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女子患腦腫瘤,買的1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手術做錯了

2020-12-14 章魚保險

武漢女子確診腦腫瘤,買的1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手術做錯了

在很多人看來,買保險最難的一件事情就是理賠。就好比合同上隨便一個專業術語,一個人生病,還得符合合同規定的病種才能理賠,說句實話,這確實讓人無法接受。

那麼保險理賠真的很難嗎?接下來保哥就通過一場真實案例,來和大家聊聊,有關保險理賠的那些事!

1、武漢女子確診腦腫瘤

武漢女子章某當時正在一家快遞公司工作,作為公司的正式員工,章某也得到了公司為其投保的團隊重疾險保障福利。因為母親今年剛過55歲,所以章某也在同一家保險公司為其母親投保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險,保額10萬。

今年2月份,章某母親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便到醫院做檢查,經檢查結果判定,章某母親患上了「良性腦腫瘤」,需要儘快進行手術。醫生承諾,此次手術風險程度並不高,所以在女兒的陪同下,章某母親順利在醫院進行了手術治療。

出院後,章某整理資料向保險公司進行理賠。然而,保險公司卻以「被保人所做的新型穿刺手術,不是合同中約定的開顱手術,不符合良性腦腫瘤賠付條件」而拒賠。

雙方溝通無果後,章某向法院提起了上訴。

2、為什麼保險公司不賠?合理嗎?

其實相比於以前的醫學水平而言,現在醫學技術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以前的一些高風險手術,現在只需要利用一些技術水平更高,損傷小的手術就可以直接解決患者的困擾。

在此次事件中,章某母親雖然採用的是風險更低的治療方式,而不是高風險的開顱手術進行了治療。但所患疾病仍然屬於重大疾病範圍,根據《健康保險管理法》規定:

保險公司應當尊重被保險人接受合理醫療服務的權利,不得在條款中設置不合理的或者違背一般醫學標準的要求作為給付保險金的條件。疾病診斷應當符合醫學標準,確診為疾病的,保險公司不得以診診斷標準不符為理由拒賠

所以,在法院審理下,保險公司最終按照重疾保額85%支付章某及其母親保險金

3、保哥總結

其實從這場案例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很多時候不是保險公司想拒賠就能拒賠,不過大家需要注意,如果所患的疾病屬於以下2種情況,那麼保險公司一定不會賠,而且也是合理的:

(1) 先天性疾病不賠

遺傳病發病率會比普通人高,所以很多重疾險、醫療險對於先天性疾病和遺傳疾病都是免責處理,也就是這兩種情況的疾病不賠。

(2) 隱瞞健康狀況,未如實告知不賠

如實健康告知要求投保人對詢問到的疾病如實回答,業務員問什麼答什麼,沒問到的也可以不用回答。故意隱瞞健康狀況,未如實告知不賠,比如業務員詢問的時候故意隱瞞,再比如昨天體檢出疾病,結果在理賠的時候,卻沒有如實說明情況,也是不賠的。

