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2020年後這8種農民不能種地?村幹部:不是我不想讓你種地

2020-12-23 夏達豔

土地是很多農民賴以生存的法寶,從古代開始我們就是重農輕商,士農工商,農民排在第二位,因此擁有土地可以耕種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但現在隨著信息化的飛速發展,更多的人願意留在城市而非農村。

現在農村也越來越少農民願意種地,更多的年輕人傾向於進廠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也就造成了有地沒人種,擱在那裡啥也不是。

我國人口眾多,養活我們的正是腳下的土地母親,無論是在哪個時代,涉及到土地問題的一定是備受關注的。

國家對這一問題非常重視,對土地問題提出整改方案,一些荒廢的的或者沒人耕種的土地需要提高利用率。因此在2020年後以下的八種情況是無法享有耕種的權利了。

那麼是哪八種情況呢?我們仔細來研究一番。村幹部:不是我不想讓你種地,誰屬於這8種情況也不行!

1.有償退出土地權益的人員

這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你有一塊土地,你自己不想耕種,但又不想白白空著不用,所以有些人願意付出一些代價來得到你這塊土地的使用權。

這聽起來合情合理,但很抱歉,在2020年後,這種情況是不被允許出現了,你必須自己幹活才能被承認。

2.讀書或者當兵把戶口遷出農村的人員

一些學校和服兵役期間,你會被強制要求把戶口轉移出去,這也是為了加強保密性,畢竟處在一些職位的士兵是不能被其他人知根刨底。

當然,如果你畢業之後或者退役之後還是可以把戶口轉回農村的,只是在此之前,你會暫時地失去種地的權利。

3.戶口遷到城鎮的人員

這個就很容易理解了,哪怕你在農村有土地,但一旦你為了方便城市生活而把戶口遷移到城市,那麼很抱歉,你也無法繼續享有種地的權利,畢竟好處可不能被你一個人佔完了。

4.擁有土地卻一直處於荒廢中的人員

如果你有土地,卻一直放在那不用,這很明顯就是浪費資源,當土地荒廢兩年以上,那麼它的權利也不再屬於你的了,而是被再次分配,使得這塊土地利用最大化。

所以如果有此類情況的農民需要注意了,別認為荒在那不用土地就一直是自己的。

5.無子女繼承的人員

雖然這種情況很罕見,但這也是為了以防萬一,如果有人沒有子女,那麼哪怕他是農村戶口,因為沒有人繼承,所以等到一定時間後,這塊土地會被國家收回。

當然,這樣做也是避免土地荒廢掉,造成資源的浪費。

6.惡意破壞土地性質的人員

在早些年,由於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導致了我們的土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一些無良的商人甚至把珍貴的土地資源賣給外國。

因此,國家這些年來大力實施對土地保護,嚴禁有人故意損毀土地資源,哪怕他是土地持有者也不行。

一經發現,這塊土地就會被收回去,原來享有種地權利的人也會被剝削權利,嚴重的甚至還會面臨刑罰。

7.農村新增戶口

這個意思就是說就算你家有新增人口,但也沒有辦法分配到土地。

畢竟由於土地使用權時間延長了,如果本就有土地的一家子在新增人口後,還能分配到土地的話,這對於其他沒有土地的人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8.土地被有償徵用的人員

前段時間"拆二代"這一熱門詞語被很多人調侃,假如你家有個拆字,那麼獲得的補償金足以再買一個全新的房子。

也就是說如果你家處在政府建設的規劃上(地鐵、火車等重大項目),那麼你就會獲得一份補償金,但是你也就失去了這塊土地的權利,這麼說是不是通俗易懂?

結語:

土地從古至今就是農民的命根子,我們吃的住的都離不開腳下的大地,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人不願意留守鄉村,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選擇出來打拼。

