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空軍已經進入第五代戰機的時代,美國F-22、F-35、俄羅斯蘇-57、中國殲-20在當前世界已經進入正式服役階段,而同代戰機不同型號的配置自然引人注目。第五代機具有的特點可簡單地概括為「三超一低」,即超機動性、高音速巡航、超級信息優勢和低可偵測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隱身性能,只有具備這四點才算得上是第五代戰機。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抓緊第五代戰機的研製投產,日、韓、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已有或正在研發第五代戰機,未來的空戰必定是一擊定勝負、瞬間定乾坤的局面。那麼德國人在戰爭中研製的機炮是否還需要繼續裝備麼?未來戰爭還需要機炮的存在麼?對此,中國殲-20已作出自己的回答。
其實最早在戰機中捨棄機炮的反而是美國人,最早在F-4戰機上就取消機炮的設置,雖然空空飛彈等性能優異,但因缺少機炮的格鬥性使其在戰爭中吃了很大的虧。後來直到F-4E時,又加裝一門M61「火神式」機炮,隨後暢銷於世界各國。可能是這次變革給美國空軍留下的心理陰影,直至今天在F-22上依然保留著一款20毫米機炮,而中國第一架第五代戰機殲-20卻大膽取消機炮存在,不可不謂是一次創新。
其實在超音速作戰中各國都是禁止使用機炮的,很簡單的原理是機槍子彈射出的速度沒有飛機飛行速度快,如果在俯衝時戰機很可能越過自己的子彈跑在前面,進而自己打中自己。再加上格鬥飛彈的成熟,以中國「霹靂-9」空空格鬥飛彈為例,紅外近炸引信或無線電近炸引信,具有先進的探測跟蹤能力和大過載機動能力。相比於機炮要成熟很多,再者機炮與子彈的負重相當於六七枚空空飛彈,多載幾枚飛彈他不香麼?再者,機炮的操作往往需要駕駛員分心,而飛彈則可以通過頭盔瞄準具的協助達到更精準的目的。
第五代戰機應是全面告別機炮的空戰,中國做出敢為天下先的改變是順應時代客觀發展的積極行為。在目前的使用率來說,機炮不足3%,絕大部分還使用在空對地的作戰中。可能不久的未來,空戰歷史將徹底告別這個威名赫赫的最初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