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中國駐貝爾法斯特總領館與上海市外辦、上海市衛健委聯合組織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講座,邀請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與在英國北愛爾蘭的中資企業、華人華僑、留學生等進行交流,答疑釋惑。
駐貝爾法斯特總領事張美芳提問,在英國北愛爾蘭的一些華人華僑很困惑:
英國天氣寒溼,是否需要喝中藥來預防新冠病毒?哪些食物可以預防新冠病毒?
張文宏說,確實在中國,此次新冠疫情中,感染的確診病人經過中西醫一起治療,療效非常好,中西醫結合治療也成為中國治療新冠的常態。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哪個藥吃了就不生病,沒有哪個食品吃了就不生病。
張文宏強調,社交距離還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防控手段就是延長社交距離。最危險的行為就是近距離不戴口罩說話,病毒感染大多數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戴口罩是延長社交距離最好的方法。同時,加強飲食、鍛鍊都非常需要。
在英國北愛爾蘭,輕症患者只能居家隔離,當地只有危重症才能住院。那麼居家隔離如何治療?飲食上有何禁忌?
張文宏表示,輕症病人最重要的是做好隔離,不要傳染給家人。並且要攝入充足水分、維生素C與營養。
「我們上海醫院治療確診病例主要處方之一就是每天吃3-4個雞蛋,這是寫入我們治療的處方內的。如果你們沒有那麼充足的雞蛋,可以用肉、魚來替代。此外,保證充足攝入營養、飲水等。如果能夠走路,在空曠的院子裡也還是可以透透氣。」他建議。
關於消毒、戴口罩的細節問題,張文宏說,一般來說,鞋子、外套等能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但是在疫情高發地區,還是建議家裡儘量分放外套區域和室內區域。不建議外套帶到室內區域,做到這一點就沒風險。鞋子則沒必要消毒。
英國也即將復學,如果開學後孩子在學校內不便戴口罩,該怎麼辦?
張文宏說,小孩子天性就是玩,風險最大就是近距離接觸。可以趁此機會教育小孩子,讀好書,密切接觸活動要減少。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給小孩子洗手。
海外華人華僑如果要坐飛機回國,該如何安全地在飛機上喝水吃東西?
張文宏說,在飛機上等一些公共場所,必須要喝水、吃東西。「關鍵在於,你和你旁邊的人不要同時喝水吃東西。你看到他戴口罩,你就趕快喝水吃東西;如果他吃了,你就趕快戴口罩。」他說,很多人在飛機上穿防護服,十幾個小時不吃不喝,一旦感染病毒,很大風險就是轉為重症。一定要吃有營養的東西,不要吃方便麵。他建議,上飛機前吃飽喝足,上了飛機就戴口罩睡覺,醒來後馬上補充能量吃東西,吃完再繼續睡覺。這樣一覺醒來就到了祖國大地。
如何在乘機過程中做好個人防護,並保持呼吸正常?
張文宏說,乘機中不要過於恐懼。坐飛機最低防護標準,就是戴個外科醫用口罩或戴n95口罩。根本不需要穿防護服、戴護目鏡,注意吃完東西就洗手。「如果你看到鄰座的人是帶的有閥門的口罩,那你要注意了,有閥門的口罩相當於他把呼出來的氣拼命往外吹,這時你就得當他沒有戴口罩來處理。」
網友評論
網友紛紛為張文宏醫生點讚:幽默接地氣。
延伸閱讀
張文宏:「常態化疫情防控」將存在很長時間
上海近日來新增確診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讓大家又「緊張」了。如何看待這些散發病例?他們會攻破我們的「城市免疫系統」嗎?來聽聽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給您詳解新名詞:「常態化疫情防控」。
近期,上海新增確診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復工復產正平穩推進,學生們也分批回到校園,眼看正常生活正在漸漸恢復,一個熱詞頻繁進入大家的視野:「常態化疫情防控」。到底「常態化疫情防控」怎麼防?「大咖小灶」,邀請張文宏醫生給您科普。詳細訪談請收看5月30日下午13點05分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課外有課》節目。
張文宏醫生認為,所謂的一個「新常態」,從表面上看,我們已經回到了過去的一個常態化的生活,但在這裡面蘊含著一個大的區別在哪裡呢?
政府在病例的監控、輸入性病例的管控、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篩查、對我們整個的發熱門診網點的布控、醫院體系對於潛在的新冠病例的篩查,這些工作事實上仍然在有條不紊地在進行著。
整個的衛生系統,社區系統,道口系統,海關系統,事實上都還在繼續工作。
我們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大家可以回到一些正常的工作生活,包括上學。但是整體的疫情的一些風險,包括輸入性的風險仍然是存在的。所以我們在這種狀態下面,我們要習慣一個新的常態化的一些生活。左手抓經濟,右手抓抗疫,這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構成我們生活的全部。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