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前言:從古到今,我們在評論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往往會用「六親不認」來評論,大概意思就是我們可都是好兄弟,你做事居然不講情面。實際上多用在不講人情的時候。那麼古人為什麼會說「六親」呢?難道古人的親人只有六個?
來源
「六親」一詞,早在《老子》中就出現: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六親不認」這個成語出自於《苦菜花》,在《苦菜花》的第三章提到:我丟了差事去找他,他不惟不幫忙,反倒六親不認了。
六親不認被人當作鐵面無私的代表,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親戚關係譜中,每個人的親戚從祖輩到後輩,遠遠不止六個,那「六親」指什麼?
以前的「六親」?
在以前,「六親」的含義各不相同。其中一種說法是父子、兄弟和夫婦。在《老子》的這句話中,意思是家庭出現了種種矛盾後,才能顯示出來其中的孝心和慈善。而文中的「六親」被王弼註解為: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
還有一種說法是:父、母、兄、弟、妻、子。在古代《漢書》中有: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以承祖廟,以奉六親,至孝也。唐人顏師古曾註解: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
除此之外,實際上還有多種「六親」的說法,也有「天地君親師友」的說法,但是在古代,六親就已經被泛指成了有血緣關係的親戚。
現代的「六親」?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把六親分得比較詳細,從我們的親戚家譜中看出,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關係,所以這樣來分更加地一目了然。
一親
一親指的是父親一輩。包括父親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比如姑姑,叔叔,伯伯,爺爺等。父親這一輩中,姑姑的孩子稱呼為表哥表妹等,叔叔伯伯的孩子則稱呼為堂哥堂妹等。
二親
二親指的是母親一輩。包括母親的兄弟姐妹和父母。比如舅舅,姨姨,以及姥姥和姥爺等。母親這一輩裡,她們的孩子我們都稱呼為表哥表妹表姐等,都是「表」字輩。
三親
三親指的是兄弟。即哥哥和弟弟。在三親裡,包括兄弟的配偶,比如嫂子,弟媳等,都屬於三親。
四親
四親指的就是姐妹,即姐姐和妹妹,四親裡,包括姐妹的配偶,比如姐夫和妹夫等。
五親
這裡的五親指的是夫妻之間。其中還包括雙方的父母,比如嶽父嶽母,公公婆婆等,這種關係被稱為是五親。
六親
六親指的就是子女了,包括子女的配偶,比如兒媳婦,女婿等。
其實除了這六種親戚還有很多親戚,比如外甥女,還有姨媽的姐妹的孩子,還有奶奶姐妹的孩子和孫子等等,我們之所以把這六種親戚稱為六親,實際上是因為這種親戚是含有直系血緣關係的親戚。如果這六種親戚都不認,那真是「六親不認」了。
什麼是「大義滅親」?
除了「六親不認」來表示心狠手辣之外,還有大義滅親,秉公滅私等等,那麼大義滅親是什麼意思呢?《左傳》曾有記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歷史上,在春秋時期,衛國大夫石蠟大義滅親的故事人人皆知,據說石蠟的兒子石厚常常和衛莊公的三兒子州籲玩耍,但是州籲從小就殘忍暴戾,放蕩不羈,後來成為了朝歌的大害,百姓人人痛恨之。
後來這二人被捉,在百官面前,人人都說:州籲罪該萬死,但是石厚是石蠟的孩子,況且不是罪魁禍首,從犯可免一死。石蠟卻說道:難道我石蠟可以徇私枉法?我兒助紂為虐,實在該殺,希望將二人處死。這話一出,百官都不敢說話,言外之意就是可以處死石厚。
石厚被問斬的時候,還口出狂言:我希望見到我的父親再死。可是石蠟家臣羊肩說道:我還是把你的頭顱帶回去見你父親吧!
這石蠟的做法得到了百姓的讚許,後人都說這石蠟大義滅親,實際上是說,大公無私的意思,後人把包拯等人,都作為大公無私的表率。
什麼是「誅九族」?
在古代,有一種酷刑叫「誅九族」,那麼古代的九族是有多麼嚴重呢?我們通常理解的三族,實際上是指父母,兄弟,和妻子。那麼其他六族呢?
這裡九族指的是父輩四族,母輩三族,妻輩二族。父輩四族裡,還包括嫁出去的姑姑,和父輩的姐姐妹妹,以及女兒三代人的子女。母輩三族指的是姥姥姥爺,還有嫁出去的大姨等子女。妻輩的兩族指的是嶽父嶽母的兩族。
所以在古代,如果你犯了「誅九族」的大罪,那一家人要倒黴了。古代遠在他鄉的親戚,突然犯了重罪,你還渾然不知,等到你知道後已經遲了。從我們所理解的九族來看,一家人基本上被殺完了,也就是我們說的,基本無後了。
「什麼是「祖宗十八代」?
我們在生活中還會說道:你感謝你祖宗十八代。那麼這裡說的祖宗是十八代是追溯到哪一代呢?庸俗來講,是上九代和下九代。
我們的父母之父母,被稱為祖,再往上即: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我們平日裡說的:他是網紅鼻祖,指的就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了。
我們的孩子被稱為子,孩子的孩子被稱為孫子,再往下即::子、孫、曾、玄、來、晜、仍、雲、耳。我們生活中所說的玄子玄孫,實際上沒有雲孫和耳孫久遠。現在看來,可以見到曾孫已經是高齡了,如果有幸可以見到玄孫,那估計就是百歲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