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後才發現: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從這4點就能看出來

2020-12-12 知陽時光鋪子

在年輕的時候,長輩們在評價一個人是否有本事時,總會用「有多少錢」作為評判依據。

然後我們總是不屑地說:「一個人有不有本事,跟掙多少錢無關。」

自羅馬時代就有一句關於法律的格言便是:「誰主張,誰舉證。」

或者我們可以通俗地理解為:「誰質疑,誰舉證。」

所以年輕的我們主張「本事和金錢無關」時,卻很少會去舉證為何如此。

並非我們不知道有很多「本事」,其實是跟有多少錢無關的道理,只是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我們總還是要通過「賺錢能力」來佐證人的本事。

《增廣賢文》裡有句話:「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

意思就是說,當你有錢的時候,你說什麼都有人信;而要是你沒錢,你說得再有理也沒人信。不信你看宴席上的人,都先向有錢人敬酒。

好像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等到你步入中年,經歷了浮浮沉沉,見多了現實之後就會發現: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從以下4點就可以看出。

不知道,你做到幾點了呢?

01:你有沒有賺到錢?

古人云:「富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在當下時代中,我們幾乎很少會去想「兼濟天下」的問題,不是我們沒有那種胸襟,而是我們連「獨善其身」都難以辦到。

有時候我們或許會反駁這個觀點,認為自己是「遲早會賺到錢」的潛力股。

但如果你步入中年了,在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巨大壓力,還沒有賺到能養活一大家子的錢,那你便是沒本事的表現。

當這個時候你還在說自己是什麼「潛力股」,那便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表現了。

人到中年後就會明白:無論你有多麼崇高的理想,在經濟不能完全獨立的情況下,你只能把理想深藏在心底。

那些所謂的「做真實的自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大多數普通人最好不要去輕易嘗試。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人到中年以後,做事要斟酌再三,甚至還有點瞻前顧後。不是因為我們總是猶豫不決,而是我們責任太重。

02:家庭是否和諧?

正所謂:「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

一個人的家庭不夠和諧,無非就是兩種因素:要麼對方的問題,要麼自己的問題。

愛情、婚姻、家庭,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所以看似是兩種因素,其實歸結起來還是自己的問題。

一個有本事的人,懂得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家庭,也懂得跟家人之間和睦相處。

之前我有寫過一篇文章,提到一種對家人總愛發脾氣,對外人卻非常客氣的人。

總結出來就是,這種人往往都沒有什麼本事。之所以總是對家人發脾氣,是因為這個人在外面總是抬不起頭。

在外面受到了委屈,卻只敢把氣撒到家裡來。這種人怎麼看都不會是有本事的。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家庭氛圍不和諧,那麼這個人必然不會太有能力。

不僅能看出在事業上難有成就,還能看出此人對家人也不會太好,即人品不佳。

家庭和諧與否,無非就是跟家人之間能否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促進成長。

反之,家庭不和諧,證明體諒、理解、包容以及成長都不夠,那不就是沒本事的表現麼?

03:子女是否有教養?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我們都知道,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複製粘貼」。因為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極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子女都缺乏教養,那麼證明這個人自己就是一個沒有涵養的人。

父母的生活細節、價值觀念,決定了孩子的成長方向。畢竟孩子的成長都是受到父母言行的潛移默化影響的。

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上,就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孩子。

這裡的「教育」,不僅只是撫養而已。而是孩子身心都要健康成長才行。

子女的成長,既是父母的責任義務,也是父母「本事」的體現。

任何價值觀扭曲的孩子,父母都要負主要責任。

有人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其實孩子是有有教養,跟貧富沒有關係。

要知道: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要是父母修養不夠,那么子女教養便不足。換言之,要是子女沒教養,那麼父母就是沒本事的體現。

04:自己是否依然迷茫?

此前有一個關於「三年換八次工作」的討論,大多數人都認同一個觀點:年輕人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人生是迷茫的。

可以說,對人生迷茫無措、焦慮不安是年輕人才有的狀態。

但要是人到中年還迷茫,那可能就是沒本事的表現了。

有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人到中年的迷茫,是一種很脆弱的痛。」

什麼意思呢?

到了中年後,按理說應該是積累了很多人生閱歷、工作經驗、生活沉澱才對的。

在經歷了這麼多之後,理應有明確的方向,有清晰的自我認識才對。

可如果人到中年了還迷茫,那不可不就是「脆弱」麼?豈能不「痛」?

