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五人帶去新生 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鄭州12月13日電(記者王爍)「看到了嗎,媽媽,您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真為您感到驕傲!我感覺您還在世界上某一個角落裡生活著,還在我身邊,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更好延續。」日前,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邊夢涵完成了母親的遺願,對其器官進行捐贈。邊夢涵母親捐出的5個器官將為5人帶來新生的希望。

與親人告別,以這樣一種方式

「感謝你們為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做出的貢獻。」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邊夢涵籤署了器官捐獻登記表,接過這張登記表後,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深深地向她和她的親人鞠了一躬。

「我覺得媽媽並沒有離開,她在其他5個人的生命裡換了一種方式活著,也用另一種方式愛著這個世界,守護著我。」當得知母親的器官可以為5個人帶去新生的希望時,邊夢涵哽咽地說。

12月8日上午,邊夢涵的母親從鄭州人民醫院ICU病房轉入手術室,在進行器官獲取手術前,醫務人員為她舉行了告別儀式,在這裡,她捐獻的兩個腎臟、一個肝臟和兩個眼角膜將被仔細摘除,通過國家器官捐獻分配網絡,分配給5名等待已久的患者。

完成器官捐獻之後,邊夢涵母親的遺體被送出手術室。早已等候在手術室外的邊夢涵,將手中潔白的百合花束輕輕放在母親胸前,俯身低聲說,「媽媽,我會好好活下去,好好完成學業。」

命運多舛 突發腦出血死亡

捐獻者陳女士是河南安陽某單位的退休職工。說起陳女士,她的家人都用命運多舛來形容她的一生。

陳女士曾經有一位女兒,孩子十幾歲時,得了骨癌去世。44歲時,她又高齡生下了小女兒邊夢涵。邊夢涵12歲時,陳女士的愛人得了腦梗死,在床上躺了兩三年後不幸去世,只留下了她跟女兒相依為命。

退休後,女兒要上學,兩人也要生活,陳女士就在所住小區內開了家老年活動中心謀生,平時供大家休息娛樂。

因為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陳女士的身體一直不好。2年前,她因突發腦梗死,開始定期住院療養。發生腦梗死後,陳女士非常注意自己的身體,也一直積極鍛鍊。11月26日,意外還是發生了。陳女士突發腦出血昏迷,雖然醫護人員盡力搶救,但終因發病較急,腦幹出血、高血壓等問題搶救無效,陳女士被診斷為「腦死亡」。

以愛的名義傳遞生的希望

醫生告訴家屬,雖然陳女士已經腦死亡,但其身體其他器官完好,這種情況很適合器官捐獻。

「媽媽生前看到器官捐獻的公益廣告,曾說過器官捐獻者很偉大,自己死後也想器官捐獻。」邊夢涵說,作為一名醫學生,她很清楚腦死亡意味著什麼,「既然媽媽已經回不來了,不如換一種方式,讓媽媽幫助其他人延續生命。」

對於捐獻器官一事,邊夢涵的小姨表示理解和支持。她說,他們姐弟四個,邊夢涵媽媽是老大,性格一直很開朗,也很樂於助人。「既然大姐回不來了,捐獻器官也算是造福他人。」邊夢涵的小姨說。

經過一番思想掙扎,邊夢涵跟小姨、舅舅一起做了這個決定。因為首診醫院所在的區域屬於鄭州人民醫院器官捐獻的分管服務範圍,所以,他們隨後聯繫到了該院器官移植中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喬良偉,得知情況後,喬良偉隨即趕往安陽。

11月27日,陳女士轉入鄭州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進行器官捐獻前的準備工作。而經過該院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專家的兩輪檢查判定,陳女士被確認腦死亡,符合器官捐獻的條件。

鄭州人民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曲青山介紹說:「陳女士捐獻的兩個腎臟、一個肝臟、兩個眼角膜將根據中國人體器官分配系統,捐獻給有需要的患者。」

據了解,器官移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質量的有效手段。從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後的器官捐獻已成為我國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合法來源。

「希望有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器官捐獻的隊伍中來,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救助,讓更多的生命得到延續。」曲青山說。

