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掌故】鄭成功與安海

2021-01-18 海峽之聲網

    (海峽之聲記者 黃偉華 江德能 鞠先鶴)晉江安海鎮在明朝時稱「安平鎮」。而在海峽對岸的臺灣臺南,也有一個安平鎮。兩岸雙安平,無言地述說著兩岸的歷史連結和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傳奇故事。

    安平是鄭成功青少年時代讀書成長的地方,也是他反清復明和驅逐荷夷收復臺灣的起事基地。從1630年到1655年,鄭成功都是以安平為家,在這裡讀書,在這裡生活,在這裡戰鬥。

  據《安平志》記載:「安海瀕海,山水之區,土田稀少,民業儒商,又經二朱先生過化,是以科第之盛,宋元於今……惟其文物之盛,故稱海濱鄒魯。」「這是說,安海是一個儒、商並盛的地方。」晉江文史專家粘良圖說,「鄭成功在安海呆了二十幾年,安海的儒、商之道對他一生影響極大。」

  鄭成功自童年起即接受儒學教育,他曾自敘:「初識字,輒佩服《春秋》之義。」十五歲時,鄭成功補縣學生員,二十一歲時進入當時國家最高教育機構——南京國子監,師事明末大儒錢謙益。

  清順治三年(1646年)10月中旬,鄭芝龍降清,鄭成功不願從父投降,乃避走金門。11月,清兵突襲安平,鄭成功母親田川氏不堪受辱身亡。鄭成功恨父降清,痛母慘死,乃以「招討大將軍」名義,誓師反清。「移孝作忠,忠君愛國,當鄭成功拉起抗清隊伍後,他的言行更證實他是篤誠的儒教信徒。」粘良圖說。

  鄭成功成長於安海,其父鄭芝龍本為海商,被明朝廷招撫後仍以商業維持所擁有部隊的給養。在這種社會環境和家庭氛圍中生活,耳濡目染,使他吸收了安平商業文化、商業知識。粘良圖說,「安平商人有通商外洋的傳統,在商言商,不恥言利;勇於開拓,不怕風險;對外開放,平等交往是其顯著的特點。」。

  安海型厝至今流傳有「國姓姑」的說法,相傳鄭成功少年時曾與型厝顏姓一富家子弟賭博,那富家子屢賭屢輸,家中的田宅都輸給了鄭成功,已無法翻本,然而心中不服,放話說:「有本事你就把田宅扛走。」鄭成功一想也是,田園屋宅雖贏到手,畢竟在別人的地盤上,如何經管?於是他乾脆讓一個堂姐妹嫁到型厝,將贏得的田園屋宅作為陪嫁送給她。鄭成功的這位姐妹便成為型厝的巨富,因鄭成功的關係,族人都稱她為「國姓姑」。因此,人們都佩服少年鄭成功的商業智慧。

  1659年,鄭成功北伐失敗,困守金廈,恰有臺灣通事何彬前來獻圖,勸攻臺灣。鄭成功認為,臺灣沃野千裡,足以「暫寄軍旅,養晦待時」,毅然親率將士收復臺灣。粘良圖說,「這種經濟眼光,奮勇進取的精神,正是對安平商人勇於衝風突浪,開拓進取精神的發揚。」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以藩王的身份繼續奉明朝為正朔,把臺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將明朝的政治制度移植到臺灣,舉辦儒學、開化教育,興辦水利、獎勵耕織,同時採取對外開放的商貿政策,從而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發展。因為收復和開發臺灣,鄭成功不僅被臺灣民間尊為「開臺聖王」,更成為中華兒女世代尊崇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因得安海文化的哺育而成就其偉業,安海鎮也因鄭成功這位民族英雄而增添光彩。如今,鄭成功少年讀書處——星塔的旁邊,興建了成功小學,安海東西走向最長、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大街被命名為成功路。安海人民藉此表達了對鄭成功的無限崇敬。

