壩,盡歸於曾埭」。

建村初期,村前仍是一片海灘涂地,屬於江河出口的衝積地帶。村後背靠蓮花山小山頭,海拔只有幾十米。區域內總的地形地貌是北面高南面低。昔日,每天漲潮時,海水湧進來,海灘地一片汪洋。經過一代又一代先輩族人的不懈努力,圍墾海灘,如今海灘已成為千畝農田,是名副其實的滄海桑田。村前千畝農田夾在兩大水系之間,分別是大盈溪和外曾溪。大盈溪與南安市的水頭鎮交界,發源於南安市的柏峰山,匯聚九道溪流,故舊時又稱「九溪」。因溪水流經曾埭村區域,所以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句話:「九溪十八壩,盡歸於曾埭。」外曾溪從外曾莊村邊流出,流經曾埭村前河道,經過水頭村和後埭頭村地界,進入與西垵村交界的西沽港,最後經過大水閘匯入大盈溪。

4、鄉村彩繪再現「古驛道」商貿繁榮

《相等五裡橋》節選

鄉村彩繪(老街裸牆整治及3D歷史文化彩繪、五埭小學交通安全勸導教育宣傳)

5、改造和建設-鄉村記憶鄉村文化館

鄉村記憶鄉村文化館

鄉村記憶鄉村文化館:五埭大隊舊址改造項目入選晉江市開展鄉村善治試驗推行基層協商機制案例彙編。

(二)生態興村,打造宜居曾埭!

講述曾埭村在生態方面的發展

近年來,曾埭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好生態農業,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

《相等五裡橋》節選

1、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

曾埭村經過多年的努力建設,村莊道路基本實現了硬化、亮化、綠化及彩化,道路四通八達且路燈遍布;為保證村莊生態綠色發展,曾埭村不斷加大對環境衛生的整治力度,組建成立了一支環境整潔隊伍,在村莊的各個位置分配明確的保潔區域。除了村莊環境的淨化,村裡還建設汙水管網和汙水處理站,對生活垃圾、汙水治理進行一定的管控。不僅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也提升了村民的安全幸福指數。同時在觀音橋外和中橋外建造了兩座旅遊公廁,按照「農村無害化公廁」模式設計,其中一座獲得晉江市「最美公廁」之稱。投資300萬建設曾埭文化體育廣場,包括景觀小公園、燈光球場、景觀走廊和樹蔭停車場等設施,為村民又增加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大盈溪河道整治前

外曾溪及大盈溪的河岸整治後

拆除廢品收購站及臨時搭蓋

清理垃圾堆頑固衛生死角

2017年7月完成大深溝路、東井村間路兩段總長約1公裡的村莊道路建設。(左邊和右邊為建設前後對比照)

2018年底,兩座汙水處理站建成,開始納管入站淨化。兩個汙水站連接路硬化項目也已申報完畢持續推進。

2、休閒功能方面的建設

曾埭村在村莊內清除倒塌舊厝、拆除臨時搭蓋與清潔垃圾堆積處,插空建設了多處微景觀,改善周邊環境。通過對外曾溪、大盈溪河岸進行清淤清障整治綠化工程,並建設了多個河道微景觀,包括有修築木棧道及古色古香的涼亭木椅等景觀設施。微景觀的建設既改進了河道的一些缺陷,增添綠化,又為釣魚或休閒觀景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平臺停留。安海鎮曾埭村河道微景觀也獲得了晉江市2018年河道微景觀建造營第二期活動一等獎的榮譽。另外,2019年曾埭村在大盈溪堤岸種植大量福建山櫻花,形成曾埭櫻花園,並計劃於今年建設濱溪公園和「五彩色帶」景觀林,對整個大盈溪堤岸進行景觀再次提升,並逐步推動田園風光,綠色長廊項目。

