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遊子歸鄉時的意氣風發,到被球迷此起彼伏的「下課」聲纏繞,不到兩年時間,李秋平的執教生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月初的全明星周末期間,這位曾於18年前率領上海男籃奪得隊史唯一冠軍的功勳教練就已萌生退意,隨後又一波連敗徹底斷送了他在「大鯊魚」的第二段執教生涯——上周六,在上海男籃官宣李秋平不再擔任球隊主教練之職時,這支本賽季目標前八的球隊剛剛遭遇六連敗,以8勝20負的尷尬戰績位列積分榜第16,晉級季後賽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
按照李秋平的說法,是自己主動向俱樂部提出的辭呈。儘管每個人都明白,他的離去幾乎不可避免。用當下時興的說法,李秋平並非一位有「路人緣」的教練。這一方面是源自他不願向現實妥協,或者說他秉信的「團隊籃球」理念脫離了現實,正是理念的差異導致了李秋平與弗雷戴特分道揚鑣。
經歷了一個賽季的合作,在申城乃至整個CBA都擁有極高人氣的超級外援弗雷戴特離開了中國。而李秋平「團隊籃球」的宏偉藍圖更多地體現在言語中,卻非球場上——除了在青島的短暫時光,李秋平獲得成功的球隊均為當年聯盟超級球隊,他沒有在一家本土陣容薄弱的俱樂部證明過自己。更重要的是老帥每場賽後的那些言論。旅美的經歷在李秋平身上留下了深刻烙印,他熱衷於分析數據,並透過冷冰冰的數字點評場上每個環節。從籃板球爭奪到出手成功率,李秋平總會提及很多,但幾乎從不提及自己,也因此成了球迷們眼中的「不粘鍋」。
唯獨主動請辭的這一次,他攬過全部責任。「作為主教練,我負責訓練、比賽、引援,對於成績不佳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習慣了「下課」聲的李秋平自然明白球迷對自己的牴觸,坦言辜負了大家的信任。離別時刻,很多話第一次從他口中說出,除了向球迷致歉,還有對一些基本事實的確認——「按照引援,球隊本應完成『保八』目標。出了些狀況,很多該贏的比賽沒有贏。」
要客觀評價李秋平的功過是非,確實不該忽略他這兩年時運不佳。繼上賽季遭遇大面積傷病潮後,上海隊防守核心張兆旭又在本賽季前的官方體測中受傷。這是無可預料的「天災」,直接打亂了球隊的內線輪換。而多年青訓不力導致本土新人匱乏,同樣不是李秋平能改變的現實。但李根、鞠明欣及兩位小外援納納利與麥卡勒姆的低迷表現,則是他的責任。久事集團入主上海男籃後,李秋平參與了球隊每一筆籤約,至於究竟是用人不當還是看人不準,如今已無從考證。而這位老帥在休賽期重點訓練的球員基礎能力,在賽場上卻表現為在聯賽中敬忝末座的罰球與三分球命中率。李秋平的執教風格常會讓外界困惑:強調球隊整體性,卻毫不諱言麥卡勒姆作為外援欠缺個人能力;起用施宇晨等年輕球員,又一度將上賽季表現驚豔、成長迅速的王潼置於板凳末端。
如果說一定要有人為球隊的糟糕戰績負責,那也只能是李秋平。在戰績不佳時離去,是多數教練都不得不面對的命運,也是職業體育的規律,不存在部分媒體口中所謂的「無辜」,也不妨礙承認李秋平過往為這座城市所作出的貢獻,僅此而已。
誠然,更換教練短時間內也改變不了球隊的命運。這更像是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符號,是對上海男籃這個失敗賽季的蓋棺定論,也是球隊重建的開始。按俱樂部的說法,李秋平將轉任俱樂部總教練,專注於梯隊建設和培養青少年球員,而一線隊的教鞭則交於功勳元老劉煒與希臘外教馬諾斯,前者任領隊兼一線隊教練組組長,後者任執行主教練,與現有教練組一起帶隊完成賽季剩餘比賽。即便「大鯊魚」能扭轉頹勢,按照目前形勢,也不過是在與深圳、同曦、福建等隊的競爭中勝出,勉強擠進季後賽。對於這樣一家志存高遠、不惜投入的俱樂部而言,仍算不上理想結局,更何況要達成這一切也並非易事。本賽季結束後的休賽期或許才是決定球隊未來走勢的關鍵——主教練之位留給劉煒還是在外教中另做他選?老化的主力陣容如何補充?張兆旭與董瀚麟之外能否覓得內線新援?未來又會起用怎樣的外援組合?這一連串問題,只有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本文來源:文匯報 作者:謝笑添 責任編輯:三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