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過許多戰役,也湧現出了不少愛國英雄。那時戰亂紛爭,但有著這樣一個人,憑著自己的信念堅持下來,為我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無數的貢獻。他便是戰績累累的鄭維山,但是曾在馬家軍那場戰爭中,不慎失利。幾乎是全軍覆沒。西路軍裡僅僅剩下師政委一人,一路乞討才回到了延安。在13年後擔任軍長,調來了一萬多發炮彈,打得馬家軍無處藏身。
鄭維山出生於1915年8月,湖北麻城人,因為家境不太富裕,只上過一年學就去放牛了。雖然鄭維山在學校並沒有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但他也通過父親和長輩的對話學到了很多知識。1927年黃馬起義後,他有幸加入了童子軍,成為少先隊員。
1930年,鄭維山十五歲時正式入黨。在此期間,他跟隨部隊打了很多仗,學到了很多軍事知識。鄭維山一生功績累累,也曾參加了三次反圍剿行動。每次戰鬥都表現出色,也是西路軍88師的領袖。他對革命的堅定信念也影響了每一個革命者,為祖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紅30軍一路頑強抗擊馬家軍。雖然多次戰勝敵人,但自身損失也很慘重。
八十八師損失慘重
1936年10月,西路軍在河西走廊浴血奮戰。當時88師的主要領導是師長熊厚發,副師長熊德臣,政委鄭維山。在紅三十軍、九軍、五軍中,他們組成了一支西路軍,約有二萬五千人。這支隊伍向涼州、甘肅、蘇州方向行進。沒想到,他們到了永昌,卻遭到了西北馬家軍的反擊。1937年1月,馬家軍首領馬步芳集結原騎兵和部分民團,俘虜7萬餘人,猛烈攻擊西路軍。
經過7天7夜的激戰,在熊厚發和鄭維山等人的帶領下,八十八師成功突圍出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了。不久之後,第八集團軍又遇到了馬家軍。在激烈的戰鬥中,熊厚發受了重傷。師長熊厚發受了重傷,不忍心拖垮部隊就英勇就義。最後只有政委鄭維山帶著二十多名士兵分兩路突圍。
鄭維山並沒有忘記他的兄弟們在戰場上英勇作戰。他發誓要為他的兄弟們報仇。西路軍戰敗後,鄭維山逃了出來,偽裝成乞丐,一路乞討回到延安。原88師只剩下鄭維山一人,說全軍覆沒也不為過。因此,鄭維山只能獨自一人挑起報血海深仇的大旗。
但由於後來日本人侵華,鄭維山根本無法報仇,只好暫時擱置。這一等就是13年。後來鄭維山參加了解放戰爭,並擔任指揮官。敵人剛好是原來的馬家軍,這是一個報深仇大恨的好時機。鄭維山再次踏上了解放蘭州的徵程。憋了一股惡氣的鄭維山,向敵人陣地轉移了一萬多發炮彈。最終敵人的陣地被夷為平地。這一次,他為兄弟們報了仇,並且成功打開了蘭州的大門。
終於在十三年後有了結果,鄭維山沒有忘記他的兄弟們在戰場上英勇作戰。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算是報了當初全殲西路軍的大仇,經過13年的努力,它終於迎來了手割敵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