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輕的時候,長輩們在評價一個人是否有本事時,總會用「有多少錢」作為評判依據。
然後我們總是不屑地說:「一個人有不有本事,跟掙多少錢無關。」
自羅馬時代就有一句關於法律的格言便是:「誰主張,誰舉證。」
或者我們可以通俗地理解為:「誰質疑,誰舉證。」
所以年輕的我們主張「本事和金錢無關」時,卻很少會去舉證為何如此。
並非我們不知道有很多「本事」,其實是跟有多少錢無關的道理,只是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我們總還是要通過「賺錢能力」來佐證人的本事。
《增廣賢文》裡有句話:「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
意思就是說,當你有錢的時候,你說什麼都有人信;而要是你沒錢,你說得再有理也沒人信。不信你看宴席上的人,都先向有錢人敬酒。
好像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等到你步入中年,經歷了浮浮沉沉,見多了現實之後就會發現: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從以下4點就可以看出。
不知道,你做到幾點了呢?
01:你有沒有賺到錢?
古人云:「富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在當下時代中,我們幾乎很少會去想「兼濟天下」的問題,不是我們沒有那種胸襟,而是我們連「獨善其身」都難以辦到。
有時候我們或許會反駁這個觀點,認為自己是「遲早會賺到錢」的潛力股。
但如果你步入中年了,在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巨大壓力,還沒有賺到能養活一大家子的錢,那你便是沒本事的表現。
當這個時候你還在說自己是什麼「潛力股」,那便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表現了。
人到中年後就會明白:無論你有多麼崇高的理想,在經濟不能完全獨立的情況下,你只能把理想深藏在心底。
那些所謂的「做真實的自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大多數普通人最好不要去輕易嘗試。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人到中年以後,做事要斟酌再三,甚至還有點瞻前顧後。不是因為我們總是猶豫不決,而是我們責任太重。
02:家庭是否和諧?
正所謂:「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
一個人的家庭不夠和諧,無非就是兩種因素:要麼對方的問題,要麼自己的問題。
愛情、婚姻、家庭,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所以看似是兩種因素,其實歸結起來還是自己的問題。
一個有本事的人,懂得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家庭,也懂得跟家人之間和睦相處。
之前我有寫過一篇文章,提到一種對家人總愛發脾氣,對外人卻非常客氣的人。
總結出來就是,這種人往往都沒有什麼本事。之所以總是對家人發脾氣,是因為這個人在外面總是抬不起頭。
在外面受到了委屈,卻只敢把氣撒到家裡來。這種人怎麼看都不會是有本事的。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家庭氛圍不和諧,那麼這個人必然不會太有能力。
不僅能看出在事業上難有成就,還能看出此人對家人也不會太好,即人品不佳。
家庭和諧與否,無非就是跟家人之間能否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促進成長。
反之,家庭不和諧,證明體諒、理解、包容以及成長都不夠,那不就是沒本事的表現麼?
03:子女是否有教養?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我們都知道,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複製粘貼」。因為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極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子女都缺乏教養,那麼證明這個人自己就是一個沒有涵養的人。
父母的生活細節、價值觀念,決定了孩子的成長方向。畢竟孩子的成長都是受到父母言行的潛移默化影響的。
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上,就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孩子。
這裡的「教育」,不僅只是撫養而已。而是孩子身心都要健康成長才行。
子女的成長,既是父母的責任義務,也是父母「本事」的體現。
任何價值觀扭曲的孩子,父母都要負主要責任。
有人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其實孩子是有有教養,跟貧富沒有關係。
要知道: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要是父母修養不夠,那么子女教養便不足。換言之,要是子女沒教養,那麼父母就是沒本事的體現。
04:自己是否依然迷茫?
此前有一個關於「三年換八次工作」的討論,大多數人都認同一個觀點:年輕人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人生是迷茫的。
可以說,對人生迷茫無措、焦慮不安是年輕人才有的狀態。
但要是人到中年還迷茫,那可能就是沒本事的表現了。
有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人到中年的迷茫,是一種很脆弱的痛。」
什麼意思呢?
到了中年後,按理說應該是積累了很多人生閱歷、工作經驗、生活沉澱才對的。
在經歷了這麼多之後,理應有明確的方向,有清晰的自我認識才對。
可如果人到中年了還迷茫,那不可不就是「脆弱」麼?豈能不「痛」?
或者直白一點來說就是:人到中年還依然迷茫,只能證明自己沒本事。
你的迷茫不僅是你自己活得沒方向、不通透,你的父母、愛人和孩子也會因此而過得壓抑、焦慮。
結語:你不是一個人
年輕的時候,我們喜歡自我調侃說:「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可當我們步入中年以後,就再也不敢隨便說這句話了。
工作的時候會更努力,是因為我們清楚自己不是一個人,背後還有家人需要自己支撐;
在面對紛爭時會很快冷靜下來,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家裡還有妻兒擔心著自己;
當受到委屈、遇到挫折、遭遇困境時,不會像以前一樣輕易逃避,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再大的困難只要跟家人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挺過去。
或許我們暫時沒錢,但至少要呵護家人經營好家庭,讓家庭氛圍和睦;
或許我們還很迷茫,但至少要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給孩子做好榜樣。
要是又掙不到錢,還經營不好家庭,不能給孩子做表率,人生還沒有方向,那真的就是無能了。
最後用一句話與君共勉: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天意。如果事與願違,上天一定另有安排。」
—END—
我是知陽,感謝閱讀。
一起為自己、為家人努力吧!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