大盈溪的微景觀建設

2017年暑期建成外曾溪中橋微景觀

2017年暑期建成外曾溪中橋微景觀

建設河道微景觀(建設前和建設後對比照)2017年10月份建成外曾溪觀音宮橋微景觀

3、自然景觀方面

曾埭村轄區內沒有規模企業,以農業為主要產業。曾埭村農產品主要以花菜、絲瓜、菠菜等為主,春夏種植絲瓜,秋冬種植花菜,年產2000噸以上絲瓜和2000噸以上花菜,主要由農產品加工運輸公司收購併售往福建省外多個省份。曾埭村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綠水青山相伴,自然資源豐富,土地平整,面積遼闊,適合發展規模化的農業生產,降低人工投入,提高農產品價值。配合保護較好的原生態環境,田園風光,多處微景觀,發展生態農業的條件充足。此外,在地理位置上曾埭村也佔據優勢,毗鄰國家4A景區安平橋生態公園,可打造安平橋後花園,吸引遊客。通過提供較多的休閒景觀,再把村莊的蔬菜採摘和村跑項目變成常態化項目,一起打造為曾埭村的生態農業休閒旅遊項目。

鄉村自然風光

4、曾埭村的活動開展和移風易俗方面

近年來,曾埭村邀請晉臺社區營造中心臺灣專家以及各單位專家、學者到村裡指導和分享經驗,充分利用毗鄰安平橋景區的地理優勢和鄉村自身文化特點,在生態環境建設、公益書屋、農家樂、移風易俗(通過舉行中秋文化節,改變節慶陋俗)、鄉村體育建設、扶貧公益活動開展等先試先行,帶動鄉村振興發展。