那其實只要規避了以上幾點,保險公司是很難拒賠的。

相關焦點

  • 女子購重疾險後患交界性腫瘤,中宏保險拒賠,法院怎麼判?
    最近就有一位張女士遇到了保險公司拒賠的事情,她在中宏人壽為自己投保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險,之後被醫院查出了交界惡性腫瘤,本以為做完切除手術後就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可沒想到保險公司直接拒絕,不認為這個病在保險範圍。張女士說自己購買的是「尊享版」重大疾病保險,保額為15萬元,附加了一份額外的重大疾病保險,保額為10萬元,期限是終身,每年還可享受5%的自動增額。
  • 男子投保後罹患肝癌,8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他帶病投保
    男子投保後罹患肝癌,8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他帶病投保一個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不僅身體遭罪,經濟上也要遭罪,儘管目前醫療水平相較於以往已經有較大的飛躍了,但所需要負擔的醫療費用對於常人而言來說無疑是筆天文數字,尤其針對於廣大農村地區的人而言,由於收入相對來說較低,一旦不幸患上重病,對於整個家庭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
  • 女子買防癌險 5個月後確診乳腺癌卻遭保險公司拒賠
    (原標題:女子買防癌險,5個月後確診乳腺癌卻遭拒賠!)浙江杭州的王女士在投保後,被確診身患乳腺癌,但等她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卻收到了拒賠通知書。「切除乳房的手術給我帶來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保險公司不履行合同義務更使我的處境雪上加霜。」王女士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
  • 女子買了重大疾病保險後患交界惡性腫瘤,保險公司:拒賠
    此外,該合同還附加了一份額外的重大疾病保險,(基本)保險金額10萬元,每期保險900元。也就是說,林女士只要每期都交夠保險費,如遇重大疾病可獲得25萬元的(基本)保險金,持續時間越長,每年還可享受5%的自動增額。林女士告訴記者,她本來是牴觸買保險的,直到得知一個親戚,年紀輕輕就被查出癌症,幸好買過商業保險獲得了不少賠償金。
  • 男子罹患淋巴癌 50萬重疾險遭拒賠!法院居然認為拒賠合理!
    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個案例:一男子罹患淋巴癌,買的50萬重疾險遭遇拒賠,上訴到法院,法院居然同意了,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真實案例2016年的10月20號,林某的老婆在當地的4家保險公司分別為林某投保了保額50萬的重疾險。
  • 中宏拒賠交界惡性腫瘤,合理嗎?
    基本保額15萬,前20年確診首次重疾額外賠10萬,輕症3萬,年保費8844元,保單如下: 2020年7月,林女士因為腹部疼痛先後在兩家醫院檢查,確診為交界惡性腫瘤(交界性腫瘤),手術切除病變部位,出院記錄如下: 主治醫生囑咐林女士,以後要定期複查,因為該病有轉移復發的可能。
  • 女子投保30萬重疾險 罹患癌症遭拒賠!保險公司:她沒有如實告知
    買的保險不理賠?80%是健康告知出了問題。很多人在投保時不注意健康告知,胡亂回答或者隱瞞告知,導致需要理賠的時候傻眼了:保險公司拒賠了。今天小編分享一個案例:一女士投保健康保險,因健康告知只如實告知了一半,導致保險直接拒賠!一起來看看!
  • 33歲男子投保80萬重疾險 罹患肝癌遭拒賠!保險公司:你帶病投保
    等到買保險的時候被拒保了,等到需要保險理賠的時候被拒賠了,才後悔莫及。今天小編分享一個案例:一男子一年7500元的保費買了80萬的重疾險,被拒賠了,保險公司認為他帶病投保,而實際上則是因為他醫保外借!究竟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
  • 廣東珠海女子患乳腺癌遭保險公司拒賠 之前未告知右乳有病
    廣東珠海女子患乳腺癌遭保險公司拒賠 之前未告知右乳有病 來源:南方都市報 丨 2020-12-14 14:19:01
  • 相互寶拒賠猝死,超170W人退出!還能買嗎?
    在2020年6月1日後,才檢查出了肺結節,但又達不到重疾互助標準。那小明不僅相互寶不能繼續參加了,想再購買其他保險產品,也變得更加困難。所以,從穩定性上來說,保險還是更勝一籌。保險是一種法律合同:保障條款、保障內容、保障時間、賠多少錢,都是在買的時候就已經固定好了的,誰也不能隨意更改。即使是將來保險公司倒閉了,合同也依然有效;銀保監會,也會把這些合同指定給其他保險公司,完全不影響用戶之後的理賠。
