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為何被譯為「野豬皮」?翻譯不僅沒錯,且還十分有寓意

2021-01-19 潤界本地化

公元1559年,即大明嘉靖38年,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在妻子懷孕13個月後終於迎來了自己第一個孩子(信息來源於《清史稿》)。

沒有想像中的喜悅,只有如釋重負,這個在母親肚裡多呆了幾個月的孩子終於是出世了。對此,塔克世早已準備好了武器,只待將這個怪物一分為二。

塔克世熟知,民間傳說,但凡孕育之久,非鬼怪即妖神。不過好在這個孩子並不是預想中的那般,其與普通人無二,這下子塔克世可算是真的如釋重負了。

這個孩子是誰呢?他就是後來的清太祖努爾哈赤。努爾哈赤這個由滿語音譯過來的名字聽起來別有韻味,可讓人想不到的是,它的意譯竟是一張「野豬皮」,韻味頓時蕩然無存。

然而,野豬皮雖然聽起來不太文雅,但放在那個時期,這個名字還是很有象徵意義的,因為野豬皮在建州女真中,是財富的象徵。

在與大明朝貢貿易中,一張野豬皮可以換取近兩斤的茶葉,要知道那時的茶葉可是名貴的很,一般人可喝不起。可見,這個名字的寓意。

不過在朝貢貿易中,比野豬皮更值錢的還屬人參,而人參在滿語裡的表達是「奧爾厚達」,但塔克世並沒有以此給孩子命名,看來比起挖人參,塔克世更擅長打獵,這也間接說明了塔克世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孩子厲害,畢竟眼界決定成敗嘛!

當然,塔克世的眼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他給孩子取的名字,價值都是一直遞增的。像塔克世接下來的兩個孩子分別是舒爾哈齊與雅爾哈齊,兩者的意思分別又是「小野豬」以及「豹子皮」。

在當時,小野豬抓到後可以圈養,所以在價值方面自然是比野豬皮要高一些,而豹子皮就不用多說了,在那時都可以換取絲綢了,看來塔克世的眼界隨著時間的推移增長了不少。

大家知道努爾哈赤為什麼被稱為野豬皮了吧!這完全是與當時的環境相關。但相較於他的名字,他的姓顯然更有逼格。

據傳,「愛新覺羅」這個姓是借一個叫「愛新覺羅·布庫裡雍順」的元朝人的,這是建州女真所能找到離他們最近的「名人」了,因為建州女真的源處一直是個謎。

一般來說,有名氣的種族都會有著不一般的故事,建州女真也是如此。他們之所以認領愛新覺羅這個姓氏,主要還是因為與以前的金朝王族「完顏氏」以及貴族「那拉氏」攀不上關係。即使強行牽上關係,也容易穿幫,畢竟人家分支多,續起祖來,可不好圓過去。

「愛新覺羅 · 布庫裡雍順」能被認定為努爾哈赤的先祖,那他自然就不是一個凡人。傳聞一天三個仙女在長白山天池洗澡,一隻神鵲銜來一顆紅色的果子,其中一個仙女吃了這顆果子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愛新覺羅 · 布庫裡雍順。

相傳,他一出世就迎風見長,後面莫名其妙的擺平了鄂謨輝三姓之亂,被尊為領主。經幾代之後,這個部落又莫名其妙地被滅了族,只有一個名叫樊察的幼兒活了下來。

為了證明該幼兒活下來是天意,《清實錄》記載說是烏鴉落在了男孩的肩上,敵人看到的不是人,而是一棵枯樹,而這種梗在《清實錄》中還有很多。

比如努爾哈赤曾差點被大火燒死,當時有條狗不停地跳入水中然後用毛髮弄溼他,以免其被燒死,結果努爾哈赤沒被燒死,狗卻累死了。至此,烏鴉和狗成為了滿清的聖物。至於努爾哈赤為什麼不自己跳入水中,這就不得而知了。

為啥說「愛新覺羅」更有逼格呢?因為愛新覺羅意為像金子般高貴的覺羅族,覺羅是一個地名。這明顯較名字高雅了許多,最明顯的就是不再單純的以物換物了,而是上升到了真金上面。

所以說,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愛新覺羅,都寓意著價值,即使野豬皮聽起來不太文雅,但在那個時候,野豬皮無疑是建州女真中最具價值的物品之一了。

在當時,該譯名無疑是充分表達出了翻譯的「信雅達」。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喜歡本文,別忘了點擊關注喲!

