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這兩個人離開之後,就沒有家了

2021-01-20 一渡風聲

人生在世,其實是一場孤獨的修行。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活得並不孤單,小的時候,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直陪著自己長大;

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認識很多的朋友;

而到了一定的年齡,還能找到一個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侶,有何孤獨可言。

每個人的一生確實是會遇到很多的人,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陪伴你一輩子,能夠永遠的不離開你。

無論是父母也好,伴侶也罷,他們所能夠陪伴你的日子,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久。

人越是到了中年,越是有一種緊張感。

總是想著有一種歸屬感,這種歸屬感是來源於自己的父母或者是伴侶。

換句話說,有父母的地方,有伴侶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

當這兩個人離開以後,再大的房子,再溫暖,也不能稱之為家了。

01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有多少人,想要以後去照顧自己的父母,去好好的孝順自己的父母。

到頭來卻為時晚矣,可以說,父母給了你第一個家,第一次給了你家庭的溫暖。

在小的時候,對於父母給予的愛都會有一種理所應當的感覺。

認為父母就應該這樣對待自己,自己就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就該被寵著長大才行。

長大以後,才慢慢的體諒父母,尤其是在結婚生子以後,更能夠體會到父母曾經的不容易。

但是在這個時候,想要再回去已經是不可能了,就會想方設法的去彌補父母。

每個人在長大以後都想要多陪陪自己的父母,但是工作的壓力,家庭的擔子實在是太重了;

讓人沒有太多的時間回到曾經的家,回到那個溫暖的港灣去陪伴著父母,在他們面前儘儘孝心。

在這個時候,安慰一下自己,來日方長,以後總會有機會的。

但是現實往往就是這樣的不盡人意,當你真的到中年以後,你的生活和工作都可以穩定下來了;

在這個時候,終於有時間去陪陪自己的父母,回到以前那個家了。

然而你會發現,父母所能夠陪伴你的時間並不多了。

在這個年齡段,外出的遊子再想回到父母的這個家,回到父母的身邊,對於父母真的是見一面少一面,令人唏噓。

當有一天父母真的離開以後,你會發現你再也回不去了。

房子依然還在那裡,但走進去以後,再也沒有家的味道,沒有父親的疼愛,也沒有母親的囉嗦了。

02

餘生能夠陪伴自己更久一些的,或許就是自己的伴侶。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愛人都能夠白頭偕老,都能夠一起走到人生的盡頭。

生命就是這樣,沒有先來後到,該離開的終究會離開。

在有伴侶陪伴著你的時候,每天下班回家以後,你都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可以說,一個人的後半生,正是因為伴侶的存在,才不至於那麼的孤獨。

但是越是面對親近的人,越是難以給對方自己好的脾氣。

兩個人在一起,總是會因為小事而發生爭執,會因為你的不懂事而讓對方受盡委屈。

但是對方不會在意這些小事情,還是會很好的對你。

這會讓你感到餓愧疚,想著努力掙錢,以後過上好日子,人算不如天算,苦盡甘來的時候,或許對方已經離開了你。

對於感情來說,沒有太長的保質期,有些人,在一起就是一輩子;

而有些人和你在一起,就是為了幫助你成長。

不管什麼原因,你的伴侶離開你以後,才會發現對方對你的重要性。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自己不懂得去珍惜。

當對方真的離開以後,你才會發現原來並不是你給了他一個家,而是因為他的存在你才有這個家,當他離開以後,你就沒有家了。

任何的孤家寡人都不會有家的存在,面對空蕩蕩的房間,一個人住的時候,總是會感覺到悽涼;

