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記者問丨數量居全國首位!「十三五」時期山東累計培育國家製造業...

2020-12-17 閃電新聞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介紹我省「十三五」期間製造業轉型升級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新聞社記者:

「十三五」時期是山東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五年。請問: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支持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於海田答:謝謝您的提問。「十三五」期間,我們嚴格落實中央關於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特別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全面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多」「強」「優」的良好態勢。

所謂「多」,是指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多。截至今年11月,全省民營市場主體發展到1154.9萬戶,年均增加100多萬戶;中小企業達到346萬戶,年均增加40萬戶。

所謂「強」,是指民營經濟地位作用持續增強。全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數量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達到98%以上。2019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6415.8億元,佔全省GDP的51.2%;民營企業進出口13297.08億元,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65.1%;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累計安置就業3700多萬人,成為吸納就業最重要的渠道。

所謂「優」,是指民營企業發展質量持續優化。累計培育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9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23家,數量均居全國首位,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

具體來說,重點採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推進體制機制建設,健全組織領導體系。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市也都建立了相關議事協調機構,加強對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工作的組織領導與政策協調。全面落實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各項優惠政策,重點對非公10條、實體經濟45條、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42條、民營經濟35條等政策,加強督導評價,促進了政策落地。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329億元。

二是堅持創新驅動,狠抓轉型升級。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一縣一企一策」開展技改供需對接,加大貸款貼息、設備獎補、股權投資等普惠性政策實施力度,滾動實施萬項技改、推動萬企轉型。拓展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以海爾卡奧斯、浪潮雲洲等「雙跨」平臺為依託,加快建設「個十百」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推動5萬家以上企業「上雲用數賦智」,持續做大做強數字經濟。

三是狠抓高成長企業培育,著力做強市場主體。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化發展路子,認定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534家、「瞪羚」企業709家、「獨角獸」企業13家、新跨越民營企業20家,培育國家級和省級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基地22家和368家,為小微企業創新創業、集聚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四是完善為企服務體系,提高涉企服務質量。集聚社會優質服務資源,搭建省市縣三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找得著、用得起、有保障」的公共服務,累計推出服務項目1.2萬多項,開展服務活動3萬多場次,培育省級及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241個。深入開展「送政策上門精準對接」服務民營企業活動,累計舉辦民營經濟政策巡迴宣講53場次、培訓企業負責人1.4萬人,開展民營中小企業線上公益培訓大講堂107期,推送政策信息3萬多條。加大清理拖欠民營中小企業帳款力度,成為全國首個非涉訴類帳款「清零」的省份。

五是強化銀企合作,積極化解企業融資難題。聯合有關部門用好貸款貼息、保費補貼、風險補償、應急轉貸等政策手段,搭建產業項目與基金對接合作平臺,積極緩解融資難題。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製造業、中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分別多增1524.08億元、1737.1億元。11月份,組織舉辦了首屆「2020中國產業·資本對接大會」,進一步激發了民間投資的內在動力。

下一步,我們還將加快推動《山東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的出臺實施,在政策落實落地、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促進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大眾日報記者:

傳統產業中的落後產能制約了山東工業發展。請問: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淘汰落後產能這方面,主要抓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效?

李莎答:好的,謝謝您對我省淘汰落後產能工作的關注。「十三五」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提出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在產業轉型升級上起到領頭雁作用、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一條新路子來的指示要求,堅決打好淘汰落後產能攻堅戰。我們會同省有關部門,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推進。2017年以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落實中央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調整「四個結構」、做到「四減四增」的決策部署,研究出臺了《關於加快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大力推進鋼鐵、鋁業、地煉、焦化、化肥、氯鹼、輪胎等七大高耗能行業產能壓減、整合轉移,努力實現高耗能行業結構合理、布局優化、質效提升。在此基礎上,又根據7個行業的特點,分行業制定了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明確了任務目標、實施路徑和推進措施。堅持壓舊上新、壓小上大、壓低上高、壓散上整「四壓四上」,切實推動高耗能行業大調整、大優化、大布局。

二是堅持「一業一策」,有序有力推進。煉化行業,加快地煉產能整合轉移,組織企業籤訂產能整合轉移協議,為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提供產能條件;制定淘汰落後產能工作方案,做好裝置拆除、職工安置、債務處置、金融風險防控、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以及檢查覆核等工作。焦化行業,堅決推進落後產能淘汰,對現有焦化項目實行清單管理並落實「以煤定產」措施,確保今年全省焦炭產量不超過3200萬噸。化肥行業,細化分解落實各市合成氨產能退出任務,累計停用和淘汰263臺固定床氣化爐等主要生產裝置,壓減合成氨產能98萬噸。輪胎行業,從產能、能耗、環保、質量、畝均稅收等方面,加強對斜交胎企業的現場評價,「一企一策」壓減低端產能。氯鹼行業,開展企業能耗審核,引導企業改造提升,加快淘汰能耗不達標電解槽,13家企業噸鹼能耗達到國家先進值標準。鋼鐵行業,加快行業優化布局,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任務,妥善解決「十二五」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歷史遺留問題;堅決打擊和取締「地條鋼」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36家企業、675萬噸產能;推動傳輸通道城市鋼鐵企業落實產能退出計劃,並推進兩大鋼鐵產業基地項目落實產能置換方案。鋁行業,推動電解鋁產能梯度轉移;支持濱州建設「中國鋁谷」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世界級高端鋁業基地;支持南山鋁業創建國家輕量化材料成形技術及裝備創新中心汽車輕量化分中心;指導南山鋁業、魏橋鋁電聯合建立山東省高端鋁合金材料創新中心,打造新型企業創新聯合體。

