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大愛中延續,8歲男童意外離世後捐獻器官拯救5人

2020-12-18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

如果生命的樂章按下了停止鍵

你會不會選擇用另一種方式

讓生命的旋律得以繼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9月9日上午10時30分許,一架直升機從柳州市人民醫院起飛,兩輛救護車由交警開道分別趕往白蓮機場和柳州火車站,他們分別將一位8歲男童捐獻的器官送往全國各地,去拯救5條病危的生命。

男童生前懂事、孝順,家人以這樣的方式延續他的生命:「相信天上的他一定樂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他的器官將拯救5個孩子

9日上午8時許,柳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電梯大廳裡氣氛凝重。十幾位親人分別從武宣、湛江、廣州等地趕到柳州,為8歲男童小宇送行。

8時50分許,當因車禍致重型顱腦損傷、已被判定為腦死亡的小宇被醫護人員從病房裡推出來時,柳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整齊地站在病區門口對小宇行鞠躬禮,小宇的親人悲傷難耐,痛哭流涕。在家人的護送下,小宇被送往手術室進行器官獲取手術。

時間一點一點地逝去。小宇的家人慢慢將悲傷轉為了欣慰與期許。他們深知,小宇的生命已經在延續。

10時30分許,小宇的器官獲取手術結束。醫護人員拉著器官轉運箱分別奔向直升機和救護車。直升機順利起飛,救護車由交警開道趕往機場和火車站。小宇的親人目送直升機飛遠,含淚送別孩子。

警笛聲聲,警燈閃爍,領航民警爭分奪秒,完成這場與時間的較量賽,路途中過往車輛見狀也都紛紛為其讓道。這一場生命的接力跑裡,由大愛無疆的捐獻者、技藝精湛的醫生、護航開道的交警、為其讓行的路人聯合完成,用最短時間完成器官轉運,為等待移植的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8歲男童遭遇車禍

據了解,小宇是來賓武宣縣人,8月28日晚8時許,因意外發生車禍,被送往當地縣醫院搶救,小宇被診斷為車禍致重型顱腦損傷。鑑於病情太重,他被轉至柳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救治。

據柳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呂光宇介紹,小宇被送到該院時病情危重,持續深度昏迷,科室使用了呼吸機輔助其呼吸。遺憾的是,由於傷情過重,醫護人員盡力搶救,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經評估,小宇為腦死亡。

小宇被判為腦死亡後,孩子的姑婆提議把小宇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用這樣的方式讓小宇繼續活著。小宇的父母同意了姑婆的提議。9月5日,在柳州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小宇的父母籤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同意書。「小宇生前那麼善良,如果天上的他知道自己的器官能夠幫助到那麼多病危的孩子,他一定會贊同家人為他做的這個選擇。」

奉獻精神值得讚許和傳播

「器官捐獻者戰勝了生命的短暫,使生命的價值得以升華,愛得以延續,乃至永恆。」柳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潘光棟說,器官捐獻的發展程度,是一個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器官捐獻者用他們的奉獻為他人贏得生的機會,這份「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值得讚許與傳播。

對於小宇而言,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逝者「未逝」,他以另一種方式開啟了嶄新的生命之旅。感恩每一位器官捐獻者和偉大的家庭,是他們為更多的無助絕望的家庭帶去了希望,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共享」,延續這份無私的大愛。

(資料來源:志願世界、柳州人醫、柳州網警巡查執法)

謹為生命,傳遞美意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誠摯邀請您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方式如下:

微信登記:

關注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點擊「志願登記」進行登記。

網站登記: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方網站(www.codac.org.cn)進行登記。

現場登記:

