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眾取寵?專家王福重談農民:「一身蠻力,對國家沒什麼用」?

2021-01-19 悲秋憶文

趙括,戰國時期著名的官二代,父親是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家境優越的趙括飽讀詩書,受到家庭的影響酷愛兵書,談論起軍事來也是頭頭是道。可惜的是,這樣一位在外人看來可謂是軍事天才的少年,卻只懂理論而不能將其應用於實踐。秦軍發動對趙國進攻時,趙王力排眾議將趙括派往前線,他卻只會按照書上的方式來調兵遣將,不懂得變通,最後導致趙軍40萬人被秦軍所俘,失去了與秦軍抗衡的根基,不久後於公元前222年被秦人滅國了。

趙括的這個例子被後人總結成為了一個成語,那就是「紙上談兵」。「紙上談兵」往往被人用來形容那些空談甚強,卻無法將理論真正用於實踐上的人。學習歷史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歷史重演,可中華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歷史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重複罷了,無數人不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而重蹈覆轍。直到現代,仍然有不少紙上談兵之人,王福重就是其中一位。

有句老話說得好,叫做「小丑在殿堂」,王福重正是殿堂之上的小丑。筆者先簡要的介紹一下他,他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說他著名並不是誇讚,是因駭人的無稽言論才為人廣知的。

2001年,王福重成為了北大的博士,論學歷已經是當代教育體系最高的了,他也出版了不少有關經濟理論的書籍,後來進入大學教書被評為了教授。可惜的是,就是這麼一位本該受到人們敬仰的學術研究者,卻不深入民情,脫離現實而紙上談兵,發表相關不好的言論,無下限去貶低中國數億勤勤懇懇的農民。

王福重認為「農民只會出蠻力,他們既愚蠢又懶惰,對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毫無作用」,只會拖後腿。這樣的觀點不禁讓人感到憤慨,如果是從一位文盲口中說出的這些話也就算了,可王福重是經濟學博士,大學教授,發表這樣的言論是有著極壞的社會影響的。

早在一百年前,偉人毛主席就說過,農民是工人階級最大的夥伴。在封建時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農民,可以說現代中國人的祖先往上三代數也都幾乎是農民出身。

農民只會幹苦力嗎,對國家發展毫無作用?答案是否定的。1940年,英國人用大炮轟開了大清王朝的國門,宣告數百年閉關鎖國的結束,中國至此經受了長達百年的屈辱。中華兒女能夠在1949年建立起新中國,讓中華兒女能夠重新站起來,是無數農民用鮮血換來的,他們不顧個人利益,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將哪些洋人趕出了中國。建國之後,他們大多重歸於農田,繼續勤奮的進行生產,以另一種方式來為國家做貢獻。

直到如今,中國依然是一個農業大國,這是短時間內不可改變也無法否認的事實。中國要想實現偉大復興,必須依靠農民的支持,像王福重這樣的人,不過是脫離現實的跳梁小丑罷了。

