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晉江安海文化 76歲的他退休後自費編印三本書(圖)

2021-01-18 醒獅論事

  對地方文史的熱愛,可以讓一個人沉迷成什麼模樣呢?76歲的吳杭州,用15年的切身投入,回答了這個特別難以精準到言辭的問題。

  最直接的是他自費編印的三本書:《石井書院志略》《安平橋志》《安海映像》,石井書院這本是在安海鎮政府的幫助下吳杭州主編的。不止於此,他還編輯整理了《安海百年大觀》《石井書院修繕記事》《安海回眸》《安海故事》等多本書籍。

  吳杭州退休後一直致力於安海文史研究

  讓人意外的是,吳杭州並非科班出身。他當過16年小學老師,後來輾轉商業系統工作,2003年退休後才真正與文史結緣。「除《安海故事》外,幾乎都是自己用筆一遍遍反覆重抄編輯而成。到編《安海映像》時才學會用手機打字。」

  單純熱愛是不夠的,比如吳杭州的熱愛,就累積了儲藏間裡幾十櫃數千冊的文史書籍。「安海文化積澱深厚,包容性很強,是泉州和晉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吳杭州說,研究學習越久,就越為安海文化讚嘆。他的投入有幾個時間節點:2000年,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段歷史感興趣,開始買書買資料;2003年沉迷,發現泉州的文史資料裡很多都涉及安海;2006年,開始專門研究學習地方志。

  最近的成就感來自於近日出版的《安海映像》。今年是安海建鎮888周年,這本書是吳杭州對安海的獻禮。「這是我10多年來,把有關安海人文和景觀的紀實攝影習作加以整理,並把經過梳理的文史資料列為說明,編輯而成的。」編輯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書本分為文化景觀、文化傳承、文化記憶三部分,是一次力求嚴謹的探索,他還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顏長江協助審稿並為書命名。

  而這15年的文史路,吳杭州還有一段不得不說的石井書院故事。

  2005年,吳杭州發現石井書院原本出磚入石的牆體,被用水泥糊起來了。石井書院與朱熹一家三代結緣,是重要的古建築。朱熹的父親朱松、朱熹先後在石井書院的前身鰲頭精舍講學,朱熹的兒子朱在將它擴建成石井書院。「民國時期到1996年,安海鎮政府都在石井書院辦公。糊水泥就改變了書院的外貌和格局。」叫停對院牆的破壞後,他與安海文史界人士一起推動重修,2008年7月正式動工修舊如舊。「我基本每天都會去看一下,看有沒有哪裡有問題,馬上向相關部門提出。」書院修好開放後,他還經常當志願講解員,為遊客講解書院歷史。(記者 林天真 黃謹 文/圖)