就算在鄉村種地,也不用背著個鐮刀從早做到晚,現在很多機器能幫我們減輕負擔。

更何況現在講究農生態,很多人都慢慢開始注重健康,農村的果實,甚至是空氣都非常新鮮,因此。

很多鄉村都進行整改,既保留了農村的田園氣息,也讓更多的老百姓生活過得更好,何樂而不為?那麼你對此有什麼意見呢?不妨一起來探討一下。

相關焦點

  • 2020年這8種情況農民無法種地
    2020年這8種情況農民無法種地 2020年,農村土地問題正在排查整改階段,對於那些是否擁有土地權利,是否已有償退出或者是荒廢土地等問題是重點關注。 土地是農民的重要財產之一,農民如果沒有土地,他們就沒有辦法進行耕作。為了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同時保護土地的權益,進行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對農村土地進行整改,有8種情況不能再擁有土地的權利了。
  • 2020年農村產權改革,出現這8種情況,農民不再擁有種地的權利!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更是農民的重要財產之一。自古以來,農民都是利用土地從事農業生產獲得經濟收入。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產出率,改善農民生產生活以及自然生態環境。2020年,國家將在指定區域內,對土地利用情況進行綜合整改。
  • 農村煩心事,地鄰種地種到自己家地裡了,農民該怎麼辦?
    我們村裡就有一戶愛佔便宜的人家,他家的地和村裡的生產路挨著,本身為了照顧和路挨著的地塊,分地的時候就多分給他家了一些,可種上三年地之後,本來四米多寬的生產路,現在還有兩米,都讓這戶人家一年年的慢慢偷偷佔領了,所以今年收麥子的時候,村裡找了一個收割機,把他家多餘佔領的地塊
  • 農民不願種地是忘本?這4點才是農民最真實想法,農民太苦了
    都知道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有了土地也就是說農民才有了基本生活保障,這是千百年來不變的一個道理,以前在舊社會的時候,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他們渴望有自己的土地,自從解放之後,農民才獲得了自己的土地,而如今農村出現的「土地拋荒」現象,又讓我們對農民和土地之間有了新的看法,現在土地也有了也不用繳納公糧了
  • 非洲人不種地,原來都是因為「它們」,網友:換成我,我也不想種
    非洲人不種地,原來都是因為「它們」,網友:換成我,我也不想種。不過儘管如此,非洲人卻並沒有因為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而變得富裕起來,就是因為非洲人是不喜歡種地的。在中國農作物全部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所以說中國其實也是有很多的糧食資源,可是非洲雖然他們的土地非常的大,但非洲人卻並不喜歡種植各種各樣的農作物,要知道非洲的土地其實是非常肥沃,非常適合種植各種農作物的,但是非洲人卻不願意種地,原因就是因為在非洲有兩種植物,而這兩種植物也是他們不種地的一個最大的原因,網友表示換成我,我也不想種。
  • 如果農村人都不想種地了怎麼辦?
    問:如果農村人都不想種地了怎麼辦?放心吧,沒事,總有讓你想種地或者不得不種地的形勢出現,最後,地還是有人種,糧食照樣收,人們照樣安居樂業,地永遠也荒不了。我不知道我們上一輩的人願不願意種地,我們這一代五零後的人在七十年代就是小青年。我們這一代小青年就沒有一個願意在農村種地的,有的想去當工人,有的想去當醫生,有的想去當司機,有的想去當老師,什麼都當不成,就報名去參軍,反正沒有一個想在農村生產隊種地的,但是,除去極少數人不管走什麼途徑實現理想外,絕大多數農村青年還是種了地。
  • 農民在家務農,種地的收入能夠在城裡買套房嗎?
    我們村裡大概有500多戶人,真正在縣城全款買房的仔細算算也就七八家,還是十幾家都是分期付款的,全款買房的這幾家不外乎都是做了十幾年生意,並且做得都一帆風順的人,另外那十幾家買房的也都是各種做些小生意,買房的動機都很簡單,都不是為了居住,都是想著以後孩子去城市上學,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是什麼情況
  • 不想種地的農民增加,土地長草種樹的現象普遍,咋解決?辦法來了
    國家為了解決農村耕地閒置,無人種地的現象,不得不對農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這幾年來,農業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 耕地荒蕪長草或種上樹木,主要是因為糧食價格低,許多農民已經沒有了種地的積極性。如果種地的收入能夠應對各項花費,相信很多村民都不願意放棄土地、離開家鄉過著和家人分居兩地的生活。 如今,很多農民會選擇閒置荒蕪大都是無奈之舉,如果按照現在的糧食行情,農民根本無法應對家庭的日常花銷,如果沒了收入,一家人的生活也會陷入困境。
  • 非洲人不種地吃什麼?都是因為「它」!網友:換我我也不想種地
