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戰機的殺手鐧,世界射速最快加特林機炮,性能遠超美國貨

2020-12-16 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路芷

加特林式武器是目前大國軍隊都在使用的先進武器,主要的優勢就是射速極快,可以在短時間內提供非常強大的火力,一般用於轟炸機或者戰鬥機,也是航母軍艦以及各種軍艦的自衛武器。我們都知道,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強大的加特林機炮就是美國A10攻擊機上裝備的GAU8復仇者機炮,擁有7個30毫米的身管,是目前飛機上使用的威力最大的機炮。那麼一向以火力著稱的俄羅斯和蘇聯有沒有類似的同類武器呢?這就是蘇俄非常另類的內能源GSh-6-30加特林機炮。

加特林武器早先起源於美國,是一種手搖式機槍,但是射速比之前的步槍快了不少。當馬克沁這一類自動機槍問世之後,其更加優良的性能很快取代了加特林機槍的地位。但是到了冷戰期間,美國發現加特林機炮有射速高的優勢,因此為軍機開發了著名的M61火神機炮,其至改進版本今依舊是F22,F15,F16,F18系列飛機的主要武器,也是目前全世界最為知名的機載機炮武器,同樣也是海軍著名的密集陣艦炮的機炮部分,裝備在美國大大小小的軍艦上。

蘇聯作為一個非常看重火力的國家,自然也知道加特林武器的優勢,因此蘇聯便在六七十年代參考美國的M61火神機炮研製的自己的加特林武器,而且口徑也變成了蘇聯特色的23毫米,這就是應用比較少的GSh-6-23機炮。GSh-6-23的基本屬性就在這個型號名稱裡,有6個身管,每個身管口徑為23毫米。這門火炮主要的裝備對象是蘇24戰鬥轟炸機以及著名的米格31截擊機,炮彈初速為715米每秒,射速比較高,能夠達到9000到10000發每分鐘。

不過這種火炮也有自己的特色,和美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沒有使用外能源驅動,而是一種內能源武器,依靠自己的火藥能量驅動整個武器運轉。GSh-6-23M還創造了世界紀錄,重量僅有美國同類火炮的50%,但是射速卻是美國火炮的兩倍。GSh-6-23運轉的時候不需要外部能源驅動,不會給使用它的戰鬥機或者其他飛機帶來大的電力負擔,而GSh-6-23M也創造了射速最快的加特林武器世界紀錄。

GSh-6-23也有不少缺陷,在實際使用中就造成不少蘇24發生故障,甚至有墜毀的記錄。蘇聯為了給海軍提供一種射速高威力大的近防武器系統,而且也想提升自己的戰鬥轟炸機或者是對地攻擊機的攻擊火力,因此便在GSh-6-23的基礎上研製了威力更大的GSh-6-30。

GSh-6-30將口徑變成了30毫米,依舊採用了源自GSh-6-23的內能源驅動結構,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最高射速,無論是空戰還是對地攻擊都是比較有優勢的。GSh-6-30延續了蘇聯加特林武器重量比較輕的傳統,雖然口徑增加到了30毫米,身管數也為6個,但是它的重量只有149公斤,長度為兩米左右。對比一下美國的GAU8機炮,由於GAU8使用了外能源發射結構並且增加了一根炮管,重量達到了281千克,因此在美國飛機當中只有A10攻擊機一款飛機使用了這門機炮。

▲GAU8的體積非常大

GSh-6-30因為增加了口徑,所以射速有所降低,變成了每分鐘4000~6000發,但依舊是一種射速比較快的武器。炮口初速有所增加,為845米每秒,相應的也增加了射程,炮彈威力更是明顯增加,確保了毀傷能力。

GSh-6-30裝備的對象主要是米格27,蘇25的改進型蘇39曾經裝備過這門機炮,但是因為很多問題沒法使用,最後使用了一門雙管30毫米機炮。米格27是蘇聯在米格23的基礎上設計的一種對地攻擊機,也可以叫做前線轟炸機,性能要比蘇24稍微弱一些,但是優點是皮糙肉厚,而且比較可靠。

米格23使用的是一門蘇聯飛機標配的GSh-23雙管機炮,主要用於對空作戰。米格27則換裝了GSh-6-30,除了機身上的很多不同點外,兩者之間最大的差距可能就是這門機炮,然而這門威力巨大的機炮可讓米格27遭罪不少。