相關焦點

  • 晉江安海入選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於是,小鎮創造了兩項古老的世界紀錄:「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海絲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商業文化在這裡完美融合。­  「安海歷代先賢輩出,人文薈萃,古蹟紛陳,文化積澱豐富。因朱松、朱熹、朱在三代和鄭芝龍、鄭成功父子均在安海留下豐富人生軌跡,素有『朱文鄭武』之譽。」
  • 晉江安海白塔出大事了!84歲的老人說他頭一回見
    ­  860餘歲的安海白塔自2014年部分塔簷坍塌後,一直備受廣大市民的關注,經過4個多月的修復,白塔修繕工作已於7月5日完工,待工程驗收通過後,施工搭建的腳手架才能拆除。施工方表示,正在按監理方要求完善工程技術資料,工程進入整改驗收階段。前日,記者登上腳手架,了解修繕詳情。
  • 晉江安海端午民俗活動時間、地點、內容公布
    安海鎮下山後村70多歲的陳阿伯介紹道,2008年至2010年,安海鎮連續承辦了三屆晉江市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由於啟動安平橋公園建設,受限於活動場地至今已停辦5年。如今,安海鎮繼續承辦晉江市第四屆端午文化節,推出了端午系列民俗活動,村裡所有人都非常激動。此事也引來了在外鄉賢、海外華僑的熱議。
  • 尋找晉江老味道 首站走進安海
    晉江新聞網12月12日訊 「炸菜粿好吃。」「捆蹄很美味。」「牛肉吃起來很嫩。」……昨日10時,由晉江經濟報社承辦的美食直播活動首站走進安海,泉州知名主持人劉少霞攜手安海融媒體中心嘉賓,一起品嘗安海老味道美食,吸引數萬人關注。不少小夥伴看到直播後表示,「安海美食太誘人了,忍不住多看幾遍回播。」
  • 揭秘晉江安海後庫陳氏家廟的「飛錢」傳奇(組圖)
    ­  古代,在通往安海後庫陳氏家廟的道路上有5座牌樓,這牌樓群比肩接踵,氣勢浩蕩。可惜的是,由於歷史久遠、歲月更迭之故,如今僅餘「飛錢裡」和「接官亭」。不過,後庫陳氏家廟精雕細琢,依舊是先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 古早味晉江體育·晉江獅陣|入列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晉江...
    近日,晉江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布第一批晉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一名「武獅教頭」位列其中,他就是「傳統技藝」中「獅陣」的代表性傳承人黃遠芳。在黃遠芳的眼中,作為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晉江獅陣」,它的發展現狀如何?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吧!
  • 晉江安海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 活動內容時間安排
    萬眾期待的晉江市(安海)第四屆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蓄勢待發,安海特色民俗文化將於兩天後在安平橋生態文化公園隆重登場。這是一次展示安海文化獨特魅力的絕佳機會,更是對安海人文明素質的一次考驗。粉絲福利  30份價值150元的現金抵用券  邀您輕鬆領取  讀者只需關注「晉江經濟報」微信公眾號(微信號jinjiangjingjibao),在20日(端午節)轉發晉江經濟報端午民俗活動微直播新聞至微信朋友圈,並將截圖發送到「晉江經濟報」微信公眾號
  • 晉江安海新型城鎮化建設亮點:鎮級小城市的人文大格局
    端午活動開幕式上,安海鎮黨委書記李志強致歡迎詞,晉江市委常委、宣傳部林惠玲部長為榮膺全國鄉鎮一級文化站的安海文體服務中心授牌,晉江市委常委陳晉永講話並宣布文化節開幕。泉州市政協副主席許連捷等人參加了開幕式儀式。  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後,安海民俗風情大展示及遊橋活動開始。文化活動由16個民俗表演方陣組成,閩南人喜聞樂見的民俗風情逐一亮相。
  • 傳承千年文化 晉江安海文創起航(圖)
    ­  各地搶抓先機,晉江不落人後——在搶抓文創這個先機中,晉江的安海鎮已邁出了重要一步。如今,這個厚積千年文化底蘊的古鎮,正噴發出激情四射的文創活力。在近日公布的40個第二批「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名單上,安海赫然在目。­  那麼,安海有什麼樣的條件發展文創產業?未來又將如何發展文創?本期「愛安海」帶您一同聚焦安海文創。
  • 【歷史掌故】鄭成功與安海
