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鎮之四,「小橋、流水、人家」的同裡,古詩的意境你了解嗎

2021-01-14 風吹過耳邊

「小橋、流水、人家」說的便是同裡了。同裡古鎮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種、生息繁衍,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吳地最富庶的地方,所以同裡在古時稱作「富土」,在唐初的時候改為了「銅裡」,到了宋朝,又將舊名拆字為「同裡」。同裡古鎮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宋代建鎮,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鎮區內始建於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眾多,被五個湖泊環抱,「川」字形的15條小河把古鎮區分隔成七個小島,又由49座古橋將其連成一體,是名副其實的「小橋、流水、人家」。1982年成為江蘇省最早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接下來,小編就跟著大家一起,看看同裡古鎮都有哪些好玩的。

同裡古鎮

退思園

到了同裡,最不能錯過的就是退思園了。退思園是古鎮同裡最有名的私家園林,也是江南古鎮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退思園是由清光緒年間被彈劾落職的任蘭生,在回歸故裡所建的宅園,園名「退思」也是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的主體建築宅第分東西兩側,西側建有轎廳、茶廳、正廳三進,為婚喪嫁聚及迎送賓客之用。東側內宅,建有南北兩幢各五樓五底的「畹香樓」,樓與樓之間由東西雙重廊與之貫通,俗稱「走馬樓」,為江南之冠。

退思園

整個園林分為東西兩部,西部為廳堂住宅,東部為園林。兩部之間有月洞門相通,門洞上有兩塊磚刻,書有「得閒小築」和「雲煙鎖鑰」。站在洞門外,就能看到一個亭子臨水而立,名為「水香榭」,出門往北走進西北角的花瓶門,進門左轉彎就能看到有一小樓,稱「覽勝閣」。往東走,就能看到退思草堂和琴房了,小編最喜歡的就是這裡的風景,環顧四周,飛鳥掠水,柳枝拂面,有無限詩情畫意,而旁邊三曲石橋上的紫藤,更為退思園增添幾分姿色。當真是:莫道園林小,佳景知多少。

嘉蔭堂

嘉蔭堂位於同裡古鎮三橋附近,小編最開始站在嘉蔭堂門口,看著嘉蔭堂的門臉覺得並不氣派,臨街一道普通圍牆,一樘石庫門,顯得非常簡樸。看了簡介,才知嘉蔭堂建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主人柳炳南系吳江北厙人,開油坊發跡後遷到同裡才建的嘉蔭堂,據說,這堂名還有些來歷,說的是柳炳南祖上在北厙原本有一座老宅,到他祖父那一輩增建了一座「綠蔭堂」,可是不料民國八年遇上一場大火,綠蔭堂化為廢墟,所以柳炳南到同裡購地建宅時,為了紀念綠蔭堂,就將宅名取為「嘉蔭堂」。

嘉蔭堂

走進嘉蔭堂門廳,裡面是一個開闊的天井,站在天井中間,抬頭就能看見屋脊上有一副磚刻「三星高照福祿壽」。回頭再看門廳屋脊中間刻一幅「松鶴長春圖」,與正廳屋脊雕刻遙相呼應,是建築工人的匠心構思。嘉蔭堂的正廳為仿明結構,廳上宮燈高懸,紅木椅幾擦得鋥鋥亮,大青方磚整潔光滑,兩側有一副對聯:「閒居足以養老;至樂莫如讀書」,道出了主人詩書傳家的耕讀家風。除此之外,嘉蔭堂的正廳有很多木雕,都很精緻,這讓小編很感興趣,在哪裡觀看了許久才依依不捨的離去,對木雕感興趣的小夥伴一定不能錯過。

同裡國家溼地公園

在江南從不缺少休閒好去處,除了古色古香的小鎮建築之外,還有自然風景宜人的同裡國家溼地公園。整個溼地公園內環境清幽,河道水系環抱著成排的水杉和香樟樹,還有大片茂密的竹林,空氣中滿滿的負氧離子,感覺特別舒服。溼地內,建有規整的木棧道,兩旁是高大、密集的樹林,樹林內枝葉繁茂,滿眼翠綠,林木間、河道畔,偶有亭閣屹立,既能休憩,也是拍人像的絕佳場景。走路逛溼地逛累了,還可以乘坐搖櫓船泛舟慢遊,這與在陸地上欣賞美景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坐在古色古香的遊船上,河道兩岸的景致隨著船行的速度時刻變換著,多麼愜意的水鄉美景啊!