或者直白一點來說就是:人到中年還依然迷茫,只能證明自己沒本事。

你的迷茫不僅是你自己活得沒方向、不通透,你的父母、愛人和孩子也會因此而過得壓抑、焦慮。

結語:你不是一個人

年輕的時候,我們喜歡自我調侃說:「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可當我們步入中年以後,就再也不敢隨便說這句話了。

工作的時候會更努力,是因為我們清楚自己不是一個人,背後還有家人需要自己支撐;

在面對紛爭時會很快冷靜下來,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家裡還有妻兒擔心著自己;

當受到委屈、遇到挫折、遭遇困境時,不會像以前一樣輕易逃避,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再大的困難只要跟家人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挺過去。

或許我們暫時沒錢,但至少要呵護家人經營好家庭,讓家庭氛圍和睦;

或許我們還很迷茫,但至少要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給孩子做好榜樣。

要是又掙不到錢,還經營不好家庭,不能給孩子做表率,人生還沒有方向,那真的就是無能了。

最後用一句話與君共勉: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天意。如果事與願違,上天一定另有安排。」

—END—

我是知陽,感謝閱讀。

一起為自己、為家人努力吧!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有些事,只能一個人扛
    人,一旦到了中年,身上的重擔是越來越多了,有一些事,沒有辦法找誰幫忙,只能一個人默默扛下了所有。歲月總是那樣無情的,不管你年少的時候多麼的意氣風發,想要完成多麼偉大的的事情,想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可是,隨著時光不斷地從你指尖溜走,你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年輕時候那種拼勁,當初的那些夢想,也就被那樣擱置下來了。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回去看他們一眼,也許你想這輩子就這樣了吧。人到中年,不得不面臨著工作上的危機,比不上職場上那些年輕的員工有拼勁。
  • 人到中年,被小人算計後,才後悔以前這三種行為!
    而對於天真善良、涉世不深的人,容易相信甜言蜜語,不知不覺就中了它的圈套。當吃虧後明白過來,才特別懊悔自己以前這三種行為。那麼,是哪三種行為呢?第一種,禍從口出。人心隔肚皮。誰好誰壞,一時難以辨別的。而對於小人,他總是無處不在的。
  • 真正有本事的人是怎樣的?能力是其次,主要看這3點
    能力是其次,主要看這3點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說在生活上,其實很多人都是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去開創屬於自己的道路,而在這些道路之中,可能會有一些磕磕絆絆,也可能隨時會看到別人趕超你的身影,但是只要沒有為自己選擇的這條道路而感到後悔,就也算是一種成功。
  • 羅永浩: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就看他在低谷時的反彈力
    不管網絡上怎麼說他,別人怎麼看他,都影響不了他,反而覺得別人的對他的評論觀點莫名其妙。比如,有人說他為了還錢什麼熱點都湊。他就納悶了,自己欠那麼多錢,當然是哪裡熱鬧去哪裡,這樣來錢快呀,他總不能去找些匯報周期慢的項目來做吧,比如30年的回報周期,30年後,債主還有沒有活著都是問題。
  • 人到中年就能發達的面相!
    前幾天寫了篇中年能發達的手相,今天聊聊到中年能發達的面相,在生活中好多人在年輕時運勢平平,過著普通平淡的生活,而到了中年後好運卻突然變得多起來,今天就說說這方面的特徵!
  • 人到老年才醒悟:中年沒有留下這幾條退路,是至今無依無靠的源頭
    他們有他們的生活要過,你有你自己的日子要過,做好自己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過分依靠,只能是給別人徒增煩惱。」聽到這一番話,其實很是感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到老年之時,竟然還有「靠自己」的思想在裡頭。所以說,老人家不僅在年輕的時候有所「準備」,就連在晚年之境地,也不甘人後。
  • 人到中年才明白,這兩個人離開之後,就沒有家了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活得並不孤單,小的時候,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直陪著自己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認識很多的朋友;而到了一定的年齡,還能找到一個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侶,有何孤獨可言。每個人的一生確實是會遇到很多的人,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陪伴你一輩子,能夠永遠的不離開你。
  • 人到中年,委屈無用,這三樣才有用
    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有人說,到了中年就會明白生活中的再多委屈,也只能一個人抗。 此時的人生已經過半,在這個時期必然少了許多衝動,有了更多顧慮。
  • 一個人有沒有意志力,就看這六點
    一個人想獲得成功,一定是要有意志力的,而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意志力,看下面這六點就可以了。【1】能不能專注只做一件事。意志力和專注一定是相輔相成的,意志力強的人,總能夠專注的去做某一件事情,而這種專注持續的時間長短決定著一個人意志力的強和弱。
  • 一塊800萬的金磚,誰有本事拿出來就歸誰,為何沒有一個人成功?
