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請吃素:新素食主義 讓「吃齋」成為一種美食態度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新素食主義讓「吃齋」成為一種美食態度(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時下,如果你在餐桌上碰到某位女士發出「我吃素」的聲明,不要大驚小怪。吃素,對很多人來說,已不再是出於宗教的禁忌和約束。「吃齋」已經成為一種很時尚的「我行我素」的美食態度。

濱城漸起「素食」風

家住南竹島的網友「緣素」是2005年加入素食一族的。在她看來,素食與環保、動物保護一樣,代表著一種「不受汙染」的文化品位和現代意識。剛吃素時,「緣素」很不適應,每頓飯似乎都要與大魚大肉的誘惑作鬥爭。堅持一年多之後,她發現了吃素的許多妙處,每天的心情似乎平靜了很多,失眠的情況也有所好轉。從此,她成了一個連雞蛋都不碰的標準的素食主義者。

侯女士近兩年來對素食也大感興趣,不過她與「緣素」不同,她並不絕對地摒棄葷腥,而是素食為主,輔之以乳製品、蛋、魚甚至少量雞肉。對於這一類的群體,網民們冠以了一個新名詞:「新素食主義者」。

其實,由於「新素食主義」在現實生活中更具可行性,素食所表現的那種天然純淨、優雅健康的色彩,與女性溫順平和的天性似乎也格外吻合,因此,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都市女性的追捧。

走進開在海邊的一家素食屋,裡面溫馨而又安靜,明顯不同於其他人聲嘈雜的酒店、飯館。經常來這裡就餐的劉女士告訴記者,第一次隨朋友一起到素食屋就餐時,劉女士就被屋內的就餐氣氛所感染,沒有朋友間的推杯換盞,沒有聒噪的酒桌語言,取而代之的是溫馨、安靜。更令她驚喜的還是食物。「那明明就是魚的味道,可是朋友卻說是用豆腐、魔芋做成的,吃起來,味道比真正的魚還要香。」嘗到了素食的「甜頭」,劉女士成了素食屋的常客。「既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又能清理腸道垃圾,同事都很喜歡。」

新潮流讓一些有心人捕捉到了新的商機。威海第一家素食屋的老闆董霞告訴記者,正是因為捕捉到了這一潮流信息,2006年11月,抱著「給素食者一個吃飯的地方」的想法,她在海邊開辦了一家素食屋,開業伊始,就吸引了眾多素食者,並且漸漸的,連一些非素食者也常來這裡換換口味。

陳女士也由自己的吃素察覺到了蘊含其中的商機,2005年11月,她在市區石河街開了一家店鋪,專門經營素食,開業後,她的商鋪裡來過大酒店的採購員、白領、醫生,還有一些單位直接來店裡批發素食做「單位福利」。陳女士利用做生意的機會,還經常召集一些素食者研究素食的做法,很受素食者的歡迎。

「吃素」,為養生也為環保

陳女士已有4年吃素的經驗,素食生活讓陳女士自身改變了很多,最明顯的就是她的皮膚。以前,陳女士的臉上有很多青春痘留下的紫斑,吃素一年多以後,臉上的紫斑竟然奇蹟般地消失了。老熟人紛紛詢問她在哪家美容院做的美容,當得知是因為吃素而使膚質得到改善時,大家都驚嘆不已。

其實,今下的素食,早已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時尚、環保、健康。素食與養生相輔相成,享受素食生活已成為部分人的一種生活態度。

高血壓、動脈硬化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但在72歲的市民常銘心裡,只要堅持吃素,就能降低這些疾病的發生率。退休後,常銘和丈夫開始吃素食,老鄰居有些不理解。如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老鄰居看著常銘老兩口越活毛病越少,非常羨慕他們的清淡生活。「人老了要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素食就像我的『保健員』,保護著我和老伴的健康。」

年輕的程小姐選擇吃素食則無關健康。從小就喜愛小動物的她,記憶中最讓她害怕的一件事就是看爸爸殺雞宰魚。「看見那種場面後,雖然父母很會做飯、做出的飯菜很好吃,但我就是不願意下筷子。自立後,我索性就選擇吃素了。」程小姐告訴記者,她認為這個世界正是因為有了各種各樣動物的存在,才變得豐富多彩,她希望人們能夠多給動物們一點關愛。

熱愛生活、熱愛健康的朋友們,趕快行動吧。

合理搭配素食更健康

營養學專家一直在強調,儘量吃植物性食物,少吃動物性食物,尤其要少吃高脂肪含量的食品,才是健康的飲食方式。在喧囂的都市生活中,「青菜蘿蔔保平安」的素食觀念漸入人心,你知道怎樣健康吃素食嗎?

