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虹口區江灣鎮街道的
逸仙小區
將整小區全部安裝上電梯
成為老舊小區中的名副其實電梯房
10月27日,虹口區江灣鎮街道逸仙小區14個單元加裝電梯同時開工,這是繼9月該小區12個單元加裝電梯開工後,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逸仙小區居民迎來的又一「盛事」。
記者27日在現場了解到,該小區另有2個單元加裝電梯意願已獲三分之二以上居民通過,即將公示。至此,逸仙小區整小區將全部安裝上電梯,成為老舊小區中的名副其實電梯房。
加梯模型圖。
「老樓加新梯」
是很多老公房居民的夢想
但是
如何讓整棟樓達成共識
卻成為一大難點
逸仙小區整小區將加裝電梯
為何能夠如此給力?
原來
是因為他們有「獨家秘笈」
「八機制」、「六步走」的
加裝電梯工作法3.0版
(小觀簡單總結一下)
「加梯在哪裡,支部建在哪裡」
成立加梯臨時黨支部,使「每幢樓都有黨的組織在引領、每個樓道都有黨的工作在推進、每名黨員都在社區發揮作用」,確保成功推進。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深入調研群眾需求,廣泛徵求意見。線上線下做好前期意願徵詢,從實際問題出發推進加裝電梯工作。
「一周一例會、一周一分析、一周一推進」
在一線工作機制中,區房管局、街道領導召開聯席會議,通過「一周一例會、一周一分析、一周一推進」為加裝電梯工作理清脈絡、突破阻力。
「掛圖作戰」
通過製作 「紅「、「黃」、「綠」三色作戰圖,以「圖」管項目、抓項目、推項目。每一個顏色都是一個加梯故事、每一個顏色的轉變都是加梯團隊成員努力的成果。
掛圖作戰。
其實
不止虹口的這個小區
上海各區為了讓居民們
早日實現加梯夢
已經摸索出了
老房加梯成功的不同模式
浦東 :
「嫁接式」圓夢
浦東新區高行鎮首個加裝成功的電梯位於華高庭園小區,採用「嫁接式」安裝。和許多小區在樓道口直接加裝電梯不同,這個小區2號樓的電梯是在原有樓道口,利用門廊的位置,「嫁接」出一塊和原有建築垂直的電梯間。
由於色彩、造型都考慮到和原有建築匹配,毫無違和感,而且加裝後樓道空間顯得更加寬敞舒適。
浦東高行鎮首個加裝成功的電梯
黃浦 :
輸出獨家「寶典」
住宅加裝電梯「零的突破」,五裡橋街道向恭房小區全體居民頒發「最佳自治精神獎」。
恭房小區是黃浦區第一個自主安裝電梯的小區
此後,恭房小區接待了眾多參觀者,上海的,長三角的,最遠的從哈爾濱來。街道請恭房小區業委會主任丁良才整理編輯成一本加裝電梯指南,人稱「小紅書」。迄今,「小紅書」已升級到第二版,說明加裝政策和流程,事倍功半!
恭房小區電梯安裝工作流程彙編成冊
楊浦 :
民非助力,孵化加梯社會組織
在楊浦區五角場街道,老舊小區佔居民區總數的80%,居民加裝電梯意願強烈。街道從2018年起著手孵化培育楊浦區首家專門為居民加裝電梯提供服務的社會組織——「房家美」加裝電梯服務中心,為業主提供專業服務。
2019年,「房家美」走遍32個居委會、131個自然小區,繪製楊浦區首個社區加梯地圖《五角場街道加裝電梯服務地圖》,今年又更新出版2020年新版地圖。一圖在手,不僅加裝電梯流程進度一目了然,更讓居民對本門棟是否具備加梯條件心中有數,從而提高加梯效率,增強居民信心。
目前,五角場街道共有10臺電梯成功立項,6臺已完工,還有30個門棟開展了業主意見徵詢工作。
五角場街道已有6臺電梯加裝完工
普陀 :
合理分攤,不同樓層按比出資
普陀區長徵鎮居民小區舒詩康庭33號樓,是鎮首個加裝電梯的純商品房小區。在尚未拿到國家補貼的情況下,12戶業主一致同意加裝電梯,全小區超過三分之二的業主也在徵詢中表示同意,符合項目開工要求。
業主約定,加裝電梯所需的70多萬元,由6樓、5樓、4樓和3樓的業主,按20%、15%、10%和5%的比例分攤,1樓和2樓的業主免費。2019年11月,加裝電梯建成並投入使用,33號樓居民上下樓「舒適」了。
舒詩康庭33號樓投入使用的加裝電梯
閔行 :
一梯兩幢,樓型難題協商化解
江川小區始建於1958年,共12個門棟256戶居民。街道加梯辦、居委會和上海求應電梯工程有限公司對兩幢樓共38戶居民實地走訪40餘次,召開居民協調會議11次,最後確定了「1梯連接2棟樓」的設計方案。
也就是說,這部電梯將採用「貫通門」設計,兩面都可開門。建成後,兩個門棟16戶居民可以持卡從各自的電梯門乘坐電梯。
效果圖
據此前統計
上海各類老舊住房約面積
佔總量近四分之一
無電梯多層住宅約有22萬個門棟
其中住在3層樓以上的老年人近半數
為了讓這些「懸空老人」
早日實現「加梯夢」
上海各區都在不斷摸索
適合自己的模式
你家在加裝電梯過程中有什麼煩惱嗎?
你覺得以上的經驗值得借鑑嗎?
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討論!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新民眼
相關作者:周楠 龍鋼
微信編輯:佳思敏
校對:huisong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