前往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書面登記。

相關焦點

  • 大愛!90後小夥車禍離世,家屬捐獻器官救5人,讓生命「接力」
    2021年的第一天  天氣很冷  但人心很暖  在中山市人民醫院的手術室內  一個大愛之舉——器官捐獻手術正在進行  捐獻者是一名28歲男性,  直系親屬媽媽及姐姐提出器官捐獻的意願,她們說:「他作為退伍軍人,生為報效祖國,獻身社會,現在人要不在了,希望能讓他的生命延續在這個世界上,能為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  2020年12月29日下午,親屬籤下人體器官捐獻同意書,同意他逝世後捐獻所有有用的器官給需要的病人。
  • 大愛!阜陽「80後」外賣小哥捐獻器官挽救6人
    在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時,他的家人作出一個重大決定,捐獻器官挽救更多的人。最終,這名「80後」外賣小哥捐獻的器官挽救了6位陌生人的生命健康。 8月23日當天,包括肝臟、心臟、腎臟以及角膜在內的6臺移植手術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成功完成,百餘人移植團隊參與這場生命接力。目前,所有接受移植的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正在恢復之中。
  • 廣西8歲男童發生車禍腦死亡,父母含淚捐獻器官讓5人重獲新生!
    8歲小男孩腦死亡父母決定捐獻孩子器官8月28日,年僅8歲的小男孩小宇發生車禍致重型顱腦損傷,被判定為腦死亡,悲痛欲絕的父母在柳州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見證下,把悲痛化為大愛,決定將孩子的器官捐獻給需要者,幫助更多的人。
  • 寧波寧海縣「95後」小夥意外身亡 家屬捐獻器官讓愛延續
    手術室裡醫務人員緬懷默哀 (央廣網發 寧海縣宣傳部供圖)央廣網寧波7月23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蔣攀 胡琦)二十幾歲,正是一生中的黃金時代,他卻因一場意外,匆匆離開了這個世界,而他的父母決定以器官捐獻的方式,讓他的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
  • 生命接力!河南退休女職工「腦死亡」捐獻器官 讓愛和生命得以延續
    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續!」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器官捐獻者家屬的一段話感動了現場所有人。安陽退休職工陳相果女士因「腦死亡」,在河南鄭州做了器官捐獻手術,她用大愛義舉幫助了5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重獲新生
    陷在悲傷裡的梁曉寧當時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撥通紅十字會器官捐贈的電話,為丈夫完成他生為醫者的最後一個意願——捐獻器官。2003年,同為醫學生的梁曉寧和丈夫一起在武漢中南醫院實習。他們第一次面對生死時,丘遠軍對她說:醫生只能一定程度上延續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通過有限的一生,儘可能地拓展生命的寬度,讓更多人知道生命難能可貴。「生為醫者何須畏生死。
  • 生命是一首歌,器官捐獻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接力
    器官移植在衛生醫療事業中具有崇高的意義,不僅能夠挽救他人的生命,也是自己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王偉林表示:器官捐獻實際上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是通過一個人的器官來拯救另外一位患者,是一個生命送給另外一個生命的禮物。
  • 愛的延續:河南一名器官捐獻者將為5人帶來「新生」
    小邊(化名)在替已故媽媽籤署器官捐贈的相關材料。 孫芸昊 攝  中新網鄭州12月9日電 (李明明 韓章雲)「媽媽,希望您的大愛能夠延續。」8日,河南省安陽市居民小邊(化名)在籤署已故媽媽的器官捐獻材料時說,能讓媽媽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也是她的「生前所願」。  12月8日,來自河南省安陽市的陳女士,因突發意外腦死亡,家屬忍痛決定進行器官捐獻,將為5名患者帶來「新生」。  「感謝你們為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做出的貢獻!」
  • 23歲女護士患病離世,器官捐獻救兩人,英雄一路走好
    2018年7月,於媛媛大學畢業後,入職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正式成為一名護士。2019年,於媛媛在網上簽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2020年10月,於媛媛不幸被查出血管母細胞瘤。據了解,媛媛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將移植給2位腎衰竭患者,其中一位為了這個珍貴的腎源,已經等待了7年。花季少女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那個美麗的23歲,生時為人民服務,去世後依然不忘捐獻她的器官救助別人。想必在天國的她,看著被她救活的二人也會欣慰吧。