相關焦點

  • 北大博士王福重:農民就是一身蠻力,對國家沒什麼貢獻
    在一次會議中,1965年出生在河北的王福重博士就說出一番言論,他認為農民只有一身蠻力,對國家毫無用處。就是這一番言論,讓他被網友質問:那你吃什麼?做人怎麼可以忘本?從遠古的茹毛飲血的時代,再到公元前221年的封建時代最後到現代的21世紀,農業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它不僅養活了我們,並且造就了我們的現代文明。
  • 北大博士王福重談農民:「一身蠻力,對國家沒用」,他為何說這話
    然而前段時間,卻出現了這樣一個人,面對鏡頭,他大聲地說出「農民出大力、流大汗就是愚蠢和懶惰的行為」、「農民不值得尊重,因為老實巴交辛苦幹活的農民是最懶惰的」,以及「他們一身蠻力
  • 農民出身的專家王福重:只有農民徹底放棄土地,國家才能更強大
    驚世駭俗,聳人聽聞,一個「農」字便承載了萬千生命,農民整日在田間勞作,一片片稻田的豐收意味著一個個生命能夠繼續生存。而這位專家的這番言論也使世人十分不解,很多人都紛紛到他的微博下面指責謾罵他,也有不少人說他譁眾取寵毫無底線。這樣一個知識分子居然能脫口說出如此不尊重農民的話,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 著名經濟學家王福重說:農民沒貢獻,是譁眾取寵還是真知灼見?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很容易認為這是個譁眾取寵的網紅或者神經病的言論,其實大家錯了,這是,著名經濟學家王福重的言論。不知道王福重是誰的可以去網上搜一下:王福重,中國著名經濟學家。2、農民沒貢獻,消滅農民中國才真正走向文明。這也是著名經濟學家王教授的言論,其實,他的父母也是農民,不知道他是不是吃他父母種的糧食長大的。王教授說,不要一說貢獻就跟辛苦勞作掛鈎,在他眼中,辛苦勞作不是必然受到尊重,反而是那些好吃懶做的人(值得他尊重)。出大力流大汗的人才是真正的懶惰,他們不肯用腦子。
  • 經濟學專家王福重:農民只會種地賣苦力,對國家沒用!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王福重在一檔財經節目中評價農民「只會種地買苦力,對國家沒用」,引發網絡熱議。王福重說,農民跟我們吃到的糧食關係不大,甚至幾乎是沒有什麼貢獻,因為農民只會出大力、流大汗,這種愚蠢的行為對國家沒有任何用處。節目最後,王福重還得出了一個結論:只有消滅了農民,中國才會富強!
  • 士農工商,農民何等之重,拿農民作喻,王福重教授你怎麼能那麼說
    有士民,有農民,有工民,有商民。即士農工商四民」。農民自古以來就在中國的歷史上扮演者無比重要的角色,對歷史的推動有著最基礎的作用,在每一次的社會變革和革命中,都起著決定成敗的關鍵作用,甚至國家的財政稅收絕大部分也來自農民,可是,在小農經濟和長期儒家文化的薰陶教養下的中國人,很少有人意識到農民的這種力量。我們可以意識不到農民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夠貶低農民所具有的價值,更不能否定農民本身存在的合理性。
  • 福重又出來了,繼上次說農民一身蠻力後,又說地鐵人多是因為便宜
    王福重又出來了,繼上次說過農民之後,地鐵之所以擁擠,是因為便宜?票價應上漲10倍? 說農民沒有貢獻,懶惰,愚昧的王福重,總是雷人雷語博眼球。這個傢伙是經濟學家?他應該是鳳姐的弟子,是網紅!
  • 王福重:只有農民徹底放棄土地,國家才能更強大
    古人將社會階層分為四等,士農工商,農民是僅次於世族子弟的良民,封建社會被推翻之後,農民更是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直到新中國成立,農民群體第一次以領導者群體的身份登上歷史舞臺。 然而,儘管國家每年都在頒布一系列文件,旨在提升三農水平,但是仍有很多人對農民群體不屑一顧,而這其中,還有一位經濟學博士後,王福重。
  • 王福重:只有農民徹底放棄土地,國家才能更強大?
    古人將社會階層分為四等,士農工商,農民是僅次於世族子弟的良民,封建社會被推翻之後,農民更是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直到新中國成立,農民群體第一次以領導者群體的身份登上歷史舞臺。 然而,儘管國家每年都在頒布一系列文件,旨在提升三農水平,但是仍有很多人對農民群體不屑一顧,而這其中,還有一位經濟學博士後,王福重。
  • 王福重:看我農民來駁你
    而你王福重呢?卻是以最底層的農民獵物。你王福重是不是覺得農民們沒啥文化,且其又人微言輕而反駁不了你什麼才如此炒作的?那麼我在這裡請問你王大教授,你還能再沒有出息點不?下面我就以你「辛苦不值得尊敬」開始反駁你王大教授:試問王大教授,如果沒有環衛工人、和戰鬥在生產上,以及建設上的一線工人,你王福重還能在極度舒適的環境裡站著說話不腰疼嗎?
  • 王福重大放厥詞:中醫就是扯淡,根本不能治病
    他就是我國的一位經濟學家:王福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作為一名經濟學家,王福重的成就看起來是頗有建樹的:經濟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後、經濟學教授以及中國世界經濟學理事(第九屆)。著作頗豐,也曾應邀前往錄製訪談節目。看似風光的一位人物,為何會將矛頭指向中醫這樣一個完全與他專業知識不相關的領域?