三是實施制度創新,強化政策保障。把制度創新作為激發內生動力的重要手段,為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強化財政支持,制定產能退出獎補政策,加快推進產能整合轉移。優化稅收政策,完善稅收分享、稅收減免等措施,降低企業成本。強化金融支持,健全債務處置和風險防控機制,發揮產業基金、專項基金作用,鼓勵企業兼併重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完善土地、能耗和排放政策,加強土地集中收儲和出讓收益管理使用,統籌用地、能耗和排放指標,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和新上項目建設。落實職工安置政策,做好預防失業、促進就業、社會保障等政策託底,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確保社會穩定。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決按期完成淘汰落後產能任務目標,為促進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做出更大貢獻。

齊魯晚報記者:

技術改造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請問: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方面作了哪些創新探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王新生答:好的,謝謝您的提問。正如您剛才提到的那樣:技術改造的特點,決定了它既能夠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又能夠拉動新興產業的市場需求,因而是併力相向、雙輪驅動助推整個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製造強省的「總抓手」。這幾年,我們圍繞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作了探索創新:

一是在全國率先開展技術改造地方性立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山東實際,制定出臺了《山東省企業技術改造條例》。這是全國第一個技術改造地方性法規,為技術改造的實施及政策落地,提供了法規依據。

二是在全國率先推行「雲對接」技改模式。在全國率先啟動技改「雲對接」機制,設立「山東技改在線」,打造「技改典型案例微視頻庫」,常態化舉行技改要素供需對接活動44場,在線觀看22萬人次,形成了「政府指導、協會參與、平臺支撐、公益播出」的推進機制。

三是在全國率先推行「一縣一策」技改模式。加快推動縣域工業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改造,籌劃和組織現場會40場,覆蓋全省40個縣市區,形成「省廳指導、市縣搭臺、協會助臺、服務商路演、金融家輔導、企業家觀摩、面對面對接、一對一診斷」的推進機制和「產學研用金政服」線上對接的技改生態。

四是在全國率先推行「一業一策」技改模式。發揮行業協會和各市工信部門作用,推進全省重點行業智能化綠色化雲技改,在線推動食品、煤炭、軸承等重點行業企業技改要素供需對接,形成「省廳指導、條塊協同、協會搭臺、雲端互動」的推進機制。

五是在全國率先打造智能化技改展洽平臺。成功舉辦山東省首屆智能化技改展洽會,這是疫情後山東省舉辦的第一場展洽會,也是全國舉辦的第一場智能化技改展洽會,打造了國內首個技改專題展洽品牌。省內外近百家企業參展、300多家企業、近千人觀展。

技術改造是產業轉型發展的永恆主題。山東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體系完整,但「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任重道遠。下一步,我們將大力推廣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抓好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為全省工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重塑新優勢、提供新動能、做出新貢獻。