米格23原本是戰鬥機,如果將米格23改成攻擊機,那麼機身的很多結構都需要進行大的改動,但是如果完全重新研發性價比又特別低。正因為此,米格27相對於米格23的改進範圍有限,在裝備了GSh-6-30之後出現了很多非常嚴重的問題。首先因為GSh-6-30使用的是內能源結構,因此射速比之前的雙管炮更快而且震動非常明顯。米格27的機身結構相對這門炮來說比較薄弱,因此明顯的震動經常導致油箱破裂,甚至會導致飛機自帶的著陸燈被震壞。蘇聯在實際使用當中經常發生因為震動導致起落架艙門出現故障的事件,甚至有飛機墜毀的事故。

除了這些嚴重的事故之外,機炮的震動還會導致飛機掉落不少零件,甚至造成一些關鍵零件失效。最讓蘇聯人哭笑不得的是,這門機炮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在實際使用當中,炮彈爆炸的碎片甚至會損傷200米外的飛機。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發生自己的炮彈炸傷自己的奇葩事故。

米格27是蘇聯唯一一架正式裝備這門機炮的飛機,實際上這門炮的主要應用對象是前蘇聯海軍的艦艇防禦系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AK630以及比較新的卡什坦近距離防禦系統。而事實也證明,這們炮的最大用途就是在這裡,用在飛機上的確會發生很多難以預料的問題。而這倒也證實了A10攻擊機的強悍之處,因為GAU8機炮的震動程度可能比這門火炮還要大,但是因為A10在設計的時候專門考慮到使用GAU8機炮,等於說是為了讓一門機炮飛上天而專門研製了一架飛機,所以才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問題。然而在實際的使用當中火炮依舊會帶來很多負面問題,從目前的戰鬥機發展來看,這種大威力的火炮以後很有可能會消失在飛機身上。

