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生活洞見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人到中年的我,遇過不少人,經歷不少風雨。不經意間,一不小心就碰壁,一不留神就吃虧,久而久之人變得聰明了,漸漸地「百毒不侵」了。
是啊,人總是吃一塹,長一智的,在經歷中成熟,在歲月中成長。不過,偶爾回頭看看,除了感嘆生活的不易,就是記起曾經的那些人和事。特別是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而這種人就是小人,讓人誠惶誠恐,更讓人咬牙切齒。
的確,小人很壞的。他自私、善變、狡詐、多疑,而且很會算計人。很多時候,他為了私已,為了利益,會變著魔法偽裝,會設下溫柔的陷阱。而對於天真善良、涉世不深的人,容易相信甜言蜜語,不知不覺就中了它的圈套。當吃虧後明白過來,才特別懊悔自己以前這三種行為。那麼,是哪三種行為呢?
第一種,禍從口出。
人心隔肚皮。誰好誰壞,一時難以辨別的。而對於小人,他總是無處不在的。如果你是一個心直口直的人,即使你說的話是善意和無心,那麼在小人眼裡,你卻是惡意的。他會惦記在心裡,會找個機會,以牙還牙。這就是小人的「本色」。
人到中年,深感生活不易,與人打交道更不易。很多時候,都是謹慎言行的,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能說,都要三思而行。畢竟,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如果招惹到小人,就容易引來很多煩惱。
正如古人所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所以,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凡事留有餘地,不能做得太絕,能閉口的時候,儘量不要開口。特別是在公眾場合,要顧及別人感受,不要當眾揭醜,不要談論忌諱的話題等。這樣,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當然了,現實中,只要懂得說話的技巧,多說也是無妨的。很多時候,話不在多,在於精,在於圓。你說對嗎?
第二種,沒留心眼。
生活中,人們喜歡善良的人,也努力做善良的人。可是,做人太過於善良,往往顯得心直口直,隨性而發,率性而為。而在別人面前,大大咧咧,習慣沒有什麼防線。其實,這樣不是很妥。
因為,一個沒有城府的人,一個過於簡單的人,容易被陰險的小人當成「水魚」,不費吹灰之力就玩弄於手掌。吃虧了不說,還憋一肚子窩囊氣。
所以說,做人一定要有一點心計,多留個心眼。即使是再熟悉的人,再好的朋友,我們也要給自己留一個後手,特別是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小心駛得萬年船。因為,最不容易防範的人,往往就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你說,對嗎?
第三種,實力弱小。
人到中年,總是時不時被生活中這樣那樣的事纏繞著。久而久之,有些負面情緒就會形成了抱怨。特別是當一個人不夠強大的時候,面對小人的欺壓,往往總是心有餘力不足。
弱肉強食,這是自然法則。同樣,如果在生活中你太弱小,謀生能力太差了,就容易被別人看不起,容易被別人當成笑話。而在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人微言輕」「窮在鬧事無人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當一個人沒有足夠強大,請學會沉默,學會韜光養晦。只有你強大了,才會讓小人有所忌憚,才不敢對你胡作非為。
那麼如何變強?露骨一點來說,一要自立自強自愛,二要有謀生的本事。當一個人有錢有地位之後,很多人都會對你刮目相看,包括尊重、巴結、附和你的人都有。這就是生活的現實。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人到中年,儘管生活過得不容易,也不能達到盡善盡美。但是,還是深深感到生命的精彩,在於千錘百鍊。就算一時遇到了小人,也是無所畏懼。畢竟,邪不壓正。
朋友們,當被小人算計後,你會後悔以前的自己嗎?你又是如何面對小人的呢?歡迎留言探討,讓大家多長些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