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必要攀比,風有風的自由,雲有雲的溫柔,沒必要模仿,你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你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認為幸福的,就去珍惜。
沒有不被評說的事,沒有不被猜測的人。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不要太盲目追求一些東西,做最真實最樸實的自己,依心而行,無憾今生。
2,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你鬱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你悲傷,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你惆悵,是因為自己不夠陽光;你嫉妒,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凡此種種,每一個煩惱的根源都在自己這裡。
所以,每一次煩惱的出現,都是一個給我們尋找自己缺點的機會。
3,一個人大喜大悲時,要學會淡定,否則,激動心情下所做的一切,事後很容易讓自己後悔。弘一大師很喜歡一句格言:「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也就是說,極度歡喜時,不要許諾給別人東西;極度憤怒時,不要回復別人書信。
為什麼呢?「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4,不管,你有多麼真誠, 遇到懷疑你的人,你就是謊言。 不管,你有多麼單純,遇到複雜的人, 你就是有心計。 不管,你有多麼的天真,遇到現實的人,你就是笑話。 不管,你多麼專業,遇到不懂的人, 你就是空白。 所以,不要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你需要的只是,做最好的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
5,讓你煩惱的人,是來幫你的;讓你痛苦的人,是來渡你的;讓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貴人;讓你討厭的人,是助你成長的;他們都是你自己的不同側面,是另一個你自己。相反,你喜歡深愛的事物,常給你製造痛苦、帶來煩惱,它們是你的影子,讓你總也抓不住。
因此,保持一個好心態去面對才是正道。
6,心缺自尊,言行必卑賤;心缺敬畏,言行必隨便;心缺誠實,言行必虛妄;心缺涵養,言行必粗陋;心缺教化,言行必無禮;心缺知識,言行必愚鈍;心缺良善,言行必惡毒;心缺美德,言行必下流。
心是一桿秤,稱出的是自己的言行;言行是一面鏡,映出的是自己的心靈。
7,什麼叫真正的放下?就是有一天,當你再次面對你過往的難堪、你憎恨惱怒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動念,坦然面對,一笑了之。
即便別人在你面前,複述你過往種種不幸時,你仿佛是在聽別人的故事,心裡一絲漣漪都沒有了。放下,莫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