▲卡什坦有兩門火炮,射速高威力大

相關焦點

  • 兵器丨中國警察銷毀槍枝驚現加特林?這等大殺器到底哪來的?
    ▲F18戰機的M61航炮 1956年美國的20毫米6管M61火神機炮研製成功,每分鐘射速能達到6000發,主要用於空對空作戰,所以M61主要被用作戰機機炮。
  • 蘇聯機炮極致暴力美學,可處理不好就是自殘
    在A-10「疣豬」攻擊機唱響GAU-8「復仇者」30毫米機炮之前的三年,一種更快速的蘇制戰鬥轟炸機已經在用威力巨大的30毫米轉管炮來撕碎目標了。該機就是裝備了GSh-6-30 30毫米機炮的米格-27,這種機炮綽號「咖沙」( Gasha),比A-10的GAU-8輕得多,射速更高,彈丸更重,同時非常精確且響亮。
  • 買機炮送飛機,獨領風騷的舔地狂魔,被稱為疣豬的美軍A-10攻擊機
    當二戰時期德國的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以及蘇聯的伊爾-2對地攻擊機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的時候,美軍這邊並沒有專門的對地攻擊機。但是美國人最初在P-26戰機的時候就已經驗證了「戰鬥轟炸機」的可行性,即用戰鬥機掛載對地攻擊武器,在扔完炸彈之後就可以作為戰鬥機使用。
  • 殲20沒有機炮而只裝備了6枚空空飛彈,一旦打完只能跑路嗎?
    的確,該型戰機不論是從氣動外形,雷達設備,隱身塗料等方面都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的其它現役主力機型,而即便是面對與之同代的俄羅斯蘇57或美國的F22,殲20仍舊可以在某些方面保持一些技術優勢!但是,值得所有軍迷朋友注意的是,縱使我國的這款隱身戰機如此先進,但卻沒有裝備機炮,而只是裝備了6枚空空飛彈,這不禁讓所有的軍事愛好者都為殲20捏了一把汗!
  • 最強的加特林炮,美國T249自行防空炮,一發就能重傷直升機
    T250加特林機炮在70年代,美軍逐漸意識到飛彈並非萬能,放棄機炮只安裝飛彈的F-4「鬼怪」早期型號戰鬥機,在實戰中被認為是個錯誤的設計。再加上越戰期間直升機優異的表現,讓美軍越來越重視低空防禦的重要性。
  • 北約和蘇聯野戰防空炮差距有多大?同時代產品,一個退役一個在役
    二戰後期德國首先上馬了防空飛彈計劃,不過在當時面對飛行速度相對較慢的螺旋槳戰機,使用高射炮防空依然是絕對的主流。真正到了戰鬥機進入噴氣時代之後,防空炮才逐漸被防空飛彈所取代。不過美國人的認知顯然過早了,他們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認為防空炮在噴氣機時代已經沒有用武之地,於是根本不去發展此類武器。結果不久之後他們就發現憑藉當時的防空飛彈技術,在面對短程低空高速飛行目標時相當拉胯,傳統的機炮才是最可靠的武器。
  • 攻擊機必須裝備強大機炮!前提是你能扛得住,扛不住就是自殘
    直到美國空軍的A-10「疣豬」出世,其裝備的那門GAU-8 7管加特林炮再次震撼了蘇軍,自己的對地攻擊機管子有些太細了,到了需要升級一下的時候了。蘇軍的做法依然簡單粗暴,仿效A-10,在米格-23為基礎研發的米格-27對地攻擊機上,加裝了蘇聯研發的Gsh-6-30型6管30毫米加特林炮,不過,相比圍繞GAU-8設計的A-10,米格-27的備彈量僅有300發,而A-10高達1350發,平時也可以攜帶750發,還是穿甲能力更強的貧鈾彈,此外,專門設計的對地攻擊機A-10在綜合性能上,要遠超米格-27。
  • 現代機炮中的王者:30毫米炮彈和手臂一樣粗
    【話說軍世】在戰機發展都噴氣機時代後,類似於二戰中那種,螺旋槳戰機帶著機炮漫天大戰「突突突」的場景逐漸消失,攻擊距離有限的機炮也慢慢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不過有幾款機炮依舊威力驚人,且戰績很高,其中就有美國的30毫米GAU-8機炮。
  • 飛行的槍炮,從7.62毫米到45毫米,淺談二戰蘇聯航空槍炮發展史
    蘇聯空軍在二戰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而作為軍用戰機戰鬥的武器,蘇聯空軍的航空槍炮發展史也經歷了口徑從小到大、種類由少到多、性能由弱到強的一段歷程。當時蘇聯軍用航空工業還比較弱。為了能夠儘快拿出一款性能堪用的中口徑航空機槍,於是便在成熟的M1910水冷式重機槍基礎上,通過換掉金屬式冷卻水桶,加快射速等方法,研製出了PV-1型航空機槍。
  • 韓戰美蘇戰機對比:米格15能扛50發槍彈,一炮轟掉F86
    在20世紀50年代初,早期的空空飛彈尚未達到實用化水平,因此朝鮮戰場的空戰依然延續了二戰時期的傳統方式,雙方戰機在近距離纏鬥中使用機載槍炮努力將目標擊落。在這種空戰模式下,除了飛機本身的機動性能外,機載槍炮的性能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那麼,F-86與米格-15的武器到底孰優孰劣?本文就此探討一二。
  • 一代名機A-10,火力兇猛威力巨大,為何機炮只備彈1350發?