  • 武漢老幹部患胃癌去世,生前投保100萬重疾險,保險公司:不賠
    真實案例55歲的吳某是武漢某機關單位的一名幹部,工作中兢兢業業,而在2018年5月份的時候,吳某在工作時突然暈倒,同事立馬將他送往醫院就診,而後被確診為胃癌晚期,由於病情嚴重經醫治無效不幸去世。處理完吳某的後事,吳某的家人向保險公司申請了理賠。保險公司經查發現,吳某在2015年曾被醫院確診為胃癌,而後通過住院治療治癒,但吳某在健康告知時卻隱瞞了病史,違反了健康如實告知義務,所以不予理賠。協商無果後,吳某的家人將保險公司起訴至法院。
  • 女子右乳患癌遭拒賠,保險公司:她之前左乳有結節,法院判賠!
    對此,孫女士表示不解,出險的明明是左乳,為什麼用右乳的結節來拒賠?且投保時,並沒有業務員告訴自己乳腺結節需要告知。目前,孫女士已起訴該保險公司。無獨有偶,安慶市的方女士也遭遇了同樣的拒賠情形,並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情況下,法官到底會怎麼判。
  • 買時什麼都保,患病「兩個不賠」?深扒重疾險的7大拒賠原因
    但受重視的同時,重疾險也是拒賠和訴訟的「重災區」:很多人買了重疾險,生病後卻一分都沒有賠到。關於保險公司拒賠的案例,也絕大多數集中在重疾險上。 這是為什麼呢?
  • 女子患乳腺癌,600萬醫療險拒賠!保險公司:靶向藥不是醫院買的
    真實案例:2018年3月份,李女士購買了一份保額600萬的百萬醫療險,不幸的是2018年10月份檢查出來得了乳腺癌。購買的保險正好用到,當時的李女士感覺不幸之時也慶幸自己購買了一份保險。當時,李女士想,保險說不限用藥,都報,靶向藥也太貴了(7600/支*17支)!誰知,當李女士進行商業保險報銷時,保險公司卻說:靶向藥是外購藥,不給報銷!當時,李女士就懵了,當時購買保險時,說好的是這個百萬醫療險不限社保用藥的,都可以報銷報銷的啊,現在給我說不給報銷,這是什麼理呀!
  • 達到理賠條件 太平洋保險還是拒賠30萬
    說起商業醫療保險,給人們的印象大概就是「兩種情況不賠——這也不賠,那也不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印象,因為各種理由不給理賠的案例實在太多了,最近,山東濰坊的項女士還親自遭遇了一回,兒子生病住院,達到了所有理賠條件,保險公司還是拒賠了!這份保險是在2018年1月份買的,保額30萬!
  • 男子6次病危,治病花費101萬,為何保險公司分文不賠?
    我們向大家分享過很多理賠糾紛的例子,得到的反饋也很多,但多數停留在對保險公司的責難上。其實分享這些案例的目的並不是要讓大家進一步加強「保險公司果然是騙子」的認知,而是想讓大家對理賠的標準和常見拒賠理由有所了解,將來如果自己需要理賠能更有底氣。
  • 我整理了31家保險公司的半年度理賠報告
    像上海人壽、國寶人壽、東吳人壽,這些平時比較少聽到名字的保險公司,理賠率基本都在99%以上,幾乎所有去索賠的人都可以順利獲得理賠。 所以,保險公司的「大小」,準確來說是知名度的大小,與保險公司的理賠率根本沒有太大關係。 買產品,還是要重點關注產品本身的保障和我們實際的需求。
  • 平安、人壽、友邦紛紛推出擇優理賠,現在是買重疾險最好的時機?
    就目前各家保險公司出具的方案有些差異,但這個方案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同一種疾病,理賠哪個重疾定義下對自己更有利,就選哪個。舉個簡單的例子:冠狀動脈搭橋術,舊定義要求開胸才賠,新定義做微創(不開胸)就能賠。
  • 全網吹的「擇優理賠」真相:只是保險公司順水人情的營銷套路?
    最近,不少保險公司推出了擇優理賠方案,這兩天又出現了一則擇優理賠案例,整個保險圈跟過年了一樣。慧培哥也看了那個理賠案例,看完不得不感慨這家保險公司服務真好營銷做得真好。優就優在:J先生的情況如果按照重疾舊規,J先生左上肢肌二級就賠不了,但按照新規就能賠。不信你看:按理說舊定義下買的保險怎麼能按新規賠呢?但人家保險公司就給賠了,瞅瞅,多會做生意!那麼,同類型的情況,如果遭遇了拒賠,法院會怎麼判?
  • 杭州女子花385元買防癌險,查出乳腺癌遭拒賠!法院這麼判
    杭州王女士,2018年3月投保防癌險;2018年9月,王女士被查出乳腺癌;沒想到手術後保險公司拒賠,保險公司說你的乳腺癌屬於原位癌,不在賠付範圍內。「切除乳房的手術給我帶來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保險公司不履行合同義務更使我的處境雪上加霜。」王女士向法院提起訴訟。日前,這個案件經過一審二審獲得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