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委中穴」的正確打開方式 —— 不僅僅是「腰背委中求」!

2021-02-22 針觀天下

委中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委,有曲義。中,不偏之為中。《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王冰註:「膕謂膝解之後曲腳之中。」本穴在膝膕窩正中,取本穴時,須使患者膕膝彎曲。《靈樞經》謂:「委而取之。」《針灸甲乙經》:「在膕中央約紋中動脈」,故以為名。

《針灸大成》

膕中央約紋動脈陷中。令人面挺伏地,臥取之。足太陽膀胱脈所入為合土。

俯臥或站立位。在膕窩橫紋上,左右兩條大筋(肱二頭肌腱、半腱肌腱)的中間(相當於膕窩橫紋中點處),按壓有動脈搏動感處即為此穴。

《針灸大成》

主膝痛及拇指,腰夾脊沉沉然,遺溺,腰重不能舉,小腹堅滿,體風痺,髀樞痛,可出血,痼疹皆愈。傷寒四肢熱,熱病汗不出,取其經血立愈。

委中者,血郄也。大風發眉墮落,刺之出血。

《針灸大成》

《素注》針五分,留七呼。《銅人》針八分,留三呼,瀉七吸。《甲乙》針五分,禁灸。《素問》刺委中大脈,令人僕脫色。

1. 委中配腎俞、腰陽關,有強腰舒筋,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經痛。2. 委中配曲池、風市,有祛風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主治溼疹,疔瘡。3. 委中配陽陵泉、懸鐘,有補髓強筋,活血通絡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痺。

按摩委中穴的手法: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連做10—20次。

按摩委中穴可以治療腹痛、急性吐瀉、急性胃腸炎、腸炎、腹痛等。

主治病證:背痛,腰痛,下肢痿痺;腹痛,吐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癮疹,皮膚瘙癢,疔瘡等。

現代又多用於治療: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中暑、急性腸胃炎、膝關節炎、下肢癱瘓、腓腸肌痙攣等。

上脘        中脘      下脘       內關    太衝      太溪       太白

氣海     關元        三陰交     孔最    經渠     太淵      魚際

足三裡     心俞       肝俞        列缺    俠白   商陽    三間

脾俞       胃俞        合谷     陽溪     手三裡     扶突

想要查穴位,可使用「針觀天下」微信公眾號「號內搜索」功能。輸入「每日一穴 + 穴位名稱」即可查看相關連結。搜索步驟:

1.進入醫案經絡公眾號菜單欄即可看到號內搜索這個子菜單,點擊進入號內搜索頁面

2. 輸入「每日一穴 + 穴位名稱」即可查看相關連結。如「每日一穴 + 太衝穴」:

「針觀天下」微信公眾號新增「號內搜索」功能。查穴位、搜醫案、看師友 …… 想看什麼,一搜搞定!搜索指南如下:

