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溧陽市「決勝全面小康 決勝試點攻堅」推進會上,37位企業家在雄壯的音樂聲和熱烈的掌聲中坐上了主席臺,這是我市給予企業家的高規格禮遇,以肯定和感謝廣大企業家在決勝全面小康和決勝試點攻堅中發揮的關鍵作用,同時堅定傳達了我市「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的決心。
37位企業家,代表著37家在我市高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有著突出貢獻的企業。正如同「37」這個無比巧合的數字一般,這些企業成為了為我市經濟薄弱村「強心壯骨」,決勝全面小康和決勝試點攻堅中的良藥「三七」。
壯「筋骨」,「造血項目」才是真金白銀
扶貧不能光「輸血」,只有讓村級組織自己擁有「造血功能」才是扶真貧、真扶貧。而產業扶貧就是促進農村協調發展、增加農戶收入的最有效途徑。
「都叫我們企業家,一個『家』字重千斤,幫助經濟薄弱村壯大實力,我們責無旁貸。」金峰集團董事長徐貴生說,去年,市委、市政府對「領導掛鈎、企業聯村、幹部幫戶」活動作出專項部署,金峰集團也積極響應,與社渚鎮王家村結下了一段特殊的緣分。
通過與優鮮到家合作,金峰集團幫助王家村開展赤松茸種植項目,並且運用自身的影響力和帶動力拓寬銷售渠道,2019年,該項目為王家村集體增收20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50萬元,「我們就是要把以往的輸血式、救濟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開發式扶貧,讓王家村真正摘掉『經濟薄弱村』的帽子!」徐貴生擲地有聲地說道。
「一個蘿蔔一個坑,出水才見兩腿泥。」和金峰集團一樣,瑞峰建設集團也不願只是簡單地做「金主」,「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做仔細,扶貧工作做不紮實是要被老百姓指著鼻子罵的!」瑞峰建設集團董事長繆文峰在與上興鎮永和村結對的第一個月裡,就往永和村跑了九趟,詳細考察了永和村的基礎優勢,「永和村自然風光好,又有『溧陽1號公路』的帶動,非常適合農旅融合發展。」繆文峰說,下一步,企業將投入200餘萬元,參與對東風林場的改造,通過建設一個全新的民宿基地,從而幫助永和村實現第一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
找準「病根」,方能開出「良藥」。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扶貧工作不能「撿進籃子都是菜」。不同的地區情況不同,要先「把準脈」,才能開對「藥方」,而企業家對於產業發展的敏銳感正是與做好扶貧工作所必須的精準施策相得益彰。
強「心志」,企業家精神把藥效「引」到「病根」上
扶貧先扶志,兜底不兜懶。中醫開藥方,講究「君臣佐使」四味藥,脫貧攻堅工作也是如此,一味「君藥」是領導掛鈎,確立富民目標;一味「臣藥」是企業聯村,積極引進扶貧項目;一味「佐藥」是幹部幫戶,辦實事惠及民生;一味「使藥」則是要切實提振貧困人口的精氣神。
「企業聯村不是養懶漢,關鍵是調動起貧困戶發揮脫貧主體作用,參與產業發展。」上上集團總經理丁志鴻說,企業聯村是把經濟薄弱村和貧困戶「有什麼」「缺什麼」與幫扶企業「需要什麼」「能給什麼」充分對接,讓貧困戶參與進來,多種途徑實現增收脫貧,而在這個過程中,調動和激發貧困戶的精氣神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上上集團的結對幫扶對象,南渡鎮慶豐村去年多了一座「上上」菜園,這座由上上集團出資60萬元建設的菜園如今每年能為村集體經濟增收6萬元,帶動周邊群眾用工增收10萬元,解決了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就業」的難題,「上上電纜中國第一,世界第七,我們在上上菜園裡工作,就得好好幹,不能給上上丟臉!」有了穩定的收入,許多村民都以「上上人」自居,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企業聯村不是施捨,扶貧先扶志,一個不願奮鬥、只知道『等靠要』的人,你能幫他真正脫貧嗎?扶貧,更要扶其志氣,扶其精神。」
安順集團總裁邵順說,企業在幫助增加集體經濟和貧困戶收入的同時,把「實業實幹、堅毅堅守、創新創造」的企業家精神留下來,扶貧困人口的精神之貧,從而帶動幫扶村良性發展。
壯「筋骨」,強「心志」,後溫補,慢火攻。經過了一年多的攻堅克難,企業聯村「開花結果」,溧陽大地上湧現出了眾多企業扶貧的優秀典型,這些企業通過把藥效「引」到「病根」上,溫補慢攻,確保了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盡銳出戰、迎難而上,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當前,脫貧攻堅戰已經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一曲曲改變命運、邁向全面小康的壯麗凱歌已然奏響。溧陽,正是其中的美妙音符。
來源:溧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