相關焦點

  • 努爾哈赤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被理解為野豬皮?
    起名字對國人來講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通常都帶有美好的祝願,具有積極正面的含義。然而受限於文化程度,有時候名字起得也十分隨便。比如說努爾哈赤,翻譯過來竟然是野豬皮的意思。事實上從努爾哈赤的祖父那一代就已經開始對漢文化展開深入的學習,而努爾哈赤本身也是一個酷愛學習的人,其本人精通漢語,喜歡讀漢文化的經史子集,其在位期間更是創造了滿文,如果說努爾哈赤沒有文化顯然是說不過去的。那麼努爾哈赤不給自己改名字,顯然有著其他的因素,這就要講到到滿族早期的文化內涵。
  • 努爾哈赤是怎麼從「野豬皮」成大清的奠基者?原來是得到此人幫助
    努爾哈赤是怎麼從「野豬皮」成大清的奠基者?原來是得到此人幫助 清王朝的奠基者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出生於公元1559年,也就是明朝嘉靖三十八年,此時距離明王朝的覆滅還有八十五年時間。努爾哈赤的出生地是赫圖阿拉地區(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
  • 歷史上的「野豬皮」指的是誰?經常聽到這個詞,實際我們理解錯了
    「野豬皮」這個稱謂,本是直接指的歷史上的一個人物,也就是滿清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野豬」這個代號本身就不是什麼很文雅的稱謂,更別再說加個「皮」字,但「野豬皮」確實是努爾哈赤的另一個稱謂,顯然由來已久。
  • 努爾哈赤、多爾袞的名字有何含義?皇太極雖然好聽,卻是乾隆起的
    那麼古代皇上的名字有什麼含義呢?今天就來說說清朝這些皇帝的名字。清朝的十二位君主分別為:努爾哈赤(天命)、皇太極(後金天聰汗,改號為清後年號崇德)、福臨(順治)、玄燁(康熙)、胤禛(雍正)、弘曆(乾隆)、永琰,後改顒琰(嘉慶)、 旻寧(道光)、奕詝(鹹豐)、載淳(同治)、 載湉(光緒)、溥儀(宣統)。
  • 野豬皮(外一篇)
    ,先祖五世勒庫在努爾哈赤的麾下多方徵戰,後來被派到寧古塔戍邊。他說,是野豬。我說,虎是山中王。他沒解釋,說了個故事給我聽——那一次我們六人進山,並不是去打獵,有別的事情,所以不想招惹它們。當然我們是背著獵槍的,其中有倆夥計還另外拿了扎槍當雪杖。呵呵,在零下四十度的森林裡穿行,豪氣呀。森林黢黑,像一堵黑色大牆,擋住了外面要命的大煙炮,大煙炮的猛勁兒大打折扣,只在我們頭上幾十米處的樹尖兒上偶爾打個呼哨。
  • 努爾哈赤、多爾袞等名字是啥意思?皇太極名字好聽,卻是乾隆起的
    皇太極畫像 皇太極之後的皇帝的名字基本都是兩個字,如順治帝福臨、康熙帝玄燁、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曆等,用漢語解釋,都是寓意很好的名字,而皇太極同輩或者父輩人的名字就比較奇特了
  • 英國人繪製的亞洲地圖,為何要畫成一頭野豬?到底有何寓意?
    1941年,歐洲人繪製了一副十分有趣的全球地圖,叫做《Mapa Humoristico do Mundo Guerra 1939》。該幅地圖上還標有一些動物和人物的形象。不同的大洲有著不同的特徵,比如在蘇聯的領土上,史達林用雙手牽著拴住四隻動物的繩子,而這些兇狠的動物所面向的正是二戰的策源地德國。
  • 歷史解讀:努爾哈赤的「七大恨」是什麼,你知道嗎?快來看看
    歷史解讀:努爾哈赤的「七大恨」是什麼,你知道嗎?快來看看很多人都知道,滿語「愛新覺羅「新」是「金」的意思,「覺羅」是「族」的意思,但是「努爾哈赤」是「野豬皮」的意思,知道的人估計就寥寥無幾了。他的父親看努爾哈赤兄弟太小沒人照料就給努爾哈赤娶了一個繼母,他的繼母口輕舌薄的,經常虐待他們兄弟兩個,還把整個家裡都打理的雞飛狗跳,十五歲的努爾哈赤走投無路之下就帶著自己的弟弟投奔了自己的外公,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 康熙之後,皇子名字才有了輩分,但為何始終不用三個字的人名?
    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到鹹豐皇帝為止,愛新覺羅氏家族一共有113位皇子,在這些皇子中,我們會發現一個比較奇特的現象,那就是皇子的名字。了解清史的讀者大致都知道,康熙之前的眾皇子名字沒有規律,好像是隨便起的,而康熙之後,都有統一的順序和輩分。
  • 中國傳統戲曲的隱喻翻譯——以許譯崑曲《牡丹亭》為例
    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崑曲《牡丹亭》在其面世的四百多年的時間裡,不僅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更是早在17世紀就出現譯文,開啟了其對外傳播之旅。崑曲劇本的翻譯雖然起步較早,但由於其語言的韻律嚴格、典故繁多、修辭手法運用頻繁等原因,全譯本並不多見。在這些譯本中,西方翻譯家和中國翻譯家的作品風格迥異,特別是在對原文一些修辭手法的翻譯處理上差別很大。