    在美國空軍中有一款明星戰機,這款戰機已經在美國空軍中服役了幾十年的時間,不過最愛他的卻不是美國空軍,而是美國陸軍,因為陸軍一旦遭遇到強大的敵人,立即就會呼叫空軍的這款戰機前來對敵進行打擊,而這款飛機就是大名鼎鼎的A-10,A-10最著名的武器就是機艙下的一門30mm轉管機炮,這種機炮能夠發射各種各樣的炮彈,最高射速能夠達到每分鐘
  • 真正的星際戰艦,蘇聯曾為空間站裝機炮,開啟太空軍事化之路
    小口徑機炮也是各種戰鬥機和直升機的選擇,尤其是戰鬥機,在空戰當中更快的射速往往能夠佔據優勢,這是美國一直選擇將M61火炮當做制式火炮的原因,不僅僅安裝在美國各種主力的戰鬥機身上,很多轟炸機的防禦機炮也使用了這種武器。這次要介紹的這種火炮不但擁有單管火炮當中最快的射速,而且還是一種太空武器的專用火炮,這就是著名的R23機炮。
  • 中美俄近防炮對比:中國1130系統射速1萬發穿甲彈攔截超音速飛彈
    因此,主要海軍大國都開始研製新一代的防空武器,用小口徑艦炮發射高速密集炮彈來攔截反艦飛彈及戰機。其中最先進的是,俄羅斯AK-630系統,美國密集陣系統和我國1130系統。美軍密集陣系統為6管20毫米加特林機炮,射速4500發/分鐘,系統反應時間3.7秒。多次參加實戰,密集陣系統一共裝備1000多套。
  • 抗美援朝中的明星戰機,米格15戰機,和美國F86型對抗也毫不遜色
    作為二戰之後的第一代戰機,米格15在20世紀50年代大規模地被投入空戰,並且發揮出重要的作用。這款戰機是由蘇聯的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是當時最大的一款大型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最初在設計的時候主要是用來對幹擾蘇聯領空的轟炸機進行有效地攔截和攻擊的。
  • 二戰德國空軍的航空機槍和機炮
    不過,MG/FF 並不是一件理想的武器,射速低、初速慢、備彈少,彈道性能與MG17型機槍差異明顯,使得戰鬥機難以發揮兩種武器的集火優勢,尺寸較大,不適合安裝在引擎中軸位置。儘管如此,MG/FF 型機炮仍然在戰爭初期賦予了德軍戰鬥機優於對手的火力優勢,當時歐洲各國戰鬥機仍以7.7 ~ 12.7 毫米機槍為主要武器。
  • 源自1860年,加特林機槍的前世今生
    遺憾的是,理察·喬丹·加特林在1903年去世的時候,加特林機槍基本已經被馬克沁機槍、哈奇開斯機槍等自動機槍所取代。操作需要四個人,重量、體積過大使得加特林機槍的機動性和隱蔽性都相對比較差,而且手動轉管這一點對比之後出現的自動機槍使用起來不方便。所以加特林機槍一度被人們當成廢銅爛鐵徹底銷毀或者湮沒於倉庫,或被展覽於博物館、用於私人收藏。
  • 中國殲20已經告別機炮,為何美國F22還依依不捨
    目前世界空軍已經進入第五代戰機的時代,美國F-22、F-35、俄羅斯蘇-57、中國殲-20在當前世界已經進入正式服役階段,而同代戰機不同型號的配置自然引人注目。第五代機具有的特點可簡單地概括為「三超一低」,即超機動性、高音速巡航、超級信息優勢和低可偵測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隱身性能,只有具備這四點才算得上是第五代戰機。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抓緊第五代戰機的研製投產,日、韓、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已有或正在研發第五代戰機,未來的空戰必定是一擊定勝負、瞬間定乾坤的局面。那麼德國人在戰爭中研製的機炮是否還需要繼續裝備麼?
  • 射程達到300公裡,蘇35將配新「殺手鐧」,美軍戰機又有麻煩了
    射程達到300公裡,蘇-35將配新「殺手鐧」,美軍戰機又有麻煩了。這一殺手鐧就是「R37M空空飛彈」。不得不說,這種裝備絕對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出蘇-35戰鬥機的戰鬥力,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這一戰機的作戰能力。由此可見,在蘇-35上裝備R37M空空飛彈後,可以大大增加蘇-35的打擊距離,成了作戰中的一大優勢。
  • 德國Me262噴氣戰機,揭開人類航空新篇章,一款戰機改變世界格局
    引起英美等國家注意,加大在軍武研究上的投入,各種性能優越的戰機。可以說這個時期的德國一手推進了世界重工業發展,二戰後期德國生產的Me-262噴氣戰鬥機,作為人類航空史上第一種用於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帶領飛機產業正式進入噴氣時代。
  • 第4230回:馬克沁機槍裡程碑,加特林機槍火神炮
    為了增加在近距空中纏鬥中的勝算,美國空軍啟動了「火神計劃」,由通用電氣公司負責研製一種超高射速的自動武器。通用公司利用一百年前的加特林原理,研製出「火神」航空機炮。老兵再次重現江湖! 1862年,他研製出了一款加特林排槍,並取得了專利,雖然直到南北戰爭結束,他的發明成果也沒有獲得實際應用,但是在多次改進之後,於1862年發明加特林機槍。時至今日,美國人有時還把槍俗稱為「G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