同裡國家溼地公園

除了優美的風景,公園也有一段令人心酸的歷史,這片溼地原本是一片叫做肖甸湖湖泊,在上世紀解放初期,江浙地區是血吸蟲病的重災區,而生活在湖水中的釘螺是血吸蟲蟲蛹的宿主,這對於每天都與水源接觸的漁農民來說簡直就是噩夢。到了六十年代,各地為了徹底消滅血吸蟲而發起了圍湖滅釘螺的運動,地方群眾一同填埋了肖甸湖的部分湖區,並圍湖造田種樹,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這裡變成了一片被湖泊、河道所包圍的水上森林,也就是今天的同裡國家溼地公園。

松石悟園

松石悟園石版畫

要說小編整個同裡之行最為喜歡的景點,那絕對是松石悟園了。同樣是同裡古鎮打造的主要景點,但是松石悟園與別處的江南園林庭院特色不同,它裡面並沒有園林景觀,只是一個專題收藏展覽館。因為展出松屏石板畫藏品,因而得名。

松石悟園石版畫

整個松石悟園園區不大,布局也很簡單,從石庫園門進入,走到中間一個青石鋪就的甬道,甬道兩側綠樹成蔭,草坪成方,帶有當地建築特色的七個展廳沿甬道相對而建,這裡展出著收藏大師張家忻夫婦三十餘年收集珍藏松屏石板畫1200餘塊,分『天地篇』、『人文篇』、『禪意篇』、『警示篇』和『小品』五大部分依次展開,以藏家對每塊松屏石畫面的感悟命名,讓小編目不暇接,因為藏品太多,小編只能重點觀看其中小編覺得比較讓人驚豔的作品,雖然不能深解石板畫的意境,但是結合作品名賞析石版畫,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造物之神功。

松石悟園石版畫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跟大家聊的同裡了,你有沒有心動了呢?