相關焦點

  • 初探安海民族英雄鄭成功故居的具體位置
    「朱」,指朱松、朱熹、朱在祖孫三代對安海進行理學「過化」,使安海成為「閩學開宗」之地;「鄭」,指 「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安海為基地進行,讀書、習武、反清復明。鄭成功後轉戰金廈繼而收復臺灣。在永曆十五年辛丑(1661)五月初二日,鄭成功為紀念生活二十五年之久的故鄉①——安平鎮,「改臺灣為安平鎮。……從此『臺灣』改稱『安平』,而『臺灣』一名嗣後演變成全島總稱②」。
  • 【安海那些事】安海,原來不叫安海.
    這是主人鄭氏昔日為紀念其先祖由南安石井遷居安海,喜鄰朱熹父子講學處「石井書院」(即「朱祠」),及崇仰先賢鄭成功收復臺灣時,即將登陸赤嵌城,改名為「安平」等光輝業績而作的祈望光前裕後、代代相傳的宅門聯。聯中所云「雙石井」、「兩安平」,正道出安海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的一頁。 閩南名鎮安海,歷史悠久。灣海、安海、石井、安平、鴻江,都曾是她的古地名。
  • 晉江安海入選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  安海民俗旅遊文化節上,水上抓鴨萬眾矚目。(陳起拓 攝)­  古韻安海 深耕傳統文化­  歷史名鎮、經濟強鎮、文明城鎮安海於公元1130年建鎮,至今已有886年。在這之前500年,傳說東來的印度僧人一粒沙,歷8年雕就1008隻手眼的千手觀音佛;在這之後8年,安海人又開闢另一個偉大的工程——修築橫跨五裏海域的安平橋,歷14載方成。
  • 晉江安海新型城鎮化建設亮點:鎮級小城市的人文大格局
    人民網晉江6月28日電(記者 林長生)去年,安海被確定為福建省「鎮級小城市」培育試點。在福建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類似於臺灣歷史文化重鎮「鹿港小鎮」的安海,在未來的日子,怎樣煥發自己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特色?  「人文安海」建設是安海的著力點。
  • 安海衝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去年5月份,安海鎮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目前,正緊鑼密鼓地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港的南港,安海港海外交通貿易起自唐宋,明末清初達到高峰,繁榮至民國。安海是得天獨厚的800年濱海貿易市鎮,有多處歷史建築集中成片的區域,完整地涵蓋了長橋、名寺、古塔、渡頭、街巷、書院、民居等遺存。
  • 福建南安的一個鎮,入圍「全國千強鎮」,是鄭成功故鄉
    石井鎮歷史悠久,其鎮名來自境內白鶴山下的天然石井, 宋代設有石井津,範圍包括安海、東石、水頭,石井鎮文化基礎深厚,其中最有名的標籤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鎮內有鄭成功紀念館,是泉州的景點之一,1962年在鄭成功故鄉石井鎮鄭成功紀念館建設「鄭成功紀念館」,1981年在鰲峰山建設新館,館內陳列鄭成功玉衣、鞋等重要文物200餘件。
  • 知道閩南的你,了解安海嗎丨故鄉
    泉州歷史上的八大商人——唐朝的林鑾、宋朝的黃護、明中期的李五、明末的鄭芝龍、鄭成功,清末的伍秉鑑、清末民初的黃秀烺、民國的陳清機,他們的名字串起一條綿延千年從未斷絕的海絲之路,這中間,還穿越了明清的五百年海禁。而這些人,大多出自泉州港南港——安平港。這八個名字代表的,是一個古老的海上商幫曾經創造過的巨大財富。
  • 晉江安海:專注盆景培育 培養新農人
    專注培育盆景21年的晉江安海鴻江盆景植物園,正在為培育專業的新農人努力著。一走進晉江安海鴻江盆景植物園,各式的盆景映入眼帘。而最吸引人注意的,要數這個巨大的盆景了。據了解,這一盆叫做閩海雄風的盆景,是該園的鎮園之寶。
  • 鄭成功紀念館、安平橋、蔡氏古民居一日遊
    08:30前往南安石井【鄭成功紀念館】。鄭成功紀念館及碑林位於南安市石井鎮西側,距南安市區45千米。紀念館總面積達3000平方米,是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三進宮殿式建築,分前、中、後三部分展廳。鄭成功紀念館介紹英雄一生的豐功偉績。
  • 福建省晉江市(安海)第七屆兩岸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舉辦
    福建省晉江市(安海)第七屆兩岸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舉辦 2018年06月21日 08:4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21日泉州訊 17日至
  • 歷史解密:鄭成功的兒子與乳母私通生子,氣死鄭成功,原來是遺傳