    人的獵奇心理是最好的廣告,只要商家們能夠使出一些別出心裁的營銷手段,就不怕沒有好奇的人前來嘗試,因此引發連鎖效應之後,就能達到盈利和宣傳的目的。在美國,就有商家推出了很奪人眼球的活動,一塊價值800萬的金磚,誰有本事拿出來就歸誰,為何沒有一個人成功?
  • 過來人說: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一般沒啥本事,不值得深交
    一般情況下,人們在吃飯時狀態比較放鬆,所以想要了解一個人,在飯局上就能試出來,只要細心觀察朋友們的言行舉止,是人是鬼一目了然。過來人告訴我:在飯局中、酒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一般沒啥真本事,不值得深交!
  • 人微言輕,理當自爾:人到中年,還誇誇其談者,往往沒什麼真本事
    芸芸眾生,有鶴立雞群者,也有仰望鶴的雞群們,我們曾經無比地想要成為前者,但很不幸,活到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是屬於後者。我的意思並不是否認你通過努力所取得的今日,而是,當你很努力地爬過心目中那座高山後,會發現有人早已經爬上了更高的山。
  • 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從小就可以看得出嗎?網友:這四個字精闢
    農村有句俗話,叫做三歲看老。大意就是一個人小時候怎麼樣,長大了也就基本這樣了。換句話說,大部分人的老人是深信,一個孩子從小的表現和長大後的成就是呈相關性的。而很多老人在誇一個孩子的時候,往往也會說:「這個孩子真聰明,長大了肯定有出息。」
  • 一個人有沒有生過孩子,過來人一眼就能看出來,3個部位騙不了人
    一個人有沒有生過孩子,過來人一眼就能看出來,3個部位騙不了人當媽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很多女性從成為媽媽後,不僅面臨著心理上的巨大改變,同時生理上也有很明顯的差異。但是一個親戚的話卻打破了生活的平靜,那位親戚在訂婚宴上仔細地觀察了一番女方,偷偷地和小李說,"大侄子,你媳婦這身材好像以前生過小孩,你要不要問問你媳婦?"小李聽了頓時一愣,女方明明和自己說過沒有婚史,怎麼會生過小孩呢?小李後面幾天一直在觀察著女友,越看越覺得很可能。而沒等到自己找女友,他卻先等到了女友的攤牌。
  • 為什麼人到中年就沒有朋友了?你需要明白這3點,這是就是人生
    人到中年之後,我們的朋友會變得越來越少,我們並不像年輕時去參加太多的社交,去維繫太多無用的感情了,年紀更大了後,我們更知道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無用的,不想再去做無謂的掙扎。我們沒有精力在再去揮霍在沒有意義上的事情上了,我們知道生命短暫,人生旅途有限,我們想要把時間放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朋友越來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自己不想要花時間維繫的原因,也有和很多朋友的思想層次想不到一塊兒去、聊不到一塊兒去,所以也不想在強求了;另外,中年的我們,圈子和職業大多都穩定下來了,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去逼自己認識很多人了。總的來說,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讓中年人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 社交心理學:如果一個人常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沒本事,只會裝
    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會發現,身邊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人:和他們交流時會發現這類人特別厲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給人一種很淵博高深的感覺。但是經過長期了解會發現,這類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有本事,實際上卻一事無成,這些厲害的表現都是裝的。
  • 鬼谷子識人術:一個人有沒有出息,看這三點就夠了
    人們對一個人要做出評價時,總是要看他的事業,老百姓常說一個人有出息,這個出息指的就是這個人是不是事業有成。因此在社會上,想到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那麼就要讓自己有所成就。一、富時觀其事,不忘本心則有大成鬼谷子認為,看一個人是不是能夠在人生的最後有出息,那麼就應該看這個人有錢的時候,最好就是暴富的時候。貧瘠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收斂自己的脾性,只有當有了錢之後,面對可以肆意揮霍的資源,這個時候一個人才會顯露出原形。
  • 人到中年,只想好好掙錢,有沒有人愛,無所謂了
    那時候,有過不少關於愛情的期盼,亦做過許多為愛痴狂的傻事。遇見一個人,動心了,愛上了,不計後果地付出了。做完這一切,便天真地等著幻想中的地久天長。或許人在年少時,都註定要經歷一番感情上的劫難,而後才能學會成長,學著面對真實的生活。
  • 識人術:鑑別一個人有沒有出息,看這三個方面就夠了
    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其實從他平時的表現中就能看出來。 在最近的熱播劇《大秦賦》中,裡面湧現出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用自己的行為,言辭,以及性格特徵,詮釋了一個人的生活經歷及未來的走向。 很多時候,我們要看清一個人,要想知道他未來的命運怎樣,不需要說非得去到未來那一天我們才能知道,其實在事先就能有所評判。
  • 人到中年,你有沒有過這種開悟的感覺?
    中年寂寞,是無端被上司訓責之後卻還要強顏歡笑,是歷盡艱辛眼睜睜看著勝利果實被他人攫取卻還要波瀾不驚,是家事國事天下事唯獨沒有自己的事,是身心疲憊但回家時一定要擠出的那一縷笑容。 中年寂寞,是人在半途進不夠力退不甘心的尷尬,是半夜醒來憶起鐵馬冰河入夢,是翻開相冊發現自己曾經多麼帥氣,是引頸而歌卻發現感動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