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啊,今天你跑步了嗎?你喜歡哪個時間段進行跑步呢?
有些人喜歡在早上起來的時候進行跑步,而有些人喜歡夜跑,到底什麼時候跑步效果更好?
其實跑步的時段很有講究,晨跑、午後跑和夜跑效果大不同。
晨跑——叫醒器官,加快新陳代謝
(△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覺醒來,機體器官處於放鬆狀態,跑步可以叫醒器官,加快新陳代謝,並且一整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早晨太陽還沒完全升起,是一天中溫溼度比較舒服的時候,30~40分鐘的慢速跑步出汗量不會太大,體感較為舒適。
同時,早晨跑步最減肥。如果想要達到減肥效果,那麼必須在晨跑中跑足80分鐘以達到有氧運動的效果。晨跑結束後,必須休息半小時後再吃早餐,一杯牛奶加一個水果是不錯的選擇。
早上能不能空腹跑步呢?
理論上來說,人體經過前一晚的晚餐和7-9小時的睡眠後,身體會耗掉一部分糖原。此時空腹運動,身體血糖較低,所以對脂肪不保護,容易開啟脂肪供能,較快開始燃燒脂肪。
但是對於普通人,如果肝糖存量較為不足,空腹容易發生低血糖,導致越鍛鍊越沒力氣,需要提前補充一點能量。
如果是體重較重的胖子,空腹運動效果是最明顯的。可以根據自己身體情況調節,不能盲目為了效果最大化而忽視身體情況。
Tips:
練習的次數、時間及距離。年輕人每周3~5次,每次30~40分鐘;中老年每周3次,每次25~30分鐘。
晨跑對心率和血壓的提升比任何時候都要快,這對心臟產生了很重的負擔。所以早晨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猝死風險較大。心臟及心血管不好的,最好不要過於劇烈。
下午跑——身體機能最好的時間
(△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人的身體狀態在一天中也會有個最佳時刻,就是在午後的4-6點之間。無論是從體力,精神狀態,還是身體機能來說,都是最好的,這不但能提高跑步的效率,還能減小在跑步中受傷的可能。
由於工作的原因,午後這個時間段應該是絕大多數人最忙的時候,所以往往無法堅持到底。
Tips:
午後的紫外線比較強,戶外跑步一定要做好防曬措施。最好選擇在4點之後、太陽快落山時跑。
這時溫度還比較高,在跑步時要及時補充水分。
夜跑——緩解壓力,有助於放鬆
(△ 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在很多人喜歡夜跑,因為下班之後時間比較充沛,而且夜晚空氣含氧量較高,溫度適宜,此時跑步可以緩解忙碌了一天的壓力,給自己的一天帶來好心情。
專家通過實驗發現,與晨跑相反,夜跑時血小板的數量下降了20%,大大減少了血管栓塞的危險性。而夜跑後,睡覺時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和生長荷爾蒙更加充足,能促進青少年成長和成年人提高免疫力,並具有促進睡眠的作用。
另一方面,跑步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會讓交感神經活躍起來,甚至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因此,夜跑讓人興奮,可能導致難以入睡或失眠。
所以,夜跑要控制時間,晚上超過9點就不要再進行跑步了,以免影響睡眠質量。
Tips:
最好在飯後1-2小時進行跑步,臨睡前也不要跑步。
如果是戶外跑步,選擇人多安全的地方,避免偏僻黑暗的地方。
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絕對的「最佳」跑步時間,每個時段都會有優缺點。跑步不是一項立竿見影的運動,需要你長期的堅持才能見到效果。
為了能夠持之以恆,關鍵在於,哪個時間是最適合你的時間,最容易將跑步融入自己的生活而持續進行。
在跑步之前都要做好準備工作,熱身,裝備好好運動裝備,這些都能夠更加科學合理的達到運動效果,還可以避免受傷。
跑步時帶上水壺,隨時補水。跑步後也不要馬上洗澡,容易「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