〖通知〗針觀天下「號內搜」功能重磅上線

美好的一天開始啦,希望仲聖平臺的文章能夠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歡文章的話別忘記點擊文章右下角「在看」兩個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穴】足太陽膀胱經之 委中穴
    本穴物質為膀胱經氣血匯合而成,故為膀胱經合穴。膕中、郗中、血郗。膕中指本穴所在部位為膕窩橫紋中點處,故名「膕中」。郄中郄:孔隙也。中:指穴內氣血所在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 「郄中」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聚集,出入緩慢。
  • 腰背委中求?求什麼?很多人都做錯了
    說起「腰疼」,很多關注咱們大德的朋友,以及平時對中醫外治頗有心得的朋友,第一反應就是「腰背委中求」——按一按委中穴,疼痛自然緩解!但是,真的要解釋「腰背委中求」,很多朋友就不明白了:求什麼?怎麼求?是不是按一按委中穴,就是能「求」到腰背的疼痛緩解了?今天,大德君就給大家掰開了揉碎了說一說「腰背委中求」。首先,這句話是完全沒錯的。腰背疼痛,問題出在膀胱經的氣血不通,經絡淤阻上。人體的腰背部,除了中央一條督脈,剩下的就都是膀胱經了。
  • 腰背疼痛最難當 按摩委中穴最管用
    如今很多的白領一族都出現了腰酸背痛的症狀,俗話說「腰背疼痛最難當,起步艱難步失常」,可見腰酸背痛是十分難受的,影響日常的生活與健康,那麼我們該如何緩解腰背疼痛呢?中醫認為,按摩委中養生穴,可有效緩解腰酸背痛。委中穴是治療腰背疼痛的要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它位於膝關節後側,也就是膕窩處,腿屈曲時膕窩橫紋的中點。
  • 「四總穴歌」所說的人體最重要的4個穴位,你知道怎麼用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一個簡單易懂、又很實用的「四總穴歌」,這個歌訣總共有四句話:第一句叫肚腹三裡留,第二句叫腰背委中求、第三句叫頭項尋列缺,第四句叫面口合谷收。此歌訣可以說是歷代醫家實踐經驗的總結,並早已在民間廣為流傳,對平常喜歡艾灸的朋友來說,記住了這句歌訣,在具體施灸的時候就有了一個大概的方向,對於艾灸養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 委中穴
    委中穴的準確位置圖取穴方法俯臥或站立位。在膕窩橫紋上,左右兩條大筋(肱二頭肌腱、半腱肌腱)的中間(相當於膕窩橫紋中點處),按壓有動脈搏動感處即為此穴。患者應採用俯臥的取穴姿勢,委中穴位於膕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裡側中央。委中穴位於膝後區,膕橫紋中點,俯臥取之。
  • 艾艾貼十總穴歌(值得收藏)
    十總穴口訣:頭項尋列缺(肺經)面口合谷收(大腸經)內關心胸胃(心包經) 脅肋尋支溝(三焦經)肚腹三裡留(胃經)腰背委中求是各種痛症的要穴。心、胸、胃不適時都可以找內關穴來治療。內關穴內關穴位置:距離手腕上的橫紋兩寸(約三個手指)之距離,在兩筋之間。
  • 拍打委中治腰痛保健養生每天教您一招(3)
    膕窩,即我們膝蓋後方正中凹陷,此處有一穴位,名委中。委中:委,堆積也;中,指穴內氣血所在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的溼熱水氣在此聚集,故名。   委中又名膕中,郄中,血郄。膕中:指本穴所在部位為膕窩橫紋處中點,故名;郄中:郄,孔隙也,郄中名意指膀 胱經氣血在此聚集,出入緩慢。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溼之氣,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氣血的輸出輸入皆較緩慢,如從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郄中。
  • 【每日一穴】——環跳
    遇到這種情況時,只要輕輕按揉背部痛點和環跳穴,就能夠迅速止痛。命名環,指穴內物質為天部肺金特性的涼溼之氣;跳,跳動的意思。「環跳」的意思是指膽經水溼在這裡大量氣化為天部陽氣。祛病療疾腰痛、背痛、腿痛、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痺、大腿肌炎、膝部肌炎、風疹、腳氣等。
  • 不花錢不吃.藥,一學就會調百病,別私存
    1.對擊十宣穴 第1 個動作刺激到的是位於我們十指指尖的十宣穴,刺激這個穴位可以起到降壓、預防眩暈的作用。此外,中府穴還有診斷治療肺癌的作用。
  • 身柱穴:人體的頂梁柱
    經絡通、病無蹤 弘揚國醫專欄是養生調理 專業技術 民間絕技 學習交流 的最佳平臺 身柱穴(shēn zhù xue)
  • 不花錢的「特效穴」,每天按一按,促睡眠、防中風、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腿窩——緩解腰背不適  腿窩就是腿部彎曲後的窩,此處有一個委中穴,《皇帝內經》有「腰背委中求」一說,不管是風寒、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及扭傷引起的腰背痛,都可以求助委中穴,能夠緩解腰背疼。    方法:  曲腿時,腿窩處橫紋的中點處就是委中穴。
  • 【每日一穴】居髎穴:治療癱瘓、足痿、腿腳麻木等
    「居」即「在」處;「髎」指骨隙,又為髖關節之別名,該穴在髖關節部是處凹陷,故名。【居髎穴位位置圖】居髎穴屬於足少陽膽經,居髎穴位於人體髖部,當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針刺居髎穴的方法】居髎穴斜刺1.5-2寸,局部酸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