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其實是一場孤獨的修行。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活得並不孤單,小的時候,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直陪著自己長大;
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認識很多的朋友;
而到了一定的年齡,還能找到一個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侶,有何孤獨可言。
每個人的一生確實是會遇到很多的人,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陪伴你一輩子,能夠永遠的不離開你。
無論是父母也好,伴侶也罷,他們所能夠陪伴你的日子,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久。
人越是到了中年,越是有一種緊張感。
總是想著有一種歸屬感,這種歸屬感是來源於自己的父母或者是伴侶。
換句話說,有父母的地方,有伴侶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
當這兩個人離開以後,再大的房子,再溫暖,也不能稱之為家了。
01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有多少人,想要以後去照顧自己的父母,去好好的孝順自己的父母。
到頭來卻為時晚矣,可以說,父母給了你第一個家,第一次給了你家庭的溫暖。
在小的時候,對於父母給予的愛都會有一種理所應當的感覺。
認為父母就應該這樣對待自己,自己就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就該被寵著長大才行。
長大以後,才慢慢的體諒父母,尤其是在結婚生子以後,更能夠體會到父母曾經的不容易。
但是在這個時候,想要再回去已經是不可能了,就會想方設法的去彌補父母。
每個人在長大以後都想要多陪陪自己的父母,但是工作的壓力,家庭的擔子實在是太重了;
讓人沒有太多的時間回到曾經的家,回到那個溫暖的港灣去陪伴著父母,在他們面前儘儘孝心。
在這個時候,安慰一下自己,來日方長,以後總會有機會的。
但是現實往往就是這樣的不盡人意,當你真的到中年以後,你的生活和工作都可以穩定下來了;
在這個時候,終於有時間去陪陪自己的父母,回到以前那個家了。
然而你會發現,父母所能夠陪伴你的時間並不多了。
在這個年齡段,外出的遊子再想回到父母的這個家,回到父母的身邊,對於父母真的是見一面少一面,令人唏噓。
當有一天父母真的離開以後,你會發現你再也回不去了。
房子依然還在那裡,但走進去以後,再也沒有家的味道,沒有父親的疼愛,也沒有母親的囉嗦了。
02
餘生能夠陪伴自己更久一些的,或許就是自己的伴侶。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愛人都能夠白頭偕老,都能夠一起走到人生的盡頭。
生命就是這樣,沒有先來後到,該離開的終究會離開。
在有伴侶陪伴著你的時候,每天下班回家以後,你都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可以說,一個人的後半生,正是因為伴侶的存在,才不至於那麼的孤獨。
但是越是面對親近的人,越是難以給對方自己好的脾氣。
兩個人在一起,總是會因為小事而發生爭執,會因為你的不懂事而讓對方受盡委屈。
但是對方不會在意這些小事情,還是會很好的對你。
這會讓你感到餓愧疚,想著努力掙錢,以後過上好日子,人算不如天算,苦盡甘來的時候,或許對方已經離開了你。
對於感情來說,沒有太長的保質期,有些人,在一起就是一輩子;
而有些人和你在一起,就是為了幫助你成長。
不管什麼原因,你的伴侶離開你以後,才會發現對方對你的重要性。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自己不懂得去珍惜。
當對方真的離開以後,你才會發現原來並不是你給了他一個家,而是因為他的存在你才有這個家,當他離開以後,你就沒有家了。
任何的孤家寡人都不會有家的存在,面對空蕩蕩的房間,一個人住的時候,總是會感覺到悽涼;
沒有家的味道,沒有閒雜瑣碎的爭吵,沒有愛的味道。
03
人到了中年以後,才會慢慢的發現,人的一生其實是很短暫,也是很孤獨的。
身邊的人一批批的在更換,沒有誰能夠陪伴你一輩子。
無論是你的父母還是你的伴侶,能夠帶你走完一生的人是真的不存在的。
人要學會成長,父母這個家和伴侶這個家還在的時候,學會好好的珍惜。
不要把時間都留給以後,因為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且行且珍惜。
到了中年以後,每一步都需要珍惜,對於家,要有一種眷戀之情,這種家的溫暖,要學會好好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