  • 用AI重新定義翻譯,人人譯視界發布視頻翻譯黑科技
    5月28日,由人人譯視界聯合主辦的「AI翻譯與傳統翻譯共存並贏」主題發布會在北京東方花園酒店成功舉辦,本次發布會上人人譯視界、百聿集團和網易AI事業部強強聯手,三方就如何為語言服務行業帶來第一解決方案進行了深入探討。
  • 多爾袞的母親不僅年輕還有三個孩子,為何還被逼著給努爾哈赤殉葬?
    都知道多爾袞權傾朝野和皇太極的兒子順治皇帝有私怨,其實皇太極也不是好人逼死了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兩家可以說有著極重的怨恨!當時努爾哈赤臨終前最後見的就是大妃也就是大福晉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可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卻帶著王公大臣說努爾哈赤有遺命要阿巴亥殉葬,這就是胡扯,根本沒有什麼遺命,努爾哈赤最後見的就是阿巴亥,有這個遺命,阿巴亥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完全就是皇太極的陰謀,說白了就是要保住自己的汗位,逼死對自己有威脅的阿巴亥,因為阿巴亥在的一天,他皇太極想坐穩汗位真的挺難的!
  • 人人譯視界:針對影視劇字幕組推出「視頻翻譯黑科技」,提高80%翻譯...
    其中,相比同聲傳譯等專業商務性質的翻譯內容,針對影視劇字幕的對話翻譯藉助視頻劇情的輔助、以及人們對其翻譯需求的不同,更適合用今天的神經網絡翻譯技術來處理。AI帶來的語義理解和神經網絡翻譯技術結合,讓AI可以進行視頻翻譯,似乎就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一件事。傳統視頻翻譯流程中,譯者需要在多個視頻後期軟體中來回切換,且這些軟體大多安裝不易且操作複雜,想換臺電腦都非常麻煩。
  • AI翻譯如何與傳統翻譯並存共贏:這一次「翻譯」的概念將被重新定義
    「讓精彩不因語言而阻礙」,人人譯視界的企業理念詮釋了此次發布會的真正寓意。AI翻譯是否將代替人工翻譯、人機大戰是否真的會出現,這些問題的背後映射出的是中國語言服務...
  • 努爾哈赤打仗為何總能以少勝多?
    努爾哈赤在歷史上有兩個諡號,分別為1636年皇太極改元稱帝時所加的「太祖武皇帝」,和康熙於1662年所定的「太祖高皇帝」。
  • 什麼樣的人會隨便罵別人是野豬皮?
    我認為沒有教養對自己的民族文化不了解,初中生物考0分 的中度弱智才會辱罵別人是野豬皮。首先在漢族歷史當中漢武帝劉徹的小名彘兒。彘就是小豬的意思。漢景帝和王皇后非常相愛,所以漢武帝也是非常得漢景帝喜愛的。
  • 《孤島驚魂3》野豬皮在哪裡 坐標位置分享
    導 讀《孤島驚魂4》遊戲中野豬皮通過野豬掉落可獲得,玩家可以在新手村南邊的小島上尋找到野豬,可以按下「M」鍵顯示地圖,在地圖中查看野豬的位置(見下圖),野豬圖標最明顯的特徵是有兩個長牙
  • 多位大臣向皇帝進諫努爾哈赤崛起的後果,為何明世宗卻不以為意?
    一般來說,正常的情況都是統治者會對努爾哈赤一行人進行嚴加看管,但是大明王朝的皇帝聽到這樣的話無動於衷,甚至於將那些說這種話的大臣給斥責了,這到底是為何,讓大明對努爾哈赤的崛起無動於衷、不以為意呢?1、 大明誤殺努爾哈赤親人,內心存在愧疚萬曆十一年的時候,大明王朝在剿滅邊境時常騷擾自己的建州女真族時,李成梁不小心誤殺了帶路有功且是努爾哈赤的家人覺昌安和塔克世,所以我認為大明王朝在這上面是對努爾哈赤有愧疚感的以至於皇帝也是有些心存愧疚,對於努爾哈赤的崛起是相對比較縱容的。
  • 漢景帝妃子如廁野豬闖入,見死不救的侍衛不僅被獎賞,還受到重用
    可漢景帝就曾遇到一個"奇葩",居然敢當著他的面違背他的指令,甚至還反過來"教育"自己。更氣人的是,這個侍從最後不僅沒有被罰,還得到了賞賜和重用!這個氣煞了漢景帝的侍從,便是在《漢書·酷吏傳》中"一枝獨秀"的郅都。而讓他抗旨不遵的事,發生在當時的皇家園林上林苑。在漢代,有一項全民性質的體育活動——狩獵。
  • 由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譯作!
    楊絳先找了英、法、德文等五六種譯本,發現有些地方差別很大,不知選哪種為好。為保證忠實於原著,她決計直接從西班牙原文翻譯。從此,她下決心自學西班牙文。她有很好的英、法文基礎,這對自學西班牙文很有利。但是幾年下來,她自己還是沒有信心。她問錢鍾書:「我讀西班牙文,口音不準,也不會說,我能翻譯西班牙文嗎?」錢鍾書說:「翻譯咱們中國經典的譯者,能說中國話嗎?」錢鍾書的話給楊絳吃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