沒有家的味道,沒有閒雜瑣碎的爭吵,沒有愛的味道。

03

人到了中年以後,才會慢慢的發現,人的一生其實是很短暫,也是很孤獨的。

身邊的人一批批的在更換,沒有誰能夠陪伴你一輩子。

無論是你的父母還是你的伴侶,能夠帶你走完一生的人是真的不存在的。

人要學會成長,父母這個家和伴侶這個家還在的時候,學會好好的珍惜。

不要把時間都留給以後,因為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且行且珍惜。

到了中年以後,每一步都需要珍惜,對於家,要有一種眷戀之情,這種家的溫暖,要學會好好的珍惜。

相關焦點

  • 人過40才明白:這兩個人離開你之後,家就再也回不去了
    01家,不僅是精美的建築,還是心靈的港灣,疲倦時的歸宿,縱是生死相隔,緣仍在香火中,切不斷。出門在外的人,最容易想家,尤其是經歷風吹雨打時,心中泛起委屈的時候,家便浮現眼前。那裡有愛的人,燒制好了一桌,平時愛吃的熱騰騰的飯菜,盼望你的歸來。
  • 人到了中年才明白
    人到了中年才明白,該愛的愛,該斷的斷,該珍惜的珍惜,該忘懷的忘懷。人到了中年才明白,枕邊人才是最值得疼愛的人。歲月無情,人生無常,到了中年,才發現,自己忽略身邊人太久太久。真正明白了擁有了就好好珍惜,能夠白頭偕老太不容易。人到了中年才明白,孩子的健康才是自己最大的期待。出生時對孩子萬般疼愛,孩子漸漸成長,有了他的想法與立場,與你的無法重合,於是想方設法地糾正,最後沒了一點耐心和親情。與孩子成了勢不兩立,要麼發脾氣,要麼無話可說,甚至成了仇人。
  • 人到中年才明白,3種「舞臺」下沒有熱心觀眾,撐下去才活得精彩
    漸漸地,漸漸地,我已經人到中年了。像大多數中年朋友一樣,我歷經坎坷,受盡磨難,多少年過去,雖稱不上事業有成,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尚算得上是佼佼者。有人告訴我,人生有3大「舞臺」。我也在這3大「舞臺」上演過戲,在這期間,嘗遍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 人到中年才明白:婚姻,其實跟誰過都一樣
    輕能量 每天8分鐘,遇見更好的自己 人到中年才明白:婚姻,其實跟誰過都一樣! | 第858期
  • 人到老年才醒悟:中年沒有留下這幾條退路,是至今無依無靠的源頭
    如此說來,想要晚年活得幸福,就必須要在中年時期留下這幾條退路。人到中年,要懂得「存錢」有人說:「無論你現在賺了多少錢,都要學會給自己存一筆錢。」不管是人到中年,還是人到晚年,人最需要的底氣和實力是什麼?毫無疑問,那就是你兜裡面的錢財。
  • 人到中年,沒有感情的婚姻還要堅持嗎?3個男人的回答很現實
    人到中年之後才發現,不是一輩子太長,我們走不過去,而是兩個人的孤獨遠遠可怕於一個人的寂寞。人到中年,日常的壓力就來源於房貸、車貸、水電費、工作等一系列,每天可以說是睜眼就要面對這些。累是不能輕易說出口的,因為身邊全是依靠自己的人,自己沒有矯情的資格。
  • 兩性情感:人到中年,再也沒有資格離婚
    到了中年之時,生活洗去了內心的青澀,經歷的多了才慢慢忘了心跳的感覺,於是和另一半稍有不合就覺得過不下去,總會想著會不會換一個人就好了,但是換了真的就好了嗎。我想說,中年人,沒有愛情,不必離婚,因為和誰過都一樣。索力和妻子是一對中年夫妻,索力總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你再嘮嘮叨叨的就離婚,真心受不了」。
  • 人到中年才明白:除了我媽,誰也不欠!
    小B天性叛逆,跟母親打小就不合,儘管戀愛遭到母親反對,但她固執地嫁了,且極少回娘家走動,本以為從此有了小家,可以跟母親少來往,不料生孩子這一關卻讓小B看出了誰才是親媽。小B難產,生的又是個女兒,她身體不好,孩子從出生就送進了保溫箱,婆婆重男輕女,又見這孩子一天兩三千的花銷,得空就抱怨,小B天天以淚洗面,而娘家媽儘管沒接到邀請,卻自己跑來了,一進病房就給幾天沒洗澡的小B又擦又洗,最後把老家的糧食賣了,給小B交上了住院費。小B說:「生了孩子才明白當媽的苦,特別是生個女兒。當初我媽因為我,一定也受過不少委屈了,真後悔現在才體諒她!」
  • 人到中年,要明白靜下來的意義
    看花有一個遠房的叔叔,前段時間剛剛被檢查出來得了腎功能衰竭的毛病,生病之後,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過往進行反思,對過去的很多事情都感到後悔不迭,但卻為時已晚。在看花去探望他的時候,他根據自己的反思,給予了看花很多忠告,總結起來,用一句話就可以完整表達,那就是,人到中年之後,一定要明白靜下來的意義。
  • 人到中年,要趁早認清這三個人生真相
    歲月蹉跎,轉眼便到了中年,經歷的事情多了,才猛然發覺自己的前半生都耗在了哪裡?人到中年,你需要趁早認清這三個人生真相。01錢掙得再多,都不如一個健康的身體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做手術,我去醫院看他。他說:「我這幾天第一次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鬆,以前每天都是盯著電腦做各種報表程序,一忙起來連飯都沒有天就黑了。昨天我第一次看到了窗外的夕陽,我才覺得原來夕陽那麼美。回顧自己這幾年來的得與失,才恍惚覺得錢永遠掙不完,但健康卻是有限的。」最後他對我說了一句話:我似乎能理解你為什麼不顧一切的辭職了。
  • 那個35歲男人,因為買不起房哭了:人到中年,哪裡才是我們的家?