保證飲食均衡。吃素者要確保每日飲食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12、鈣、鐵及鋅等身體所必須的基本營養成分。蛋白質主要從豆類、穀類、奶類中攝取;雞蛋富含維生素B12,如果你是個連雞蛋都拒絕的素食者,可從酵母菌、大豆製品、人造黃油以及穀類中補充;富含鐵的素食有奶製品、全麥麵包、深綠色的多葉蔬菜、豆類、堅果、芝麻等;牛奶、乾酪、酸奶及其他乳製品都是極好的鈣質來源;深綠色的蔬菜、種子、堅果、乾果以及豆腐還可提高體內鋅的含量。

素食減肥要天然。如果想通過素食來減肥,就應注意以天然素食為主,而不是我們在市場上所見到的精製加工過的白面、即食麵、蛋糕等易消化的食物。天然素食包括天然穀物、全麥粉製品、豆類、綠色或黃色的蔬菜等等。對含糖量高及高脂的天然素食要有節制性地食用。吃慣肉類者剛開始素食減肥時,別急於求成,可循序漸進,從每餐嘗試吃兩碟素菜開始,等適應後再逐漸減少肉類及精製食物,慢慢地轉向以天然素食為主。

需要注意的是,芹菜、萵苣、油菜、菠菜、小白菜等蔬菜含有光敏性物質,過量地食用這些蔬菜後再去曬太陽接觸紫外線,會出現紅斑、丘疹、水腫等皮膚炎症,該症在醫學上被稱為「植物性日光性皮炎」。所以,大量吃素的素食者飯後應儘量避免暴露在陽光下。