5、曾埭村下一步發展規劃和重點項目

1、農貿市場擴建,壯大村集體經濟。

2、曾埭村老年人綜合活動中心項目。

3、大盈溪曾埭段「五彩色帶」鄉村景觀林項目。

4、改建三座廁所,分別是東井夫人姑宮、下港橋、曾埭村農貿市場公廁。

5、大盈溪曾埭段濱溪公園。

END

相關焦點

  • 【直播】安海端午不一樣,文化+創意High翻天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到來,安海為咱厝人民準備了一場文化盛宴,第十屆海峽論壇——晉江市(安海)第七屆兩岸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於6月16至24日隆重舉辦。  據悉,舉辦本次活動旨在更好地與融入「一帶一路」和泉州「東亞文化之都」「海絲先行區」建設,保護、傳承和展示晉江特色民俗文化,做大做強兩岸文化交流品牌,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升安平橋景區建設,全力打造人文旅遊目的地。  本次活動以「兩岸兩安平」為主題,共設有八大項目,內容精彩豐富,亮點紛呈。
  • 【安海那些事】安海,原來不叫安海.
    相傳,宋開寶年間,唐名宦安金藏後裔、襲封代國公安連濟徙居灣海,易「灣」為「安」,改稱「安海」。是時安海「港通天下商船,賈胡與居民互市」,已發展有東、西兩市,「店肆千餘座,蓋四方射利者所必趨,隨處成交」。貿易延及今安海之後垵、內市、庵前、曹店、下洪、曾埭、西安等村落。「鎮市之繁榮,不亞於一大邑」。「大船可載數千石」,海貿遍及琉球及東南亞諸國。
  • 安海衝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安海目前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包括列入國家首批文保單位的宋代五裡長橋——安平橋以及「臺灣艋舺龍山寺、淡水龍山寺的祖庭」——同樣是「國保」文物的安海龍山寺;省級文保單位3處,分別是石井書院、星塔、陳清機宅;縣市級文保單位8處,分別是霽雲殿、安海古廟、東洋橋、柯氏祖厝、後庫陳氏家廟、鴻塔水心亭渡頭、晉江革命烈士紀念碑、中共泉州中心縣委第一次幹部會議會址。
  • 安海曾埭村:30多年大榕樹「趴」在古厝房頂
    近日,記者走訪晉江安海曾埭村時發現,一古厝房頂上竟然長出了一棵大榕樹,這不得不讓人稱奇。  在現場記者看到,這是一間面積約十幾平方米的一層單間,此時已經破敗不堪,周邊雜草叢生,無人居住。但是屋頂上竟然「趴」著一棵榕樹,樹幹十分粗壯,強力地深入古厝各角落的泥土中。樹冠茂密不斷向外伸展,大約有半個籃球場大小,覆蓋了整棟古厝。
  • 晉江安海入選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於是,小鎮創造了兩項古老的世界紀錄:「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海絲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商業文化在這裡完美融合。­  「安海歷代先賢輩出,人文薈萃,古蹟紛陳,文化積澱豐富。因朱松、朱熹、朱在三代和鄭芝龍、鄭成功父子均在安海留下豐富人生軌跡,素有『朱文鄭武』之譽。」
  • 晉江安海曾埭村古厝房頂上長了一棵30多年大榕樹(圖)
    近日,記者走訪晉江安海曾埭村時發現,一古厝房頂上竟然長出了一棵大榕樹,這不得不讓人稱奇。曾埭村委會主任黃維滿指著古厝說,這棟房子的主人很早就搬出去了,也沒人打理,由於此處有天然的雨水供應,榕樹就長得很茂密。  那為什麼榕樹會直接長到古厝上呢?黃維滿告訴晉江新聞網記者,這些榕樹是自然生長起來的,種子都是隨風散落,飄到哪裡就在哪裡「安家」,周邊居民也沒有刻意去破壞這些榕樹,時間一久這些樹和房子就融為一體了。
  • 安海!
    近日,記者從晉江安海鎮政府了解到,安海鎮順利通過泉州市小城鎮辦、泉州市新型城鎮化辦、泉州市委編辦、泉州市財政局、泉州市資源規劃局等相關部門的考評,榮獲「2019年度小城市培育試點建設考評優秀單位」。許保全/攝在小城市培育試點建設的道路上,安海鎮深入貫徹上級精神,主動融入「新福建」「五個泉州」和晉江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建設大局,把握上級賦予小城市試點、晉江籌辦世中運等重大賽事、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等「三大機遇」,攻堅推進「三大任務衝刺年」「城鄉環境整治攻堅年」活動,聚焦問題、有為擔當
  • 【愛安海】安海鎮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 圍繞「三個振興」打造「世界的安海」
    深入挖掘鄉土內涵,用 「文化+」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發掘弘揚更多如 瑤前「窯」文化、下山後「刣獅」文化、前湖「錢」 文化、曾埭「彩虹村」文化等鄉土文化元素。 實施市民素質提升工程,深化核心價值觀教 育,深入開展全國文明村鎮創建,普及世中運 知識、涉外禮儀,發展志願服務。
  • 少年醉心安海古鎮 繪製《安海手繪地圖》