(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相關焦點

  • 山東開展「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行動,智能製造指數居全國首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民星12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期間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介紹「十三五」期間製造業轉型升級情況。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於海田介紹,山東加快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數字賦能逐漸形成先發優勢。山東企業創新載體建設不斷加強,累計培育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53家,國家工業設計中心24家,培育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5家,認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581家。
  • 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核心競爭力居全國前列 武漢大力培育三大世界...
    「十三五」期間,我市大力培育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製造基地,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基地和國內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產基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規模中部第一;光谷生物城位列全國生物創新園區第四。「芯屏端網」光電子信息、節能與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入選國家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網絡和生物醫藥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 山東市場主體數量達到1170.9萬家,83家企業上榜中國製造業500強
    山東在全國工業版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記者從12月1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第十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把製造業轉型升級作為新舊動能轉換「主陣地」、轉方式調結構「牛鼻子」和高質量發展的「總抓手」,堅決淘汰落後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
  • 山東省「十三五」期間製造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工業大省地位持續鞏固
    「十三五」期間,在山東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全省工信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目標定位,堅決淘汰落後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製造業轉型升級取得豐碩成果,製造強省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為山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提供了有力支撐。
  • 山東市場主體數量達到1170.9萬家,83家企業上榜中國製造
    山東在全國工業版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記者從12月1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第十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把製造業轉型升級作為新舊動能轉換「主陣地」、轉方式調結構「牛鼻子」和高質量發展的「總抓手」,堅決淘汰落後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
  • 山東製造業較快增長拐點初顯 -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
    山東製造業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政策調整,較快增長的拐點已初步顯現。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第十場新聞發布會,傳達了這樣的信息。2019年,全省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2.3萬億元,總量佔全國的7.2%,營業收入佔全國比重10%以上的大類行業有10個,5%以上的有29個,今年有14個縣(市)、11個區入圍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和百強區;市場主體實力顯著增強,全省市場主體數量達到1170.9萬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363戶,青島海爾、濱州魏橋2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83家企業上榜中國製造業500強,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5萬家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拼出哪些「全國首位」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4日訊 8月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堅持「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初顯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三個堅決」縱深推進——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壓減任務,「四新」經濟投資佔比達47.6%「三個堅決」縱深推進,新動能擔綱挑梁的態勢加快形成。山東堅決淘汰落後動能,2018年以來,累計治理「散亂汙」企業超過11萬家,關停化工生產倉儲企業1500多家,化工園區從近200家壓減到84家。
  • 山東:製造業轉型升級成果豐碩 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
    人民網濟南12月15日電(公雪)12月15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十三五」期間積極促進位造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於海田介紹, 「十三五」期間,山東加快推進高耗能行業調結構、優布局、提質效;傳統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十強」重點產業規模迅速提升,發展勢頭強勁。
  • 答記者問|「十三五」科技事業發展情況暨2020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
    答記者問|「十三五」科技事業發展情況暨2020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 2020-12-21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波單項冠軍企業達51家 居全國城市首位
    央廣網寧波1月4日消息(記者曹美麗)致力於打造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第一城的浙江省寧波市又增加了12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近日,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公布的第五批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和產品名單,寧波有6家企業新晉為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9家企業的主營產品成為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其中,有3家企業為原單項冠軍培育企業晉升為單項冠軍示範企業。按此計算,寧波又新增了12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總數達到51家,位居國內城市首位。工業是寧波的支柱產業。
  • 加快向製造業強市邁進!煙臺「十三五」工業技改投資6000多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李雯婭2020年12月8日,煙臺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發布會召開,重點發布了煙臺市「十三五」時期製造業轉型升級情況,煙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林陽在會上介紹「十三五」煙臺製造業強市建設情況。
  • 答記者問丨一畝海變成三畝海!山東構建全省最大規模16萬畝集中連片...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並回答記者提問。農村大眾報記者:山東省港口眾多,超過4億噸的大港就有三個,發展海洋交通運輸產業的條件優越。請問,「十三五」期間,我省沿海港口發展主要取得哪些成就?
  • 答記者問|第四屆山東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累計參與人次達到2.51億...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介紹「十三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大眾日報記者:山東已連續四年舉辦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活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對促進文旅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否具體介紹一下。
  • 十三五山東成就巡禮|四新經濟增加值GDP佔比將突破30%
    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經濟導報記者從15日舉行的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7萬餘個,完成技改投資3萬億元以上,一批龍頭骨幹企業率先走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之路。
  • 5問5答,見證寧波創建幸福之城
    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推進綠色石化、汽車製造、高端裝備、新材料等「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打造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點示範城市。去年工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躍居全國城市第9位,綠色石化、汽車零部件、磁性材料入選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名單、居全國城市第1,培育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39家、居全國城市首位。成
  • 阜陽這項指標,連續三年居全省第一!
    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連續多年居全省前列,到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699家,總數位居全省第4位。年營收億元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74家,數量居全省第三。「13581」龍頭培育工程順利實施,第一批、第二批共計63家培育企業,1-10月完成產值422.7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9.2%,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5%以上。
  • 權威發布|山東「十三五」時期重點民生支出佔比達80%
    12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介紹「十三五」時期財政改革發展成就,並回答記者提問。五年來,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十三五」時期 山東文化和旅遊發展取得可喜成績
    「十三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目前,以民族歌劇《沂蒙山》為代表的藝術精品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全省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單位)達到40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4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8個,居全國前列;各類博物館達到603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711處,均居全國第一位,世界遺產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6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73項,居全國第二位,「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 中共福建省委首場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醫療方面,「十三五」時期我省加快推進一批醫療衛生補短板項目。2019年全省醫療床位總數達20.24萬張,比2015年增加2.92萬張。「十四五」時期,我們將繼續增加醫療衛生資源特別是優質資源,促進城鄉區域均衡布局,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老有所養是民生要計。
  • ...奮進彩雲南⑤」「十三五」期間雲南電力總裝機突破1億千瓦 居...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11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在昆明舉行。會上,雲南省能源局副局長喬國新介紹,「十三五」以來,雲南堅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進將綠色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雲南能源產業規模和實力不斷發展壯大,成效顯著。「其中電力優勢進一步發揮。」喬國新表示,全省電力總裝機突破1億千瓦,達到10073萬千瓦,居全國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