相關焦點

  • 新素食主義不等於簡單戒葷,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當下的新素食主義者與過去最大不同在於,大眾因為健康原因主動選擇了素食,而不是因外界環境被動吃素。」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劉璐近日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時這樣說。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
  • 新素食主義≠一素到底
    「當下的新素食主義者與過去最大不同在於,大眾因為健康原因主動選擇了素食,而不是因外界環境被動吃素。」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劉璐近日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
  • 漢密爾頓的冠軍秘訣竟是吃素,素食主義成了歐美體壇新爆款
    漢密爾頓的冠軍秘訣竟是吃素,素食主義成了歐美體壇新爆款
  • 長期「素食主義」真的健康嗎?
    素近幾年,隨著因人體營養過剩而導致的「富貴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發病率的增高,吃素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時尚。許多人認為吃素在幫助身體維持健康的同時,還能達到減肥瘦身的效果。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植物性飲食和純素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各地的受歡迎程度顯著上升,消費者們日益意識到肉類供應鏈的不安全以及肉類本身所帶給人體的威脅,於是紛紛走進一個新的潮流領域——素食主義。但,長期秉持「素食主義」不見得就真的和「健康生活」掛鈎。
  • 吃素一定健康?談談被「妖魔化」的素食主義
    此前,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愛吃肉的人從不勸人吃肉,因為他們是真心喜歡吃肉,一聽別人吃素,都在心裡說太好了,沒人搶肉吃了;而吃素的人經常勸別人吃素,因為他們吃素不是真心喜歡而是為了健康,一聽別人吃肉就在心裡想憑什麼只有我吃素。
  • 樂活課堂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當下的新素食主義者與過去最大不同在於,大眾因為健康原因主動選擇了素食,而不是因外界環境被動吃素。」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劉璐近日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時這樣說。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
  • 吃素很難營養均衡,孕婦孩子不宜食素
    「當下的新素食主義者與過去最大不同在於,大眾因為健康原因主動選擇了素食,而不是因外界環境被動吃素。」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劉璐近日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時這樣說。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
  • 「吃素養生」關鍵並非吃素,而是均衡飲食
    長期吃素又是否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對此,滬上部分醫學專家直言,素食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適合作為一種養生方式。同時,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不管是否崇尚「素食主義」,最重要的仍然是日常飲食均衡。  素食吃不對,對健康傷害可不小  素食人群是指以不食肉、家禽、海鮮等動物性食品為飲食方式的人群。
  • 有種生活態度叫素食 集雅園引領健康飲食新方式
    後疫情時代,人們開始追求更安全更營養健康的美食。在集雅園,研發出來的各種素食如山野珍菌,成為人們夏日餐桌上的主流:雅園菌王煲、香菇菜心、雅園辣椒、卷珠簾、青椒鹿茸菌、黑椒素排……精緻的素食最大程度地觸發了夏日的食慾。清爽的素食,經過大廚的精心調配,色香味美,荔枝酥入口即化,味蕾的滿足,唇齒留香,舌尖與牙齒的觸感,超強的記憶感。在這炎熱的夏天,這樣的美食每一份都不想錯過,每一份都是美妙的期待和享受!
  • 素食名人- 原來他們都吃素!
    )「我是吃素長大,並成為了一名長途跑步者。,成為一個純素食主義者。「我們只是選擇這樣做,所以吃素成為一種道德的選擇,這將對地球產生巨大影響,吃肉耗盡資源、破壞生物圈。」在女兒出生後,為了照顧家人,我不惜推掉所有商演活動,因為我們請的月嫂不是吃素的,所以我得在家親自照顧素食的妻女,保持與家人純淨素食的生活習慣。
  • 周一請吃素:一位純素食健美運動員的吃素心得
    [原標題]純素食健美運動員的吃素心得來自美國的Robert Cheeke是一位健美運動員,同時,他也是一個純素食者。健美和素食之間貌似風馬牛不相及,因為人們已經普遍認為肉類食品是最有效的蛋白質來源。但是Robert等眾多素食健美者已經向世人證實了,植物來源的食品也能夠使人獲得健壯的體魄。
  • 「吃素」的高中球員 凱德·坎寧安
    近年素食主義興起,甚至連許多運動員都開始改變飲食習慣,如籃網隊球星Kyrie Irving,拓荒者隊一哥Damian Lillard,再到中華隊國手陳盈駿和SBL裕隆隊球星簡浩等人,都用素食減輕身體負擔;而在ESPN所排名的百大高中生中高居第一後衛的Cade Cunningham,也是素食主義的實踐者之一。
  • 周一請吃素 :今天餐桌上不要有肉,地球母親就可以得到休息
    吃素本來是個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來說,已經變成了每個地球公民的社會責任,許多吃肉的人士也開始推廣周一無肉日,吃肉的人推廣比吃素的人推廣更有說服力。如果我們是地球的一員,就應該吃素,貢獻一點環保力量,來維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為保護地球而吃素叫「生態素」,為保護個人生命而吃素「生命素」,為保後代子孫能有好的生活環境,請吃素。一周吃素一天,人人都能做得到!
  • 佛菩薩告訴您:為什麼吃素的功德有那麼大……
    王說:「吃齋三年,還得到這樣的惡報,吃齋人有什麼利益呢?」朋友說:「你如果後悔吃齋,可以把齋賣給我嗎?」王問怎麼個賣法,朋友說:「一天一分,三年就應當得銀子十兩八錢。」溫馨提示同仁們大家現在好,因請購素食壯麵的家人較多,前幾天壯麵賣完了所以發貨稍慢了一些。目前新的壯麵已經生產出來,但是目前壯麵公眾號商城訂單暫時不能支付。
  • 「信女願一生吃素」到底有什麼科學道理?
    (vegetarianism)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遵循這些飲食規則的人被稱為素食者(vegetarian相傳,成湯滅夏桀於乙卯日,武王滅商紂於甲子日,之後歷代為避免重蹈覆轍,便於這些日子齋戒,修養心性,初一到十五茹素遂成為習俗。
  • 堅持吃素,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近幾年來,「素食主義」開始在全世界風靡,人們認為長期吃素可以使人身材變瘦,皮膚變好,還能降低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疾病風險,但長期吃素真的對人體百利而無一害嗎?
  • 吃素,是一種生活方式!南山素食館小編親薦
    吃素,無關乎貧富,無關乎信仰,只關乎健康和環保。吃素,是一種生活方式!吃素,是一種新潮流!
  • 他一生最愛吃果蔬,卻依然患上癌症去世,素食主義到底是對是錯?
    導讀:很多人直至今日都在推崇吃素的好處,但偏偏有這麼一個人,一生最愛吃瓜果蔬菜,但最後依然患癌去世,令人唏噓不已。到底素食主義是對還是錯?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圖片來源於網絡在治療癌症的這些年裡,很多醫生都將他的病歸因到他的素食主義上,建議他可以通過攝入動物蛋白來改善身體疾病。
  • 素食主義真的是所有人的未來嗎?
    有機、輕食、健身餐……在這樣的飲食新風尚下,素食主義,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注意。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他們的素食餐桌又是怎樣的呢?本文就來帶你探索一下素食主義者的世界。在美國有1/10人口、英國有1/6人口已經或正在考慮成為素食者。一度大火的安妮海瑟薇、威廉王子、張杰謝娜、大S汪小菲等人紛紛搶著辦的素食婚宴。素食成為一種新的時尚生活方式,在全世界逐漸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