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適用於陽萎精冷、小便不禁、心腹冷痛、腰膝冷痺

2021-02-12 太極本草

仙茅

來源產地

《中藥大辭典》

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莖。2~4月發芽前或7~9月苗枯萎時挖取根莖,洗淨,除去鬚根和根頭,曬乾。或蒸後曬乾。

野生於平原荒草地陽處,或混生在山坡茅草及芒箕骨叢中。

分布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此外,廣東、廣西等地亦產。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溫,有毒,入肝、腎二經。主心腹冷氣不能食,腰足攣痺不能行,丈夫血損勞傷,老人失溺無子,強陽道,補精血,明眼目,堅骨髓。洗淨去皮,銅刀切如豆大,生稀布袋盛,於烏豆水中浸一宿,酒拌,蒸半日,曬乾用。勿犯鐵器。

仙茅性溫,本入腎經,而肝者腎所生也。故兼入之。

傳雲「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茅」,

蓋表其功耳。中其毒者,令人舌脹,急煎大黃樸硝湯飲之,復以末摻舌間,即解。

《玉楸藥解》黃元御

味辛,氣溫,入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經。壯骨強筋,暖腰溫膝。

仙茅暖水榮木,復脈清風,滋筋力,益房幃,治玉麈瘻軟,皮膚風癩。

去毛,糯米浸汁,去赤汗。

歸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

歸腎、肝經

《玉楸藥解》

歸腎、肝經

仙茅 《海藥本草》)

【性味歸經】辛,熱,有毒。歸腎經。

【功效】溫腎壯陽,祛寒除溼。

【應用】適用於陽萎精冷、小便不禁、心腹冷痛、腰膝冷痺等證。

本品辛熱性猛,能壯腎陽,祛寒溼。多與淫羊藿同用,也可單用浸灑服。

【 用量用法】3〜10g,煎服或浸酒服,也可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功效與淫羊藿相似,而藥性燥熱,有傷陰之弊,故陰虛火旺者忌服。

相關焦點

  • 識草知性——仙茅
    藥物名稱獨茅根、茅爪子、婆羅門參(《開寶本草》),獨腳仙茅、蟠龍草(《生草藥性備要》),風苔草、冷飯草(《質問本草》),小地棕根(《草木便方》),地棕根(《分類草藥性》),仙茅參(《中藥志》),獨腳絲茅(《江西中藥》),黃茅參、獨腳黃茅(《廣西中藥志》),獨足綠茅根(《四川中藥志》),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盤棕、山蘭花(《草藥單方臨床病例經驗彙編》)、一支劍(四川西南部地區
  • 仙茅(歷代本草匯言)
    凡一概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衄血,齒血,溺血,血淋,遺精,白濁,夢與鬼交,腎虛腰痛,腳膝無力,虛火上炎,口乾咽痛,失志陽痿,水涸精竭,不能孕育,老人孤陽無陰,遺溺失精,血虛不能養筋,以致偏枯痿痺,胃家邪熱不能殺谷,胃家虛火,嘈雜易飢,三消五疸,陰虛內熱外寒,陽厥火極似水等證,法並禁用。 《雷公炮製藥性解》:仙茅,味辛,性溫,有毒,入肝、腎二經。
  • 藥性歌括四百味067:菟絲子、牛膝、巴戟天、仙茅
    腰疼膝冷。腰部啊老年人最多了,又疼又冷的,現在冬天了,冬天多腰痛病,而且腰痛的人還有一個特點是小便容易不利。  不利不利有兩種,一種是力量不夠拉不出來,一種是呢,禁不住,就說老頻繁的跑廁所,叫腰痛膝冷。
  • 中藥古今研究:仙茅
    仙茅暖水榮木,復脈清風,滋筋力,益房幃,治玉麈瘻軟,皮膚風癩。去毛,糯米浸汁,去赤汗。」《本草新編》:「味辛,氣溫,有毒。入腎。治心腹冷氣,療腰膝攣痺,不能行走,男子虛損勞傷,老人失溺,無子,益肌膚,明耳目,助陽道,長精神,久服通神強記。此種藥近人最喜用之,以《本草》載其能助陽也。然全然不能興陽。」
  • 四味藥,共成治耳鳴,腹痛,腰膝痛良方
    一遇到陽痿、尿頻、宮冷不孕、風溼腰膝疼痛、腎虛腰膝酸軟等症,常常調它的兵遣它的將。藥典也因此有多味以巴戟天冠名的方劑。本文要介紹的,是來自宋代官修醫書《簡要濟眾方》的巴戟天丸,可一劍斬多妖,治腎臟虛久冷,臍腹疼痛,飲食無味,及腰膝疼痛,少力,精虛夢洩,耳內蟬鳴。
  • 萆薢的功效與作用:利溼去濁,祛風除痺.
    萆薢圖片治風溼頑痺,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濁,遺精,溼熱瘡毒。山萆薢根莖中所含之薯蕷皂甙或薯蕷皂素毒甙有殺昆蟲作用。薯蕷皂甙、克拉塞林甙還有抗真菌作用。蘇聯產同屬植物高加索薯蕷對兔的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有治療作用。其皂甙有擬膽鹼樣作用,能擴張末梢血管、降低血壓、增強胃腸平滑肌的運動,並能升高血糖,對抗小鼠的化學性驚厥,以及提高大鼠胃腸等各種組織的通透性。
  • 鮮藥探秘—大葉仙茅
    【來源】為石蒜科植物大葉仙茅 Curculigo capitulata(Lour.)O. Kuntze,的新鮮根及根狀莖。
  • 一個妙方:仙茅配仙靈脾,黃柏配知母
    組成:仙茅9克、仙靈脾9克、巴戟天9克、當歸9克、黃柏6克、知母6克。 以上都是常見藥材,仙茅、仙靈脾之用,榮冠方名二仙湯。二藥與巴戟天一道溫腎陽,補先天與後天之精華。黃柏、知母一同瀉腎火、滋腎陰。當歸則溫潤養血來補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