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消息,大多時候,有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首富也不例外。
11月初,馬雲被約談。
隨後,螞蟻集團上市推遲。
12月14日,阿里巴巴因為違反《反壟斷法》,又被處罰。
而且從遙遠的西南城市昆明傳來最新消息:
馬雲的一個項目又黃了。
富豪們自己組織個俱樂部,也沒什麼。
但這個湖畔分校雲南分校項目,卻很不一般。
甚至,有些變味兒了。
最直觀的是,佔地高達近2萬畝。
正式規劃這個項目名字叫湖畔大學雲南分校白魚口彩雲灣夢想小鎮項目。
總面積1281公頃。
1281公頃是個什麼概念?換算成常用的單位,就是19215畝。
再做個比較。
清華大學校園面積也不過6000多畝,北大還要再小一些,只有5000畝出頭。
就連有7大校區的浙江大學,佔地面積也不過萬畝(9335.16 畝)。
浙江大學有多少在校師生?根據官網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日制學生57159人、國際學生7131人、教職工9377人。
也就是,將近7.4萬人。
作為一個民辦培訓機構的湖畔大學呢?
就算年年招生,也不過是每年四五十人,況且這些商人們也不是全日制學習。根據湖畔大學官網,馬雲提出在未來30年,培養不超過3000名企業家。
湖畔大學在杭州的本部整體佔地面積375畝,一期規劃建設只有60畝。
也就是說,雲南分校項目是本部的51倍!
但真的需要這麼大面積嗎?
這些背後都是寶貴的土地資源。
根據披露信息,雲南分享項目,位於西山區白魚口彩雲灣片區,北至小黑橋一帶,南至滇池(不含一級區),西至蔣凹村,大黑橋一帶,東至下白魚。
從昆明本地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項目南邊就是大名鼎鼎的滇池。
可以說,地理位置絕佳。
而且,建設資金全部是政府資金。
根據網絡披露的信息,這個項目進展也堪稱神速。
只用了90個日曆天(不是工作日)就完成項目用地初步規劃方案,論證評審後15個日曆天制定正式規劃成果。
據說,這個項目以湖畔大學雲南分校為核心,還要建設彩雲灣夢想小鎮、會議會展、科創孵化、特色商業、高端酒店住宅等項目。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想藉助馬雲的名氣搞個項目。
但最近馬雲接連不順,這個項目在12月4日就拿掉了「湖畔大學雲南分校」的名頭。
回顧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馬雲和阿里感受到了從天上摔到地獄的痛苦滋味。
就在吉祥代碼688688的螞蟻集團將以吉祥價68.8發行的前兩天,10月24日,在外灘金融會議上,馬雲炮轟司令部,引發政經界強震。
隨後,蝴蝶效應開始顯現。以這一天為分界點,一場針對網際網路企業的強監管颶風席捲而來。
11月2日,四部委聯合約談老馬,史所未有。同日,銀保監會網貸新規出臺,釜底抽薪,雖說金服類大佬哀鴻遍野,但傷害最大的卻是螞蟻。11月3日,螞蟻上市前夜被按下暫停鍵,2萬億市場灰飛煙滅,無數人淚灑長夜。當然,這僅僅還只是開始。當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倒下,後面就是一場疾風驟雨。1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也出手了。這一天本來是螞蟻上市敲鐘,背後資本狂歡慶祝的日子,但市監總局卻殺到了杭州。以阿里為首的20多家平臺企業被召集在一起,接受集體行政輔導,解決平臺競爭二選一問題。京東、拼多多積極擁護,阿里則不形於色。僅僅1天之後,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與市場監管總局會師杭州,再出重拳。相較5日,這次會議規模擴大到網際網路界的27家平臺,可謂「一網打盡」。會議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規範線上經濟秩序。但令人擔心的信號是,這一次稅務總局的加入,也意味著網際網路企業稅務紅利走到盡頭。風急浪高。集體吹風僅僅過去4天。國家市監總局就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顯然,如此密集的多部委聯合行動以及相關文件的密集出臺,已非部委級別的意志所左右。更高層級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斬下!12月8日,郭樹清在新加坡科技節上再提反壟斷: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利用數據壟斷優勢,阻礙公平競爭,獲取超額收益,傳統反壟斷法治不了這些企業。事實上,我國並非沒有反壟斷法,只是愛惜羽毛,從未開出過一張罰單。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12月14日,《反壟斷法》的第一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砍下。
阿里發現真的變天了。
先是CEO張勇出來表態,將會主動接受監管。隨後螞蟻的董事長井賢棟更是非常謙虛的表示:
沒有國家金融系統和整個金融行業的安全,就不可能有企業個體的安全。
唉,這世界總有人覺得穩了,實際上不過是時代大海中的一條船。
能讓你一帆風順,就能讓你一浪翻沉。
在國家利益面前,哪有什麼大到不能倒?
一切的抬高都是假象,一切的喧囂都將過往。
誰知明鏡裡,何處惹塵埃?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一片雲,可以擋住一陣風。
曾經那個與高手過招,與天后合唱的傑克馬,早已消失在華山派的蒼茫夜色中。
阿里已經不是那個阿里,風清揚也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風清揚了。
而在B站上,潮水一般的年輕人,終於把阿里被罵成了四十大盜,而跌下神壇的馬爸爸也成了「萬惡的資本家」。
所以,這段時間,針對網際網路企業的反壟斷法的出現,致使幾家網際網路巨頭幾天時間內蒸發數萬億市值。
這樣的大場面,還是真第一次見到。
不過,當一個企業巨大到幾乎壟斷一個行業的時候,危害是巨大的,參考韓國那邊的財閥集團。
網際網路企業的核心科技創新,初衷本是惠民,如今國家再不出手,它們似乎要在偏離的軌道上越走越遠了。
阿里以及馬雲的麻煩,似乎還遠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