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穿破袍子和穿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慚愧(自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這個的確難以做到。我們看到別人的名牌服飾,大部分人都會有點心緒難平。如果自己再衣著寒酸,即使不會羞愧自卑,也要自我反省是不是衣著不合適了。看來,在我們心底都暗藏著「敬羅裳」的想法啊!
想起幾年前的看的電視劇《恰同學少年》。少年毛澤東去同學陶斯語家做客,在陶家洋樓客廳裡,穿著補丁褲子的他神情自如,落落大方。當時就感嘆:這真不是普通人啊!
話說回子路,他與孔子第一次見面時,頭插公雞毛,身披野豬皮,腰間別長劍,招搖過市。這是多麼與眾不同的審美與品味啊!穿舊袍子算什麼?沒準這個性少年還覺得衣裘者鄙,不齒與之為伍呢!
這是今日讀《孔門十弟子》有感。您有什麼想法,在留言區說一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