相關焦點

  • 江蘇吳江這座古鎮,被譽為「小威尼斯」,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
    江蘇故裡,水鄉人家總是粉牆黛瓦,看著那長長的青石板街。煙雨朦朧的水鄉之上,一切都悠閒,一切都淡然,一切都是那麼的美麗。在江蘇吳江有一座古鎮,這座古鎮曾經被眾人稱為是中國的小威尼斯。或許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江南的水鄉不正是小橋流水人家般的景象嗎?
  • 河道縱橫交錯,數十座古樸石橋凝立於此,賞流水人家的同裡古鎮
    在江南的水鄉之地,有著被河水環繞,河道縱橫交錯的一座古鎮。這座古鎮更是因數十座凝立於此的古樸石橋,而聞名世界,這座古鎮就是蘇州的同裡古鎮。15條小河交匯鎮中,河水中49座古樸石橋,把河流與民居連成了一體。
  • 江蘇這個千年古鎮,以「小橋,流水,人家」出名,猶如一幅水墨畫
    蘇州很美,如果夏天要去遊玩,可以去同裡古鎮,這個古鎮就是一幅近在咫尺的水墨畫。同裡古鎮在江蘇省吳江市,依靠著太湖,始建於宋朝的古鎮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古鎮內的花園,寺廟,名人住所數不勝數,悠久的歷史文化給古鎮增添了滄桑和古典的美,「川」字形的十五條小河把古鎮分為七個部分,四十九條古橋交錯連接,又將古鎮連在一起,所以古鎮可以說是被古橋串聯起來的,「小橋,流水,人家」俱全,秀麗的風景讓人仿佛是在看一幅畫,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
  • 走過小橋流水人家,感受古鎮的魅力
    而真正走進浙江桐鄉市的烏鎮,才真正地領略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娟秀與通達,才慢慢地回味出江南枕水人家的優雅與自在。烏鎮作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完整地保存了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依河築屋,街橋相連凸顯了水鎮的江南韻味。因此無論是在烏鎮的東柵還是西柵,橋是遊人的一大看點。
  • 同裡古鎮丨一份屬於江南的溫柔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第一次去同裡,是和父母一同前往,當時對這個小鎮的印象就像個姑娘一樣清秀,坐在河邊喝著茶可以看到鸕鷀,好聽的劃櫓聲在身邊經過,小橋流水人家,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江南水鄉....在這個最美的季節裡,我又來到了同裡,就像回來看一個老朋友一樣熟悉而又溫暖,心中江南的水就像柔情的女子一般,靜靜的,眼中總有一絲安詳,而江南古鎮的春天,總是透露著古詩詞中的唯美意境...春夏之交,白晝逐漸變長,六點,當古鎮還在朦朧初醒時就該起床了,在同裡的景色面前,被窩和懶覺總是顯得不那麼重要。
  • 湖州一座低調的古鎮,有著1700多年歷史,小橋流水盡顯江南古韻
    古鎮的有著悠久的歷史,不遜於同裡、周莊等古鎮新市古鎮,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很多外地朋友都會以為這是一個全新的仿造的古鎮,其實完全錯了,古鎮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古鎮同江南大多數古鎮一樣,沿河而建,而且這裡自古富庶繁華,儘管它沒有江南的同裡、周莊等古鎮那麼有名氣,但它卻用低調的優雅俘獲了少數人的心
  • 江南六大古鎮,小橋流水、如詩如畫,魅力無窮
    六大古鎮是江南的代表,既有共同點又各具特色,歷史與自然美景的融化,值得人們細細品味。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旅遊景區,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 ,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作為永久會議舉辦地,烏鎮正上演著網際網路時代的「蝶變之路」。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位於江浙滬三地交界處。
  • 蘇州同裡古鎮水上外賣助推黃金周...
    「你收到過遊船上送來的外賣嗎?」近期,外賣小哥在江南古鎮的河道中穿梭為顧客送餐的畫面走紅網絡。據了解,為應對五一黃金周的大客流,同裡出現水上送外賣,外賣小哥坐上遊船穿梭在景區裡,方便取送外賣。 (圖片來源:銳圖)
  • 廣西此古鎮最具人間煙火,有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景,攝影師最喜歡來
    小橋、流水、人家的地方你想看看嗎?來黃姚古鎮吧!來到廣西,大家大多提到的都是灕江、瀑布和梯田。可是廣西還有更具有人文情懷和自然好風光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真正地感受到「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氣息,這裡不僅有人間煙火,更有如畫美景,每年都有大量的美術生和畫家來這裡寫生,這個地方就是廣西的黃姚古鎮。現在有一句話在網上流傳甚廣,「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小編覺得這句話在黃姚古鎮就有最好的體現。
  • 中國「最美古鎮」—周莊,真正的小橋流水人家,美到令人心醉