相關焦點

  • 他走了,卻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他走了,卻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2020-09-01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女子突發腦幹出血被診斷為「腦死亡」她走了為5人帶來了新生
    醫生為陳女士舉行告別儀式「我的媽媽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為她感到驕傲!希望她的生命能在別人身上得到更好的延續。」小邊含淚告別的媽媽,是因突發腦幹出血死亡的陳女士。12月8日清晨,陳女士的遺體被送進鄭州人民醫院手術室,她捐獻出了自己的肝腎和眼角膜。這些器官,將根據中國人體器官分配系統,為五位患者帶去新生。
  • 愛的延續:河南一名器官捐獻者將為5人帶來「新生」
    孫芸昊 攝  中新網鄭州12月9日電 (李明明 韓章雲)「媽媽,希望您的大愛能夠延續。」8日,河南省安陽市居民小邊(化名)在籤署已故媽媽的器官捐獻材料時說,能讓媽媽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也是她的「生前所願」。  12月8日,來自河南省安陽市的陳女士,因突發意外腦死亡,家屬忍痛決定進行器官捐獻,將為5名患者帶來「新生」。
  • 她走了,新的生命從23歲開始
    12月4日上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護士於媛媛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3歲……>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於媛媛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將使2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媛媛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不同的人生
  • 生命接力!她走了,捐出腎、肝、眼角膜為5人帶來新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當生命逝去,該用什麼方式延續愛與希望?12月8日上午,被診斷為「腦死亡」的63歲女士陳相果在鄭州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捐獻出的兩個腎臟、一個肝臟、兩個眼角膜為五位患者送去新生。記者在手術室外看到,陳相果的女兒夢涵面色悲痛,一提起媽媽便不由自主地落下了淚,「我也是學醫的,知道腦死亡代表媽媽已經救不回來了,不如換一種方式,讓媽媽幫助其他人延續生命,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安慰。」
  • 夜讀|所有失去的,都將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05:45來自瀟湘晨報所有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來自河北工人報00:0005:45# 只要不忘,未曾離開#人生怎樣才算離別,那大概是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次年,小男孩的媽媽去為他掃墓時,他墓碑上正停著一隻知更鳥。媽媽嘗試呼喚了下,知更鳥竟然乖巧地停留在媽媽的手掌上,媽媽哽咽地問知更鳥:「你要走了嗎?」知更鳥在媽媽手上輕啄了一下,就飛走了。
  • 告五人新歌《說我愛你的一百種方式》歌曲歌詞
    專輯介紹:《說我愛你的一百種方式》所有情歌唱腔我都模仿即使別人的歌不能讓我盡情唱也不管也不想只記得我眼中 曾為你傾翻的海洋七十億張面孔交會我們在人海中四目相對命運或許站在我們這一方也可能從來都沒有解網易雲音樂聯合納吉音製作,全新企劃「與少年他」
  • 愛的另一種方式
    愛的另一種方式,狹義上指不同條件和環境下的愛;廣義上指向無法回望的時間。所有的人和事物在時間裡,都像它的神經末梢,過於敏感,由細微處傳達出無與訴說的悲傷。感嘆在空氣裡消散,人多麼渺小無奈?在不斷地變化中,在每一次回望裡遁於無形。
  • 新生,傳承中的生命禮俗
    本篇紀錄片從孩子的新生出發,講述父母承載在禮節之中的愛、事物以及情感。新生喜悅分享本就是串聯名詞二、苗族背兒帶孩子出生下來,父母與之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肌膚接觸,貴州當地的每個家庭,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孩子的接觸和陪伴。
  • 生命的另一種精彩活法,你知道是什麼樣的嗎!
    "我參加大鵬美術學院四合一繪畫近8個月,完全的小白,學習了素描,水粉,水彩,進步飛躍,已經73歲的我,終於找到生命還有另外一種精彩地活法玫瑰。晚年生活的充實,快樂,成就感填補了往日的空虛。