    非洲人不種地吃什麼?都是因為「它」!網友:換我我也不想種地說起來非洲地區,在大家的印象當中這裡都是十分貧窮落後的。而且非洲也是世界上難民最多的地區。而我們也都知道,在非洲地區土地面積廣闊,自然環境良好。
  • 「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崑山農民給新農人發獎學金
    交匯點訊 12月24日下午,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崑山新農人」委培生獎學金發放儀式舉行,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崑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8名崑山籍農業委培生和15位獎學金資助者參加儀式。
  • 2020年農民種地、打工、做生意都不好做,看看能收入多少錢?
    2020年可謂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對農民來講更是難忘的一年,怎麼說呢?那咱們就從頭嘮嘮…… 再說說種地,以我們黑龍江這裡為例,以前有颱風的時候,到我們這頂多會下點雨意思意思就完了,可是今年卻不行,雖然第8號颱風「巴威」影響不大,可是第9號「美莎克」就不那麼溫柔了,導致了哈爾濱
  • 如果每畝地一年給你800元轉讓,你還願意種地嗎?
    當下,在農村有這麼一種情況,會種地的已漸漸沒有太多力氣種地,而年輕人呢?有力氣而不會種地,當然更不想種地,在老齡化一點點加劇的現在,田地會沒人種嗎?如果每畝地一年給你800元,你願意地租給別人種嗎?我們就根據這兩個問題進行分析。
  • 看完美國農民的這些裝備,我決定辭職種地
    過去,農民無法在深夜操作設備種地,因為天黑看不清路,在以15英裡/時速前進時,哪怕只偏離軌道1秒鐘,拖拉機就會摧毀100株玉米。 可是現在,夜間種地不再是什麼難事,無論大霧、大風或多塵的惡劣天氣,拖拉機都能自行搞定一切。
  • 2020年了,還敢瞧不起種地的嗎?
    近幾年一直存在一個怪相:農民進城打工才叫有出息,回家種地被人瞧不起,2020年了,你還敢瞧不起種地的嗎?尤其是沒有種過地、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大多數對於糧食安全和糧食產量要麼不關心,要麼沒有概念,總覺得糧食是吃不完的,超市是搬不空的。在正常的年份,我們的糧食和物質資源肯定是足夠的;但碰上今年這樣的疫情+蝗災+病蟲害,真有可能出現超市排隊搶購物資的情況。
  • 非洲人連飯都吃不上為何還不種地?出門轉一圈,換我也不想種地!
    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的種植天賦已經點到了頂點,中國人出國後走到哪裡種地種到哪裡的趣聞也一直都被大家津津樂道。但是非洲人的生活模式在中國人看來卻非常的奇怪,因為他們擁有非常肥沃的土壤,卻在連飯都吃不上的時候還不肯種地。
  • 村子進入了封閉狀態後,農民還能去幹活種地,還能外出務農嗎?
    提要:村子進入了封閉狀態後,農民還能去幹活種地,還能外出務農嗎?疫情期間,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封閉的情況,農村裡各個村子都進行了封村,而在城市裡各個小區也是進入了封閉管理,為的就是避免出現病毒的交叉感染。
  • 當60後不在了,70後老去農村還有多少人種地
    我是一個來自農村的民工,同時也是70後。如果真的60後不在了,如果70後不選擇種地,難道說讓他們喝西北風去呀?70後在農村用牛耕田雖然說現在是2020年,對於70後來講也就四五十歲。還能在外面打工,能逍遙幾年。等到了60歲之後,我看還有多少70後能笑的出來。
  • 能否託住「誰來種地」的「底」? 農業生產託管試解「種地難」
    作為農業社會化服務重要創新形式的農業生產託管服務,能否承載起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創新的重任,有效託住「誰來種地」的「底」,讓中國人的飯碗在自己手中端得更牢?這一問題有待在實踐中尋找答案。  「種地難」催生社會化服務新模式  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大槐樹鎮左北村67歲農民王洪福在小麥收穫後種下的6畝多玉米再獲豐收。
  • 農民都回農村種地,能推動社會發展嗎?
    從歷史發展長河中,我們可以洞察到,每一個朝代的更替,好象都是由農民發起的,這很讓人誤會,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改變,朝代的更替,似乎都離不開農民這個角色,為什麼在過去,有從商的商人,也有從事手工製作的手工業者,他們為什麼不起來造反呢?
  • 種地造句和解釋_種地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種地(zhòng dì)。近義詞有:耕田,種田。種田。也指下種。[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初四那天大家都搶著種地。」]種地在教材中的例句:1、敵人來了,我們就鑽到地道裡去,讓他們撲個空;敵人走了,我們就從地道裡出來,照常種地過日子,有時候還要打擊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