    ;南湖園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個風格各異角質,風景秀景分,口語無私奉獻,周莊唯一一處具有裝飾性建設築是娛樂性,參與性、興趣性、藝術等全新理念景區。周莊,真美麗,才發覺美景,正如著名畫家吳冠中所言:「黃山集中於山川之美、周莊集中於山水之美,周莊環境幽靜,建築簡樸,百一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但仍保留水面鄉集鎮原語句的建築風格,鎮上河路形狀,把周莊分鐘成八條長街,看看誰是沿河而建,依水怪物的街道,河岸上有14座元明清古橋,共同構成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山水畫,周莊魅力輕車於它文化意識,蘊沈廳張廳,葉楚國傖故居
  • 同裡古鎮都有哪些好玩的,同裡古鎮必遊的旅遊景點,了解下吧
    該裡古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太湖畔,周圍被五個湖包圍著,網狀的河把小城鎮分割成7個島,從宋代建鎮開始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裡水多,橋多,文人雅士多,像「小橋、流水、人家」這樣充滿詩意的江南古鎮,被稱為「東方小威尼斯」。
  • 蘇州又一古鎮走紅,古韻悠悠小橋流水,被稱為鑲嵌在太湖上的明珠
    有的人選擇高歌釋放壓力,有的人喜歡攀登雄偉的山峰,一覽眾山小,更多的人喜歡去遠離小鎮的古鎮,與三兩好友享受片刻的愜意。說起蘇州,在大家的印象中,大概是那種極具詩意的地方。 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樣的千古詩句。 這首詩中所說的蘇杭,就是蘇杭,人們將其與天堂相提並論,可見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江南六大古鎮,蘇州有三個,其中周莊更是聞名於世。
  • 位於江蘇的蕩口古鎮,是一個標準的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都有!
    而蕩口古鎮位於無錫、蘇州和常熟的交界處,是一座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鎮。據說是東漢孝子丁蘭的故鄉,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享有「小蘇州」的美譽。蕩口古鎮佔地約20.68公頃,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鍾靈毓秀,名人輩出,河道縱橫,湖泊星羅,小橋流水,綠樹環繞,是一處難得的幽雅佳境,據統計,這裡有大約50多處歷史建築,不但是清末數學家、科學家、翻譯家和教育家華蘅芳的家鄉,更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錢穆的故鄉。
  • 夢回周莊,漫步在江南的溫柔鄉,感受小橋流水人家
    有關注琳琳的小夥伴都知道,蘇州是一個寶藏勝地,琳琳遊過拙政園,觀過蘇州博物館,可還是不夠過癮,這次就來有「中國第一水鄉」美譽的蘇州周莊古鎮逛逛。讓我們一起夢回周莊,感受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人家吧。琳琳站在雙橋上,看小橋流水人家,看烏篷船穿梭於石橋水道間,頓時感覺心靈得到了滌蕩。對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旅美畫家陳逸飛的作品《故鄉的回憶》呢?這幅油畫作品就是為這兩座看似普通的橋而創作的,周莊也因此開始走向世界,看來「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絕不是空穴而來。接下來,琳琳來到了周莊的必遊景點——沈廳。為什麼說這是必遊景點呢?
  • 江蘇同裡古鎮距上海80公裡,蘇州太湖湖畔的水鄉,人少江南如畫
    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煙行柳色,漫遊水巷,我們所有想像中溫柔的樣子,盡在江南。江南美,美就美在江南水,江南醉,醉就醉在江南的風景。江南風景催人醉,離人心上秋。搖櫓船上染墨盡,痴等幾時休。
  • 中國第一水鄉,入選全球十大最美小鎮,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但今天小編卻要為大家介紹國內的一個特別好玩的地方,它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但卻是典型的江南小鎮,充滿著「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情畫意。它就是周莊。別看它名字不起眼,但人家可是入選「全球十大最美小鎮」,還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位於崑山境內西南33公裡處,蘇州東南38公裡處。
  • 同裡|Tong li
    猶言吳梅村與卞玉京之舊事。餘與梅村公同裡,當日公之見玉京道人,一見傾國傾城,二見紅粉飄零,三見秋風拂冢,其情陰差陽錯至此,亦昭餘哉? 建築學家林徽因講,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裡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座熟悉老宅,或許,僅僅為了這座城。
  • 一文帶你領略江南六大古鎮特色
    江南鍾靈毓秀,古鎮眾多,周莊、同裡、甪直、西塘、烏鎮、南潯各有特色,靜靜地守候著它們濃厚的文化積澱和最淳樸的美。讓我們來領略煙雨江南古鎮不同的風景,感悟小橋流水的婉約細膩。1、「碧玉」周莊。周莊位於上海、蘇州、杭州之間,因為開發早,知名度也最高。
  • 「小橋流水人家」,已是千年佳話,到底地點在哪?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遣詞優美,如詩如畫,情景交融,意境深遠,是一首流傳千古的著名小令,讀來讓人如身臨其境,令人浮想聯翩。那麼,如此美妙的佳作,到底是以什麼地方作為創作背景的呢?
  • 小橋流水人家,這是誰家姑娘
    小橋流水人家,這是誰家姑娘 小橋流水人家,這是誰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