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冊封孔子第二十代孫:被記入《孔子家譜》,孔融只算旁支遠親

2020-12-22 正聊三國

本文為《文墨中的三國》專欄第26篇。

曹丕稱帝後,面對繼承下來的國家,他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當曹丕權力還沒有達到頂峰時,他一定對社會中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所不滿或自己的看法。作為大魏實際統治者,看看曹丕將會向哪些方面伸出「管控調整」的手呢?

黃初二年正月,曹丕對察舉孝廉的規模進行規定。其中郡國如果人口滿十萬人,每年要察舉孝廉一人。曹丕還要求,如果該郡有特別優秀的人,可以不拘泥於戶口。換言之,即使是以流民的身份來到某郡暫居,只要你足夠優秀,也可以在你流亡的郡被察舉為孝廉。

同月,曹丕對於孔子的後代有所冊封曹丕下詔回顧孔子一生,並予以其高度評價。曹丕指出,漢末天下大亂,祭祀制度禮崩樂壞。(自第十九代孔子後人薨逝後)還沒有正統繼承者。大亂過後,城中聽不見「講頌之聲」,如果要恢復禮樂制度和德行教化,必須要恢復對孔子的祭祀。現如詔命孔羨(孔子第二十代孫)為宗聖侯,食邑一百戶,以奉孔子祀。

曹丕還下令,要修繕魯郡內的舊廟,還要設置一百戶專員分別守衛廟宇,另外要在廟宇外建立一些居所供天下學子在此學習。

在這裡,我們要再加一個知識點。孔融也是孔子第二十世孫,但他相對孔羨來說,可謂「旁支遠親」。孔融距離歷代孔子後嗣的繼承者中,孔融是第十二世孔霸的七世孫。而孔羨是第十九世孔贊的兒子。

黃初二年三月,出現日食現象。當時的百官根據舊時傳統,彈劾當時魏國太尉,也就是賈詡。曹丕聽後表示,異象和天災,是上天在譴責「元首」。現如今卻要彈劾朝中股肱之臣,這違背了大禹和商湯的「罪己之義」。曹丕指出,之後天地再有異象天災,不要再彈劾三公了。

黃初三年正月,曹丕對取士政策有了新指示。曹丕下詔充分肯定了取士的重要性,提出歷史上取士的一二典故。曹丕還要求現如今在各郡國取士,不要拘泥於年幼或年老,只要精通儒學,有公務員的基本能力,都可以安排試用。另外曹丕安排,有關部門要持續監督之前德不配位的官員。

黃初三年九月,曹丕開始限制「婦人不得幹政」。曹丕下詔指出,婦人參政,是亂國之本。從今以後,群臣不得再向太后奏事,後族的家人不得擔任輔政大臣,也不能過分受到不切實際的爵位和食邑。曹丕強調,這封詔書要傳至後世,如果有人違背,天下人要共同誅殺違制者。

黃初三年十月,曹丕指定自己未來的陵寢,並且提出數條有關喪葬的要求。曹丕指出,古代先賢入葬皆不佔農田,自己今後要以山建陵,且不要建立寢殿,僅設置園邑以通神道等。簡而言之,曹丕要求喪葬從簡,並且制定皇室葬禮的規格。曹丕還要求喪葬的相關詔書放在自己宗廟之中,警醒萬世。

黃初四年正月,曹丕對百姓之間報復行為嚴令禁止。曹丕指出,自從天下喪亂以來,幹戈還沒有停止,天下之人仍在互相殘殺。現如今天下初定,如果再有出現私自報復的違法行為,要對私自報復者處以滅族的極刑。

黃初四年三月,曹丕在洛陽宮下詔指出,孫權殘害百姓和生靈,因此曾命令三路大軍進攻東吳。最近的軍事戰爭中,曾和呂範進行水戰,殺敵四萬,繳獲船隻一萬艘。曹仁據守濡須,再次擒獲敵軍一萬人。其他戰場也都獲得巨大進展。

曹丕強調,孫權賊軍中疾病橫行,此時如果繼續短兵交接,恐怕疾病會傳染到咱們的軍隊中。現如今我們揭開江陵之圍,讓百姓休養生息。

黃初四年五月,曹丕再次強調要選取天下茂才、隱士,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黃初四年十二月,曹丕賜山陽公夫人湯沐邑,這個夫人就是曹丕的妹妹,封山陽公的閨女為長樂郡公主,山陽公夫人和長樂郡公主食邑各五百戶。

黃初五年正月,曹丕下令,凡是得知他人有謀反大事,需要及時上報,且所有人不能聽從謀逆者指示。如果有人誣告,則誣告他人什麼罪,就治誣告人相同的罪。

黃初五年十月,曹丕強調苛政猛於虎,自己要具備儒家風氣,遵循聖人的教導。曹丕指出,現在要將慎刑的概念加入我們的議題,以此來讓百姓普惠。黃初五年十二月,曹丕對淫祠現象進行整頓。