    據《安平志》記載:「安海瀕海,山水之區,土田稀少,民業儒商,又經二朱先生過化,是以科第之盛,宋元於今……惟其文物之盛,故稱海濱鄒魯。」「這是說,安海是一個儒、商並盛的地方。」晉江文史專家粘良圖說,「鄭成功在安海呆了二十幾年,安海的儒、商之道對他一生影響極大。」  鄭成功自童年起即接受儒學教育,他曾自敘:「初識字,輒佩服《春秋》之義。」
  • 熱愛遊泳如魚得水的晉江人
    張曉爽介紹,招生區域也擴展到內坑、安海、磁灶、池店、陳埭等地。如今,晉江少體校遊泳隊有3名教練員,共有150多名長訓隊員。晉江遊泳健兒們在市賽、省賽中頻頻斬獲佳績,並向省市隊伍輸送了百來名人才。  2018年6月,遊泳俱樂部大聯盟全國聯賽晉江站舉行,吸引了400多名小選手亮相,最大的14歲,最小的只有6歲。
  • 晉江登上可口可樂罐,還有安海土筍凍······
    日前,來自青陽街道的李女士在逛大潤發超市時,發現了這樣一件趣事,可口可樂罐上有「拼搏晉江」的口號,底部還有安海土筍凍的畫面。看到晉江登上可口可樂罐上,李女士顯得特別激動,趕緊發朋友圈讓眾圈友知道此事。不少人看到李女士發的朋友圈,紛紛點讚留言,「厲害了晉江!」「晉江特別棒!」等。不少網友在感到自豪的同時也感到好奇,晉江究竟有啥獨特的魅力,讓可口可樂看上?為此,記者特意採訪廈門太古可口可樂公司相關負責人。針對晉江登上可口可樂罐上的事,不少網友紛紛稱道,晉江真是厲害。「哇,第一次看到家鄉上可口可樂罐,感到特別開心。」
  • 晉江安海後庫陳氏家廟歷史輝煌 獲評「中華姓氏文化望族名祠」
    「我們後庫陳氏家廟歷史非常久了,出了很多名人……」日前,晉江安海鎮後庫村民陳永培撥打了晉江經濟報熱線82003110說。記者也於近日走進陳氏家廟探訪。  「不久前,家廟剛剛被評為『中國望族名祠』。」
  • 晉江盼盼食品老闆蔡金垵與一顆小土豆故事,安海出了二個越南皇帝
    35年前,晉江安海人蔡金垵隻身到上海,身上的200元還是東拼西湊而來的,當時,他販賣銀耳。作為盼盼食品創始人、董事長、總裁,蔡金垵日後回憶說,從上海八一七食品廠拿下10800元訂單那一刻,整個人都興奮得懵了!站在路邊吃了一塊西瓜,是甜是鹹都吃不出來。
  • 【直播】安海端午不一樣,文化+創意High翻天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到來,安海為咱厝人民準備了一場文化盛宴,第十屆海峽論壇——晉江市(安海)第七屆兩岸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於6月16至24日隆重舉辦。  據悉,舉辦本次活動旨在更好地與融入「一帶一路」和泉州「東亞文化之都」「海絲先行區」建設,保護、傳承和展示晉江特色民俗文化,做大做強兩岸文化交流品牌,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升安平橋景區建設,全力打造人文旅遊目的地。  本次活動以「兩岸兩安平」為主題,共設有八大項目,內容精彩豐富,亮點紛呈。
  • 晉江安海:專注盆景培育 培養新農人
    專注培育盆景21年的晉江安海鴻江盆景植物園,正在為培育專業的新農人努力著。一走進晉江安海鴻江盆景植物園,各式的盆景映入眼帘。而最吸引人注意的,要數這個巨大的盆景了。據了解,這一盆叫做閩海雄風的盆景,是該園的鎮園之寶。
  • 【文化的陣頭】18.朱氏三代與安海閩學開宗(二)
    73頁:「柯述之孫柯翰字國材(1116-1176)原居泉州水溝巷,紹興元年(1131)隨父親柯元曾徙居安海,就讀於「鰲頭精舍」(後為石井書院)。翌年朱熹父親任石井鎮(安海)鎮監並在書院講學。柯國材長朱熹14歲,同在書院讀書,因而又稱學兄學弟」。注22、參見清孫爾準《福建通志•卷七十三•經籍》:「《經解》柯翰撰。柯翰,柯述孫」。
  • 【安海那些事】安海,原來不叫安海.
    「水村雞犬連鮫室,賈舶帆檣壓蜃樓;歲歲漁鹽千萬戶,馮夷擊鼓海童謳」,一個「人戶且十餘萬,詩書冠紳等一大邑」,各業興旺的海港大市鎮。而安平港則與浙江雙嶼、漳州月港,同為祖國東南沿海三個民間私貿名港。崇禎三年(1630年),鄭成功七歲時被接回安平授業,教諭「忠君愛國」思想,習讀兵書,演練武藝,在安平生活、學習15年;接著奮舉義旗,安平更成為他抗清基地,直至最後同清兵談判決裂於安平報恩寺,又在此堅持戰鬥10年。可以說,鄭成功的青壯年時代,都是在安平度過的。
  • 晉江安海龍山寺欲編志書 向社會各界人士尋資料
    就像千年古剎晉江安海龍山寺,這一座福建省為數不多的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還存在著諸多未知之謎———到底寺廟建於哪一年?千手千眼觀音為何和傳說中的相差了幾百年?龍山寺在臺灣到底有多少分爐?……這些問題至今都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 晉江市區至安海公交線路將加密 公交樞紐或明年底建成
    晉江市區至安海的公交線路將適時加密  交通問題是當前制約安海市政服務水平提升的主要瓶頸。儘快改變公共運輸密度低、線路少的狀況,扭轉交通堵塞、群眾出行不便等市政被動局面,在安海鎮黨代會、人代會期間,是代表們最大的呼聲之一。這個「老大難」問題,有望在晉江安海公交樞紐站建設投用後得到緩解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