  • 23歲移植科護士離世 ,捐獻器官助兩人獲新生!全民...
    這位樂觀善良的東北姑娘,永遠留在了溫暖的南方,給家人、同學、同事留下了深深的眷戀;她的大愛也留在了這裡——於媛媛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將使2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延續不同的人生。她的同學、朋友、前同事,從全國各地來到廣州和她告別;連日來,被她故事感動的熱心市民,也來到珠江醫院表達慰問和悼念之情。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
    他們第一次面對生死時,丘遠軍對她說:醫生只能一定程度上延續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通過有限的一生,儘可能地拓展生命的寬度,讓更多人知道生命難能可貴。「生為醫者何須畏生死。醫生更應該是生死線上勇敢的守護者。」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每個數字背後都是生命的接力
    11月底,年僅30歲的安徽小夥劉先生,在安裝電梯時,意外從高處跌落致腦死亡。面對親人的離去,全家人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捐獻他的肝、腎等器官,給其他急需的重症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據介紹,劉先生捐獻的器官,至少救助了5位重症患者。 截至目前,我市實現人體器官捐獻人數已有111人。在每一個增加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場感人的生命接力。
  • 安徽這位姑娘車禍離世捐獻器官救5人 央視:蘭貴枝,是個美麗的姑娘
    8月22日下午,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19歲女孩蘭貴枝因車禍離世,她的家人含淚決定捐獻她的肝臟、雙腎和一對眼角膜,讓5名患者重獲新生。女孩暑期打工補貼家用下班途中遭遇車禍今年19歲的蘭貴枝,是安徽財經大學的一名大一學生,暑假期間,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她專門去打工補貼家用。8月15日,不幸突然發生。蘭貴枝在下班途中遭遇車禍,雖然她第一時間被送進搶救室,但是傷情太重,醫生表示「從臨床判斷,她已處於腦死亡狀態」。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1歲男童去世家人捐出全身器官
    1歲男童去世家人捐出全身器官 2020-08-12 11:13:08  來源:蘇州日報      8月12日,江蘇蘇州,1歲男童皓皓的器官捐獻手術在蘇大附兒院進行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人
    父親最終做出決定,男孩捐出心臟、肝臟、腎臟、肺臟和角膜,挽救了5個人的生命,還讓盲人重獲光明。多年以後,劉源仍能清晰地記起,自己協調一名15歲男孩捐獻器官的場景。因為腦膠質瘤,男孩做了幾次手術,效果都不理想,已經出現腦死亡。
  • ...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世界
    工作遠比想像中困難,不被理解或是被拒絕的情況時有發生。有時候,米梓鑫一個人要同時面對一位患者的20多名家屬,壓力可想而知。他說:「當得知患者康復的機會很小,我們不僅要將實情告知家屬,還要詢問他們是否有器官捐獻的意願。剛開始時,我真的有些開不了口。」即使被拒絕了,米梓鑫也不會放棄,而是持續關注患者的病情進展和患者家屬的心理變化,尋找轉機。
  • 推動130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
    畢業後,米梓鑫進入北京朝陽醫院,當時正趕上醫院成立器官捐獻辦公室,他果斷加入了這支隊伍。工作遠比想像中困難,不被理解或是被拒絕的情況時有發生。有時候,米梓鑫一個人要同時面對一位患者的20多名家屬,壓力可想而知。他說:「當得知患者康復的機會很小,我們不僅要將實情告知家屬,還要詢問他們是否有器官捐獻的意願。
  • 安陽退休女工身後捐獻器官 為五人送去重生希望
    12月7日下午,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來自安陽的夢涵對剛去世的媽媽說。她的媽媽突發疾病去世了,捐出了5個器官拯救他人。  命運多舛她突發腦溢血死亡  捐獻者陳阿姨今年63歲,是安陽某單位的退休職工。  她曾經有一位女兒,孩子十幾歲時,得了骨癌去世了。44歲時,她又高齡生下了小女兒夢涵。
  • 杭州7歲男孩生命最後時刻救了5人,爸媽心碎:那場車禍他...
    以下文章來源於浙江在線 ,作者隋雪 浙江在線浙江省委省政府新聞門戶 · 浙報集團官方網站最近一則臨安7歲男孩歡歡(化名)因為車禍意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捐獻器官救了5個人的消息感動了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