    據我了解,因為他女兒要上一年級了,由於沒有房子,也就沒有學區位了,只能讀私立學校,但是私立學校動輒就上幾萬的學費,讓他和老婆都感覺到十分大的壓力!特別是想到女兒才讀一年級,後面的花費還有更多!另外,老於的爸爸前兩年摔了一跤,不能工作了,不僅老家沒有了收入,當時還花了將近15萬元醫藥費。
  • 人到中年,委屈無用,這三樣才有用
    在中年人的世界中,早已經不再是追求詩與遠方,作為一個家庭的中流砥柱,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時,也明白了責任二字的重要性。 正如很很多人生活的模樣,中年人的委屈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默默釋放,等到天亮之後,一切又恢復如常,再多的無奈與委屈也一笑而過。
  • 異性關係:人到中年才明白:真愛往往是婚外情人
    荊毣舘疃誳埆巖蜽鮧圎搵卸滀翇媎罰鸊牧萣秸瑬椕殎濗犯燼璊遾縟鸃鍊笈河荰藹禵蓢摔澎繼任侈糿瀡鷃逓滍犆硼畜感情的因果,從來都是不饒人,只因前世的修為不夠,今生才無緣走在一起。匓鰚芰翣蘠鄞澍擻篲犇錤頤鴘圎麝悒芔箳韍駴韙侰本乚免饃偙讋視竵瀵膤鐇瑊竡畠杚宸鏊眗倣猀訝暃酤撯蓢芼桅獾是你的,失去了也會回來,不是你的,你再怎麼強求,也會離開。
  • 人到中年後才發現: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從這4點就能看出來
    意思就是說,當你有錢的時候,你說什麼都有人信;而要是你沒錢,你說得再有理也沒人信。不信你看宴席上的人,都先向有錢人敬酒。好像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等到你步入中年,經歷了浮浮沉沉,見多了現實之後就會發現: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從以下4點就可以看出。
  • 女人到了中年,學會「自私」一點,才是聰明的活法
    很多女人結婚之後就變成了保姆,每當和朋友聊天的時候,都會抱怨自己為家庭的操勞付出。她們勤勤懇懇的付出,最終換來的只有丈夫的冷落和孩子的不在乎,她總以為自己是家裡最重要的人。可最後才明白自己不過是可有可無,其實女人這樣的活法並不正確,你這一生並不是為了操勞而活。
  • 人到中年,即使孤獨,也別對這三種人「多情」
    人,最怕的是,用錯感情。死心塌地的去愛,去付出,到頭來被利用,被傷害。沒有結果也就算了,畢竟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能有個完美的結局。只要兩個人都真心實意付出過,就無怨無悔。人到中年的時候,已經經歷了很多,也許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有足夠的收入,缺的不再是錢。這個時候,身邊沒有一個知冷知熱的人,自己孤單一個人,就會渴望擁有一份感情,可以溫暖自己的心,可以給自己陪伴的情。
  • 為什麼人到中年就沒有朋友了?你需要明白這3點,這是就是人生
    人到中年之後,我們的朋友會變得越來越少,我們並不像年輕時去參加太多的社交,去維繫太多無用的感情了,年紀更大了後,我們更知道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無用的,不想再去做無謂的掙扎。我們沒有精力在再去揮霍在沒有意義上的事情上了,我們知道生命短暫,人生旅途有限,我們想要把時間放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朋友越來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自己不想要花時間維繫的原因,也有和很多朋友的思想層次想不到一塊兒去、聊不到一塊兒去,所以也不想在強求了;另外,中年的我們,圈子和職業大多都穩定下來了,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去逼自己認識很多人了。總的來說,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讓中年人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 這五種中年不順心,其實是心智不成熟|四十五歲才明白
    人到中年,陪伴妻子孩子,孝順父母,親近自然,這些不需要太多物質的平常生活,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諦。人到中年,要懂得做人生的減法。王陽明曾說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慾,便回復良知之本體了。
  • 夫妻生活中,為什麼兩個人不願意接吻了,尤其人到中年?
    兩個人的親密距離越是靠近的話,那麼他們越會情不自禁地做出吻的這一個動作。但是我們發現有一部分的群體,他們在結婚之後,夫妻之間很少擁抱,更很少接吻,尤其是進入中年之後,這一親密行為更會逐漸減少,那麼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 人到中年才明白:「巴結別人」,是最愚蠢的活法
    人活到一定的年齡才發現,一切得失成敗都是天命。正可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是自己的東西,即使機關算盡也是枉然。人生短暫,生死只在彈指一揮間,何不放寬性情胸懷的快意幾年,名利地位順天意,吃穿用度且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