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俗語「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後漲知識了

2021-03-05 昌平一家親

中國的俗語文化,流傳於民間,有著十分龐大的體系。尤其是農村的一些老話,我們在聊天的時候,也是經常的提起。比如形容一個人特別的固執,頑固不化,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回頭,經常會說他「不到黃河心不死」,再比如說強迫一個人去做他自己不擅長的事情,經常會說「趕鴨子上架」等等。

俗語,其實是老祖宗生活經驗的寶貴積累,他們通過長期的觀察,總結出很多富有哲理的金玉良言,用以啟發後人。俗語文化包羅萬象,涵蓋了天文、地理、生活常識、為人處世等方方面面,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有很多俗語或者老話,我們都曾聽說,但是要追問為什麼這麼說,卻很少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人有三急」,究竟是哪三急,還有一句我們經常說的「六親不認」,到底是哪六親呢?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的真實含義。

人有三急

我們首先來說「人有三急」,其實這裡包含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最為常見,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尿急,便急和屁急。有的人說這也太俗氣了,但是人是吃五穀雜糧才得以存活的,「俗」字剛好是一個人加上一個谷,人谷為俗,而牙佳為「雅」,我們可以不喝咖啡,不做高雅的事,但是日常的吃飯卻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

三急還有第二種說法,就是內急、性急和心急。內急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尿急,便急和屁急的總結。而性急就是性子急躁,還有就是新婚燕爾,夫妻在洞房花燭的時候,著急享樂。而心急指的是心急如焚,比如好多莘莘學子高考後等待成績的時候,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內心都是很著急的。

人有三急的第三種說法,其實是一種誤傳,本意是人有三疾。《論語·陽貨》中記載,孔子說古代百姓有三種毛病,分別是狂、矜(jīn)、愚,狂指的是狂妄,而矜指的是驕傲自大,愚指的是無知。這三疾後來經過人們的誤傳,就成了三急了。

由此可見,人有三急在民俗上來說,多指排洩和飲食方面,而上升到國學高度,又可以引申為人的性格了。

下面我們來說「六親不認」

如果一個人不講人情世故,不注重親屬之間的感情,我們會說他六親不認。那麼六親所指哪六親呢。其實六親是一種泛指,而有關六親裡的人物關係,也是各說紛紜。按照《漢書》的解釋,六親指的是父親、母親、兄、弟、妻、子。

在《左傳》一書中,六親指的是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舅舅、妻子的家屬、夫的家屬。

而在易經六爻之中,六親指的是我、父母、子孫、妻財、兄弟和官鬼。

其實我們綜上所述,六親其實最好理解的還是《漢書》中記載的那樣,畢竟父、母、兄、弟、妻、子這些都是我們身邊最常接觸的人,關係也最密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實不論是「人有三急」還是「六親不認」,只是眾多傳統文化中的冰山一角,簡單的四個字,裡面包含的智慧和典故卻是十分深刻的。

成語文化和俗語文化相互交融,可謂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不管是在校讀書的學生還是步入社會的青年才俊,了解成語、俗語文化可以讓我們更加的有智慧、有內涵。