  • 王福重:窮人反目因為錢!難道富人就不會反目成仇嗎
    因為宏觀經濟學和國家發展息息相關,所以王福重經常受邀擔任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多家經濟新聞頻道的特約財經評論員。在中國比較著名的財經節目《財經郎眼》中,王福重長期與郎鹹平、王牧笛合作,有人評價他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有水平和良心的經濟學家。
  • 王福重說農民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愚昧又愚蠢,對此你怎麼看?
    口出狂言的王福重到底是何許人也?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王福重,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後,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曾任北航國際貿易系主任。可見此人在經濟和金融研究領域是有所建樹的,可為何如此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在他功成名就之後要污衊廣大農民群眾呢?要知道,王福重的老家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興隆宮鄉朱何村人,是名副其實的農民出身!王福重說農民沒有貢獻,出大力流大汗是一種愚蠢行為,難道他不是吃農民伯伯種的糧食長大的?誠然,你在經濟及金融領域貢獻較大,但也不能趾高氣昂、得意忘形地抬高自己,貶低農民!
  • 北大教授科研新成果:農民燒柴做飯每年害了10萬人,王福重第二?
    曾經的北大經濟學博士後,經濟學教授王福重,你還記得嗎?他最令人難以接受的一句話是:農民出大力流大汗在我看來,是一種懶惰和愚昧。這句話說出來後,輿論譁然,幾乎所有的網友都對他進行口誅筆伐,王福重出身農村,父母也是農民,卻說出這種看似很深奧的論斷。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佔據了大多數,王福重此番言論很顯然已經得罪了全國的一半人。
  • 王福重:女排是幾億人挑出來幾十個人,養起來拿個冠軍算個毛
    ,經濟學家,河北廊坊人士,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農民家庭,通過自己的努力一路讀書,最終獲得了經濟學博士,曾申請到北大博士後的職位,也曾擔任北航國際貿易系主任。中國是最尊重知識的國家,每個父母培養孩子上學的費用往往是其他國家的好幾倍。這種對知識的崇拜導致了專家在我國擁有獨特的地位,專家教授們說的話,仿佛就是金玉良言。但是,大多數人很難去求證專家們說的話,是否有依據,他們引用的專業數據的來源是否合理。從而導致了,一些有著專家頭銜的人,頂著名號,發表一些並不專業甚至可笑的言論。王福重就在此列。
  • 經濟學家王福重:農民辛苦勞作,是一種真正的懶惰
    可是,前段時間他在一期節目中痛批農民,在網絡上引發了軒然大波。那麼,他究竟說了什麼,會引發如此強烈的批評呢?1、雷人觀點之一:農民跟我們吃到的糧食關係不大,幾乎沒貢獻。王福重在視頻中說道:糧食是可以被製造出來的,其實農民跟我吃到的糧食關係不大,對我們的糧食生產也幾乎沒有貢獻。
  • 王福重:生在農村,卻罵農村人懶的「忘本」教授
    農民們每天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頂著嚴寒酷暑,辛辛苦苦的種植農作物。這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同時也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然而,卻有這麼一個人認為農民們的辛勤勞作是最懶惰的行為,而此人竟然也是從農村當中走出來的。一、著名經濟學家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王福重,他是我們國家十分著名的經濟學家。王福重在經濟界來說,還是擁有一番成就的。
  • 北大教授:只有「消滅」農民,國家才能真正的富強!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種植糧食以供應國民的勞動者們都是辛勞的農民。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國家安全上農民同戰士基本屬於同一性質。然而曾有人卻在一期訪談節目中表示:農民出大力,流大汗,是一種愚蠢和懶惰,只有消滅農民,國家才能真正的富強。
  • 還記得那個揚言要「消滅農民國家才能富裕」的王教授嗎?後來怎樣
    我國也是以農業發展為主的國家,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民的數量在逐漸減少,但是農民的減少並沒有影響我國的糧食儲備。農民是偉大的,當農民並不低賤,他們用辛勤的勞作為我們提供了生活必備的糧食。如果沒有了農民,想必我們都會活活餓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