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西湖畔展出,志在「西湖」,又不僅在「西湖」的展覽。
2017年3月21日,「西湖志:王公懿 / 嚴善錞作品展」在毗鄰西湖的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現場展出兩位先生有關西湖的經典與新作,宣紙、絹、銅版、雁皮紙、木版等多種材料交織的展廳內,柳、桃、石、荷、雪、橋、樹、山、影、湖等共築的畫卷徐徐展開,靈動又紮實。兩位參展藝術家王公懿與嚴善錞的作品分別佔據美術館上下兩層空間,面貌差距頗大但又內有關聯。
「西湖志:王公懿 / 嚴善錞作品展」開幕式現場嘉賓
中國美術學院黨政領導錢曉芳、許江、胡鍾華、王贊、孫旭東、劉正、姜玉峰、杭間、高世名,應達偉,副院級領導宋建明,參展藝術家王公懿、嚴善錞,中國美術學院老教授趙宗藻、林康華、甘正倫、吳山明、鄔繼德、朱維明、陳聿強、陸放、陳之川、原招生辦主任張遠,教學單位及職能部門負責人,繪畫藝術學院師生,媒體記者及藝術愛好者們出席開幕式。
「西湖催生著藝術的誕生,藝術又孕育著西湖生生不息的美。『西湖志』,何為『志』?心記也,他們的『西湖志』,不是畫西湖的某一片湖山,某一道風光,而是記寫心中對江南美學的一種追求。」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不禁感嘆:「他們描繪的不僅是西湖,更是西湖的無常。」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致辭
許江表示,王公懿老師在上世紀80年代初,以一套《秋瑾組畫》名貫中國,這套木刻即重建了中國美術學院版畫在新時期的高度,又開創了中國文化傳統活化的秉志取向。此後,王公懿老師以其奔放的藝術個性,行走天涯,在世界藝術創作,舉辦展覽,創作浩瀚的作品。2010年,在此地舉辦過一次個展,展覽從大型裝置到水墨繪畫,都是要表現水墨偉大的詩意。
嚴善錞老師是以藝術評論名士,策劃了很多展覽,但他別具匠心,一直堅持版畫創作,多年前,曾有幸於深圳的版畫工坊見到嚴善錞老師進行創作,嚴老師非常小心、專注的進行他的藝術創作,他用觀察水墨變化的一樣的眼光來觀察銅版畫油色的變化,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許江覺得,嚴善錞老師的畫中潛伏著一種綿長的愛,抽絲剝繭般的細微體驗。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贊致辭
王贊表示,王公懿、嚴善錞兩位先生是中國美術學院院培養出的資深教授和著名藝術家,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也是美院學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文獻資料。兩位老師一直關心著母校的版畫系的教育教學,近幾年來多次受邀在版畫系講座和工作,將自己教學和創作中積累的大量實踐經驗與思考成果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母校版畫系的年輕學子們。為此,中國美術學院教師發展中心聘王公懿、嚴善錞兩位先生為教師發展中心的指導老師。
王贊還代表學院感謝兩位先生的無私捐贈。此次展覽,兩位先生都捐贈了自己的代表作品,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向學習、工作過的母校表示了崇高的敬意。
王公懿老師向學校捐贈版畫作品《秋瑾組畫》原版共8件,並向母校捐贈了展覽中的一套版畫作品及展出作品當中的部分作品。《秋瑾組畫》作品為王公懿讀版畫系研究生時的畢業創作,曾獲得青年美展金獎。嚴善錞老師將本次展覽的全部版畫作品以及部分其他作品捐贈予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其中版畫作品共180件。
王公懿致感謝辭
