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很多農民賴以生存的法寶,從古代開始我們就是重農輕商,士農工商,農民排在第二位,因此擁有土地可以耕種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但現在隨著信息化的飛速發展,更多的人願意留在城市而非農村。
現在農村也越來越少農民願意種地,更多的年輕人傾向於進廠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也就造成了有地沒人種,擱在那裡啥也不是。
我國人口眾多,養活我們的正是腳下的土地母親,無論是在哪個時代,涉及到土地問題的一定是備受關注的。
國家對這一問題非常重視,對土地問題提出整改方案,一些荒廢的的或者沒人耕種的土地需要提高利用率。因此在2020年後以下的八種情況是無法享有耕種的權利了。
那麼是哪八種情況呢?我們仔細來研究一番。村幹部:不是我不想讓你種地,誰屬於這8種情況也不行!
1.有償退出土地權益的人員
這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你有一塊土地,你自己不想耕種,但又不想白白空著不用,所以有些人願意付出一些代價來得到你這塊土地的使用權。
這聽起來合情合理,但很抱歉,在2020年後,這種情況是不被允許出現了,你必須自己幹活才能被承認。
2.讀書或者當兵把戶口遷出農村的人員
一些學校和服兵役期間,你會被強制要求把戶口轉移出去,這也是為了加強保密性,畢竟處在一些職位的士兵是不能被其他人知根刨底。
當然,如果你畢業之後或者退役之後還是可以把戶口轉回農村的,只是在此之前,你會暫時地失去種地的權利。
3.戶口遷到城鎮的人員
這個就很容易理解了,哪怕你在農村有土地,但一旦你為了方便城市生活而把戶口遷移到城市,那麼很抱歉,你也無法繼續享有種地的權利,畢竟好處可不能被你一個人佔完了。
4.擁有土地卻一直處於荒廢中的人員
如果你有土地,卻一直放在那不用,這很明顯就是浪費資源,當土地荒廢兩年以上,那麼它的權利也不再屬於你的了,而是被再次分配,使得這塊土地利用最大化。
所以如果有此類情況的農民需要注意了,別認為荒在那不用土地就一直是自己的。
5.無子女繼承的人員
雖然這種情況很罕見,但這也是為了以防萬一,如果有人沒有子女,那麼哪怕他是農村戶口,因為沒有人繼承,所以等到一定時間後,這塊土地會被國家收回。
當然,這樣做也是避免土地荒廢掉,造成資源的浪費。
6.惡意破壞土地性質的人員
在早些年,由於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導致了我們的土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一些無良的商人甚至把珍貴的土地資源賣給外國。
因此,國家這些年來大力實施對土地保護,嚴禁有人故意損毀土地資源,哪怕他是土地持有者也不行。
一經發現,這塊土地就會被收回去,原來享有種地權利的人也會被剝削權利,嚴重的甚至還會面臨刑罰。
7.農村新增戶口
這個意思就是說就算你家有新增人口,但也沒有辦法分配到土地。
畢竟由於土地使用權時間延長了,如果本就有土地的一家子在新增人口後,還能分配到土地的話,這對於其他沒有土地的人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8.土地被有償徵用的人員
前段時間"拆二代"這一熱門詞語被很多人調侃,假如你家有個拆字,那麼獲得的補償金足以再買一個全新的房子。
也就是說如果你家處在政府建設的規劃上(地鐵、火車等重大項目),那麼你就會獲得一份補償金,但是你也就失去了這塊土地的權利,這麼說是不是通俗易懂?
結語:
土地從古至今就是農民的命根子,我們吃的住的都離不開腳下的大地,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人不願意留守鄉村,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選擇出來打拼。
就算在鄉村種地,也不用背著個鐮刀從早做到晚,現在很多機器能幫我們減輕負擔。
更何況現在講究農生態,很多人都慢慢開始注重健康,農村的果實,甚至是空氣都非常新鮮,因此。
很多鄉村都進行整改,既保留了農村的田園氣息,也讓更多的老百姓生活過得更好,何樂而不為?那麼你對此有什麼意見呢?不妨一起來探討一下。