黃初六年,曹丕親徵,黃初七年曹丕駕崩。這兩年行政詔命也因曹丕的忙碌而鮮見記載。總的來說,曹丕在位時,制定郡國孝廉選取人數政策,重視孔子及國內教育,保護三公不受天象彈劾,對取士政策有新制度,婦人不得幹政,對自己陵寢和王公貴族喪葬制度有所規定,禁止人們私自報復,鼓勵百姓休養生息,照顧故朝天子家屬待遇,規定不得誣告,建議慎刑,整頓淫祠等詔命。

曹丕,真忙。

文:正聊三國作者XXY

了解更多三國趣事,請多多關注,正聊三國。

相關焦點

  • 孔子家譜首次收女性(圖)
    ★傳奇點睛     從2500多年前至今,孔子已繁衍至83代,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世界最長家譜」。《孔子世家譜》演繹了一個千年傳奇。    目前臺灣孔子後裔約3000人,正式錄入家譜的有1096人。近日在臺北孔廟舉行的春季祭孔典禮上,孔子第75代孫孔祥祺講述了臺灣孔子後裔的尋根故事。
  • 孔子的後代,都什麼待遇?
    不論是曾子、孟子,還是二程、朱熹,一代又一代孔門後學,不斷以自身的學識與智慧,延續著孔子思想的生命力。然而,在學界的傳承之外,孔子本人的後代,同樣延續著孔氏一門的榮光。孔子像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逝世之後,魯國世代相傳祭祀其廬冢。
  • 孔子家族往事
    到了漢元帝時期,公元前43年,漢元帝又封孔子的13代孫孔霸為太師,並賜爵關內侯,食邑八百戶,號褒成君,以所食邑奉孔子祀,這也是孔子後裔世襲爵位奉祀的開始。此後到元朝前期的孔子53代孫時,孔子嫡系後裔子孫已達84人,連同上下幾代共有334人——相比五代十國以前,孔子家族歷經一千多年發展卻始終人丁凋零的局面,從五代十國的第43代嫡孫孔仁玉開始,孔子家族的人口繁衍,開始有了大發展。
  • 曹操屢被譏笑,還被罵和兒子搶老婆,怒將一支孔子支脈滿門抄斬!
    劉表帳下文將孔融就是這時被過渡過去的,但孔融名義上投奔的是漢獻帝,他堅稱不與曹賊同流合汙。孔融家喻戶曉的事情就是謙虛讓梨,其實他的身份來頭也不小,是孔子的十九代孫,自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智慧,長大後於官場風生水起,在三國政治舞臺上也是顯赫赫的人物。但孔融賢德歸賢德,就是有一個缺點,說好聽點叫心直口快憋不住話,說難聽點叫嘴賤。
  • 孔子及後裔家譜,收藏一下!
    弗父何   - 九世祖 宋父周   - 八世祖 世子勝   - 七世祖 正考父   - 六世祖 孔父嘉   - 五世祖 木金父   - 高祖 祁父   - 曾祖 防叔   - 祖父 伯夏   - 父 叔梁紇   - 孔子   - 子 孔鯉   - 孫 孔伋   - 曾孫 孔白   - 玄孫
  • 孔子家族的嫡系傳人孔融得罪曹操被殺,為何到大清還有衍聖公?
    曹操因為孔融的不正當行為以及反抗朝廷統治,最後將它除以誅殺三族的極型,可孔融的三族都已經沒了,為什麼到後世的朝代還是有人供奉衍聖公的傳人了。曹操為了維護漢帝國言論的統一孔融作為孔子的後代,他在當時是很有名望的,他決心要反抗曹操的暴政,用言論來抨擊曹操的政治主張和政策。
  • 唯一能和孔子家族叫板的豪門,世代受到朝廷冊封,和衍聖公分庭抗禮
    ,儒家學派也成為封建正統,公元1055年,宋仁宗冊封孔子後人為衍聖公,這個封號一直延續到1935年,雖然中間朝代更替,還有異族掌權,但孔子的後人地位不減反增。 孔子家族經歷200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氏族集團,特別是在孔子家鄉曲阜,有無孔不入之說,而且孔子的後人也出現了很多傑出的人物,比如孔子第47代孫孔平仲才華極高,和蘇軾不相上下
  • 《孔子世家譜》「文革」期間曾悉數被毀(圖)
    自明朝以來,在明天啟年間和清康熙年間、乾隆年間及民國時期(1937年),共大修過四次,但在「文革」期間,存於孔府的《孔子世家譜》悉數被毀。  孔子家譜續修一事,曾一擱就是70多年。上世紀80年代,中國孔子基金會名譽會長谷牧和會長匡亞明,建議孔子第77代孫孔德墉續修家譜。谷牧認為,續修孔子家譜,一方面是為了完善孔氏家族的傳承脈絡,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文化和歷史傳承。
  • 世界上最長的家譜:記錄至今90代2700多年,比孔子家譜早160多年
    《展氏族譜》是山東萊蕪的柳下惠80世孫展光瑞先生和柳下惠後裔柳明瑞先生所提供,資料非常珍貴。有民國5年的平陰共和石印局石印本和1985年的重修本。譜系從柳下惠至今一代不缺,非常完整,已接近90代。該族系一直追溯到黃帝,單從柳下惠算起,該家譜也比近年媒體報導的世界上最長的孔子家譜要早160多年。根據該族譜記載,始修譜系的是柳下惠8代孫展邁。
  • 盤點孔子後人,有出息的不多,孔尚任是一個
    文/令史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文有聖人孔子,武有忠義關羽,可謂中國文武楷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聖人孔子的後代們,看看孔氏一門的興衰榮辱。《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去世後,魯國世代相傳祭祀其廬冢,而其孫子子思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著有《中庸》一書。子思的後代子慎曾擔任魏國國相,子慎的兒子孔鮒曾在陳勝手下擔任博士,策劃了著名的"魯壁藏書"事件。