王公懿在致辭中感謝母校給自己和嚴善錞老師一個匯報自身的創作和學習的經驗的機會。她說,「中國美術學院是我們的母校,在這裡學到的一切都使我們終身受益。同時也感謝林風眠先生、潘天壽先生等老前輩留下的藝術遺產。感謝給我們以教誨的所有老師,導師趙宗藻先生、林康華先生以及趙延年先生,感謝與我們共修的同學。」
本展既是常規意義上的藝術家聯展,又因王公懿與嚴善錞亦師亦友的關係可視為某種藝術家式教學的成果展。開幕第二天,兩位年輕策展人閔罕與劉瀟還將分別帶領各自領域的學生在展廳內和兩位藝術家直接對話,教學在展覽中落地,既是踐行,也是某種傳承。
策展人之一閔罕致辭
「作品本來的原貌與材質被用心地放置前線,非常直接地面對觀看者,作品本身得到足夠尊重。」閔罕表示。作為「西湖志」首展,王公懿與嚴善錞可謂誠意甚足:王公懿創作了系列新作,嚴善錞則在原有基礎上持續精進。對他們而言,「西湖」既是客觀對象,也是主觀寄託,更像某種藉口,成為個體抒發的宣洩口。策展亦夠真誠。據劉瀟透露,「西湖志」是一個持續性展覽項目,接下去將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據此進行多樣演繹。
國美美術館副館長餘旭鴻主持開幕式
展品本身亦非寫生之作,而是藝術家的記憶和身體對西湖感知的洞察與再現。經歷千餘年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演變,「西湖」早已脫離最基本的對象意義,成為某種豐富指向的景觀性存在,既是對象,也是心象,藝術家們對西湖的記錄和以西湖為志氣抒發的場景,承載著更多細節與含意。他們的西湖山水,凝練了人們對自然界諸多的當代觀看與欲望。
他們書寫的「西湖志」信手拈來,恰到好處;有所用心,超出言外。
我們心裡的「西湖志」與其共鳴,又有不同;心有戚戚,感同身受。
▌真俠客
本次,王公懿展出的大部分是新作,「這個命題(西湖志)是高世名副院長給的,對我來說其實蠻難的,因為要在美國那樣一個冰天雪地的環境裡畫西湖,這與我原來那種日記式的創作方式有一點距離。當時因為不知道(展覽)場地多大,就拼命做。」
點睛絹草|王公懿
被譽為藝術圈清流的王公懿特別真,遠離中國的她獲得了觀看中國以及面對自己的極佳位置,這種合適的距離感使她由最初面對社會的悲憤疾呼而返回內心自省,將藝術變成為自身修煉的「日課」,這種歷經洗滌而愈顯沉實豐足的美感體驗,不露痕跡地融進到她日後的創作中。
「這種回望與時代沒關係,和你的血液有關係,我在國外生活了這麼久,生活方式和外國人沒有差別,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但骨子裡就是中國人,看到中國的古畫愛的要命,雖然並不是懂多少道理,但是沒有辦法就是愛的要命,所以中西合璧不是刻意,我們就是中國人,而且有時候越遠離祖國越愛它,就好像魚在水裡的時候不感覺自己在水裡,一旦被撈出來擱在旱地裡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是在水裡,特別渴望水。」她在不斷地尋找可能性,不斷地想要掙脫自我或賦予的枷鎖。
面對過去,她也不會刻意避免,如木刻組畫《秋瑾》一站成名後,王公懿在2014年創作的作品中依然表現了對傳統技法的繼承與揣摩。面向未來,她更是大膽嘗試,如她用木炭和蠟筆非常直接地在絹上「畫」,遠看,整體亮眼,近看,直接豪爽,沒有廢話,情感直接表現,但絕非表現主義般的「宣洩」,而是情感正常的流露,沒有表演性質的切入,讓人既感動又舒服,而不是擊倒或鎮壓,簡單而言,這是一種十分舒服的觀看感覺。「絹」是王公懿一直很喜歡的材料,「因為『絹』很有中國氣息,它很雅,可我又不是畫工筆,對材料我一直不是很刻意,但『絹』有它的魅力,墨、丙烯等都可以和它結合,很包容,我喜歡用,用的好不好我也不知道,我不太講究材料,只是表達,什麼東西需要用就用上去,它也就會接受。」
斜影|王公懿|69 x 90.5cm|木刻版畫
她很多畫都是持續地畫,每次改完,她都會標註上修改時間,因此在她畫面的邊角處,往往會出現好幾個時間段,「我的經驗是從來不扔畫,過一段時間再打開看看,哎,加點東西,很好啊。沒有一張畫是不能畫好的,只是你沒有完成它,這是我的經驗。」比如有張畫,她在2006年畫上了最初的藍色,2015年最終完成,花了9年的時間,「丈二的尺幅,畫的時候也很吃力,但是我很喜歡,這次就拿來了。」
