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喜歡暢想,暢想未來,暢想某天我有很多錢我會怎樣,暢想當我達到我的理想會怎樣,俗話說得好:「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人正因為有了想像,所以會把它付之行動中,慢慢會得到想要的結果。我也不例外,我喜歡暢想,我想我某天要是達到我所定的目標,過上我想要的生活那該多好啊!
然而,最近看的一本書徹底把我的所思所想打亂,書名是《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書中把幸福分四個象限,代表了四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和行為模式。
從上面看,我是屬於第三種忍辱負重型的。內心的好奇心促使我繼續想探索下去,忍辱負重型的人未來會怎樣?書上給的答案是:忍辱負重型的人永遠不會幸福,因為人的欲望是無限的。
什麼為忍辱負重型的,我來科普一下,就比如說,我現在沒有錢,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賺錢,我會不惜犧牲很多玩樂的時間,忍受所有,拼命賺錢,我想如果當我賺了很多錢後,我一定會很開心,很快樂。其實,當你付出一切得到了你想得到的,也只是短暫的快樂,開心,而且並沒有你所想像的那樣美好。
一個陷入這種忍辱負重型人格的時候,人生就永遠會在「求不得苦」中不斷的沉淪,忍耐負重是最大的陷阱,因為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當你得到了想要的,會有下一個欲望或目標等著你去實現。
很多人就在這類象限裡,我也是其中一個,要不然就不會有那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了。」
想想當時的願望,那時我18歲就有自己創業這一夢想,直到25歲才實現。沒實現時,已經成功的樣子,是什麼樣的面貌,已經在腦海裡活靈活現,當一切願望成真時,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也許一切都被中間的種種經歷所磨滅了。真如書中所說,當忍辱負重達到了目地的,也許只是達到了,之前為奮不顧身達到這一個目地,從而忽略享受當下所有的美好。
看完這本書,我突然明白很多,此刻你感受不到當下的快樂,心裡總在懷念過去或者憧憬未來,這一刻就變成了痛苦的忍耐,將被你留在了人生的相冊中。
因此,不要總以為自己達到了某一目標或是達到什麼樣的結果,自己就會幸福就會每天開心快樂,其實,不是的,人的欲望很多,想要達成的目標也很多,忍辱負重下去,你永遠活在「求不得苦」中。人生最精彩的部分不在於成功,而在於過程的磨練;旅行在於旅途的風景而不在於目的地。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