  • 女性首入《孔子世家譜》孔子後裔增至180萬
    孔子後裔歷代都有譜牒詳細記載,《孔子世家譜》以其延時之長、族系之明、體例之備、保存之全,素有「存世譜牒之冠」的稱號。自明以來,《孔子世家譜》有「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的定約,但受歷史條件限制,世家譜只大修了四次:明代天啟年間、清代康熙年間和乾隆年間,最近一次是1930年。
  • 孔子後人,因言獲罪,漢末名士孔融
    《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但了解孔融生平經歷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很多人對孔融的了解,僅僅局限於「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孔融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的父親叫孔宙,「孔宙碑」紀念的就是孔融父親。孔融成名很早,在漢靈帝時期進入官場。
  • 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長孫孔垂長先生曲阜尼山祭孔
    被譽為「天下第一家」的孔氏家族,綿延2567年,79代。孔子家家譜是世界上傳承時間最長最完整的家譜,孔子世界聞名,而儒家思想在過去和將來也如春風拂面,細雨無聲滋潤著中華大地乃至大千世界。古人曾感嘆: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
  • 古籍書刊掃描儀在孔子家譜檔案數位化應用
    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家譜《孔子世家譜》正在世界文化遺產曲阜展現,孔子後裔繁衍傳續的歷史進程和孔氏家族的家風家訓文化。  《孔子世家譜》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包羅內容最豐富、譜系最完整的族譜,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典籍,已作為世界上最長的家譜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 80件珍稀家譜文獻亮相山東 《孔子世家譜》「吸睛」
    孫婷婷 攝  中新網濟南8月25日電(孫婷婷)孔子世家譜、孟子世家流寓濟南府章丘縣支譜、顏氏族譜、蒲氏世譜……80件館藏珍稀舊家譜25日亮相山東省圖書館,為民眾提供認識家風、注重家教的歷史平臺。  記者當日在館藏珍稀家譜展現場看到,展陳共分為聖人世家、望族數修、遷徙源流、異姓合修、稀見姓氏、版本集覽等主題。
  • 孔子的「十翼」,是易學起飛的十隻翅膀
    在形成階段中,孔子及其門徒承上啟下,集門派智慧為易經做傳,史稱「易傳」,又稱「十翼」,代指學習易學的十隻翅膀。為什麼說孔子的「十翼」是學習易經的入門必讀資料呢?孔子有個很突出的特點,他喜歡凡事要找依據並為其正名,達到知其然而其所以然,名正言順的效果。孔子之前易經內容資料少,晦澀難懂,不成體系,因此做「十翼」來具體地闡述、解釋易經。
  • 獅山竟藏了個「珠三角最大孔子後裔村」,八成村民都是孔子後代!
    孔子第55代孫為開村始祖 石碣社區戶籍人口約6200人,社區裡孔姓人口佔了全轄區人口的八成左右。史料記載,石碣社區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從古至今,村民中都流傳著孔子第55代孫來此落戶開村的故事。
  • 孔子後代世襲爵位,孟子後人為何少有名氣?艱難保持二十代單傳
    事實上,孟子的後代從第一世孫開始就沒有皇族封賞的世襲爵位可以繼承,孟子的兒子孟仲子是在北宋時期才被追封為新泰伯,這就是為什麼孟氏家譜上孟仲子的兒子孟睪沒有官職,往後幾代皆是隱士。到了明朝,五十五世孫孟希文受封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到了第七十二世孫孟慶恆就變為「亞聖奉祀官」。
  • 孔子後裔孔融禍從口出 白目與敢言的界線到底在哪裡?
    孔融十歲那年,隨著爸爸到京城洛陽,要拜訪當時的首都市長李膺,但是這個市長有點宅,不太喜歡與人打交道,如果不是有百萬粉絲的名人或是自己的親友,通通都要吃閉門羹。孔融家族雖然是孔子的後代,但是爸爸也不過是個地方官,鐵粉也只有數十人,根本上不了臺面。
  • 孔融死前哭求曹操放過兒子,9歲兒子只說了8個字,遺言流傳至今
    那麼,孔融的結局如何呢?孔融是東漢的名士,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出生於153年。孔融的老家是山東曲阜,沒錯,他是孔子的後人,第二十世孫。孔融小時候就十分聰明,讓梨這事還只是發生在他四歲的時候。他十歲的時候跟著父親去洛陽,當時的名士李膺剛好在京城,名士嘛,不是名士或者是他的親戚他都是不見的。孔融就起了好奇心,於是他就登門前去跟門人說他是李君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