溫莎藍系列|王公懿
對她來說,西湖既是藉口又是對象,「因為西湖是特別南方的東西,我是北方人,到了西湖覺得好溫柔啊,非常詩意,很好,但和美國比又不一樣,覺得西湖又小了一點,嚴善錞是杭州人,他就愛死了西湖,我沒有愛死,但我還是喜歡,我畫西湖沒有任何的虛情假意,是真情實意地畫它。」
「所以對於年輕人,我特別想說的是,甭管遇到什麼事都要特別坦然地接受它,壞事最後可能是很好的結果,這不是道德上的說教,而是事情發展的某種際遇,都無所謂,就隨波逐流地跟著它,所以我的作品都是日記,它記錄我這段這樣,那段那樣,我喜歡畫畫,沒有刻意,它是我唯一宣洩和表達的手段,我自然而然就做了,沒有想刻意地迎合什麼,或者要怎樣。」
▌真文人
嚴善錞是杭州人,為七十年代末學院開放以來第一批畢業的藝術家。近十年來,一直著力於通過蝕刻版畫與綜合材料繪畫描繪西湖,自成一套古雅、清靜與溫潤的創作語言。「這次首次公開展出了他的一批亞克力作品,由丙烯材料創作而來,是對他那批銅版作品主題的回應,在機理、材質等手法方面有一定的延續。」閔罕十分推崇嚴善錞的文人氣質:「他的作品中『景』是重複出現的,這和他的心象有關。」
湖上N0.05|嚴善錞
嚴善錞在本次展覽的策劃上著力頗深,如王公懿二樓圓廳內作品懸掛展示的方式就源自嚴善錞的建議,「都是他的主意,非常好。」王公懿直言稱讚,嚴善錞視為份內。而「前些年,王公懿老師向我介紹了一種她從法國的一個版畫工作室學來的銅版畫技法,我覺得與珂羅版的氣質有相似之處,我就將它做了些改進後,用來創作我的《西湖》系列。」二人真誠相對,讓人羨慕。
作為對展覽主題「西湖志」的再思考,以及自我母題的深入推進,嚴善錞此次帶來了一眾新作,位於一樓圓廳內,將原先銅版之作「西湖」用丙烯再作於相對尺幅更大的板上,視覺感與空間性產生了微妙又有趣的變化,而一樓方廳內則集結了其頗具代表性的銅版之作,兩處空間交相呼應。
湖上N0.06|嚴善錞
嚴善錞的作品不是對西湖的龐大敘事,而是對一花一石、一葉一捲雲的細節描繪,簡單而富有詩意。作為兒時最親切的「玩伴」,「西湖」是他最親近的記憶之源。即便身在他鄉,這些回憶仍提供無限創作靈感。對於嚴善錞來說,西湖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記憶,「今天的西湖與我們小時候還是有點兒不一樣。不光是景觀不一樣,看景觀的方式也不一樣。我們過去都要上山、下湖去感受西湖,那種感覺與現在旅行團的走馬觀花完全不一樣。我們當時更多的是爬山,到山上去看,那樣你就可以看西湖的一個全貌,西湖與一個城市的關係。」
西湖•西山01|嚴善錞|13 x 19.5cm|2015
嚴善錞是用「純真之眼」去觀看世界,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世界。通過西湖這方天地,他在尋找千年來中國文化的雅趣與自信。
本次展覽中國美術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主辦,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版畫系協辦,將持續至4月1日。
西湖志:王公懿作品展 / 西湖志:嚴善錞作品展
◎開 幕:2017年3月21日(周二),上午10:00
◎展 期:2017年3月21日—4月1日
◎地 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杭州市南山路218號)
◎主 辦:中國美術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協 辦: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版畫系
◎學術主持:高世名 / 餘旭鴻 / 王 霖
◎展覽總監:佟 飈
◎展覽支持:趙 輝 / 夏商周
◎策 展 人:閔 罕 / 劉 瀟
文|鄒萍 張同芳
攝|申博 周紅
編輯|廖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