  • 安陽退休女工身後捐獻器官 為五人送去重生希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餘華  「看到了嗎,媽媽,您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真為您感到驕傲!我感覺您還在世界上某一個角落裡生活著,還在我身邊,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更好的延續!」
  • 20歲青年挽救了7條生命,卻是以這樣的方式……
    經過國家網絡供體分配系統   分別分配給了全國不同的受者   無錫人民醫院一位   重症塵肺病人得到了雙肺   獲得了新生   病人計劃今天  因為難得的多器官捐獻   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挽救   無錫人民醫院的多位醫生   也發出了感謝
  • 這是一支一個人的籃球隊,卻是七個人生命的延續
    清明特別策劃 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因短暫和僅有一次而顯得寶貴。 葉沙,一名愛籃球的16歲少年,2017年4月27日,因突發腦溢血不幸離世,父母捐獻了他的心臟、肝臟、肺臟、腎臟、眼角膜,幫7人重獲新生。
  • 生命中所有失去的,終將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許多時候,我們還沒來得及告別,卻成了生命中最後的別離。人生就是這樣,我們一路前行,也在一路失去。就像能量守恆定律所說明的一樣,物質和能量都是不會憑空產生或消失的,只是在進行轉移和轉化,我們人也不例外。但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我們希望為您推薦以下優質公號,助您一路前行,重獲曾經擁有的美好。
  • 療愈電影《和種》:無事可聞的延續
    此時,李明攀和他的一眾夥伴已在大別山腳下進行自然農耕,古法種植水稻數年,同時將鄭山村一所停用小學改建為一處院落,隨後三七生先生為此處取名虛心谷,至此,虛心谷隱於大別山中以待八方友人。那時,我剛完成影片《無事可聞》,去時,恰巧先生也在,心生喜悅,人之氣融入行雲流水,青山鳥鳴。當時還不知兩年後我會隨緣至此,拍攝影片,開啟另一段旅程。
  • 生命在大愛中延續,8歲男童意外離世後捐獻器官拯救5人
    如果生命的樂章按下了停止鍵你會不會選擇用另一種方式讓生命的旋律得以繼續?男童生前懂事、孝順,家人以這樣的方式延續他的生命:「相信天上的他一定樂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他的器官將拯救5個孩子9日上午8時許,柳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電梯大廳裡氣氛凝重。
  • 2020: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
    要知道,這一生,自己命運之中,有些自己失去的東西,都註定會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回來。這一輩子,那麼多的紛紛擾擾,那麼多的愛恨離愁,自己都是註定的。這個世間,哪有那麼多的緣分註定呢。人生之中,一切其實都是自己所有的命中注定。
  • 夏邑縣盛莊村「熱心腸」劉向陽換一種方式讓生命延續
    「孩子自小就與人為善、樂於助人。這次,我們決定把他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是他最後一次幫助別人,也是想讓他以另一種方式活著。」2020年12月26日,劉向陽的父親劉長領說起捐獻兒子器官時,滿臉凝重。  「向陽被車撞啦!」2020年11月10日下午5點多,噩耗從浙江省海寧市傳來,這個再普通不過的農家小院,便失去了平時的歡聲笑語,劉向陽的父母匆忙趕往事發地。
  • 12個大器官移植 12個生命重獲新生
    這一天,12個生命重獲新生,還將至少讓6名患者重見光明。希望來臨,是重生的欣喜和對捐獻者的無盡感恩。捐獻器官,延續生命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我知道兒子的病治不好了,他的器官若能捐獻給別人,能救更多人……」手術室外,60多歲的龔大伯穿著一件洗得乾乾淨淨的軍綠色外套,樸實的話語中透著堅定,但淌下的淚裡仍流露出對兒子的不舍,「待會兒送手術前,能不能讓我再跟兒子告個別?」 龔大伯一家在湖南農村,村裡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
  • 23歲的她走了,卻讓兩人獲新生
    12月4日10時56分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護士於媛媛因罹患血管母細胞瘤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3歲其母親尊重女兒生前願望捐出了媛媛的兩個腎臟器官將使兩名腎衰竭患者獲得新生工作一年毅然籤署器官捐獻志願書於媛媛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