    但一說出他的網名,不少經常混跡泉州各大論壇的年輕人便會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孤行者」,安海鄉土文化的擁護人,《安海手繪地圖》的策劃者。從那以後,他便開始了走街串巷的日子,只要一有空,就用拍照或是畫速寫的方式,把安海的古路、古蹟都保存下來。「我發現,記錄的速度根本趕不上拆遷的速度,每次回去安海就會發現,又有建築被拆掉了。」  去年9月,許著華在泉州的創意市集上認識了插畫家吳少鵬,兩人一拍即合,決定把許著華這幾年整理出來的安海古街資料,繪製成《安海手繪地圖》。
  • 晉江安海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 活動內容時間安排
    萬眾期待的晉江市(安海)第四屆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蓄勢待發,安海特色民俗文化將於兩天後在安平橋生態文化公園隆重登場。這是一次展示安海文化獨特魅力的絕佳機會,更是對安海人文明素質的一次考驗。③保護生態環境,使用活動組委會提供的環保垃圾袋,隨手帶走垃圾。④停車位置比較緊張,提倡「當好東道主,步行看端午」。⑤服從交警指揮,車輛有序停車。⑥請看護好小孩,近水拍照危險,並注意防火防盜安全。⑦6月20日7:30-12:00文藝遊橋及水上捉鴨活動期間,禁止觀眾上安平橋,確保安全。⑧相互禮讓,共同維護文明形象。
  • 晉江安海新型城鎮化建設亮點:鎮級小城市的人文大格局
    唐春曉提出鎮、村兩級和社會各界要共同努力,進一步推進「人文安海」建設的總思路:牢牢把握列入全省「鎮級小城市」培育試點的重大機遇,深度融入晉江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八個一」為主要抓手,以文化和經濟社會生態的互動共進、融合發展為目標,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 【文化的陣頭】18.朱氏三代與安海閩學開宗(二)
    >(一)安海構成「閩學開宗」之地的經濟文化底蘊:唐宋時期晉江縣是泉州府之望縣,然安海則是晉江縣首邑,其文化經濟發展上名列泉州府鄉鎮之前茅。[20]以上充分說明安海在唐宋時期,已經是泉郡經濟文化、海交、商貿重鎮,同時也是構成安海「閩學開宗」歷史地位的文化底蘊及經濟底氣。作為安海人我為此悠悠然而沾沾回眸。
  • 沉迷晉江安海文化 76歲的他退休後自費編印三本書(圖)
    最直接的是他自費編印的三本書:《石井書院志略》《安平橋志》《安海映像》,石井書院這本是在安海鎮政府的幫助下吳杭州主編的。不止於此,他還編輯整理了《安海百年大觀》《石井書院修繕記事》《安海回眸》《安海故事》等多本書籍。  吳杭州退休後一直致力於安海文史研究  讓人意外的是,吳杭州並非科班出身。
  • 晉江盼盼食品老闆蔡金垵與一顆小土豆故事,安海出了二個越南皇帝
    35年前,晉江安海人蔡金垵隻身到上海,身上的200元還是東拼西湊而來的,當時,他販賣銀耳。作為盼盼食品創始人、董事長、總裁,蔡金垵日後回憶說,從上海八一七食品廠拿下10800元訂單那一刻,整個人都興奮得懵了!站在路邊吃了一塊西瓜,是甜是鹹都吃不出來。
  • 美圖美文回顧晉江市(安海)第四屆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
    安平橋畔瑞光煥彩,全國文明村鎮安海為保護、傳承和展示晉江地方的特色民俗文化,提升端午民俗節日的文化內涵,做大做強「我們的節日——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的品牌,努力在「泉州東亞文化之都」建設中走前列、作貢獻,以其悠久的古鎮風光、崛起的新城氣象,喜迎海內外的嘉賓遊客,蒞臨美麗的安平橋公園,踏歌賞景,情系鄉愁。
  • 【歷史掌故】鄭成功與安海
    據《安平志》記載:「安海瀕海,山水之區,土田稀少,民業儒商,又經二朱先生過化,是以科第之盛,宋元於今……惟其文物之盛,故稱海濱鄒魯。」「這是說,安海是一個儒、商並盛的地方。」晉江文史專家粘良圖說,「鄭成功在安海呆了二十幾年,安海的儒、商之道對他一生影響極大。」  鄭成功自童年起即接受儒學教育,他曾自敘:「初識字,輒佩服《春秋》之義。」
  • 【安海文創】約嗎?中秋到安海逛文創市集 正廣發「英雄帖」 屆時還有遊園和表演
    昨日,記者從安海文化創意發展協會了解到,中秋期間,安平橋公園將會有一場文創市集等著大夥來「鬥鬧熱」。本次文創市集將作為安海鎮首屆中秋文化節的活動之一,以「四海一家」為主題,屆時將邀請本地、臺灣、香港、澳門,以及菲律賓等地的文創業者參加。
  • 安海太極拳協會
    安海太極拳協會2019年7月份匯演通知安知小鎮有乾坤海上絲路舞陰陽太極相伴能健身
  • 安海文創·感謝有你 用一段航拍、幾段文字、若干圖片,回顧晉江市(安海)首屆中秋文化節!
    據傳,古時每逢農曆庚寅虎年白塔點燈後,翌年總有安海人在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這或許是機緣巧合,但也應了人們崇尚知識、追求上進的理想,潛移默化地造就了安海源遠流長的文風鼎盛。近年來這一風俗在安海被賦予協力共造美好生活的新意,在傳承中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 尋找晉江老味道 首站走進安海
    ……昨日10時,由晉江經濟報社承辦的美食直播活動首站走進安海,泉州知名主持人劉少霞攜手安海融媒體中心嘉賓,一起品嘗安海老味道美食,吸引數萬人關注。不少小夥伴看到直播後表示,「安海美食太誘人了,忍不住多看幾遍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