    但是,他的家人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尤其是他的老爹和兒子,這兩個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但是私人品德卻是和鄭成功差了十萬八千裡。最後,鄭芝龍跟隨商船來到了日本,並且結識了日本一個島主的女兒,這才有了鄭成功這個兒子,一段風流韻事導致了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出生,也是奇妙的緣分。鄭成功的個人品行十分端正,可能他都以事業為重,而且形勢艱難,根本沒心思去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但是鄭成功的兒子就不一樣了。
  • 少年醉心安海古鎮 繪製《安海手繪地圖》
    但一說出他的網名,不少經常混跡泉州各大論壇的年輕人便會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孤行者」,安海鄉土文化的擁護人,《安海手繪地圖》的策劃者。從那以後,他便開始了走街串巷的日子,只要一有空,就用拍照或是畫速寫的方式,把安海的古路、古蹟都保存下來。「我發現,記錄的速度根本趕不上拆遷的速度,每次回去安海就會發現,又有建築被拆掉了。」  去年9月,許著華在泉州的創意市集上認識了插畫家吳少鵬,兩人一拍即合,決定把許著華這幾年整理出來的安海古街資料,繪製成《安海手繪地圖》。
  • 美圖美文回顧晉江市(安海)第四屆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
    ­  在草長鶯飛、迭翠繽紛的季節,晉江市(安海)第四屆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盛大開幕。­  海峽風情嗦囉嗹——安海端午嗦囉嗹習俗,亦稱「採蓮」,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千百年來,採蓮流行於泉州城鄉,並傳播到臺灣等地,至今唯有古鎮安海仍然完整地保留。
  • 鄭成功為何在日本也被尊稱為民族英雄?丨中日歷史
    鄭成功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也是聯繫兩岸的重要歷史人物。他高舉反清復明的大旗,曾經控制了中國東南半壁江山;他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被奉為「開臺聖王」。為何在日本也被尊為民族英雄?他的塑像遍及各地,真實面目卻鮮為人知。
  • 安海!
    近日,記者從晉江安海鎮政府了解到,安海鎮順利通過泉州市小城鎮辦、泉州市新型城鎮化辦、泉州市委編辦、泉州市財政局、泉州市資源規劃局等相關部門的考評,榮獲「2019年度小城市培育試點建設考評優秀單位」。據悉,安海鎮下轄42個村(社區),戶籍人口12萬人,常住人口21萬人,是歷史名鎮、人口大鎮、經濟重鎮、文明城鎮,位列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29位,名列全省前茅。2016-2019年連續四年獲評泉州市小城市培育試點建設考評優秀單位。
  • 【習俗】安海中秋燒塔仔 你可了解?
    2011年以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顏呈禮先生為主要負責人,聯合安海多個協會和民間社團,發起了一項中斷了四十多年的民俗活動
  • 歷史名人人物雕塑鄭成功;探詢他的事跡探聽他的人生
    要找到兩個歷史人物,又利用諧音,完成這個對偶句,實在不易呀!但鄭成功聰敏過人,很快就想出了下聯:「八音齊奏,笛清 難比簫和。」語音一落,滿座叫絕。原來這也是個雙關語,表面上說是笛聲清脆但比不上蕭聲和諧,實際上「笛清」暗指宋仁宗駕下的大元帥狄青,「簫和」暗指協助劉邦治國平天下的丞相蕭何。其真意是「武將難比文官」。
  • 【文化的陣頭】18.朱氏三代與安海閩學開宗(二)
    [20]以上充分說明安海在唐宋時期,已經是泉郡經濟文化、海交、商貿重鎮,同時也是構成安海「閩學開宗」歷史地位的文化底蘊及經濟底氣。作為安海人我為此悠悠然而沾沾回眸。鑑於安海高氏先祖高惠連,涉及北宋改革派(新黨)王安石、呂惠卿等要員,而在歷史上遭受諸多不公。這個不公同時埋沒諸多安海高氏鄉賢,但也為今後深耕高氏人文留有餘地。從朱熹題《有繼》,讚譽《高氏家廟》,是否也有雙重寓意:1、安海高氏自先祖高㙱、高鑌、高鎰、高淳至高惠連、高伉、高禾、高溉等代有名士;2、自朱松監鎮安海至朱熹屢過安海,高氏代有門人。
  • 民族英雄:鄭成功
    北伐軍如能收復南京,對各地豪傑無疑是一巨大鼓舞,對正在西南地區浴血苦戰的李定國軍是一巨大支持,對清王朝則是一沉重打擊,那麼,鄭成功就完全有可能在江南站穩腳跟,即使不能完成他「肅靖中原,以建大業」(《先王實錄校注》永曆十三年條)的宏願,也完全有可能保留東南半壁江山,再創建一個新的江左朝廷,與北方的滿清政府相抗衡。儘管歷史不可能假設,但鄭成功因驕傲輕敵而功敗垂成,這實在是一個深刻的歷史教訓。
  • 尋找閩臺碑匾回望安海郊商
    ,昔日安海與鹿港卻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繫。記得那天下午我來到鹿港龍山寺,剛步入寺中,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撲面而來,仿佛置身在家鄉龍山寺,海風一樣急促,讓寺中紅色燈籠在風中恣意旋轉,無聲告訴我,鹿港龍山寺香火是安海龍山寺分爐而來,結構也和安海龍山寺很是相近,整座寺院朝向坐東向西,表示遙向泉州安海祖庭恭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