參考文獻 | 《左傳》、《漢書》、《論語》

相關焦點

  • 「人有三急」是指哪三急?「六親不認」是指哪六親?看完漲知識了
    我們本文就來給大家介紹兩句我們熟視無睹的俗語(成語),即「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看看它們分別表示的是啥意思!人有三急「人有三急」這句話一般來說用在排洩和飲食問題上。當然了,這樣說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畢竟無論是飲食還是排洩都是一個正常人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有時候也是憋不住的。
  • 「人有三急」,哪三急?「六親不認」,哪六親?我們的理解粗淺了
    在面對像「人有三急」「六親不認」這樣的詞時,因為隨著語言的發展,這些成語大都被當作名詞或者是形容詞使用,我們只是大概了解這個成語表面的意思,卻很少去深究其中蘊含的深意。比如「人有三急」指的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指的是哪六親?
  • 人們常說「六親不認」是哪六親?「人有三急」又指哪三急?
    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留下了很多的俗語和成語,老祖宗通過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歷史文化結晶,都能給我們起到各種警戒或鼓勵的作用。其中,自然就有小編今天要說的。人們常說「人有三急」,你知道是哪「三急」嗎?人們還常說「六親不認」,你知道是哪「六親」嗎?
  •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人有三急」又是哪三急?道理很深刻
    我們常常聽到「人有三急」、「六親不認」等等之類詞彙。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它,那我們大概就會明白,他們大概表達的意思是什麼,但是如果具體研究起來就會發現,真正了解答案的人並沒有那麼的多。就從「人有三急」這句話來講,它常常用在某個人有非常要緊的事必須要離開的場景。但如果追問起來,其中的「三急」到底是什麼意思?卻很少的人會回答上來。
  • 古人常說:「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又是哪六親?
    而幾乎每個中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常用的成語。但儘管成語用得如此廣泛,人們在真用時,其實並不是特別清楚它的意思,只不過是習慣了而已。那麼有哪些成語是我們經常使用卻實際上並不特別清楚它的意思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盤點幾個這樣的成語。比如,人有三急、六親不認等。
  •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完你就知曉了
    很多人在生活中,常會用到一些四字成語。比如,人有三急、六親不認等。當然了,既然我們會用,就表明我們知道它的大致意思是什麼。不過,若是要問其具體表達的意思是什麼,那可能曉得答案的人並不是很多。就拿「人有三急」一詞來舉例,可能大家都知道它的整體意思是說,人在生活中有很多非常著急要去做的事情。但是所謂的「三急」到底具體是什麼意思,卻並非所有人都能很清楚。本文我們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些四字成語中的某個詞到底具體指的是什麼。
  • 「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指的是什麼?看完漲知識
    不過儘管成語使用如此廣泛,人們在使用時,並不是特別清楚它的意思,只是順口說了而已,比如說「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這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但是其中的三急和六親指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首先來說一下「人有三急」。從現代的角度出發,三急往往指的是生活中所遇到的排便急,排尿急和放屁急。
  • 真正的「人有三急」,都是哪三急,這才是標準答案
    總聽到別人說「人有三急」,那麼,三急分別指的是哪三急?今天我們來主要聊聊這個看似很平常,有非常不平常的「三急」。第一,人有「三急」中的「三急」指的是內急、性急和心急。這個說來就有意思了,這個可能參考了人生「四大喜」而解釋出來的。內急,這個就不必多說了,就是內急。
  • 「六親不認」指哪六親?「胡說八道」是哪八道?這些常識你知道嗎
    詞語和成語有很多相似之處,非要區分二者的話可以從句子的詞性出發。詞語是單一的詞彙,在句子中充當修飾的作用,但是成語不同,在句子中不僅可以作為修飾點綴,還能單獨的獨立出來,自行成句,自己承擔主謂賓的作用。現代使用的俗語大多來源於古代,從先輩的人生經歷,故事傳奇中精簡、提煉內容歸納為成語。所以成語內涵豐富,每個俗語後面都包羅至少一個故事。
  • 人們常說的「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小常識深藏大道理
    引言生活中,我們常常說:我去上個廁所,人有三急啊。我們通常把這句話理解為屎尿急,那在古代,人們指的「人有三急」到底指什麼?除了屎急和尿急還有什麼呢?古代的「人有三急「從古到今,這句話的含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人們常說的「六親不認」是指哪「六親」?誅滅九族是哪「九族」?
    引言前言:從古到今,我們在評論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往往會用「六親不認」來評論,大概意思就是我們可都是好兄弟,你做事居然不講情面。實際上多用在不講人情的時候。那麼古人為什麼會說「六親」呢?難道古人的親人只有六個?
  • 「六親不認」到底是指的哪六親?你們可知道嗎?
    六親不認:是形容不重天倫,不通人情,對親屬都不顧。有時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無情。那六親到底是指的哪六親呢?你們可知道嗎?
  • 中天易學簡述八字四柱中何為六親及六親的預測方法
    中天易學簡述八字四柱中何為六親及六親的預測方法導師:張永紅指導弟子:姚士普撰寫在民間有一句話叫六親不認,這種人相當的跋扈,也相當的自私,這種人就是人們常說的豬狗不如六親不認的人。這種人即使是發達了也不會長久,因為他們只想著自己,什麼親情啊,感情啊,友情啊,把這些情意全拋在腦後,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因此世人稱這類人為六親不認。六親不認是指哪六親呢?社會上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有以下三種:①據《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說,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亞(夫的家屬)。
  • 六親是指哪些親戚?原來歷史上各個時期的說法都不同
    大家都知道有個成語或稱俗語「六親不認」, 形容不重天倫,不通人情,對親屬都不顧;有時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帶有一定的貶義色彩。可是你真的知道「六親」具體是指哪六親嗎?歷史上關於這個問題至今沒有答案,主要代表的說法有以下幾種:1、《老子》:「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王弼註:「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後漢書·循吏傳·秦彭》:「乃為人設四誠,以定六親長幼之禮。」唐李賢註:「六親,謂父子、兄弟、夫婦也。故後人以《老子》之言指出六親即指父子、兄弟、夫婦。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得傳承。
  • 不認的是哪六親?九霄雲外是哪九霄?成語裡的含義比你想像得多
    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成語就是只有中國人才能立即的獨特「暗號」。有不少成語都帶數字,這些數字可不是古人隨便抓來就用的,背後大有學問!三從四德三從四德是封建社會對女性行為的一種行為規範,本質上是一種道德枷鎖。
  • 六親不認的六親又是誰?進來掃盲!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有很多有趣的典故和冷知識,我們整理了一些和語文相關的冷知識,一起長見識吧! 常識系列 1. 李耳為什麼叫老子不叫李子?
  • 農村俗語「人窮斷六親」,過得不好,親戚都不能走嗎,你怎麼看?
    在農村,至今流傳著許多俗語,並且時常用這些俗語來評論某種現象,雖然有些偏頗,卻也說出了一定的實情;「人窮斷六親」,就是這樣的一個俗語,有些誇張,卻也反映了一定的現實,說出了人性。那麼,人窮,果真就會斷六親,連親戚都不能走了嗎?
  • 傷寒論:陽明三急下證與少陰的三急下證有何區別聯繫?
    陽明急下證之一,見於原文254條:「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場。」急下指徵是在大便難的基礎上,見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之證,其病機為燥熱至極,真陰欲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